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见李鸿章,夏云桐十分吃惊,在前世的印象里,大名鼎鼎的中堂大人,应该是胡子花白,拄着拐杖,走路抖抖索索的老头子。
但此刻所见却是一位身材高大的美男子,眉毛乌黑,眼睛闪亮,薄薄的嘴唇紧紧抿着,给人一种坚毅的感觉。
想想也是,李鸿章留下的照片,基本都是甲午战后,垂垂老矣,精神耗尽,心灰意冷,而现在还正是雄心勃勃的壮年。
初次见面,李鸿章很是客气:“淡水厅的经营很是看得过去,果然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夏云桐也是谦让:“不敢,不敢,中堂大人柄国重臣,为国操劳,下官不过是班门弄斧,效仿一二罢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取出观音玉像,双手呈送上,“下官虽所在偏僻,但也时有耳闻,那些自命清流之辈,问甲兵不知,问农桑不知,问洋务更是不知,却一味嘲讽讥刺,搬弄口舌之利。只有大人才是勤勉辛劳,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下官也是受人诽谤,内忧于心,夜不能寐啊。”
李鸿章素来饱受李鸿藻、翁同龢等人攻击,虽然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在保守势力面前,不得不做出各种妥协,也是颇为郁闷,听着夏云桐这些话,加上玉像光辉润泽,一看就非凡品,心里自然受用,说话更是和蔼:“尽是些狂生腐儒,寻章摘句无所不能,天下大势一无所知,你只管好生去做,我自有理会。”
两人相谈甚欢,李鸿章答应为夏云桐说话,还亲自下令为其安排住处。
夏云桐心里明白,李鸿章本质上只是个裱糊匠,不管战略还是战术上都是目光短浅,但相对于那些只会之乎者也,头脑跟花岗岩一样僵硬的保守官僚,却又是一个思想开明的伟人了。
目前进展顺利,但真正要接近,必须是理念上的契合。
接下来的半个月,夏云桐与李鸿章多次深谈,跟据前世对李鸿章的了解,精确把握其思想脉络,重点阐述了三个观点:海防,自强求富,不可浪战。
这三点概括了李鸿章一生,他认为清国的主要威胁来自海上,而不是陆地,将来会与左宗棠的“塞防论”吵得不可开交。
洋务运动初始标榜“自强”,主要是建立军事工业,但随着经费困难,开始主张“求富”,创办民用企业。
至于“不可浪战”更是李鸿章处理对外事务的最高准则,一切外交事件他都是被动应付,不问是非,只求息事宁人。
夏云桐的三个观点,精准打中了李鸿章的内心,尤其是“不可浪战”更是道出了他想说不可说的私心,还美其名曰“不可衅自我开”。
说起洋务实学,夏云桐更是侃侃而谈,头头是道,李鸿章不禁对周馥感叹“真乃奇才”,起了招揽之心。
这半个月来,夏云桐与盛宣怀吃喝玩乐,飞鹰走狗,混得倒也挺熟。
这一日,盛宣怀又把他请到租界玩西洋景,吃洋点心,打弹子球(台球),看肚皮舞,还登上火轮船,在海河里闲逛。
夏云桐心里纳闷:今天怎么这么热情?
两人闲聊间谈起了生财之道,盛宣怀抱怨招商局的事情多,来钱慢,方方面面还都要照顾到,感觉放不开手脚。
夏云桐暗想:“你这个‘方方面面’,主要是指你干爹吧?”
他趁机将自己准备建一个银行,搞理财项目,吸收官员银子的想法告诉了对方,没想到盛宣怀眼睛一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毕竟有些商业头脑,他感到了其中的诱惑,同时也有些疑惑:“如何保证钱能生钱,还本付息,自己还能有利可图呢?要知道那些吸血鬼们,除非是高息,才不会买你的帐呢。”
夏云桐仔细解释,台湾位置极佳,是东亚南北航路的中枢,只要基础设施完备,再减免税额,加以优惠,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到时候从日本到华东、华南,从交趾支那到马六甲海峡,都会围绕着联成一体,台湾正处于整个经济圈的核心位置。
因此,无论是铁路、航运、码头、邮电,各项投资都一定获利丰厚,只要能借到钱,投下去没有不赚的道理。
盛宣怀考虑片刻,一拍桌子:“好,我帮你张罗,王公大臣、达官贵人,没有我不认识,客源包在我身上!”
这下轮到夏云桐吃惊了,奇怪对方为什么答应的这么干脆,帮自己宣传打广告,万一自己出了什么幺蛾子,他也多少受牵连,毕竟双方相识不久,凭什么这么相信自己呢?
似乎看出了夏云桐的疑惑,盛宣怀神秘一笑:“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嘛。”
夏云桐更疑惑了,不过没疑惑多久。
第二天周馥前来拜会,一番寒暄后却突然介绍起李鸿章的女儿,名叫李菊耦,年方八岁,聪明伶俐,十足的美人胎子,被李鸿章视作掌上明珠,若夏云桐有意,可许配其为妻,先定下亲事,等年纪再大一些,便可过门完婚。
原来李鸿章见夏云桐年方十九,已经实授同知,可谓前途无量,尤其是理念与自己如出一辙,若能招揽过来,不失为政治上一大臂助,因此问计周馥。
周馥便出了个招婿的办法,这个年代结亲无关年龄,指腹为媒也不奇怪,若再等几年,夏云桐仕途上再有进步,招揽起来更加费力。
李鸿章想想便首肯,今日特地让周馥过来做媒,夏献纶处自会派人提亲,现在只问夏云桐自己是否愿意。
听完这些,夏云桐差点没跳起来,前世李鸿章的女儿是有名的才貌双全,,后来嫁给了张佩纶,典型的老夫少妻,街谈巷议不绝,他们有个著名的后代,就是作家张爱玲。
看来自己是要横刀夺爱,抢了张佩纶的姻缘,至于张爱玲,也只能默默说声对不住了。
第三十四章 武器与人才()
夏云桐想想,这种好事真是求之不得,只要成了李鸿章的女婿,就能名正言顺向其索要一些人才。
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夏云桐有些眩晕感,现在终于明白了盛宣怀的意思。
他当即一口答应:“若得中堂大人垂青,云桐岂能不知好歹?”
