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盐山军为有此下场,也怪宋江等人当初的功利心太重。宋江等人是依靠高俅才得到了朝廷的招安,但在心想事成以后,宋江等人却并没有投效到高俅的麾下,除了一个吴用成了高俅身边的幕僚,其余人还是跟着宋江。
皇卫军的关胜等人与宋江的盐山军有矛盾,主将王焕也瞧不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宋江,盐山军得罪了官军当中说话极有份量的二人,实力尚在时还好,可一旦出现了问题,那就只能自求多福,投靠童贯也就成了宋江等人唯一的出路。
童贯接纳了宋江等人,最高兴的就是王庆,原本他在西军当中的资历最低,但如今有了宋江等人的加入,他王庆也就升格为老人了。原先的炮灰身份,王庆也毫不客气的转给了宋江。
在未被方腊军击败以前,盐山军有人马五万,战将数十员,而如今,除了五千余带伤的军士外,战将也就是十余名,可称得上是战将的也只有陈希真、云天彪、哈芸生、秦明、李逵五人,而这五人还各自抱有不同的心思。
秦明、李逵是宋江的嫡系,当晚若不是这二人死保,宋江搞不好也死在了乱军当中。而陈希真则是官迷,他不甘心就此默默无闻,还想要为自家的前程再搏一把,与他的个人前程相比,不知是已经死在了乱军当中还是趁乱跟着“奸夫”私奔的女儿陈丽卿也就不重要了。至于云天彪跟哈芸生二人,此时留在军中的目的则纯粹是为了报仇。云天彪的丧子之痛,哈芸生的丧兄之仇,让二人誓要找方腊军雪恨。
盐山军的被击溃,导致朝廷官军对杭州城的围困出现了漏洞,而为了弥补这个漏洞,童贯命王庆率领本部两万人马接替了盐山军原来的任务,并且给了王庆收拢盐山军败兵的权力。宋江对此虽感到不满,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也只能对童贯的做法忍气吞声。
王庆上任以后也深知自己此时的不足,重建的营地以防御为主,反正紧挨着童贯的西军,一旦方腊军想要故技重施,只要自己坚守营盘等候西军来援便可。原先刘敏带走了万余人,导致王庆军实力受损,但在收拢了盐山军的败兵以后,王庆反倒因祸得福,不仅摆脱了炮灰的待遇,更是补上了刘敏出走而造成的人员损失。
不过在高兴之余,盐山军的遭遇也给王庆提了个醒。论身份,王庆跟宋江都是接受了朝廷招安的贼寇,虽说王庆还有童贯做靠山,但朝廷对待盐山军不管不问的态度,也让王庆对自己的未来感到了担忧。
童贯对待王庆算是不错,但万一有一天童贯也倒了呢?到时自己还能去靠谁?求人不如靠己,与其指望别人,倒不如依靠自己。王庆的心里已经生出了自立门户的念头,只不过眼下时机未到,王庆也没想好自己的下一步该如何走,所以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击溃了盐山军,杭州城内的方腊军自是士气大振,虽说自身的损失同样不小,但胜利就是鼓舞士气的灵丹妙药,在有心人的巧妙宣传下,方腊军内部稳定,再不似早先那样人心不安。
方腊作为方腊军的首脑,此时所考虑的却不是乘胜追击,而是如何抵挡朝廷官军的疯狂报复。吃了这么一击大亏,朝廷官军要是不报复那是不可能的。方腊需要考虑万一抵挡不住时该怎么办。
盐山军的威胁是去了,但方腊军自身的损失同样也不小,虽然这些损失被手底下的用轻描淡写的方式一笔带过,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眼下的方腊军中,除了方腊以及司行方安然无恙外,其余可领兵的大将几乎人人带伤,尤其是厉天闰、方杰、刘赟的战死,对方腊军来说更是不小的打击。
狡兔三窟,虽说先前方腊叫嚣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但真要是城破,方腊也不愿自己的大业就此终结。而且即便真的走投无路了,方腊也希望自己的遗志能有人继承。方腊并不怕死,他怕的是自己的大业无人继承。
而与方腊有着相同想法的人,在方腊军中大有人在。早先起事的时候方腊及其拥护者把事情想得简单了,他们以为朝廷官军不堪一击,但实际上方腊军论单兵作战能力并不如常年与西夏交战的西军。方腊军打江南官军那是占了人多势众的便宜,但换了西军为对手以后,被吊打的便成了方腊军。
能够击溃盐山军,方腊军除了人多势众外,还是因为占了盐山军内部各自为政,互不配合的便宜,否则想要击溃盐山军,不是一时半刻便能办到,至少不可能在皇卫军及西军援军赶到之前结束战斗。
方腊,需要为方腊军安排一条退路。
第291章 异想天开()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张宝如今算是真的“名扬天下”了。早年间张家刚发迹那会儿,张宝给人的印象大多是摇钱树,很有经商的头脑;而随着梁山军的建立,人们又发现摇钱树还能领兵打仗,并且深受官家“宠信”:到最后武胜军兵临汴梁,人们才发现摇钱树不仅能赚钱能打仗,而且胆子还是出奇的大,一言不合就动手,分分钟不耽搁。
虽说眼下朝廷跟安东大都护没有撕破脸,但只要是有点见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种表面上的相安无事维持不了多久,一旦朝廷抽出空来,必会向张宝发难。不过作为当事人的张宝似乎对此并不怎么担心。在领了安东大都护这个官职以后,张宝便带着人去了登州,安排人开始修建自己的安东大都护府。
一开始还有人不解张宝为何一点都不着急,但等得知了张家炮舰的威力以后,众人才恍然张宝为何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火炮的威力的确不同凡响,既然攻城时势不可挡,想必守城时的表现肯定也是出类拔萃。而在朝廷想出克制火炮这件利器的办法以前,想必不会轻举妄动。
