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么的剧本有你这么编的么?!
懵逼归懵逼,杨尚荆表面上还是一脸的雍容,反正遇到不按牌理出牌的,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现在想的再多也没什么卵用,所以他笑着说道:“老将军快快请起,休要折煞了杨某。”
尊老爱幼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啊,所以杨尚荆伸手就把张安澜给扶了起来,连声说道:“昌国卫乃是备倭都司行辕所在,兵家必争之地,李总兵、王指挥备倭的辛苦,本官也是知晓的,又岂敢劳烦二位前来迎接?”
张安澜一张老脸上带着笑意,全然看不出自己的女婿前日里因为面前这位,被打了一通狠的的情绪来,反而带着一脸的佩服:“钦差请随我来。”
他是真挺佩服杨尚荆的,从之前接到的南边儿传来的情报开始,一个二十浪荡岁的书生的形象就开始在他的脑海里慢慢勾画、丰满了起来,他心里的印象,最大的那个叫做杀伐决断,最负面的那个,叫做一腔热血,至于中间的那些,诸如能谋善断、思虑周全之类的,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那都是官场上厮杀的必备技能。
而今天这一见面,他又把大号的标签加了一个,处变不惊,李信的这一套操作,他这个跟在身边好几年的老头子都一时间没想明白,可杨尚荆这个小孩儿却没有露出丝毫的异色,这就有点儿特质的意思了。
心里慢慢补全着杨尚荆的形象,张安澜笑着在前面带路,请杨尚荆往备倭都司的衙署方向走去,当然了,说的都是些没什么营养的话,就是涉及到安玉成的部分,都没有那么一点儿,似乎他和安玉成之间,除了同僚关系之外,没有任何的联系。
“特么的,这老头儿……不好惹啊。”杨尚荆一边儿对付着张安澜的问题,一边儿想着事情,别说身边儿这老将还是个指挥佥事,就是这岁数,人生经验上就能碾压了他,走过的桥比他走过的路都多,他能不小心应付着?
远远地,就看见备倭都司的衙门中门大开,一个大约五十多岁,身材魁梧,一身正二品服色的将军站在正中间,一张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上全是笑意,身后站着一个都指挥同知、两个都指挥佥事、一个指挥使和两个指挥同知,周遭清一色的请兵强将,足足二十来人,单单是这帮人露出来的杀气,就能让胆儿小的绕路而行了。
杨尚荆心头就是一跳,这是要给我来个摔杯为号不成?不过他还是快走了几步,到了近前,躬身施礼:“下官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杨戬,见过李总兵。”
要是搁在明后期,文贵武贱的局面形成了,文官比同级武将高三品的规矩形成了,他就是和李信同级,然而正统年间,这规矩就是规矩,他总督三府备倭事宜,可这备倭都司却管着整个浙江。
李信哈哈一笑,声若洪钟:“贤侄勿要多礼,快快请起,快快请起,久闻贤侄风姿,今日一见,倒是颇有先太师文敏的三分遗风啊。”。
a
第二六一章 话里有话()
第二六一章
听着李信的话,杨尚荆就是一咧嘴,你丫这是啥意思呢?颇有杨荣遗风这说法我可以接受,颇有杨荣三分气概我也能接受,可尼玛这三分遗风是个什么鬼?
明代这帮世袭的都指挥使,能够顺利上位然后掌握实权,镇戍一方的,可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等,若是论起来之乎者也、子曰诗云,可能赶不上一心攻读科举的那帮子文臣,但一个两个的学问,吊打一下乡间的秀才、举人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这种基本的用词错误,只能说明,李信话里有话。
毕竟就李信所处的位置而言,刚刚宰了他麾下一个指挥使、并且很有意愿再弄死一个更重要的指挥使的杨尚荆,是不可能出这种低级的口误的,偏偏那句“贤侄”,还是在拉近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总之,怪,非常之怪。
不过杨尚荆面色如常,反而是打蛇随棍上地叹了口气:“李总兵谬赞了,戬不过是一介书生,还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书生,论文,坐不稳翰林的位置,论武,也就比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强上些许,如何敢和大父相提并论?”
嗯,从翰林的位置“被”赶出京师,的确是坐不稳翰林的位置,亲自操刀上阵还差点儿被倭寇给剁了,确实是文不成武不就,可这话听在李信的耳中,却多了别样的味道,他挑了挑眉毛,脸上就带着意味不明的笑容:“先太师文敏的文治武功,本官也是钦羡不已啊,昔年在南京城中,未曾得到先太师文敏的提点,确是本官的一大憾事。”
去你妹的啊,杨荣生前署理过翰林院,做过工部尚书,虽然能打,但就是没掌管过兵部,武选司那帮人倒是有出自杨荣门下的,但你现在提这个是个什么意思?难不成你想深挖一下我爷爷那么牛逼背后的故事,然后扣一个私交武将、阴谋造反的帽子?看来这次的备倭衙门之行,不是那么太平啊。
话锋一转,就听李信继续说道:“来来来,此间风大,不是甚么说话的地方,贤侄快快请进。”
杨尚荆动了动脑袋,虽然这昌国卫也是个临海的所在,但是今天天上有太阳,也有云彩,可是扭着脑袋,就是没有一点儿风,这话听着就像大晚上感慨“今天的阳光真美”一般,你这到底是想要干嘛啊?“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这备倭都司可不是什么小庙!