周馥大喜。
等夏云桐再一次见到李鸿章,两人之间的气氛自然更加温暖。
李鸿章对他的态度很满意:“小女毕竟年幼,待到及笈之年再送至府上完婚如何?”
及笈之年就是十五岁,夏云桐明白对方只是用婚姻来笼络自己,政治无非是相互利用,至于爱情,去他娘的。
因此他厚着脸皮应道:“全凭岳父大人做主。”
见他如此识趣,李鸿章十分欣慰,不断点头微笑。
夏云桐趁机提出,有多方面情报显示日本有可能进犯台湾,为未雨绸缪计,台湾方面须多加防备。
说起日本,李鸿章不禁皱起了眉头。
夏云桐见李鸿章神色不豫,忙细问究竟,原来在前年李鸿章曾与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在天津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明言“中日相互提携,互相援助”的宗旨。
但就在前段时间,副岛种臣再次率领使团访华,要求修改条约,希望能和西方列强一样,在中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其居高临下的态度让李鸿章十分厌恶。
其代表团的副使柳原前光,更突然提出了琉球渔民在台湾遇害一声。
总理衙门大臣毛昶熙一时失言,称台湾生番为“化外之民”,就像美国的印第安人,政府不能对其行为负责。
柳原前光抓住其中语病,大做文章,称既然台湾生番是“化外之民”,那其所在地就是“化外之地”,不属于中国领土,日本有权自行处置了。
双方争论不休,迄今未有定论。
夏云桐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人为琉球渔民出头,就是以此为借口吞并琉球,李鸿章听了颇为赞许,可还是那句话“不可浪战”,总是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多做文章。
而且他还希望能拉拢日本,共同应对西方列强,因此存了绥靖的想法。
夏云桐暗叹,真是幼稚啊,所谓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清朝大臣都是思维病态的精神病人,才让李鸿章这个平庸凡人显得杰出。
不过为了防范于未然,李鸿章还是同意夏云桐的看法,台湾方面要小心谨慎,预先防备。
夏云桐见时机成熟,便提出希望得到金钱和武器的援助。
武器方面他已经想好,义勇军三个普通团步枪就选用施耐德步枪,火炮就用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英式45mm格鲁森轻型炮。
施耐德步枪全称施耐德恩菲尔德1866式步枪,是淮军的主力装备,李鸿章有大批的库存。这种枪不管是威力和精度各方面性能都不如毛瑟步枪,毛瑟的表尺射程有1200米,实际上能打到1600米,而施耐德射程不到800米,唯一的优点是便宜,价格只是毛瑟枪的一半,毕竟老式步枪,技术含量有差距,
天津机械局曾经仿制过,但从英国进口价是每支10两白银,自己仿制却要每支15两,比进口还贵,只好作罢。
格鲁森轻炮非常轻便,适合复杂地形下的作战,而且是中国唯一仿制较好的产品,江南制造总局成功使用了国产材料,工艺也较为成熟,虽然在钢材强度、使用寿命上不如英国原产,但性能还说得过去,价格却降了近一半。
一说到钱和武器,;李鸿章的脸上就露出了难色,虽然已经定下了翁婿之谊,但说到实际利益那又是另一码事。
夏云桐早有预料,假装失望,便提出钱就算了,至于武器方面,自己愿意用现金购买。
李鸿章松了一口气,多少也有些尴尬,答应给予最优惠的价格,施耐德枪每支10两银子,格鲁森轻炮则是900两一门。
夏云桐事先早已了解过价格,一听,基本上是不赚钱,说明李鸿章还够意思,算是给未来女婿一个大礼,初步定下了7000支步枪,60门火炮,这是一个大合同了。
不过还有一个重点,他顺便提出希望能调一批人才去台湾,多少有些帮手,还望岳父大人助一臂之力,说着便呈上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名单。
李鸿章拿过名单一看,咦,这都是些什么人啊,都是些微末小官,要么待罪在家,要么麻烦缠身,还有些更是听都没听过。
他心里纳闷,也不知这未来女婿从哪里打听来的,又要这些问题人物干些什么。
只有夏云桐自己知道,这些人都是清末中国难得的精英,只不过现在是珍珠沙里藏,宝钗雪中埋,暂时未露出峥嵘罢了。
每个人都有不堪的往事,名单中的丁汝昌,因为与淮军名将刘铭传闹翻,此时正赋闲在家,忧谗畏讥,度日如年;
未来与聂士成并称清末三大名将的王孝祺与章高元,其中王孝祺因为坐视主将阵亡,偏偏主将又是大臣张树声的弟弟张树珊,因而被革了职;
至于章高元虽已四十不惑,因为性格耿直,与上司、同僚关系紧张,只能在淮军底层做个小军官,正郁闷得很;
还有张謇,未来的大实业家,此刻已经中了秀才,但却是冒用了张育才的名义,被张家告上公堂,官司缠身,家财散尽,弄得焦头烂额;
还有袁世凯,这时正科举不中,养父袁保庆也刚去世,因此窝在家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