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根据根据盟军总部的命令,田中少将的行为是合法的行为。”
日本人气到吐血,而田中隆吉却一直在美国人庇护下,活到后世一九七二年。在这种情况下,田中隆吉的指证。便非常可信。他没有故意污蔑朝香宫鸠彦的理由。所以,基本上可以确定,“全部杀掉”这条命令,是出于朝香宫鸠彦。
而占领南京后,担任南京警备司令官的第十六师团师长,手下进行过杀人比赛的中岛今朝吾,也在日记中记载:“由于方针是大体不要俘虏,故决定将其赶至一隅全部解决之。”
而武藤章也在遗著中写道:“松井大将并未统率上海派遣军及第十军,当时系由两军司令官统率部下,松井大将只是立于其上临时统一指挥作战而已。因此。对于部下军纪风纪的取缔问题,两军司令官应负全责。松井大将作为上级指挥官只应在作战指挥上负责。”
矛头直指朝香宫鸠彦。
当然,朝香宫鸠彦的屠杀,也只是其一种手段而已。在屠杀的过程中,他开始派人大量的劫掠中国人的文物。南京数百万册中国古籍,数不清的中国文物,大量的黄金珠宝,便是此人劫掠走的。
为了尽量搜集南京的财富,朝香宫鸠彦甚至指示负责日军在南京地区宿营安排的华中方面军副参谋长武藤章修改日军在南京城外宿营的命令。宣布成为的日军部队,可随意在南京城内选择宿营地。
这几乎就是毫无掩饰的抢劫令。日本人就此,可以名正言顺,不违军法的在南京城内肆意打开任何一个大门,并将门后的任何东西据为己有。
劫掠之后,日本人撤消了上海派遣军建制。朝香宫鸠彦携带大量财富回到日本。随后,这批从中国劫掠而去的财富不知所终。而由于美国人和日本人之间的协议,美国人在确定甲级战犯名单时,剔除了日本皇室宗亲。
所以,朝香宫鸠彦并不在日本甲级战犯的名单上。受到的最大惩罚,不过是美国人为了遏制日本天皇,惩戒皇室宗亲,在一九四七年,将大批日本皇室宗亲撤销皇籍,从此不再是皇室血脉。而朝香宫鸠彦自然也在其中。
虽然,在朝香宫鸠彦被除去皇籍后,已经可以作为战犯审问拘押,但是,在一九四八年,三月四日,美国摩罗上校道巢鸭监狱探监时,询问松井石根:“外界现在有说法,说南京的是,朝香宫有重大责任,不过因为他是皇族,所以,此时才不予追究,你怎么看?”
松井石根却答道:“朝香宫是在日军攻入南京十天前才接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的,这件事他没有责任。”如此回答,算是保全了朝香宫鸠彦。按照历史发展,朝香宫鸠彦从此逍遥快活,闲来无事打一打高尔夫球,直到九十四岁才过世。
不过,这一世有了余生。余生自然不能让朝香宫鸠彦就这么逍遥下去。在美国人对朝香宫鸠彦的关注过了之后,陈天便将其绑回其在东京经营的一处秘密所在。
数日之后,陈天将朝香宫鸠彦所知的隐秘逼问的一干二净,给了这个因为身份原因,而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战犯一个痛快。
与此同时,日本皇室陷入一片混乱。虽然朝香宫鸠彦如今已经除去了皇籍,但是,没有人会将其视为皇族之外的人。朝香宫鸠彦这一失踪,但凡是被除去皇籍的日本皇室中人,无不自危。生怕下一个失踪的就是自己。
而美国人也很是恼火,毕竟,这是在自己地盘上发生的事情。已经答应了小弟的事情,却没能做到,如今被小弟质疑,很是伤老大的面子。
于是,全日本的搜寻就此开始。甚至,连余生的家中,都有美国大兵登门拜访过。而陪着青小艺的露西,更是被叫回去询问了许多次。才把余生的嫌疑给洗清了。毕竟,美国人知道,最恨日本人的不是美国人,而是中国人。
余生暗中舒了一口气,幸亏他和陈天只是暗中见过一面,并没有去陈天藏匿朝香宫鸠彦的地方,亲自看一看这个比松井石根还要狠辣的日本皇室长的是什么样子。否则,行踪一旦泄露,难免引起美国人的怀疑。(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七章 《拉贝日记》上映()
这样的大规模搜寻,只维持了一个星期,便宣告停止。改为暗中调查。无论是谁都知道,一个星期的时间,朝香宫鸠彦如果要死,早就死了。而此时,陈天终于将一副按照朝香宫鸠彦口供画出的地图送来。地图背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是朝香宫鸠彦提供的与金百合计划有关的一切信息。
在朝香宫鸠彦失踪的同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约瑟夫季南为首的检察组的工作也终于结束。
约瑟夫季南,在法庭上,做最后陈述时道:“女士们,先生们!尊敬的庭上,尊敬的各同盟国法官!全体被告参与了这一共同计划的拟定或执行,这一共同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让日本取得对太平洋、以及印度洋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的控制地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日本单独或与其他具有同样目的的国家一起,发动了侵略战争以对付反对此侵略目的的国家。我,以及我们检查团的全体同仁,用我们的努力和证据,证明了上述目的的阴谋,以及罪行都确有其事。”
“纵观人类文明史,日本人侵略其他国家的手段之残忍、残酷、灭绝人性,实属罕见。无数的生命痛苦的消失在日本侵略者野心的枪口和屠刀下,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对人类文明的挑战!是对和平的挑战!是对世界的挑战!”