这世上从来就不缺少野心家。当这些人发现张宝有可能实现他们心中抱负的时候,便纷纷打起了投效的主意。不过如今的张宝早已不是当年无人可用的时候,张家的人才储备自成体系,犯不着为了一两个人而破例。一来是会打乱张家原有的节奏,二来则是这些人的忠诚度难以保证,鬼知道是不是有朝廷的奸细混杂在里面。
当然张宝也并没有将张家招贤纳士的大门紧闭,登州的安东大都护府只不过是用来吸引他人注意力的靶子,真遇上还处于“在野状态”的能人,张宝还是会收进都护府“委以重任”,待考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是否真的重用。
而张宝“招贤纳士”的举动,更是让一些“地下组织”心生幻想,试图与张宝秘密结盟,共同对抗同一个敌人。
“房学度?”当张宝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不由一愣,好熟悉的一个名字,水浒里河北田虎身边的第一军师,大晋国太尉。不过在这个时空,直到自己干掉了田虎,也没见到房学度这个名字的出现,怎么这个时候主动冒出来了。
“他可说是代表谁来的?”张宝问前来禀报此事的焦挺道。
“只说久仰主公大名,特来拜会。主公,要见他吗?”焦挺摇摇头,问道。
“见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先请他去客厅待茶……就说我此时正忙,稍后便去见他。”张宝话说到一半忽然冲焦挺招招手,随后又在焦挺耳边吩咐了几句,焦挺听后咧嘴笑了笑,点头保证道:“主公放心,老焦保证不让他离开。”
房学度自然不是代表个人来见张宝,虽然他并未如水浒里那样投奔田虎,但他投奔了柴进,与公孙胜一道成了柴进身边的右军师。柴进并非表面上所见的那样安分守己,身为柴周皇室后裔,恢复祖上荣光可说是柴进的毕生梦想。只不过柴进此人志大才疏,空有梦想却没有实现梦想的能力,也只能通过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做大事而惜身,说的就是柴进。早先年暗中扶持王伦在梁山落草,失败后又暗中支持晁盖在盐山落草,再次失败后只能专心经营自己的柴家庄。但在田虎造反时却又坐失良机,只能继续窝在柴家庄,继续做他江湖人称急公好义的柴大官人。
田虎造反之初,朝廷人手不足,留在河北的官军不敌士气正盛的田虎军,那时张宝的武胜军还在朔州,朝廷西军也深陷宋夏战事当中,那时柴进若是抓住机会组织义勇协助朝廷,最不济柴进也能掌握部分名正言顺的兵权,只是柴进那时优柔寡断,没有采纳房学度、公孙胜的建议,等到张宝率领武胜军解决了田虎,掌握兵权的机会也就在柴进的眼前白白溜走。
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卖。柴进虽然事后懊悔自己当时没有抓住机会,但那管个蛋用。让柴进从此做个安分守己的人柴进又不甘心,而张宝的安东大都护,又让柴进看到了一线希望。好在柴进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那个柴周皇室后裔的身份也就能糊弄糊弄江湖好汉,对于张宝那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他让房学度来见张宝,也不是为了招揽,而是为了结盟。可问题是张宝未见得就瞧得上柴进。
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区别那是很大的。若是张宝刚刚发迹那会,柴进提出要跟张宝结盟,张宝可能会欣然答应。可如今,张宝兵强马壮,已经能够跟朝廷对着干而不落下风,而柴进呢?充其量只是一个有点势力的地方武装,双方所掌握的力量悬殊,张宝自是不太在乎是否要与柴进结盟。
所谓的结盟,不过就是取长补短,但张宝并不觉得能从柴进那里弥补到什么自身的不足。什么柴周皇室后裔,急公好义柴大官人,那实在引不起张宝的兴趣。要说双方真有什么交情,也就是当初柴进本着放长线钓大鱼的想法赠送过张宝一批好马。但仅凭这点“恩惠”就想要让张宝以死相报,只能说柴进的想法太想当然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话虽不错,但当时的张宝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柴进赠马对当时的张宝也并不是什么事关生死的大事,要是想要,花钱就是,无非就是要多花费一些时日而已。柴进若是想要以此挟恩图报,那只会招来张宝的打击报复。
好在房学度也不是个傻子,没有在见到张宝之后犯傻。当然房学度此时最想做的不是跟张宝道明来意,而是尽快结束谈话去解决一下自己的生理需求。张宝挺缺德的,在得知房学度求见后让焦挺将人带到客厅并未马上露面,而是暗中使人上茶,等房学度喝下了整整一壶茶以后,才与房学度见面。
这人水喝多了是要放水的,房学度喝了整整一壶茶水,那壶虽不是大茶壶,但也有一公升即两斤的容量,喝了一壶茶,肺叶子差点喝漂起来的房学度本想先去放个水,不想张宝却在这关键时刻出现了,房学度只能暂时憋着。
这憋尿的滋味,很不好受。房学度此时只想尽快结束跟张宝的谈话,可张宝却在此时回忆起了自己与柴大官人过去的交情,急得房学度几次想要打断张宝的回忆却又找不到个节骨眼。
“房先生,你怎么不喝茶?莫非是怪我招待不周?”张宝放下手里的茶杯,微微皱眉问道。
“哦,张大人莫要误会,在下不渴。”房学度有点坐立不安的答道。
“那就是嫌茶不好?”张宝又问道。
“非也,非也,能够喝到张大人家的茶,在下三生有幸。”房学度连忙又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