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暇褪前素哉频哪刚啤K渌嫡惺妫鋈艘獗恚墒牵笳卸唷⑿≌猩伲嫡卸唷⑿檎猩伲卣卸唷⒒ㄕ猩伲匀唬耍且源笄刹还さ某龇⒌阊У模杂泻芏嗷ɑ睿谙傲返氖焙颍⒚挥猩婕霸谀冢
“这……”韩金镛听了如此的话,着实有些难堪。
却见,戴先生的脸上没带出甚表情,只是平静的问道:“我说,小伙子,既然你为了心意拳,都能走到如此之远,表现的如此之迫切,为何,不为了你自己的本门功夫,再多走几步路呢?”
“先生是何意?”韩金镛听戴先生此言,似乎是话中有话。
“还用我细说端详么?”戴先生只微微一笑,言道,“我的意思是,八卦掌这能耐,以董海川开山门,传下了‘八大门人’,你师从张占魁,算是第三代。既然你师父的能耐不能让你全学会,那你找你师爷去啊!”
“师爷董海川已经仙逝许久……”韩金镛微微摇头。
“董海川仙逝,他还有师弟呢!你还有二师爷啦!”戴先生紧接着韩金镛的话说道,“要知道,他师弟的能耐,也就是你这二师爷的能耐,他学的更纯、更全,而且,董海川是出世了,而他师弟,却终生没有出世!”
“您说的是……应……”韩金镛欲言又止。
“没错,就是怹老人家,应文天!”戴先生说道。
“师父早有交代,说世上本无应文天。”韩金镛摇摇头,说道,“师父言道,当时,师爷董海川在弥留之际,虽气若游丝,但双手仍做换掌之势。有师爷的弟子相问:‘师父故去后,我们再在八卦掌上有问题,却又向谁去请教。’师爷回答:‘应问天。’后来,这个‘应问天’传来传去,传的街头巷尾人尽皆知,便被演化成为‘应文天’这二师爷了!”
“不对,不对!”戴先生,却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般,只问,“你师爷故去之时,你在场了么?你怎么知道,你师爷说的究竟是‘应文天’,还是‘应问天’?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纵然是你师父之言,你就没有一丝一毫的质疑的精神么?你就不能打破砂锅问到底么?”
“这……”戴先生的询问,让韩金镛一时间哑口无言。
毕竟,这戴先生说得,实在是在理。
韩金镛纵然有一万个理由,一时间也难说服自己,说服戴先生。
“这个……”韩金镛嘟嘟囔囔。
“什么这个……那个……的!”戴先生说道,“你知道的,你自然是知道,你不知道的,自然是不知道。我知道的不比你多出多少,但我权且听说了你们‘八卦门’这样一段往事!”
“什么往事?”韩金镛问道。
“且说你的师爷董海川当年习练的是谭腿,后来因为误伤人命,为了躲官司,这才远走他乡。行至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他这才创立了八卦掌这门派!”戴先生说道,“这是你听说的你们门派的正史,对么?”
“基本没有什么出入!”韩金镛点点头,这番话要是让他来叙述,他可以口若悬河的叙述个把时辰,但戴先生化繁为简,三言两语讲清,虽然简单,条理却又清晰。
“但是你没听说的,是另一段野史。相传,当时‘云盘老祖’在九华山悟道,并非是一人,他的身边原本还有个小道童。董海川抵达九华山,与‘云盘老祖’学艺之时,这小道童却在一旁,伺候老道爷。耳濡目染,却也掌握了八卦掌的绝学。后来,这小道童也拜在老道爷的门下,与董海川同学八卦掌,并在董海川下山后,依旧侍奉老道爷,直到老道爷得道,羽化升天。自此之后,小道童却再没有下过九华山,他毕生之功,皆用在了研习八卦掌之上,不仅学的招数比你师爷董海川更全、更纯,而且,还自创了‘八卦掌’的另一路,名为‘反八卦掌’!”
“这……”韩金镛听了戴先生这番介绍,却着实的吃惊意外。
“惊奇么?这段历史,你的师父、师叔、师伯,一大家子人中,有人对你言讲过么?”戴先生见韩金镛闻所未闻,颇露出些得意之色,只对韩金镛问道。
“这八卦、反八卦的渊源,却与心意、形意的渊源,有异曲同工之处了!”韩金镛姑且可以听戴先生埋汰形意门的门人,但戴先生埋汰八卦门的门人,韩金镛嘴上却绝对不饶,他反唇相讥,只寥寥数语,却绵里藏刀,“好在,我们八卦门无论怎么改,却依旧叫八卦,没叫九卦、十卦!”
“你小子,功夫不怎样,这嘴却不饶人!”戴先生明白韩金镛话中之意,哈哈笑了,“你还真护着自己的本门。”
“这是自然!”韩金镛点头答道。
“你也不要逞口舌之快!”戴先生说道,“我说这段,你当野史听,也成,当成正史记,也好。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修道之人往往都是高寿,而这小道童长至今日,如果仍旧健在,也不过是鹤龄之寿,十有八九仍然健在!”
“噫!”韩金镛听了这话,脸上浮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快意。
“想去安徽九华山看看了?”戴先生问道。
“是的!”韩金镛有一说一。
“好小子,我没看错你!其实,这才是我连日来夜访竹林、埋汰他们哥儿仨,今日与你相会的本意!”戴先生说道,“那不成器的‘三大门人’,把你赶出竹林,你如今却不知前路去往何处,如今,我就把这前路指给你!去找你的二师爷吧!正经八百的和你的二师爷应文天学艺,这才是你的应走之路!”
“谢戴老师指点!”韩金镛突然之间跪倒,向戴先生行三拜大礼。
“起来起来起来,我不是你的老师,我只是戴先生!”
