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午节那日,贾敏早早的安排下人挂菖蒲和艾草,一家四口用五毒草熬成的药汤来沐浴,换上新制的衣衫,每人带着贾敏亲手绣的香囊。往年贾敏每逢过节都会给林旸做衣服,近年来,黛玉一出生,家里的事情也多了,贾敏多给林旸做些小物件,例如端午的香囊,只有龙眼大小,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红黄白青黑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可爱,林旸很是喜欢,过完节后,都收到匣子里。
黛玉年纪也大了,义正言辞的拒绝贾敏往她身上穿虎衫虎兜虎帽,只肯穿一双鞋底绣着五毒的鞋子,腰间带了一枚艾虎,颈间手上戴着百岁索,又皱着脸,让林旸蘸雄黄和朱砂在她额上写一个王字。
林家上下的仆妇这天都要带花,贾敏戴一朵蜀葵,又插了一只豆娘钗,又让丫头们在汝窑球形瓶里插上石榴花、蜀葵、菖蒲和艾草。
一家四口收拾好,便出门看赛龙舟了,也是黛玉年纪小,贾敏肯放她出来。赛龙舟结束后,贾敏婉言谢绝他人的邀请,早早的回了家,早有下人们准备好了十二红,有雄黄酒、黄鱼、咸鸭蛋、火腿、油爆虾、烧鸭、苋菜、玫瑰砂(糖)、月季花、石榴花、樱桃、枇杷。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贾敏是京城人士,而林海是姑苏人,林家各式的粽子都有,有鲜肉、云腿、红豆、蜜枣、咸蛋等。又要饮雄黄酒,就是黛玉这样的小孩子也要抿一口以应节气。
过完了端午节,贾敏又要忙着给林旸黛玉挑丫头。
到了贾敏跟前的小丫头都是经过徐华家的,挑选过的,一共二十个,收拾的干干净净,穿着一样的靛蓝粗布袄,褐色的裙子。贾敏对人牙子道:“我们家老爷做官的,不定什么时候就调走了,轻易是不放人的,若是有不想签死契的,可要你领回去的。”
人牙子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妇人,打扮的干净利索,恭敬的回答道:“夫人放心,我们长做这一行,自然是知道的,我已经跟这些丫头的家里人说明白了。”
贾敏颔首,叫小丫头们依次回答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多大了,家里有什么人,会些什么。有伶俐的,也有腼腆的,总体是不差的。
贾敏挑了两个稳重,两个伶俐的送到林旸那里。给黛玉挑了六个小丫头。黛玉那里便有了两个一等的大丫头,又补齐四个二等的丫头,名唤空山、晚秋、月照、竹喧。新来的六个小丫头暂时是没有等级得等她们学好规矩才能到黛玉的院子里。黛玉随着林旸,给丫头们取名都是取自药材里的,新来的六个小丫头便取名为苏木、苏叶、苏枝、白果,白蔻、白薇。
补全了丫头,黛玉院子里算是各司其职了,王嬷嬷负责黛玉的饮食,姚黄是黛玉的财务总管,包括黛玉收到的表礼,月例、首饰、摆设、古董等物,魏紫管着黛玉的衣裳、脂粉、配饰、香料、药材等,各样东西皆登记在册。空山手巧绣活好,给黛玉梳头,及黛玉屋里的针线活。晚秋识字,管着黛玉的书房,日后跟着黛玉去,伺候黛玉读书写字。月照负责黛玉院子里的洒扫,竹喧负责传话。
贾敏处理好黛玉院子里的事情,正准备写信请自己的手帕交给黛玉请几个女先生及教养嬷嬷,贾敏还未动笔,便见林海急匆匆的回来,白天林海很少回内院,贾敏心中一惊,站起来忙问道:“老爷,出了什么事情?”
