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争雄-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氏、刘氏姐妹为杨昭生下三子,分别是杨侑、杨倓、杨侗,最大的才三岁,最小的刚满月不久,隋炀帝杨广心疼这几个失去父亲的嫡孙子,所以在杨昭死后一个月,便把这三个孙子全都册封了亲王位,赐名为燕王、越王、代王。

    其中杨侑虽然是三个孩子中最小的,刚出生不久,但他母亲是正室王妃,所以属于真正嫡孙,按照封建嫡长旧制,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这杨侑的封号为代王,其实有代替之意。

    不过,因为刚出生两个月,毫无威望,也不知未来是否成才,是否会夭折,有太多变数,所以大臣们都不看好杨昭这一脉了,而是把目光七八成都放在杨暕的身上。

    齐王府,在一个月内,先后来了不少大臣到访,恭维攀交,歌颂拍马,都觉得杨暕被册立太子,那时早晚的事了。

    杨暕在其王兄未出事之前,还一直提心吊胆,毕竟他担忧了跟黑衣人的合作,对方并没有透露身份和来历,只说自己出自古老的武宗门派,谋求合作,为他除掉太子,而且能不留痕迹,这的确让他心动了。

    黑衣人并没有说出他所图谋的条件,要什么利益,只说日后时机到了,自然来回来找他,然后音讯全无了。

    现在太子归西一个月内,杨暕已经接受这个事实,安心准备当大隋的太子了。

    裴蕴、宇文化及、独孤锋、独孤羽等人围聚在杨暕身边,关系越来越紧密,他孤傲、放浪的性格,也更加突显出来。

    边塞之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刚过了农历八月,在青海高原一带,就有飞雪来临,果然是苦寒之地,夏季非常的短暂。

    罗昭云站在临羌城头,望着洛阳的方位,手中拿着一份信函,上面写着太子病逝的消息。他忍不住一叹,该来的,终归要来了,历史还是在朝前发展。

    “也许是我努力改变的程度还不够,所以蝴蝶效应,影响有限,这一次,我要大动干戈,在西北练兵,打造一支罗家军,他日中原破碎,金戈铁马,就是我挥师南下横扫诸侯时!”

    罗昭云心中豪情万丈,越来越有胆量和睿智了,经过磨练,他在成长,心智也在成熟,视野和目标自然发生了变化。

    这一次决心,也是他未来命运的转折点。

    时光飞逝,寒来暑往,一晃又是十数个月过去,罗昭云来到边疆,已经一年多了。

    他现在十八岁的年纪,身材魁梧,挺拔英伟,算是成年人了。在边塞的一年锤炼,统兵更加游刃有余,军纪严明。

    先后与吐谷浑和吐蕃打了二十多起小仗,多是摩擦冲突,八九成都是胜利,大大鼓舞了边军士气。

    尤其是侯君集等人的锻炼,从零开始,突飞猛进,都提拔成都尉了。

    这是大业三年,朝廷又有了新的制度,把隋文帝以前用的州县制,恢复郡县制;同时改骠骑府为鹰扬府,改骠骑、车骑将军为鹰扬郎将、鹰扬副郎将,隶于各卫,统领府兵;并且取消地方将军、都督等名号,只有在出征打仗时候,才设大将军、将军。

    罗昭云的官职在鹰扬郎将之上,相当于平西、浇河两郡的总管,册封为镇西大将军!