“受人一字便为师!”韩金镛把刚刚获赠的枪拳谱,在手中晃了一晃,对戴先生说道,“更何况,您以心意门的古谱相赠,更何况,您给我指明了前路的方向!”
“习武要靠天分,更要靠造化!”戴先生一把搀起韩金镛,却只道,“你二师爷身在何方,我已经告诉你了,但你二师爷还健在不健在,如果仍然健在,你能不能遇到你二师爷、见不见得到他,倘若真能见到他,他愿不愿意传艺于你,这些我就没把握了!”
“这些事儿您能亲口相告,我已经感恩不尽!”韩金镛只说道,“无论您认不认我这学生,往后,我都要把您视为我的老师!”
“那便随你……”戴先生见韩金镛已然明晰,微微颔首,问道,“既然你要去找你的二师爷,要何时动身啊?”
“学生本应在您老身边好生侍候几天,已报您之大恩……”
“甭说了,我不用你伺候!”戴先生打断了韩金镛的话。
“学生克日便走!”韩金镛急忙说道。
“如此这般,我心甚慰。我们就此别过吧!”戴先生意欲离去。
“老师,请慢,能否留下个全名,学生日后也好为您树碑立传!”韩金镛欲走还留。
“你喊我戴先生,变挺好!”
“那……那我们后会有期吧!”韩金镛不舍这就与戴先生离去。
“别别别,你我不过是萍水相逢,与你有缘的,是形意门,却不是我心意门,我俩,还是后会无期吧……”
说罢这话,戴先生身形只一晃,便就此消失。
韩金镛纵然以身法快见长,却又哪里见过如此这般的神技。
空荡荡的石场,只有那雄浑硕大的黄河石仍在。黄河石上,以指尖掌力划出的划痕犹在,若不是此,韩金镛真以为,自己只是发了一场梦。
“谢戴先生指点之恩,如此大德,韩金镛永世铭记!”韩金镛朝刚刚戴先生站的方向跪倒,又磕了三个响头。
抬望眼,却瞧见刚刚戴先生站的地方。暄软的黄土地上,甚至连个脚印也没留下。
“总该是师归正宗!”韩金镛心想,“既然,戴先生给我指明了二师爷应文天的方向,我无论如何,也要去访一访、找一找。”
第352章 远山虎患()
戴先生神奇的出现,又神奇的消失,甚至,凌乱的石场内,暄软的黄土地上,连个脚印也没有留下。
如果韩金镛不是手握着刚刚获赠的枪拳谱,他怕是要真的扪心自问一下,这个神秘的戴先生,是否真的存在出现过。
但戴先生虽然离去了,他却在韩金镛原本平静的内心,激起了剧烈的涟漪。
毕竟,戴先生话说的在理,说的清清楚楚:作为八卦门的门徒,作为八卦掌的继承者,韩金镛确实应该把自己更多的精力,投向八卦掌的研习。心意门也好、形意门也罢,功夫虽然高深,也颇有江湖名望,但毕竟是兄弟技艺。传承八卦掌、学好八卦掌,才应该是韩金镛的重任所在。
戴先生走后,韩金镛自己枯坐在石场的石头上,做了半许,思前想后,想了自己未来几日的安排。
再去拜访李广亨、宋世荣和车永宏,显然已经没有了意义。寻访戴先生,了解戴先生究竟是谁、住在哪里,确实也有些困难。
与其在太谷县继续耽搁时间,反不如就此别过山西晋中,离开太谷县,去寻找那安徽九华山,去探访自己的“二师爷”应文天。
笃定了这个主意,韩金镛竟然一刻也不愿再耽搁,这就启程,折返车马店。他把准备启程的消息告诉了门口迎来送往的店小二,安排了当晚的晚饭。待得用过晚饭,早早安睡,第二个早晨,起了个大早,牵上坐骑这就出发。
见韩金镛离去,失了一个金主,那之前殷切的店小二,反倒有些伤感。
暂且搁下韩金镛在太谷县这一段结交三师的经历。且说,韩金镛策马而行,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只消得个月有余,到庚子年暮秋的时候,已经抵达了安徽池州九华山山脚下。
虽至暮秋,但“秋老虎”的余威犹在,白天正午时分,依旧会让人衣衫的前后衣襟被汗水打湿。
韩金镛端坐马上,见路上行人稀少,便策马疾驰,任凭呼啸而来的秋风把自己汗湿的衣服吹干。人多的时候,便拽一拽丝缰,让开路上的行人,或是翻身下马,牵着马儿前行,以防自己的坐骑惊到大伙儿。
这九华山,位于安徽,系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号称是“东南第一山”。因唐代李白一首“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佳作,正式被称为九华山。这山隽秀中透着险峻,却非一般人可以攀登的。
山脚下,香客人潮熙攘,韩金镛见一老者面相颇善,上前抱拳拱手,询问上山路径。
老人听韩金镛是北方口音,只以为他是前来还愿的香客,便把路径指给了他。韩金镛把坐骑存在了山脚下的一家小旅店,留下了房钱,只身上山。一路上遇庙便拜、遇塔便登,把这山上的佛殿拜了个遍。但却只见佛家,没见道家。
“师爷董海川与二师爷应文天,在九华山上随‘云盘老祖’学艺,终得八卦掌真传,这师祖‘云盘老祖’应在道家,可九华山却是佛教名山,难不成,我找错了?”韩金镛想到此处,多留了个心眼,他在各庙宇布施随喜,只想能从这些和尚的口中,探访出山上道观的所在。
可不遂心愿,众和尚均不知,这九华山上还有道观一说。
韩金镛苦苦查访,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