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吉在当时的大明朝廷上名声极臭,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自然也是很差。但在这时候的博野县甚至整个保定府,人们对刘吉刘太师还是很仰望的。
博野刘家正是因为刘吉,才一跃成为博野县的大族,成为博野县读书人出的最多的家族。博野刘家把刘吉当成了骄傲,当成了神明一样的人物。
打人不打脸,周致这样说刘吉,一下子就让在场三人分外恼火,尤其是那位少爷,更是脸色通红,喝道,“大胆周致小子,你敢辱骂我家爷爷!”
周致佯装一愣,这才说道,“哎呦,原来这位少爷是刘太师的孙儿呀!失敬失敬!”
话虽然听起来很客气,但语气之中却明显含有轻蔑之意。
这便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刚才饱受他们三人的轻视,此时必须要反击回去。
他们三人中高公甲说话霸道狂傲,那位萧辅始终还未说一句话,这位刘吉的孙子此时突然换做一副笑颜,朝周致拱手道,“不知者不怪,刚才高公甲兄对你多有冒犯,还请恕罪则个。我叫刘龙,正是刘太师的长孙。”
周致在心里默念,“刘龙……刘龙。”,这个刘龙倒是在后世听说过,虽名气不大,但也算是在历史上有所作为之人,只是不知他是刘吉的孙子。
既然刘龙对自己客气,那周致自然也就拱手笑道,“刘龙兄!呵呵!”
笑过之后,周致问道,“不知刘龙兄今日寻我何事?”
“听闻周致兄弟中了庆都案首,又要去礼县拜师,我等三人实是仰慕周致兄弟,特意来拜会,别无他事。”刘龙道。
周致暗暗想到,拜会我就是这么个态度吗?简直匪夷所思。
心下这样想着,却是忽而看到高公甲和萧辅仍然是一脸轻蔑的看着自己,显然他们来此是另有目的。
第179章 邀请()
周致和人说话相处,好像还从来没遇到这种懵懵懂懂的情况。他一时暗自寻思,也就不再说话,一双星目望着他们三人,面色如常,且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高公甲和萧辅显然对刘龙很忌惮,此时刘龙不张口说话,他们两人就像是哑巴了一样,只顾鄙夷的看着周致。
那刘龙稍稍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周致兄弟是庆都县县试案首,可谓名满保定府。兄弟县试之时所作的文章为兄也曾见过了,很有新意,很是了得啊!
不瞒周致兄弟说,我博野刘家是读书之家,我刘龙自幼读书,时至今日已十载有余。本想尽早参加考试,怎奈家父始终不允,要我磨练性子,一击必中。
呵呵!今年博野县试,为兄侥幸也中了案首。
在为兄看来周致兄弟的文章和为兄差不得太多。周致兄弟的才思敏捷,又是读书刻苦,这样下去,周致兄弟考中秀才那是没有丝毫可以忧虑的。”
刘龙一张口就说了这么多,虽表面上听起来是在恭维周致,但内里却不无炫耀他自己。尤其是说周致的文章和他相差不多,相差不多是个什么说法?那说来说去还是要差一些的。
周致腹诽道,没有见过刘龙的文章,可能自己确实比不过他。不过现在差一些又有如何?只要自己不懈努力,府试和未来的院试也不一定就考不过他。
心里这样想,嘴上却说道,“刘龙兄如此恭维小弟,小弟实在汗颜!”
并不想和刘龙多说话,所以就这样一句话了事。
刘龙却不以为意,接着说道,“其实我刘龙很想结交周致兄弟这个朋友,今日有话不妨就直说了。为兄请问周致兄弟,不知周致兄弟科举的本经是什么?”
科举考试的是八股文、试帖诗、策问等,重要的还是八股文。县试只考小题,是从四书中摘句出题。而之后的府试和院试,以及后来的乡试和会试都是要考大题的。大题是要从五经中出题,五经内容繁多,所以考生要选择一经作为本经,在考试的时候只答本经的题目即可。
时至今日,周致还真是没有选择自己的本经,但周致心里已有了想法,他是想选择《春秋》为本经。
在大明的众多学子中,选择《诗经》、《尚书》、以及《周易》的居多,选择《春秋》的却是很少。
周致之所以想选择《春秋》为本经,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再有,五经之中周致最为熟悉,最为喜欢的也是《春秋》。
这次去礼县拜师求学,正是要重点学习本经。礼县刘禹刘大儒的本经亦是《春秋》,刘禹对《春秋》的研究极为透彻,这正是周致所需。
不管刘龙出于何种目的有此一问,周致还不想隐瞒,便如实回答道,“小弟的本经是《春秋》,不过还未重点学习参悟。”
周致的话音刚落,那萧辅和高公甲就更是一脸不屑了。尤其是萧辅,他本来脸上就生满了疙瘩,此时那一脸鄙夷的相貌更是难看,让人望之生厌。
刘龙先是一愕,而后却是笑道,“好!周致兄弟的本经和为兄一样,都是《春秋》。为兄既然想结交周致贤弟,自然不能嘴上说说。我们博野刘家是读书世家,家里有从江南请来的三位名师,本经都是《春秋》。
依为兄看来,周致兄弟就不必去礼县寻那刘禹了,就跟随为兄去我刘家,你我共同读书,聆听三位名师的指教可好?”
