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杨广设下的托儿,抛砖引玉的作用,杨广城府并不浅,也擅长阴谋,早就猜到大臣们不会轻易同意,所以先开了头,并不说具体细节和步骤,让反对一方先攻击,却没有攻击的点,说起来就比较泛泛,杨广再开始反击。
杨广文采了得,自然说得很有煽动性:“当然是公平的科举!朕当然明白,关陇贵族和天下豪门世家,给国家带来的稳定和支持,以及在这几百年的扶危河山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制度,不可能一直使用,需要因势利变,符合当下朝局,如今天下安定,南北交融,当年东晋永嘉南渡,演变宋齐梁陈,儒术南传,北方与南方的受教不同,寒门与贵族的分化也不同,朕不能只顾着身边臣子的利益,而放弃了全天下!大隋要长久,就要做到公正,以德、才为主,为朝廷注入新血,纵观许多富家子弟,已经失去了血性和才学,整天在京城养鹰斗犬,无所事事,全靠祖上荫功,这样下去,我大隋朝岂不是日薄西山,一代不如一代,如何能更进一步?”
内史侍郎虞世基站出来道:“臣附议!陛下所言,心装天下,实乃圣君之想,以科举来确保选拔人才的关键,不论南北儒生,还是贵族和寒士,只要有真正才学,公平科举考试,这样就公正许多!”
“臣附议,赞同陛下所言,此乃天下大同的思想!”
纳言苏威、张衡、御史大夫裴蕴等人,纷纷附和,他们多是南陈血统,或是贵族以下,出身士的阶层的人,都想冲破关陇贵族的打压,因此联合起来赞同此观点。
其中,还有宇文述,他本是北方门阀贵族,但是他心中知道杨广想法,作为亲信宠臣,已经不考虑什么整个门阀的利益,而是只考虑自己家的荣耀和地位了,也站出来支持隋炀帝的观点。(。)
第两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
早朝会的大殿之上,形成两派相互争论的局面,还有一些官员,搅和其中,一会帮贵族门阀一方,一会又帮拥护寒门取仕一方,引经据典,从这种旧制自秦汉兴起,如何演变适应,有何利弊,各持一词,彼此要说服对方。
最后,隋炀帝杨广一拍桌案,怒道:“尔等是皇帝,还是吾为皇帝?连朕的观点和推行政策的细节都不清楚,就一味阻拦,实在居心叵测!朕要打造的,是大隋盛世,千秋帝业,不是墨守成规,活在先辈的庇荫之下,谁若跟不上朕的步伐,没有进取之心,大可告老还乡!”
文武大臣们都有些愕然,想不到杨广真的要翻脸了,气氛一下子凝重肃寒起来,都心里清楚,这时候,不能继续反驳,以免撞枪口了。
即便是反对寒门取仕的贵族,也在审时度势,暂时收起了口舌之剑,要进一步听听杨广如何推行,科举考试的细节,再做决断,毕竟他们一味蛮横阻挡,也十分危险,惹怒了陛下,弄不好丢官是小,灭门是大,凡事要抱团,还要量力而行。
内史侍郎虞世基道:“不知陛下具体要推行的科举考试细节如何,请陛下告知,也好让愚臣们,弄清原委,不必错解了陛下的圣意。”
杨广点头,继续说道:“朕的意思,就是给予寒门、世家、贵族等,相同的取仕机会,设立科考的书目,让天下百姓皆可自学,然后进行乡考、县考、州考、京考、殿考,层层筛选,把天下读书人凝聚起来,考过乡试,由朝廷正式承认为秀才,然后是举人、贡士,让天下读书人为我朝廷所用,这不是一件大幸事吗?而且一些官员,总认为自己门阀显赫,读书较多,比寒门强出数倍,那就不防让那些后代子孙们,科举笔试,选拔出来,不分门第,进行授官……。”
朝堂上的文武官员,听到这样大胆的科举考试制度,都有些发蒙,但是大部分人,都听出来,这种考试,似乎更公平一些,也更有利于朝廷选拔人才。
但是,一些贵族门阀的官员,则忧心忡忡,如此一来,寒门普及了教育,及第的人数逐渐增加,以后贵族与寒门之间,壁垒越来越低了。
可这种事,是一种长期的影响,并非短期内能看到威胁,所以让刚才不少激进反对派,一时也想不到更好的驳斥之论。
杨广看到这些官员的表情,心知肚明,他们在想些什么,暗暗得意,心说如果不是罗昭云献策,说出这么一种打破常规,新颖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制度,看似简单,实则一下子命中门阀贵族的要害,能得到天下读书人的支持,加强中央集权。
“罗昭云,此子不简单,真是朕的福将也!”杨广心中一动,放眼巡视文物群臣,竟然没有发现罗昭云的身影。
他脸色有些狐疑,忽然问道:“今天是否有提前请假,未上早朝的卿家?”
