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小官员-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间想开了的王小妹变得能吃能睡,又按照张超的嘱咐,多走动,累了就看看张超的那些诗词,甚至还有心情弄来几盆花草养了起来。她这突然的变化让明华有些吃惊,自己的劝说效果竟然这么好?

    等过了半个月,小妹就临盆了,张超得到消息后连忙准备跑过去陪伴,这一次潘尚书倒没有阻止他,反而笑着说道,

    “听说你的长子叫栓儿,等这个孩子出生,你是该好好想一想取个名字了。”

    “哈哈,学生已经想好,栓儿他们是明字辈的,栓儿就叫明威,这老二,如果是个男孩子,就叫明镇,取大明威镇四方之意。当然如果是女孩子,就叫明惠,让她明白事理。”

    “不错,明威明镇,是两个好名字,此心可嘉,赶紧去吧。“

    张超陪着夫人一起进了产房,明华十分震惊,这个读书人竟然一点不嫌进产房见血,不吉利,有血光之灾吗?

    没想到张超毫不在乎的说道,“子不语怪力乱神,我是读书人有孔圣保护,鬼神莫侵,怕什么?“

    张超如此信誓旦旦,长兄平安还没到南京,黄大夫根本就挡不住,只能随他去,反正他出格的事情干了也不是一回二回。

    你还别说,有了张超在身边,小妹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不少,所以经过了两个时辰的煎熬,小妹顺利的生下了张超的次子明镇。

    新生儿特别像张超,哭的嗓门也大,显然十分健康,隔了两个时代,张超再为人父,心情十分激动,可惜现在没有手机,没办法拍下儿子来到人间的第一张照片。

    只可惜这样的快乐没有多久,潘老尚书就让人把他抓了过去,继续读书。等小妹离开了医院,他也只得老老实实跟着潘尚书回家读书,甚至孩子满月作为父亲都没办法出席,简直让他抓狂。

    张超并不知道,就在他不断抓狂闭门读书的时候,水泥在军事上的用途被证实,围绕着水泥,太监们又跟文官闹起了矛盾。

    很显然这样的水泥用途十分广泛,又是汪直首先发现了它的用途,所以太监们理所当然的觉得他们这次立了大功,应该占利益的大头。

    有没有搞错,这样的军国重器,你们太监也要插手?文官们当然不干了。水泥和黄连素完全不一样,涉及到国家安全,朝廷巴不得赶紧给长城,北京的城墙先抹上。

    不仅仅如此,修桥铺路,盖房子到处都能用得上,所以水泥的生产是绝对有利可图的,谁都看的明白,清清楚楚。

    张超在黄连素制法上给大明朝廷好好上了一课,现在换成水泥,咱们有样学样总会吧。所以文官们太监们撸起了袖子准备大干一番,在可以遇见的巨大利益面前,谁都不愿意也不可能让步,口水战已经开始了。

    至于发明人张超,你还是跟着潘尚书好好读书,等着为朝廷效力吧,大人们的事情小孩子别参与。

    “部堂,果然被您说中了,又吵起来了,而且越吵越凶。“谢祭酒坐在潘荣的对面,无奈的摇摇头。

    “老夫知道汪直的眼光,又听张超那么一说,就知道这个水泥的用途肯定了不得。所以就拘着张超,让他好好读书,不要出来瞎掺合,否则迟早没有个好下场。“

    “唉,学生也在庆幸。只是这内外廷总这么闹下去不是个办法呀,您老还是出来说几句话吧。”

    “各有各的道理,我说什么都没用,只有等着天子的圣裁,才会消停。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要是在景泰天顺年间,是会死人的,那个时候可真是一死一大遍呀。”

    潘荣心有余悸的说道,谢铎点点头,叹息道,“学生虽然是天顺八年的进士,但是于少保就是我们浙江人,到现在连个谥号都没有,唉,真是太可惜了。”

    潘荣也是连声叹息,等了一会,拿出了一封信,递给了谢铎,谢铎打开一看,信是于冕写给潘荣的,内容更是让人吃惊,张超竟然是于少保的后人,怪不得潘荣会如此保护张超,还有这层关系在。

第179章 交谈() 
谢祭酒难以置信的说道,“张超不是庐州人吗,怎么会是于公的后人?”

    潘荣叹息的说道,“饭可以吃错,亲怎么可能认错。张超的生母是景瞻的第五女,两家都知道此事,张超现在想必也知道。至于为何会这样,你也应该猜的出来。”

    谢铎摇摇头,叹息了良久,才问道,“既然保密了如此之久,为什么于景瞻会写信告知您老?”

    潘荣想了想,解释道,“有两个原因,一来于公还没有谥号,景瞻一直心有遗憾,想着促成此事,老夫也当尽一份力,”

    谢铎点点头,插话道,“学生亦当尽一份力。”

    “另一个原因就是,张超越来越出色,景瞻有些不放心,可能想老夫照顾一二吧。虽然张超出身有些尴尬,但是景瞻岂是那等迂腐之人。”

    突然潘荣笑了起来,“就算没有景瞻的交代,老夫亦当为国惜才,你可知道丘学士为何匆匆离开南都?”