林海见妻子一副担忧的摸样道:“倒是我吓着你了,有一封你的信。”
贾敏有些疑惑,自己的信不该直接送到自己屋里,怎么会在林海手里,林海递过去:“是夹带在给子期的书信里的。”
贾敏拆开信,看完之后递给林海,唏嘘道:“真是可怜的孩子。我记得之比旸哥小三岁吧”
林海也看完信:“日后把他当自家子侄看待。”
“这你放心。”贾敏将信纸叠好,“毕竟是慧姐姐留下的唯一的血脉。”
第16章 穆峥到来()
贾敏说的慧姐姐正是杨希的胞姐后嫁给东平郡王的杨慧,她先前生了一子没有站住,只能容下妾室剩下庶子,后求医问诊之九死一生的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穆峥,在王府里排行第三。东平王府是一滩浑水,有咄咄逼人的侧妃,有早已离心的丈夫,有有心无力的婆母,更有络绎不绝的宠妾,杨慧耗尽心神才将这个儿子养大。谁知道,丈夫包藏狼子野心,见杨家失势又想投靠他人,竟想要了她的命,幸好她在王府经营多年,儿子请回了婆母,这才留的她一命,可惜伤了根本,无奈之下将儿子托付给自己的弟弟杨希,及自己的义妹贾敏一家照看。给儿子安排好后路,她才溘然长逝。
贾敏想起杨慧,不由得红了眼眶:“当年慧姐姐在家里倍受宠爱,祖母精挑细选,生怕委屈了慧姐姐,那时候,我还和慧姐姐偷偷去瞧那些人。谁知道,祖母的一片爱护之心反而耽误了慧姐姐,让慧姐姐嫁到了福建去,犹如和亲一般,祖母临死前还自责害了慧姐姐。”
贾敏摸出帕子擦了眼泪,林海在一边搂住妻子的肩膀,他自然也知道东平王府的事,第一任东平王和□□是异性兄弟,得恩典镇守福建沿海,后朝廷因北方战事自顾不暇,让东平王在福建做大,先帝本欲发兵多了东平王府的兵权,可惜中原地区出现大规模的旱灾,先帝只能把自己的女儿濮阳公主嫁过去安抚东平王,东平王防着濮阳公主,公主多年来只得一女,后过继东平王的侄子,也就是现在的东平王。公主想娶了和自己一心的儿媳,挑中了杨慧,皇帝为了安抚自己的姐姐便答应了。
濮阳公主性情怯懦,求取杨慧是她干的最大胆的一件事情了,她就是看中了杨慧性子坚毅又聪慧,嫁过去不仅能帮她打理内务,又能教导自己的女儿穆珝。杨慧不负所望,可惜苦了自己。
贾敏想到杨慧一嫁,竟是永别,悲伤难以自已,派了婆子去大明寺为杨慧点了长明灯,本来想收拾出一处院子的,又怕穆峥初来乍到不适应,便在林旸的院子里收拾出住处,等穆峥熟悉了,在另外收拾院子。
林旸是在晚饭时知道这个消息的,他对于家里多一个人并不有太多感触,他只是担心那个穆峥性情不好,毕竟父母不和,母亲早逝,他前世办理的未成年犯罪的案子,也因为家庭原因造成未成年性格孤僻暴力偏激。在确认他没有长歪之前,他得隔绝穆峥黛玉的接触。
林旸想着,敷衍的回答了贾敏,贾敏叹口气正想说他,却被黛玉打断,黛玉皱着眉头,对贾敏告状:“娘亲,哥哥把我的拼图弄散了,我好不容易拼起来的。”原来林旸心不在焉,扫了一下黛玉的拼图,林旸忙给黛玉道歉,又七手八脚的帮黛玉拼起来。
贾敏原想说的话被这一闹,也说不出来了,林海握住妻子的手,低语道:“我找时间和他谈谈。”他和贾敏都发现林旸的问题了,林旸看起来温和有礼,可是内心对家人以外的人都拒之门外,她原以为是林旸性格多疑,后来才发现林旸是冷漠,甚至有些自私。他参加科举考试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林家。
林海是受正统的儒家教育,他不排斥利己满足自己的私欲,他只是担心林旸一味的利己,会成为佞臣,他更希望林旸能成够将我扩而充之,层层放大,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林海动作很快,当天晚上就把林旸提溜到书房,开门见山:“我想让你扬州城周围的城镇走一圈。”