“他们共同犯罪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日本天皇的统治地位。没有比发动和实施侵略战争更加严重的罪行!全世界人民的安全,都被这种阴谋所威胁!被这场战争所破坏!这个阴谋的唯一结果,就是使全世界都遭受死亡和痛苦的折磨!”
“所以,我,约瑟夫季南,代表同盟国检查团的全体同仁,郑重的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庭长以及各位法官提请,请你们给这些发动并实施侵略战争的被告们以严惩!请你们以公正之心,以善良之名,以人类之愿,给这些发动并实施侵略战争的被告们以严惩!”
随后,庭长威伯宣布道:“现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全部庭审,到此结束!本法庭现在宣布,全体被告等候判决!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现在休庭,直至判决宣布之日!”
然后,庭长威伯敲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就此结束。随后,便是十一位**官对于这一次庭审中,所有甲级战犯的定罪讨论。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所有重要议事,都是通过十一位**官召开法官会议进行的。为了严守秘密,保持法庭的公正性。十一位**官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之初,便达成共识。
法官会议只允许法官本人参加。其他人不得代替法官本人参加,除了苏联法官不会英语可以带秘书之外,其他的法官在参加法官会议时,一概不许带秘书。并且,苏联法官的秘书也需要宣誓,为法官会议的会议内容保密。
除了法官会议的内容绝对不允许对外公开之外,为了保密,法官会议也不会留下任何会议记录。
虽然,在审判期间和审判后,所有参加法官会议的**官,表面上都极为遵守自己的誓约,恪守职业道德。没有任何一个参加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法官在公共或者有记载的私人场合下,透露过法官会议的具体内容。
但是,有一些关键内容,仍旧在后世被泄露了出来。虽然说不准是哪个**官干的,但显然有些东西对于某些法官而言,比职业道德来得重要。
这些重要内容中,最惹人关注的,便是最后对于这些战犯是否使用死刑的投票。而投票的结果,是六票赞成,五票反对,以一票之差,险险将东条英机和土肥原贤二等七人送上了绞刑架。
有这样的结果,并非是因为这些法官本身不清楚日本人的罪行,而是因为来自是一个不同国家的法官,遵循的法律体系不一样。
法系在法学上的定义,是具有共同法律传统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是一种超越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总称。而法学家根据世界各国法律的基本特征,将世界上所有国际所遵循的法系,分为五种,分别是欧洲大陆法系、英美法系、yi四蓝(谐音)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
从这个分类就可以看出,一个法系的形成,其根本依托是一个与众不同且影响力巨大的文明。除了英美法系是近代形成的,其他四个法系的形成与传承,都有几千年的历史。
而十一位**官,分别来自美国、英国、中国、苏联、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荷兰、印度、新西兰、菲律宾,其法律背景,至少包含四个法系。这样一来,量刑的标准便开始五花八门了起来。
有法官主张从重量刑,这些甲级战犯通通都要上绞刑架。有的法官,诸如印度的法官帕尔,便主张所有的被告无罪。别说上绞刑架了,连监狱都不用蹲。而苏联和澳大利亚两国,当时国内已经废除了死刑,所以,是否要对这些日本战犯处以死刑,还是需要考量的,虽然日本人把苏联人和澳大利亚人都得罪的不轻。
所以,在威伯宣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庭审就此结束之时,十一位**官的内部较量便开始了。谁都试图说服对方,遵照自己的法律背景对战犯进行量刑。
不过,也有某些事情,能让这些**官们暂时搁置争议,共同关注,比如说,余生导演的电影《拉贝日记》上映这件事情。
余生拍摄的这一版《拉贝日记》,与后世法国导演佛罗瑞·加仑伯格拍摄的那一版截然不同。余生没有强硬的将当年南京大屠杀的场景虚构生造出来。在涉及日本人在南京暴行的时候,他并不是用演员来表达的,而是用真实的历史纪录影像。
而没有具体的真实纪录影像的场景,余生也会根据拉贝在日记中的描述尽力还原,如果还原不了,也不太要紧。因为如今的拉贝还在世。余生派青小艺飞了几趟德国,根据青小艺的整理,将当年南京城沦陷时的影像逐渐还原出来。
人的本性,其实是在回避真实的。正因如此,才会相信梦幻,以及一些华美的东西。一旦面对真实,反而会觉得枯燥无味,酷烈难当。不得不在看到时,经过自己的心理修饰,才能接受。
而余生要用的就是这种真实的触感,他没有回避南京城中日本人的肆意屠杀,烧杀抢掠,灭绝人性的杀人比赛,与染红江水的血腥浮尸。
在关于日本人的暴行上,他每一个镜头都会追求真实。舍弃掉蒙太奇等一切摄影技巧。以一个确实存在的旁观者的视角,记录着南京城中真切的一幕。这样的拍摄,如同后世毫无摄影技巧的人,拿着手机乱拍。
虽然粗糙,但是却真实至极。当血腥溅开,无数中国人在日本军队的枪口前倒下时,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在演戏。所以,有格外撕心裂肺的痛楚。
然而,电影这个东西,终究是和人的梦幻有关。余生在处理与拉贝营建安全区的故事片段时,便放弃了这种追求真实的镜头表现。反而去追求一种故事般的梦幻,场景怎么温馨怎么布置,拉贝怎么善良就怎么演,丝毫不怕有所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