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时关之龙腾万里-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礼》里就有有关“冰鉴”的记载。所谓“冰鉴”就是暑天用来盛冰,并置食物于其中的容器。算起来,“冰鉴”应该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冰箱”。

    《吴越春秋》上也曾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这里说的“冰厨”,就是夏季为帝王供备饮食的地方,因此又被称为“冷宫”,兼具现代冰箱、空调的功能。

    “上面就可以看到了。”上到县衙,樊建带着刘禅到了雷绪的家里,指着大堂的一个金属物件,笑道:“就是这个蟠龙铁方鉴,把冰放在冰鉴里,就可以冻东西了。冬天还可以用来温酒一举两得。”

    (码字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未完待续。)

185章 秘制美食() 
刘禅定睛一看,只见这个叫“冰鉴”的器具器具,设计十分奇巧,铸造精工紧密。

    它由内外两件器物构成;外部为鉴,鉴高六十多厘米,鉴内置一尊缶,缶高五十厘米。鉴和尊缶均饰有变形蟠螭纹并刻有铭文。方鉴有镂孔花纹的盖,盖中间的方口正好套住方尊缶的颈部。鉴的底部设有活动机关,牢牢地固定著尊缶。

    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块,冬天则贮存温水,尊缶内盛酒,这样就可以喝到“冬暖夏凉”的酒。

    “呵呵!这个蟠龙铁方鉴真是个好东西!真的是居家旅行、喝酒取乐、夏天饮凉、冬天烧烤的好东西!”刘禅爱不惜手地摸着蟠龙铁方鉴,口中念念有词,一阵怪笑。

    “夏天如何取凉呢?”刘禅没头没脑地问。

    “当然是用扇子啊。”樊建看怪物一样看着刘禅。

    “吾的意思是如何用冰取凉。”刘禅白了他一眼。

    “啊。达官贵人财主就是用木桶装满冰块,上面以铁片覆之有十数小孔的铜片,凉气就从小孔里散发出来。”樊建恍然大悟道。

    “冰块如何来呢?”刘禅穷追不舍地问道。

    “这些冰块叫窖冰,就像我们刚才的冰室一样。有钱人家挖一个冰窖,得挖到地下十米左右。冬天冰冻三尺时,在地面把冰,裁成一块一块的,如同砖头一样,采下来储存在冰窖里。夏天就可以用了。”

    “原来如此!”刘禅大发感慨,叹道。

    不过这个做工精巧的蟠龙铁方鉴,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造价太昂贵了。以后可以用自己的后世知识,制造简单耐用价格稍低的“冰箱”,夏天还可以做卖冰、开冷饮的生意,大发横财啊。

    这时,马肉已经全部抬了上来,放在了县衙大厨房的案台上。

    厨房里烟雾腾腾,香气扑鼻,刀光霍霍,铁铲翻飞,人声喧哗,切菜声、炒菜声与锅盘碗碟的碰撞声,形成了一首极为动听的交响乐。十来个厨子和二十多家丁、丫鬟正在忙着准备膳食,忙得不可开交,忙得热火朝天。

    刘禅让樊建叫了六名厨子过来,让他们把十匹马的马腩肉、马筋和马骨头全部割下来和起出来。

    “公子,哪些部分是马腩啊?”阎宇好奇问道。

    “马腩,就是马腹部及靠近马肋处的松软肌肉,是指带有筋、肉、油花的肉块,这是最好吃的部分。马身上其他许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马腩,比如取自肋骨间的去骨条状肉,瘦肉较多,脂肪较少,筋也较少,适合红烧或炖汤。”刘禅笑道。