黄门侍郎裴矩站出来道:“陛下圣明,今日的确有三位官员,因身体抱恙,无法上朝。”
“哦,那三位?”
“分别是太常寺丞许中言,头疾复发,告假;还有户部侍郎周昀,得了痢疾,正在府上治疗,告假;另外,左卫府新晋直阁将军罗昭云,也告假了,两日前,黄昏遭到行刺,受伤在府治疗……。”
“遭遇行刺?”杨广错愕一下,完全出乎意料。
一些官员听到这个理由,也觉得有些滑稽,这可是京城,堂堂天子脚下,黄昏正是宵禁时候,有一伙人行刺刚凯旋归来的小将军,这事情太超出意料了。
“武侯府,可查出线索?”杨广询问。
独孤锋站出来,由于那一晚是他右武侯执勤,所以这件事,就由右武侯府来负责追查行凶人线索,但是独孤家跟罗家多少有点过节,所以也没有尽力,这件事暂时搁浅下来,他没有想到,隋炀帝会过问。
“臣已经吩咐下去,在十多具死尸上寻找线索,并勘察出入京城的陌生人,希望能寻找到蛛丝马迹。”
杨广得知伏击罗昭云是一群武士,心中猜疑不断,暗想难道是门阀世家知晓了罗昭云为朕提出科举考试之策,才会遭到豪门伏击,这是要给朕下马威不成?
不得不说,杨广是个猜忌心很重的人,满脸寒霜,冷哼一声:“两天过去了,你就追查出这个?在京城内,一伙人,在宵禁时分,公然行刺凯旋归来的将军,这是藐视王法和皇权,朕命令你,十日之内,必须查出线索,否则,你这大将军之职,就不必当了,全城戒严,必须拿出真凶,即便抓不住,真也要知晓,谁这么大胆子!”
独孤锋有些目瞪口呆,不知陛下为何对这个案子如此重视?难道是,因为罗昭云要受宠了?
一些官员,也在猜想杨广的心思,揣摩圣意,不管如何,因为被刺一案,使罗昭云的名字,更加响亮,名气在朝堂上,都无人不知,无人不知晓。(。)
第二百零九章 好感破灭()
罗昭云躺在家中,没有上朝,可是朝会的信息,在下午的时候,就传到了他这里,有官员前来探望他,或多或少抖出一些,这样人数一多,自然也能窥探出全貌来。
让他感动的是,长孙炽这种朝廷大员,担任尚书一职,相当于宰相班子的人,亲自带着子女再次过来探望他,这已经不是给罗荣面子那么简单了,而是真的很器重这个年轻人。
“长孙大人,怎敢有劳您亲自到访,来探望小辈。”
长孙炽摆手道:“你快躺好吧,我与你祖父交情莫逆,加上你跟无忌关系要好,以后他还有跟你学习当榜样呢,我过来探望你,没有把你当做外人,你也不要太拘束、外道了。”
“明白了,长孙大人。”罗昭云点头答道。
“还叫什么大人啊?”