    临羌城被扩建了外城,增兵至六万人,加上浇河郡的兵马,能在边关凑足十万大军,骑兵达到了两万,兵强马壮,日夜操劳,磨刀挥挥,厉马秣兵,加上他的宣传能力进行洗脑,军队深深打上罗成的烙印。

    这一日,临羌城外,有两骑绝尘而来,接近了雄关。

    城外的驻军点守卫对这二人进行了盘查,是一男一女,雄伟男子声称是罗成将军的故交朋友,拖侍卫将信函带入城内。

    罗昭云接到信函一看,顿时大喜,原来是阔别多年的兄长李靖到了,随行者还有红拂女。(。)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有朋自远方来() 
罗昭云接到了潦草的信函,上面字迹龙飞凤舞,写着信的主人李靖,带着红拂女,从塞北过来,探望他这个兄弟。

    “来人,备马!”罗昭云喊了一声,大步流星出了新帅府,在门口翻身上马,策骑冲了出去,速度非常快。

    守城的侍卫,回头远远看到大将军出城,亲自来迎接这对男女,都感到有些吃惊。

    由于这不是战事吃紧的时候,所以城门在白天并不关闭,但是重兵把守,没有当地发的身份识别证件,外人是不得入城了,免得被吐谷浑的探子和斥候混进来打探情报,进行破坏。

    李靖、红拂女牵马站在城外的护城河边,看着从城内飞奔而来的罗昭云,那种激动的神色,绝非装出来的。

    红拂女轻声一叹:“夫君看人真的很准,这罗成将军官越做越大,但是对夫君的情义,却丝毫未减。”

    李靖也是耿直实在的男人,看到罗昭云奔来,也感叹说:“不忘初心,这是我的好兄弟!”

    “兄长,终于把你给盼来了!”罗昭云临近,爽朗一笑,飞身下马,快步上前,热情地拉住了李靖的手臂。

    只有学过历史的后世人,都知道李靖的可贵,他是大唐兵神级人物,相当于兴汉的韩信的兵法谋略,而且李靖曾师承高人,懂一些道家养生之术,并不热衷于仕途,只是想一展所学,建功立业,然后功成身退而已,如同汉初的张良。

    所以说,李靖等若张良和韩信的组合,有他在身边辅助,将是对日后天下诸侯的一种威胁!

    但是整个隋代,李靖都郁郁不得志,如今大业三年,他已经三十六岁了,还是一个六品小官,因为性格耿直,屡次得罪权贵,所以不得重用不说,即便他提出要去边疆参战,也不会被许可,所以他一直无缘隋朝的大战。

    三年前,李靖带着红拂女远走高飞,彻底得罪了杨素,为了逃离杨阀幕后培育的刺客追杀,逃亡了塞北。

    后来杨素看在罗昭云与李靖结交的份上,加上对红拂女的疼惜,才收回了追杀命令。但是不准许二人再来京城,罗昭云想要通过自己的情报力量给李靖传信,但是山高路远,去往塞北联系只能靠商队,所以了直到去年,宁氏商会的情报人员才找到了李靖,转告了信息。

    李靖和红拂女一商议,决定从塞北回返中原,毕竟他们还是中原人,在塞外草原、西域胡人地带居住不适应,再回返途中,还结识了一位能人;相互钦佩,结伴而行,闯荡江湖,在瓜州、朔方一带,途经的地方,一路行侠仗义,留下风尘三侠的名头。

    后来,李靖听说罗昭云离开东都,去了边塞对抗吐谷浑,名声鹊起,在大隋军方的威望日增,这重新燃起了他心中报效国家的愿望,于是,带着红拂女就赶来了临羌城,一是过来探望兄弟,二是想在军中历练一番,毕竟熟读兵书二十载,却一直没有机会真正领兵,这是一种兵法大家的遗憾。

    “罗成贤弟!”

    “兄长,嫂夫人,请入城叙话,这次来了,就不要走了,在边疆和兄弟一起体验军旅生活吧!”罗昭云揽住了李靖的肩膀,真的不希望放走这位军神人物。

    三人回到帅府,分主次位坐好后,李靖感慨说:“分别几年,想不到罗成贤弟已经名声在外,在中原各地,都有你的传闻,俨然成为大隋军方新秀力量,这一代最杰出的青年才俊了。”

    “都是以讹传讹,其实没有那么神,只是打了几场胜仗而已,换做是兄长出马,肯定会胜得更漂亮。”罗昭云谦逊地说。

    红拂女在一旁微笑道:“难怪我夫君总在背后说,你是最懂他的兄弟!他这些年都没怎么带过兵马,你却这样高抬他,让我这做他内人的,都有些汗颜,似乎不如你的信心大呢。”

