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南北-第5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接下来就是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员的安排,袁大舍似乎并没有口干舌燥的感觉,紧接着又抽出来一份圣旨。

    在蜀汉时期,李荩忱就已经重新开始行政区划的安排布置,而等收复江南之后,这一切自然就变得更加顺利。整个行政区划分为州…府…县以及再下面的村四个等级,但是实际上朝廷的官员只委派到县,取消已经没有意义的乔迁制度,取消那些没有实土或者实土很少的乔迁州府,合并土地过少的州府。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最后一点,已经支离破碎的州府划分无疑让行政管理非常困难,比如将东楚州、合州等四个州合起来组成新的巴州,面积方才堪堪比得上后世的重庆。

    根据新设立的行政制度,西部从北到南为雍州、蜀州、巴州,南中州,中部为荆州、湘州、桂州,东部为淮州、扬州、赣州、岭南州。

    其中边境各州在刺史之上设立巡抚,负责统筹现在的战事,西北巡抚为徐德言,岭南巡抚为陈慧纪,两淮巡抚为吕忠肃,在朝廷没有下达出兵命令之前,巡抚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是负责统筹民生、调理战事,避免民事和军事出现矛盾,虽然类似于前朝的都督制度,但是却没有都督那么大的实权,但也可以理解为州刺史的上级了。。。

    按照李荩忱的规划,巡抚为战时体制,战后取消。

    这便是完整的新的朝廷制度,需要提到的是在礼部之下设太学,太学负责包括正在组建的金陵学院、成都学院和岳麓学院等等在内的规划安排,但是学院内部事务无权插手,这些学院全部直属于皇帝,是不折不扣的天子门生。

    在门下省下设通事馆和邸报馆,顾名思义,通事馆负责外交,邸报馆负责邸报,通事卿由姚思廉接任,这个年轻人已经在之前用表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邸报馆由江总主持,对此朝野之中还是颇有非议的。

    但是李荩忱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再加上大家对于这个邸报也不怎么看重,便不了了之,毕竟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之中,邸报只是朝廷用来向地方州府传递消息的,撑死天就是一个消息快慢和准确度的问题,算不得什么大事。

    而在李荩忱的规划之中,邸报实际上不但只有传递消息的功能,还得在上面增加一些对朝廷有利的社论,换句话说就是作为朝廷的喉舌,及时的诠释解读朝廷的新政策、为一些错误打圆场等等。

    这个甚至有些颠倒是非的任务,交给江总来做似乎还是很合适的,毕竟江总那一手妙笔生花的文章,可不就应该用来做这种事情么。想到这里李荩忱也不禁为陈叔宝暗暗叹息,虽然也算不上一手好牌,但是也不是不能打,至少抓一下舆论还是可以的,结果到头来这位皇帝陛下能想到的就只有在胭脂井中瑟瑟发抖。

    恐怕这也是老天想要断了陈氏的传承。

    袁大舍的话音已经缓缓落下,这样一来朝廷全新的政治制度和官职都已经确定下去,当然了将这规划变为现实还需要一定的努力,甚至现在很多朝廷官员,比如沈君高、傅縡和杨素等人还没有到来,所以还得等。

    不过好在对于李荩忱这个年轻的君王来说,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秋收之后,来年耕作也准备了。”李荩忱沉声说道,“另外巴蜀的钱庄要逐步向荆州还有江南开展,这是你们三省接下来主要商讨的问题,还有不要忘了淮南那边的流民,尽量南迁安置。”

    之前的北周内乱让不少百姓越过淮水南迁——实际上这中间也有淮南军队甚至是白袍暗中布置的原因,而这些百姓直接丢在淮南显然不合适,毕竟至少从现在来看淮南还是战区,所以还是拉到江南来补充人口比较好。

    说到人口,应该就是李荩忱最头疼的地方了,难怪南陈军队一向提倡以少胜多,因为相比北方,这人口的差距还是有些大:“另外最后一批巴人还有南中部落的下山必须要安排好,务必赶上明年春耕。”

    大臣们纷纷允诺,而李荩忱的目光又转向裴子烈,现在萧摩诃还在路上,裴子烈自然就是军方的代言人:“岭南能不能打,需要打到什么程度,你们尽快给出方略。”

    “臣遵旨!”

    实际上这些事都是之前透过气的,不过李荩忱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这是这个王朝第一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开运转。

    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在纸上看着合情合理的制度,谁知道真正运行起来会有什么问题。不过换句话说,纸上得来终成真,李荩忱很久之前就已经对南陈冗杂的官制有所不满,现在总算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按照历史的进程将一切推翻重来了。

    这些规划不再是纸上的空言。

    不管怎么说,自己带着这个王朝走到了这一步,已然没有退路。

第一千六十六章 路上行人() 
大汉元年八月廿三。

    蜀中阴雨绵绵,蜀道之上更是行人稀少。

    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曾经是李荩忱和韦孝宽等人激战的地方,站在剑门关上向东眺望,可以看到一直向东南方延伸的山谷,那便是曾经成为北周大军饮恨之地的苍溪谷,只不过时至今日,战事已经平息,剑门关这曾经的边陲要塞也变成了大汉腹心之地。

    因此关上的守军也不过只有两三百人,对于如此雄关,人数已经足够。

    就在这风雨中,十多个人沿着蜿蜒的山路拾阶而上,风雨茫茫,在这群山环绕之中,他们的身影看上去那么渺小。

    不过当守关的仗主看到来者的令牌之后却不敢怠慢,急忙让手下的人准备好饭食和干净的衣服,而仗主亲自引着来者走上关楼。

    “剑门雄关,名副其实啊!”伸手扶着城垛,斗笠下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真不敢想象我们刚才就是从那崎岖的山路上走过来的。”