“长孙伯父!”罗昭云机灵改口。
“呵呵,这就对了。”长孙炽捋着胡须,微笑点头。
二人客套了一番,长孙炽忽然开口问:“昭云,陛下今日宣布要推行科举考试制度,打破以往的九品中正制,影响甚大,加强对寒门取士,你如何看?”
罗昭云楞了一下,措辞道:“这个,我觉得,时代不断向前进步,过去的制度,逐渐不适应了朝廷选拔人才,如果陛下真的有更好的想法,颁布有效途径,可以净化朝野,保持新鲜活力,使天下读书人能为朝廷效命,宇内安邦稳定,对老百姓是好事,应该错不了。”
长孙炽认真听完,微微点头,叹息着说:“想不到你看得如此远,虽然身为贵族子弟,你的眼界的确要更宽阔一些。”
长孙无忌在一旁听完,也觉得罗昭云说的很有道理,他却没有想到,途中长孙炽也考教过他,可是由于这方面理论,不是从已有书本能学到的,打破常规,以他十一岁的孩童年级,还无法做到那样高深、长远的论断。
别说是长孙无忌,就是许多大隋官员,也看不到这些,大多只关心自身的利益。
“将来,你可以出将入相,会是我大隋中流砥柱,肱股之臣啊!”
罗昭云摇头谦逊几句,心说隋炀帝会越来越自大,不听人劝,最后身边留下的都是奸佞之臣,将来罗昭云自己在大隋朝堂,只怕身在旋涡之中,能不能保身都说不定。
这一次罗昭云提出科举考试的建议,而且一步到位,把两宋明清的科举制度提出了,要远比隋唐时期的科举,成熟了更多,如果隋炀帝能运用妥当,说不定能逐渐改变一些朝局和地方稳定,收拢读书人的心,说不定可以避免后世的大乱。
当然,这只是罗昭云的尝试,如果事不可违,历史洪流不可逆转,他也不会强行去抗衡,暂时只是过客心态。
长孙炽在这逗留了一个时辰后,带着孩子离开了。
到了掌灯时分,萧依依又来了,这几日,她来的勤快一些,实在有些担心他的伤势。
“昭云,感觉身体恢复的如何,还疼不疼?”
“已经不那么疼了,谢谢你,依依。”
“跟我还谈谢啊,嘻嘻,我很想就这样,一直来照顾你。”萧依依温柔如水,说得越来越细,最后一句更是细不可闻了。
罗昭云苦笑道:“可我真的不想一直这样躺着,养伤遭罪啊。”
萧依依白了他一眼,怪他不懂自己的意思。
罗昭云哪会不明白?微微一笑道:“其实,我即使不收拾,你也可以常来,照顾我的饮食起居啊!”
萧依依笑靥如花,心中暗喜,轻声道:“可以吗?呵呵,我就担心,你那贴身丫头,天天要跟我拌嘴了,抢走她的活儿。”
罗昭云也是一笑,听出她言语中的醋意,还有调侃意味,嬉笑说:“那你可以做一些她做不了的事啊?”
“她做不了的?我能做到吗?”萧依依好奇地问。
罗昭云一脸坏笑,拍了拍身边的空位,然后把胳膊伸在自己嘴前,吧唧吧唧亲了两下。
萧依依顿时就会意了,脸颊腾的一下红润起来,娇艳欲滴,心跳加速,那种事,不是没有想过,但都是在夜深人静,香阁寂寞的时候,做梦发生的事,现在被他当场说出,还是有些难为情。
“想得美,你敢取笑人家啊!”她伸手拧在了他的大腿上,疼的罗昭云大叫。
罗昭云道::“切,不做就算了,那还是继续抢侍女的活吧,可别说我每个你空位啊!”
萧依依啐了一口说:“等以后,你诚意够的时候,我再考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