    罗昭云笑了笑说:“嫂夫人哪里的话,其实我这些带兵本领,许多都是兄长教的,以前兄长怀才不遇,没有机会施展,如今在边塞,可是兄弟我一人说的算,只要兄长在我这待下来,统领十万大军也有可能。”

    红拂女听完,顿时惊喜交加,她在杨素府上的时候,就心高气傲,赏识真正的大英雄,被李靖的才学折服,死心塌地爱上了他,愿意跟他私奔,不惜遭到杨阀的追杀。

    可是空有一身才学,如果是指混在草莽之中,四处奔波,耕田种地,那才华就被埋没了,又有什么用处?

    此时,她听罗将军的意思,似乎只要李靖留下来,就可以提拔带兵,成为将领了,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

    “罗兄弟,此言当真?”红拂女在江湖混了三年,性情变得好爽,并不像大家闺秀那样拘谨、矜持,反而像女汉子的性格过度。

    “军中无戏言!”罗昭云坚定回答。

    李靖心中激动,他的眼神盯着罗昭云,露出几分感激,他觉得,对方能如此高抬他,给他带兵机会,完全是看在了兄弟情义上,不想让他在女人面前丢面子,才会如此。

    “兄弟,如此不会让你为难吗?”

    罗昭云摇头道:“不会的,兄长你有真才实学,不必担心众将士不能服众,我会把你先作为教习的身份,给武将们讲解一些兵法和阵法,几个月熟悉后,我会让兄长亲自带一次兵去实战检验,如果大胜,便破格提拔为将,驻扎大营练兵,为明年征讨吐谷浑做准备!”(。)

第二百五十八章 筹备兵力() 
大业七年,大运河建造的风风火火,先是征调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它起于洛阳城,西引榖、洛水入黄河;又从荥阳,再顺汴水经商丘,折向东南,接通蕲水,经皖北至淮阴入淮水。

    这第一段工程沟通了洛水、黄河和淮河,使东都洛阳周围的河路畅通起来,优势凸显,很快即将开始第二段的运河工程了。

    原本是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但因为隋炀帝过分注重速度,从而忽略了百姓的切身感受,淡泊生死,视如草芥,眼中只有宏图大业,使得河渠修建中,累死、病死、打死的人,不计其数,劳工伤亡人数竟然高达了三四成了,令人恐慌。

    这种事发生在盛世之中,冲淡了百姓的优越感,反而对朝廷和隋炀帝,有了抗拒的心理,民间那些死了丈夫、儿子的民户,自然怨声载道。暂时不敢辱骂皇帝,所以把怨气都撒在了主修运河的官吏宇文述等人身上。

    幸亏罗昭云没有参与其中,否则也会跟着吃瓜捞,背负一些坏名声了。

    与此同时,隋炀帝下诏,开始征调边塞人口,修筑隋长城,加强边关的防御,几大工程同时启动,虽然国库充盈,财力雄厚,但是在古代,这等大工程,往往很少动用国库,都是无偿从各地开采岩石、伐木等,主要依靠的庞大的人力和繁重的徭役。

    因为大量的劳工被征调,壮年劳动力离开家乡土地,影响了耕种和割收,使百姓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这一切,隋炀帝都没有看到,坐在巍峨的皇宫内,他目光仰天,觉得由自己接手并重新缔造起的大隋帝国正在蒸蒸日上,宏图大展,必定会超过先帝,甚至功劳日后比肩秦皇汉武,他在意的不是当世子民,而是看重后世人的历史评说。

    ………

    西平郡,大漠飞雪,北风呼啸,一片苍凉,遍地沙雪。

    临羌城,帅府内。

    李靖一身戎装,与罗昭云、梁元礼、张峻、郭孝恪、侯君集等人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