    “公子,你懂的东西真多!真的是博学多才!真让我们五体投地,羡慕不已。”阎宇大拍马屁十分肉麻道。

    “不是本公子吹牛,吾可是上懂天文,下通地理。可以这样说,讲到天懂一半,讲到地全懂。”刘禅得意洋洋,大言不惭道。

    向宠四人瞬间投来略带鄙视,但满是佩服的目光。

    说说笑笑间,不一会厨子已把马腩、马筋全部割了下来,把马骨头都起了出来。

    刘禅吩咐厨子,将马腩、马筋洗净血污,放入锅中煮三十分钟,捞起切成小块,放入油、盐、酱、醋、酒调料腌制。

    一边让他们用马骨头熬汤。

    半个小时后,刘禅走了进来,让厨子将葱头、姜块、蒜头放入油锅中炒香,将马腩、马筋一起下锅,并将大香袋(装有蒜头、沙姜、桂皮、川椒、小茴、八角、甘草、草果、陈皮、虫蜕、胡椒粉、丁香等配料的纱布袋)和姜置于其中,放入马骨汤。让他们焖熬两至三小时。

    “好香!”

    “太香了!”

    “这是什么美食?!”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香的食物!”

    煮了一会,雾气蒸腾之间,浓浓的香气充斥着整个厨房,引得厨子、家丁、丫鬟差点流下了口水。

    向宠、傅彤、习珍、阎宇几个人也是垂涎不已,猛吞口水,用看神仙一样的眼神,万分敬畏地看着刘禅。

    刘禅吩咐傅彤、习珍,三个小时后就取出香包。

    又交待厨子煮面条,但是厨子并不懂什么叫面条,向宠走过来,在刘禅和厨子中间比划了半天,才搞清楚刘禅让他们煮的是汤饼。

    直到现在,刘禅才搞清楚自己后世的“面条”慨念,在汉代叫汤饼,因为那时面食统称为饼,因面条要在“汤”中煮熟,所以又叫汤饼。

    他们的“面条”让刘禅目瞪口呆。有一个厨子和好面后,将面团托在手上,拉扯成面片,下锅便成了片状的汤饼。

    有点像后世的刀削面。

    另外一个厨子,把面团用手掌拍成薄薄的一大块,然后用刀切成一丝丝的条状下锅,变成了条状的汤饼。

    刘禅彻底无语地摇了摇头,心里悲催地大叹命苦。

    看来又要花心思来办面条、米粉厂,种菜、养殖、开饭店、开菜馆、开酒楼,改良饮食文化,改善三国人民生活的重大责任,又要历史性地落到自己幼小的肩上啦!

    想到这,刘禅把手一摊,皮笑肉不笑地笑了一下,心道看来自己只好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地笑纳了。

    接着,刘禅让樊建拿来二十斤咸马肉干切片,让厨子们全部切成小块,悉数放到一个大铁锅里,放入马骨汤。

    马骨汤刚好淹没马肉干,然后支开众人,让傅彤放入了一个大香包和姜一起焖烧熬制。

    吩咐傅彤一小时后出锅,洒上蒜、葱。

    十分钟以后,满屋飘香,令人垂涎欲滴,引得众人纷纷围拢上来。

    “公子,你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傅彤吞着口水问道。

    这可问住刘禅了,他挠了挠头,低头思衬起来。

    这种类似自己后世家乡的风味小吃,是用牛肉做的,叫“牛巴”,但这道菜是用马肉做的,就先叫“马巴”吧。

    “暂且先叫‘马巴’吧!”刘禅摇着头,苦笑道。

    他总觉得名字有些别扭,以后用牛肉做再叫“牛巴”吧。

    “啥?‘马巴’?!”傅彤也皱着脸,不停地嘟囔道:“这名字确实怪。”

    刘禅吩咐厨子们迅速准备好两百碗马腩汤饼,加上马腩、马筋、肉酱、鱼子酱、蒜、葱及马骨汤,还有两百份“马巴”,要求至少人手一份。

    厨子、家丁、丫鬟们一听这些为达官贵人准备的美食,居然有他们的分,顿时张口结舌,集体跪拜刘禅,声泪俱下,叩头谢恩不已。

    刘禅也被惊得目瞪口呆,想不到区区一碗马腩汤饼竟然能让他们如此感恩戴德,古人也太容易满足了吧。

    刘禅让傅彤、习珍两人紧紧盯住大铁锅,不让任何人去拿哪些大香包。

    这些香包就是专利产品,如果被别人拿去了,就没有秘密可言了。

    (码字很辛苦,请诸位看官多鼓励、点击、收藏、打赏,多投推荐票、月票!)(未完待续。)