    谢铎也蛮好奇的,他陪着丘濬见了张超一面,结果丘濬传达圣旨后就匆匆离开了南都,连印书都忘记了,搞得他是糊里糊涂。

    “你那个好学生找出了他那个大学衍义补不少的问题,还都言之有理,丘学士只好捧着书回去修改,再也不提出版的事情了。”

    谢铎十分吃惊,还有这样的事情,那可是本朝数一数二的大儒,博古通今,要是张超说的不是很有道理,他绝不会如此善罢甘休,丘濬睚眦必报是出了名的。

    “张超虽然对儒家经史不甚了了,但却是经世致用之才。丘学士没有经历过郡县,有些说法确实很值得商榷,张超都是言之有物,丘学士也不得不服气。”

    “唉,他要是有一半心思放在经史上,学生就谢天谢地了。”

    面对谢铎的唉声叹气,潘荣倒是挺想得开,“张超志不在此,四书五经对他来说就是一块敲门砖,你看看他的八股不是做的已经有些模样,这就够了。”

    “说来也奇怪,这一年来,他的文风变来变去,现在看着倒是有些像刘道亨的风格,很是推陈出新,按说以他的年纪,文风早该定型了,不当如此的。”

    谢铎这么一说,潘荣也来了兴趣,他沉吟半晌,“刘震是成化八年吴宽榜的榜眼吧,现在还在翰林院?”

    “我离京时,他接任翰林侍讲学士。”

    “那够资格主持应天府乡试了。”

    谢铎脸色大变,十分震惊甚至是有些恐惧的望着潘荣,潘荣面沉如水,“也许是偶然,你也不要想太多。”

    “那……”

    “那也是天子的意思,你我权当不知道,你一定要守口如瓶。”

    “可是这毕竟是朝廷的抡才大典,岂能如此儿戏,……”

    “张超这样的人不为朝廷所用,那才是儿戏。再说你我两人在这里瞎猜也没用,你看看他最近的这篇策论。”

    潘荣勉强转移话题,谢铎也不好再争辩,只能把此事埋在心中,谢铎研读了一番张超关于盐法的策论,很是叹服,思路虽然简单,但能自圆其说,也是一条办法。

    “老夫已经派专递送呈内阁,与叶琪的治标之举相比,张超的想法虽然有些简单,但修改一番,就可以实用,可以说是治本之作,朝廷也省力不少,开中法还可以继续维持下去。”

    潘荣话风突转,“鸣治,你说说看,这样的人怎么能留在民间?”

    谢铎默然不语,这次谈话也只能就此结束。就在谢铎与潘荣谈话的时候,张超也迎来了黄大夫。

    这也是张超好不容易争取过来的放风机会,毕竟他也算是广有家业的地主,总是拘在尚书府读书不管也不行,所以隔三差五黄大夫就带一些消息过来,让他做决定是必然的,潘荣也默许了。

    张超从湖广购粮,囤积十来万石稻米是一个大手笔,济世会其他人对此却不担忧,因为就算南直隶没有水旱灾害,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也会上涨,另外再不济也可以酿造成白酒,精制成酒精,所以他们不会亏钱,只是赚的多少罢了。

    明朝中叶,江南改粮为桑为棉已经开始流行,丰饶的江南慢慢变成了粮食的输入区。但是明朝政府却没有那么快的反应过来,漕运所需要的粮食还是出在江南,再加上江南的经济繁荣使得物价上涨,导致的结果就是江南的粮价高出湖广一大截,所以现在经由长江贩卖粮食的船只已经有不少,但是如张超如此坚决购入这般数量的却并不多。

    此时已经是四五月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更麻烦的是从冬天到现在基本没有怎么下雨,池塘都干了,今年的欠收已经不可避免,所以粮价已经是扶摇直上,张超这次的收益肯定是数以万计的。

    这些消息都是孙老板传递给张超的,询问是否可以发卖,张超点头同意,当然要发卖,不能再囤积了,现在打压粮价,潘尚书估计也会高兴不少。

    然后是学院的事情,然后是印书局,是钱庄,等一一处理完成后,黄大夫笑着说道,“有了尚书的指导,超哥果然非同一般,说话都文绉绉的。”

    张超无奈的摇摇头,“我是日盼夜盼黄老您过来,真是快熬不住了,现在不要说是说话,连放个屁都是文绉绉的。”

    顿时两人哈哈大笑起来,黄老有些担心的问道,“朝廷对于黄连素怎么还没有个说法?”

    原来张超的黄连素和医院的大范围铺开按照计划是捆绑进行的,黄大夫心里不着急才怪,“我也不知道,肯定哪里又卡住了,朝廷做事这个效率实在不值一提。

    只不过这样也好,我们多赚一点钱,多培训一些人才,多开几家医院,这样准备也更充分一些。”

    黄老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说完这一切,黄大夫有些犹豫的拿出了一封信,这是平安让我转交给你,说是一位徐先生写给你的私信,平安拆开看过,说里面的事情需要你拿主意。

    张超皱了皱眉头,他显然很明白黄大夫为什么犹豫,他拆开看完之后,未置可否,“黄老,还有谁看过这份信?”

    黄大夫见他表情有些严肃,“我听平安说过一些,应该没有其他人知道了。”

    “知道就知道吧,反正我也不打算隐瞒什么,这位徐先生也算是我的长辈,怎么做事这般扭扭捏捏,遮遮掩掩的,早上门说清楚不就好了?”

    张超吐了一口气,开始吐槽,黄大夫见他这般,也是松了一口气,“还不是怕你想不开吗?”

第180章 明朝如何出海() 
张超有些好奇,“您觉得我应该如何?是该嚎啕不哭?还是应该咬牙切齿?还是该庆幸不已?”

    黄大夫也有些无语,“老夫就是觉得你的神态很轻松,有些出乎意料。”

    张超笑了起来,“我又不是什么迂腐之人,我母亲也是受害者,我应该怜惜她,痛惜她的遭遇才对,难道还会嫌弃她的出身吗?那样才不为人子。

    再说吾母归于吾父,应该非她所愿,后来改嫁,也是理所当然,总算有了一个好结果,我更应该为她高兴才是。”

    “世人多愚昧,要都如你这般想得开就好了。”

    “所以自从知道我的生世之后,我就仔细的想过了,是该认还是不该认?思索再三,我还是不认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