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大林狐疑地从萨莫基手中把信接了过来。
打开信,刚看了几行,斯大林就惊呼起来:“是他?”
斯大林把目光投向萨莫基,萨莫基只是点了点头,并不说话。斯大林终于明白了雄鹰…哥萨克自治联邦帮助自己的原因了,就是因为徐彦卓。尽管斯大林不知道徐彦卓数次帮助自己的动机,但徐彦卓每次帮助自己都是竭尽全力的,对这一点斯大林是毫不怀疑的。
没错,信正是徐彦卓写给斯大林的。
斯大林认真的将信看完,抬起头来政要说话,却被萨莫基制止住了:“你最好先把信烧掉,让别人知道了此事就不好了!”
斯大林依言将信烧毁。
萨莫基继续说道:“徐彦卓阁下让我转告你,他做的这些事情对你有百利而无一害!你是聪明人,应该懂的!若是你同意,我就留下,若是你不同意。我转身走!”
听罢萨莫基的话,斯大林皱起了眉头。诚如萨莫基所说,徐彦卓在信提到的帮他打退克拉斯诺夫对察里津的包围和刺杀列宁这两件事情,对他有百利而无一害,只是萨莫基说话的语气和态杨度让他觉得不喜。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思索了片刻。斯大林脸上露出了笑意:“萨莫基军长,从现在开始,由你全权负责察里津的所有军事行动!”
萨莫基点点头。
“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斯大林请求道。
“你说!”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你所做出每一个决定都要由我亲自向部队下达命令!”
斯大林这么做当然不是为了避免不麻烦,他知道有徐彦卓的介入,察里津保卫战肯定是以红军一方的胜利的而告终。除了自己,没有的人知道这一点,所有军事行动的命令都是自己下的。将来的功绩自然也就是自己的,如此大好机会,斯大林怎会轻易放过。
萨莫基怎会巴甫洛夫知斯大林的小九九,但他不是来争功的,再说他也不屑于争这个功劳,他笑了笑:“当然可以!”
第二天,克拉斯诺夫在南部地段即最薄弱的地方。遭到了第一次打击。一支不明身份的部队,在决定性的关头,打击了敌人的后方,这个突然、勇敢的打击,使得白卫军惊惶失措。丢下武器开始狼狈溃逃。萨莫基没有给对方喘息和重新部署自己力量的机会,在前线北部和中部,给了敌人以连续不断的打击。
克拉斯诺夫的军队开始全线总退却。但是,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计划。克拉斯诺夫很快就向察里津开始了第二次进攻,他命令士兵无论如何也要攻下这座城市,答应士兵入城后可以肆意抢掠。
城市防御的左翼最为危险,这里的防线被突破了,敌人眼看就要冲入城内。萨莫基命令最后几个预备连冲向突破口,他们竭尽全力的封堵这个敌人入城的通口。与此同时,萨莫基几乎把所有的炮兵都集中在萨多瓦亚火车站地区。在总共不过3、4公里的地段上集中了约200门火炮,这是当时红军空前未有的集中火力。就这样,红军虽然缺乏技术兵器和弹药,但在最主要的地段上还是保证了对敌人火力的绝对优势。
8月17日黎明时分,克拉斯诺夫的主力开始冲击,他的骑兵和步兵被猛烈的炮火所摧毁,萨莫基集结的炮兵显示了它的威力。接着,又有一只不明身份的骑兵从克拉斯诺夫的身后发起了冲击,在内外包夹之下,克拉斯诺夫的进攻彻底被粉碎。克拉斯诺夫开始全线退却,几天内,克拉斯诺夫的军队已撤离城市30—40公里,并继续狼狈逃窜。至此,克拉斯诺夫的第二次进攻宣告结束。
察里津保卫战的胜利,给斯大林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后来,察里津更名为了斯大林格勒。
……
8月30日晚间,列宁在米赫尔松工厂向工人发表演讲,他在讲话中对协约国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在讲话结束时他大声喊道:资产阶级寄生虫匪徒、协约国英国与法国同无产阶级之间的战线已经确定。
“对我们来说,出路只有一条,要么胜利,要么死亡!”列宁用这句口号结束了他的演讲。
当列宁步出工厂走向汽车时,那些奉承他的工人一直簇拥在他的周围。
就在此时,枪声突然响了,一发子弹击中了列宁的左眉。另一颗子弹穿过他的颈部,擦过左肺,射入右锁骨附近。
列宁拒绝到医院去。他命令司机把他送到在克里姆林宫的住处。几分钟后,医生对列宁进行了治疗。列宁说心脏感到疼痛。但是人们对他说,他只是手臂受了伤。他入睡了。外科医生在列宁的颈部找到了第二个伤口。此时,列宁的肺部已经充血。列宁疼痛异常,开始咳嗽并吐血。他的妻子整夜坐在他的身旁,虽然她自己也病了。
8月31日整整一天中,各劳工组织的代表一直守候在莫斯科苏维埃总部周围,想得到关于列宁病情有希望好转的消息。甚至在一个由医生组成的委员会发现列宁的枪伤并没有生命危险后,人们对反革命分子的愤怒浪潮还在继续高涨。全国的报纸都以激烈的言词表示愤慨,彼得格勒出版的《红色报》宣称,“列宁流的每一滴血必须以数以百计的资产阶级分子和白军的死亡来补偿。”革命的利益要求在**上消灭资产阶级分子。“既然他们无情,现在也该我们无情了。”
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红色恐怖》的法令,宣布要以‘红色恐怖‘对付‘白色恐怖‘。‘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的逮捕和草率的处决行动,目标就是社会革命党人、贵族阶级的代表、金融阶层、沙皇时代的军人以及和资产阶级有联系的自由职业者……