186章 皇小弟千岁() 
这时,樊建匆匆忙忙赶来请刘禅过去,说县乡的官吏、父老要见他。

    刘禅带着一身厨房的香味匆匆赶到会场,却见已把基本来意都说清楚了的糜竺,正与一班县乡官吏拉家常热聊着。

    “列位诸公,这位小公子便是大汉皇帝之弟,当今皇叔、荆州牧、行大司马、左将军刘备刘玄德之世子,大名刘禅刘公嗣是也!”糜竺拉过刘禅,满面春风地介绍道。

    呵呵。刘禅一听糜竺的介绍,乐了!

    我舅舅这个介绍别具一格啊。这是把我拼命往皇室里拉的节奏啊。

    果不其然,与会的一百多人,竟然一个个眼圈发红,热泪盈眶,齐刷刷地跪了下来,拱手磕头。

    “草民赵义,叩见皇小弟千岁!”其中一个六十余岁头发花白的长者拜倒在地,叩头不已。

    随后,其他与会人员连同围观的老百姓,竟然一同拜倒在地异口同声喊道:“草民,叩见皇小弟千岁!”

    “皇小弟千岁?!呵呵。”这名字有点意思,刘禅忙不迭地赶紧伸出手要扶起他们,道:“父老乡亲们,快快请起!如此大礼折煞小子也!”

    对他们这些德高望重的长者,特别是乡父老和里父老更是不可小觑。

    他们可都是当地德高望重的族长宗老,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地头蛇、话事人。

    刘禅脑子搜索了一下,得知:三老之设,古已有之。刘邦建汉之初,为更好地维持乡村社会的稳定,稳固其政权之基础,即下诏着手恢复三老之制,其标准就是:年老德高。目的就是将乡里宗族血缘共同体的领袖人物纳入统治机构。

    乡、里是汉代乡村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汉政权按照地缘划分居民,由官方任命地缘行政组织和管理者,如乡官吏、里正、什长、伍长,层层加强管理。

    在官方设置的组织和管理者之外,乡、里父老这个特殊群体,对本宗族的事务起着关键的决策权,积极参与维持乡村治安、督促农桑、催缴赋税,以及祭祀、求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活动。

    在官方设置的行政组织和管理者外,作为乡里地缘关系外壳与宗族关系内核的桥梁纽带,乡、里父老群体对维护维护基层的秩序和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特殊的作用。

    后世的“父老乡亲”一词就是肇始于此

    刘禅想道,呵呵,皇小弟!这个称呼还真的有点意思,这位长者还真的是字斟句酌,咬文嚼字,大大的下了一番功夫了。

    因为“弟”与“帝”同音,如果叫皇弟,不明就里的别人便会误听成“皇帝”,成为欺君之罪,刘禅也会背上大逆不道之罪名。

    如果叫小皇弟,也被误解成“小皇帝”,也同样不妙。

    所以此老者可谓用心良苦,异常用心。真的是令人佩服!

    刘禅想到这,不由多看了老者赵义一眼,突然觉得有点眼熟,却一时记不起来。

    “赵老,您为何称呼吾为皇小弟千岁呀?”刘禅笑道。

    “主公乃当今皇帝的叔叔,那你岂不是皇帝的小弟。皇帝号称万岁,你肯定是千岁啊。”

    “呵呵!还真有点意思。诸公,都请起来吧。”刘禅心情大好,笑道。

    然而,他们却十分执拗地长跪不起。

    “快快请起!有什么话起来再说吧。”刘禅傻眼了,无计可施之下,只好拱手深深向他们鞠了一躬。

    “皇小弟,只要您答应我们一个不情之请,我们就马上起来!”老者抬头看着刘禅,不慌不忙道。

    呵呵,这是几个意思呢?刘禅眉头一蹙,惊奇地向身旁的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