刘龙虽说没有具体说出来自江南的三位名师的姓名,但在周致想来定然不会差了。若不然,这刘龙也不会中了县试案首。再说了,刘吉刘棉花为官那么多年,为国为民事情没做几件,但银子却是捞的不少,他们刘家多的是银子,请来的名师自然是江南的大儒。
刘龙这样邀请,不能不说是心诚了。可周致一开始就对刘龙他们三人没有好印象,尤其是看到萧辅和高公甲的一脸傲慢之相。这刘龙虽然看上去还不算傲慢,但周致能清晰的感觉出来,这家伙骨子里是十分傲气的,他甚是根本就没有看得起自己。
况且刘吉的名声实在不敢恭维,和这样的人家有了交集,那日后自己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参加科举考取功名,日后是要在朝廷为官的。和刘吉那样尸位素餐之人有了瓜葛,那在朝廷的日子可是不好混呐!
知府大人彭泽既然推荐了刘禹,那自己是必须要见到刘禹的。
这样一想,周致便歉然一笑,道,“刘龙兄的好意我心领了,我的事情就不劳刘龙兄费心了。”
高公甲和萧辅听周致这样说,立时脸色阴沉如水,对周致怒目而视。刘龙也是非常诧异。
这周致俨然是不知好歹啊!莫非我刘龙就拦不住周致,和周致做不成朋友了?
刘龙勉强压制住心中的不悦,继续道,“刘禹在礼县确实有些名气,但周致兄弟可能还有所不知,那刘禹性格怪异不说,就是他的后代之人也是毫无作为,迄今还没有一人在朝为官。
家父刘尚不才,现在是都察院的监察御史。虽只是个正七品官,但却手握重权。而且家父和朝中很多官员都来往甚密,就是和当今最有权势的宦官李广都有交情。家父的前程可谓一片光明,难道周致兄弟就不为自己的前程想想吗?”
刘龙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不无炫耀之意。周致听了就越发纳闷,这刘龙如此热情,他到底是何目的?
难道真的是看自己考中了庆都县县试案首,想和自己结交才这样做吗?
显然不是。
周致自忖自己一个小小的县试案首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威望,还没有达到让博野刘家如此重视的程度。再说了,他们若是真的冲着自己而来,一开始的时候也不至于那般傲慢。还有,直到现在萧辅和高公甲都是对自己一脸不屑之态。
此时脑中突然灵光一现,周致恍惚明白了。博野刘家自刘吉之后,显然权势地位大不如前。虽说刘龙的父亲刘尚是个监察御史,但在京城,监察御史有一百多个,那又算个什么呢?
他之所以想结交自己,很有可能是看在了保定知府彭泽的面上,他们是借着自己和知府彭泽叔侄相称,而通过自己来讨好结交彭泽。
彭泽是正四品官,要比那刘尚的官职大上很多。刘家既然家在保定府治下,自然要结交彭泽了。
这样看来,这刘家的消息可是够灵通的,心思也是够多的。
其实周致想的不错,只不过他只猜对了一半,刘龙之所以想结交周致,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第180章 行为准则()
“纸糊三阁老”中的刘吉尸位素餐,只知营私,不知为国为民做一件事情。像他这样的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在朝堂之中,是经常要受到百官弹劾的。
大明时期的言路大开,那些御史言官是什么话都敢说的。刘禹在任职御史期间,常常弹劾刘吉,刘吉和刘禹之间便产生出很大的仇恨。
在大明其实有两个关系是非常重要,备受人重视的。一个是同乡,另外一个是同年。刘禹和刘吉本是同乡,可同乡之间的争斗在他们两个人身上表演的淋漓尽致。刘吉虽身为阁老,却是也拿清正廉洁的刘禹没有任何办法。闹到了后来,两人几乎到了水火不容,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刘禹的后代现在虽没有为官之人,但刘禹致仕之后,开馆授学,收了不少学生,这些学生中现在虽有些才刚刚考中了进士,官职不高,人微言轻,但谁知道日后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这无形中给博野刘家造成了一个很大压力。
周致现下虽名气甚小,但怎么说在庆都县试也考中了案首。在刘龙看来,周致这样的人虽还算不得人才,但也应该是有些前途的。所以他能拉拢周致就要想办法拉拢住,且不可让他和刘禹站在一起。
由此可见,博野刘家的刘龙虽然年岁还不大,但心机却是颇深。只不过他这前倨后恭,甚至从内心并瞧不起周致的态度,以及他带来的那两个秀才,一个萧辅,一个高公甲太过自大,城府太浅,没有将事情做好罢了。
周致因为对刘吉和刘禹两人之间以前的事情知道的很少,所以自然也就想不到这一层关节了。
刘龙憋胀的脸面通红,他们刘家在博野首屈一指,这刘龙也从小娇生惯养,做什么事情都是别人依着他,看他的脸色行事,他从来没有这样求过人,更不曾遭到过这样的拒绝,一时语塞。
心头的浊气在忽上忽下的翻腾着,过了良久才说道,“周致兄弟,你打定了主意不去我刘家和为兄一同读书学习,偏偏要去礼县寻刘禹了?”
此时的刘龙说话,俨然带着一股冰冷之气。
周致不为所动,说道,“小子已决定要去寻刘禹刘大儒,还是那句话,刘龙兄的好意小子心领了。”
周致主意已定,和刘家的人尽量还是少些瓜葛才好。
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后世从历史上得知,周致对博野刘吉都没有好印象,甚是对他有些不耻。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刘家就是有金山银山,有太过高明的大儒老师,也断然是不能去的。
不和肮脏龌龊之人为伍也算周致的一条行为准则。
“周致兄弟既是这样说,那就是不想和我刘龙做朋友了?”刘龙眼睛微微一眯,冷声道。
显然语气越来越不善。
“朋友贵在交心,刘龙兄若是把小子当成朋友,小子对刘龙兄自然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