契卡成为红色恐怖的先锋,他们可以不审判敌人,就将其杀死,不管这些敌人是直接的还是想像的,战争期间的特殊环境迫使苏维埃政府决定较多地使用枪决来对付反革命分子。
就在契卡疯狂处决反革命分子的时候,徐彦卓已经在前往德国的途中了。他没能营救出俄国沙皇,但他必须要营救出另外一名皇帝—德皇威廉二世。徐彦卓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德皇威廉二世与沙皇尼古拉二世一样,也将被推翻,他绝不能让威廉二世重蹈尼古拉二世的覆辙。
就在徐彦卓为威廉二世而忧心忡忡的时候,他的结义二哥也在为自己的前途而忧心忡忡。
……
张勋复辟之时,孙文号召两院议员全体南下,以存正气,以振国纪。但在上海想做出点事情很难,因为世上已无陈其美。
程壁光有意支持孙文,只是海军每次行动都离不开钱,程壁光是巧媳妇难无米之炊。
过了几天,孙文巴巴地上门来,将刚刚捂热的30万元支票交给程。原来,还是冒险家哈同继续愿意帮助孙文,这次给了孙文140万。
于是,程璧光在7月4日发表讨贼檄文,痛斥张勋复辟的狼子野心,宣称即日出师,挥戈北上。
在广东,也传来利好消息。为了抵御桂系军阀的逼迫,广东省长朱庆澜邀请孙文到广州组织军政府。孙文正愁无处可去,现在钱有了,兵有了,现在又有了地盘,不去广州大干一番对得起谁,乃决意率领海军南下广州,与北洋政府分庭抗礼,建立新政府。此时,在孙文的眼中,西南六省是“民国干净土”,因为还没有被**所玷污。
7月6日,孙文率海琛、应瑞舰离开上海,前往广东,宋庆龄、章太炎、朱执信、陈炯明等人同行。
孙文最先踏上的广州土地,是一个小岛,名叫黄埔。这将是一个宿命。
广东督军陈炳焜和省长朱庆澜在黄埔公园,摆下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
会上,孙文即席发表演,语重心长地说:“段祺瑞用段芝贵、倪嗣冲这些复辟派做讨逆军统帅,真是笑话。他们是以逆讨逆,是狗咬狗,哪里是什么维护共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复辟与共和之争,而是真共和与假共和之争。今天真复辟者少,假共和者多。”
说到这里,孙文的眼眶湿润了,声音颤抖地说:“中国号称共和六年了,但国民享过一天共和的幸福吗?没有!为什么?这是因为执共和国之政的人,以假共和的面孔,行真**的手段。老百姓还是在做奴隶,比满清有过之而无不及。”
站在一旁的宋庆龄连忙递过一个手帕,孙文擦了擦眼泪,声音哽咽地说:“希望海陆军为国民争回真共和,以贯彻吾人救国救民之宗旨。”
台下的各界群众掌声一片。(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670章 孙文护法()
8月5日,程璧光与海军第一舰队全部抵达广州。国会议员应孙文电邀,也有150多人到达广州。但这个数字仍不足法定人数,但众人认为护法誓在必行,于是决定按照法国的先例,召开“非常国会”。
8月25日,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正式开幕,孙文被选为中华民**政府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
在军政府里,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军界人物。李烈钧做了总参谋长,许崇智做了参军长,陈炯明做了第一军总司令。他们三位都是革命元勋,蒋志清此时还排不上位置。
陈炯明被赋予第一军总司令的职务,但他只是个光杆司令。孙文希望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司令,他现在总算知道自己手里没有军队是干不了事情的。于是,他派胡汉民跟朱庆澜去谈,希望把陈炯明过去的那20营部队还回来。
此时的广东其实是桂系的地盘,督军陈炳焜是陆荣廷的把兄弟和第一干将,他早就惦记着朱庆澜的部队。朱庆澜索性将20营警卫军交给孙文,并提议由陈炯明担任省长公署亲军司令。
孙文在广州所作所为,西南军阀都当做笑话来看。但听说孙文要拿走这20营部队,陈炳焜立即疯了,马上出动部队,将陈炯明的司令部团团围住,缴去司令大印。亲军司令才做了一天,陈炯明便被逼出走,跑到香港避难。随即,陆荣廷又亲自操纵广东省议会选举,将李耀汉推上广东省长的宝座,又将朱庆澜逼走。
孙文长叹一声道:“难道搞支部队就这么难吗?”
孙文无奈。而陈炯明则被气得卧病在家。眼看孙文的建军计划又成泡影。
天无绝人之路,现在能够帮助孙文的是段祺瑞。
1917年,张勋复辟,各派势力组织护法势力驱逐张勋,并顺便谋求自己的利益。
最先获利的是段祺瑞。他在北京附近拥有支持自己的军事力量。他于马厂誓师。带着5万军队打进北京,一下就将张勋军驱逐了。段祺瑞回到了北京,却没有恢复原来的政府、议会和总统。而是另组临时参议院。段祺瑞的作为,让那些失去议员津贴的老国会议员们不满,还有那些对段祺瑞强势政府心存余悸的南方实力派们也很不满。
孙文号召反段的力量在广州集结,最先响应的是程壁光和他控制的第一舰队,
一个新问题又出现了。这些来参加护法的人究竟就是支持孙文,还是支持护法。孙文和其他人的理解不一样,产生分歧也就很正常了。护法势力中,最有声望两个人,一个是黎元洪,一个是孙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支持黎元洪恢复总统的位置。可是。黎元洪远没有支持他的那些人那样的热情,他不愿意南下,而更愿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