林旸有些错愕,婉言道:“我还要读书呢。”
“你书读的不错,子期说了,即便耽误今年一年,有明年一年的时间也不会耽误你的秋闱。”林海的语气坚定不容拒绝。
“为什么呀?”林旸语气里带了些疑惑和委屈。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身,先诚其意。我希望你能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父亲是觉得我心不正,还是意不成。”林旸脱口而出。
“你读书做官是为了什么?”林海语气和缓,但这句话却似炸弹一样炸开林旸的思绪。
为了什么,林旸想起前世来,他学法律从来不是为了那些高尚的理由,而是家庭的期望,做检察官也不是为了匡扶正义,而是有个铁饭碗,而且接触的事情多了,更觉得自己无能无力,只能冷眼旁观。为什么,当然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保护家人。
“父亲是为了什么?”林旸直视林海。
林海一字一句说道:“为了义,义之所在,自然会奋不顾身的去做了。”
林旸张张嘴,没有说话,多傻啊,他想起史书里那些为了正义为了道义而奋不顾身的人,除了一个好名声,什么也没有,丢了性命,累及家人。可是面对林海这个传统的儒生,他什么也说不出来。这就是身为现代人的他和身为古人的林海之间的差别吧,林海说的话,他在读《孟子》中也读过,不过是嗤之以鼻罢了,都是些自欺欺人,多少声名狼藉的奸臣不也是读过这些四书五经么,多少人都没有做到这些。
许久,林旸才听到自己的声音:“我回去的,父亲,我也想看看所谓的义。”
林旸很快确定好行程,只等穆峥到来就出发。
十一二岁的少年,因在母孝,穿了件茶白色的直缀,木簪束发,身姿笔挺,通身不见一件饰物,却掩盖不住身上的矜贵之气,精致到无暇的面孔如同上了釉的白瓷,散发出雍容淡雅的光泽,乌黑的眉毛,深邃幽静的眸子宛如夜空里的星辰一般熠熠生辉。
林旸腹议着,真是前浪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这个少年比他还小,却看着比他还有气势、还沉稳,更主要是人家长得比他还好看。而且,杨先生说过他的这个外甥有家学的内家功夫,走起路来脚步轻盈而又稳重坚定,举手投足如行于流水般流畅自然,而自己至今骑骑马,打打拳。不过,文武殊途,他好歹有功名,虽然是个小小的秀才。
林旸自我安慰着,还没等他恢复过来,便听见贾敏惊呼:“你竟然已是武举人了,你那时才十岁吧。”十岁就是举人,你才是穿越的吧!林旸吐槽着。
穆峥的脸上不见喜色,反而语气里带些晦涩:“不过是圣人恩典,特许我参加乡试,侥幸中举了。”他母亲在王府的地位岌岌可危,为了母亲,他只能随祖母入京,参加围猎,出人头地,得到圣人的看重,圣人见他年纪虽小,却武艺出众,又想给王府一个恩典,特命他参加武举。他是如愿以偿,可惜挽回不了母亲的命。
贾敏想起他的身世,这定然是杨慧安排的,为了让儿子不在王府里受磨搓,说服了太妃,明面上让自己的儿子出了百日孝服侍太妃在山上礼佛,实则安排他偷偷来到扬州,由自己的亲弟弟教导。可怜天下父母心,杨慧不知道为此做了怎样的牺牲。
她柔声对穆峥道:“我视你母亲如亲姐姐一般,你就是我的亲外甥,日后唤我姨母便是,你安心住着,不必见外。”
穆峥忙道:“往日在家也听母亲说过姨母自是和蔼可亲的。”
贾敏见他只有只带了两个随从,想要将身边的丫头拨过去,可是又怕丫头们见了他不安分,想了想,让艾草的妈林来家的去照顾他,又拨去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