    “过了剑门关,这路就好走了。”跟在他后面的中年人显然已经“老于此道”,微笑着说道,“虽然这天公不作美,但是三四天之内抵达成都还是差不多的,到时候顺流而下,很快就可以抵达建康府。”

    年轻人有些不满的说道:“就是这老天,若不是连日大雨,沔水浪急无法放舟,咱们说不定现在已经在襄阳了。”

    中年人勉强笑了笑,这毕竟不是自己决定的,之所以要走蜀中,实际上还是身后那个正在和仗主聊天的人决定的。

    这凭栏眺望的就是年轻的李渊,而跟在他身后的中粘人则是长期以来一直负责和蜀中联系的杨约杨惠伯,现在大汉建立,而弘农杨氏、长孙氏和李氏等家族逐渐退出关中,杨约自然也就不需要担任这个任务,入了新成立的通事馆,作为通事卿之下的通事郎。

    而正在和仗主低声交谈的人,就是新任的大汉太尉府参军杨素。虽然不知道这个参军和之前各个时代的参军有什么区别,但是肯定是在将军一个级别的,因此仗主自然不敢怠慢。

    据说这位参军可是陛下钦点的,而且离开汉中的可是实打实的西北巡抚徐德言和雍州刺史长孙晟亲自送出城的,并且飞马传报接下来的每一站,务必要好生接待。

    “入蜀中,一路考察蜀中的布防还有经济、人口等等,才能知道蜀中在大战爆发的时候能够发挥出多少力量。”杨素似乎听到了李渊的抱怨,径直走到他的身边,“怎么,你觉得某的这个安排有问题?”

    这一次南下绕远路,一来是因为天气原因导致原本就凤高浪急的沔水更加难以行舟,二来也是因为杨素的坚持。在杨素看来,自己这个参军在接受到任命的时候算起,就算是走马上任了。而作为太尉的萧摩诃对于巴蜀的实际情况了解应该不多,所以自己这个参军自然就有必要把巴蜀、汉中和西北等地的情况实际调查之后报告给萧摩诃,以避免之后做出战略部署的时候出现误判。

    不过毕竟杨约也好,李渊也罢,都没有站到这个高度上,不理解杨素这么做的意义也在情理之中。

    李渊顿时脸一白,身为家族的家主,他虽然年轻,但也算是经历过很多考验的了,本身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要说真的害怕,恐怕也就是眼前的杨素了,杨素一开口,就算是他有满腹牢骚也都只能抓紧憋回去。

    见李渊虽然低下头,但是明显愤愤不平的样子,杨素不禁莞尔:“怎么?”

    李渊跺了跺脚,终于忍不住了:“兄长你且说说,你担任的这个参军到底是干什么的,不就是给他萧摩诃打杂的么?而你好歹还有一官半职,我竟然只能先去什么金陵书院学习!”

    杨素和杨约下意识的对视一眼,忍不住大笑。

    而杨素拍了拍李渊:“陛下的这个安排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关陇世家初来乍到,直接位居高位的话未免会引起其余人的敌对,而参军这个位置······并没有你们看到的那么简单。”

    李渊和杨约都怔了一下,杨素沉声说道:“这个职位说起来或许可以理解为之前的大司马,作为太尉的副手有决断的权力。同时一切的兵马粮草后方调度实际上都将掌握在某的手中,可以说太尉负责在前面统筹布阵,而某就负责稳定整个大后方。”

    “这······”李渊艰难的咽了一口吐沫,“这绝对不是参军两个字能配得上的。”

    “至于之后怎么样或许不得而知,但是至少现在这样未尝不是对某的一种保护,”杨素斟酌说道,同时目光落在李渊身上,“至于你,心浮气躁,去念念书并没有什么坏处。”

    李渊还想要争辩什么,不过看到杨素神情肃然,顿时憋了回去。

    杨素的目光随之飘向关城外的烟雨江山。

    虽然前程茫茫,但是越是这样越是能够让人感受到挑战性。

    这才是自己向往的生活啊。

    ——————————

    战马在建康太尉府前勒住,人立而起。

    这太尉府实际上就是之前吴明彻的司空府。看到这府衙,萧摩诃一时间有些恍惚,不过他还是飞身下马,而一名已经等候多时的官员见到萧摩诃过来,顿时欣喜的将手中的战报递过去:

    “太尉,岭南战报!”

    萧摩诃伸手接过,匆匆扫了一眼。

    萧世廉率军兵发郁林郡,因为连日大雨,兵马进展不顺,若不是水师借助水涨的机会抓紧转运粮草——对于灵渠这样逆水行舟的地方,水多一些并没有坏处——恐怕就连粮道都会被切断。

    不过天气不好可就意味着大军很难展开,攻城之类的也会增加难度。好在李询的偏师包抄到位,总算是切断了百越部落向西撤退的道路,说不定能够逼迫他们弃城南下。

    “陈智深的兵马到哪里了?”萧摩诃如旋风一般卷入议事堂,声如雷霆,整个议事堂上所有人都惊了一下。

    “参见太尉!”

    萧摩诃摆了摆手,正好看到了裴子烈。他还没有抵达建康府的时候,就是裴子烈在主持太尉府的事宜,对于女婿,萧摩诃也没有什么好客气的:“陈智深的兵马为什么还在福州以北?!”

第一千六十七章 斗志昂扬() 
萧世廉是他的儿子,陈智深是他的亲卫出身,这两个家伙把岭南之战打的一团糟,萧摩诃当然着急上火。

    他这个太尉走马上任倒是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