不过这里是李信的主场,杨尚荆也不敢反驳什么,所以他只能扬天打了个哈哈,跟着李信就进了备倭衙门,可是这心里,却开始不停地翻腾着,计算着李信可能提出来的各种刁难。
众人分了宾主落座,自有仆役端上来茶水,杨尚荆端起茶杯来,笑着说道:“这一路北上,戬却是口渴了。”
说着话,杨尚荆自顾自地抿了一口茶水,趁着这个功夫,透过茶水的雾气,端详着在座这些备倭都司的将领的,试图从他们的脸上观察出来一些什么,结果这些人一个个面色如常,目光全都在杨尚荆和李信之间打转儿,很显然,这是要看看李信怎么说话呢。
这李信……不简单啊。
杨尚荆越发地坚定了这个想法,浙江靠近南直隶,一向就被视为南京勋贵大佬们的后花园,一个两个想要安插点儿亲信熬熬资历,剿倭什么的可是个好去处,总体而言,不那么倒霉的话,遇到的倭寇可比西南的叛苗好对付多了,在这里划了一圈儿水,回了南直隶立马就是官升一级,贼舒坦,可在这备倭衙门里面,偏偏没有人仗着自己底子硬,越过了李信直接说话,这个现象实际上在向杨尚荆展示一个事实,李信对于整个备倭都司的掌控力,远远超出了杨尚荆的想象。
“贤侄舟车劳顿,本官未曾先安排贤侄到馆驿休息,确是本官鲁莽了啊。“李信就叹了口气。
杨尚荆连忙放下茶杯来,摆了摆手,一脸的惭愧:“总兵何出此言,戬也不过是在各个卫所之间走上一圈,哪里敢谈甚么辛苦。”
两个人拉扯了几句没用的话之后,李信面色一正,终于把话题引入了正轨:“盘石卫的卷宗,本官已然看过了,想不到本官这辖下,也有着贪赃枉法之徒,将本官也蒙在了鼓中,备倭都司经历司上下,都已经被本官革去了差事,发往临海卫去了,多亏了贤侄明察秋毫,才让本官这官声不致蒙尘啊。”
杨尚荆听着这话,眉头就是一挑,李信这话还特么话里有话,套路和朝堂上那帮老不死的一样一样的,全是套路,就这个手法,还能说出刚见面的那种低级错误?先不说盘石卫那边的破事儿,就是经历司上下革去了差事这句话,里面就有弯弯绕,因为李信只是说“革去了差事”,没说革职查办,那么首先经历司上下的品级是保住了,到了临海卫那边,做的活计有可能是脏活累活,也有可能类似下基层那般,回过身来就升上一级半级的。
而临海卫之前出过什么事儿呢?在浙江镇守太监阮随的指使下,府库失窃了三十多套甲胄,半路暗杀杨尚荆,整个儿被李信清洗了一遍,直接把内廷搁在浙江的棋子拿掉了一多半,那边儿的空缺多得是,能在备倭都司里面做上经历司经历这种职位的,肯定是李信的亲信无疑,所以综上所述,这肯定是下去镀金的。
所以说,李信这是在感谢他呢,还是在敲打他呢?
杨尚荆一边儿分析着,一边儿字斟句酌地说道:“总兵谬赞了,全赖北京中军都督府诸位将官见微知著,从来往公文之中窥伺出了那何有才的不法勾当,戬不过是个执行之人,岂敢居功。”
总之,这功劳捞到手里了,可是名头得往中军都督府那边儿栽,这样李信想要找茬,也找不到他的头上,中军都督府越级指挥,有种你和英国公张辅撕逼去,特么的蛋黄给你打出来。。
a
第二六二章 兵权()
第二六二章
杨尚荆说完这话,李信的脸上玩味的笑容就越发的明显了,他叹了口气,然后说道:“强将手下无弱兵,英国公纵横南北,戎马一生未逢敌手,中军都督府的同僚,自然也都是见微知著之人,本官确是叹服啊。”
顿了顿,李信继续说道:“也亏贤侄得力,能够当机立断,否则那贼子何有才勾结倭寇,流亡海外,我大明海防岂不是又平添了大患?”
杨尚荆不露痕迹地松了一口气,李信这话他爱听啊,直接把李信认可了他把名头放在中军都督府身上,就证明他没打算在这里纠缠什么,如果接下来这李信不作妖的话,他就能够很清晰地抓住李信的思维脉络。
他和李信之间的关系,有斗争,也有妥协,毕竟安玉成做出来的那些烂糟事儿可是抹不掉的,但是呢,总体而言是妥协要大于斗争的,毕竟备倭衙门名义上直属南京兵部,但是也根本绕不开备倭都司这一块儿,就像当初户部右侍郎焦宏上书,要建立备倭都司一样,首倡归首倡,下面的兵可都是李信的,一旦剿倭成功了,功劳还是两家分的。
而且,分功劳可不是什么一份功劳简单的对半分,政治上的功劳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可以把这个功劳的蛋糕做大,一份功劳可以分成两份、乃至三份,然后大家一人一半,还不是美滋滋?
“全仗陛下洪福庇佑。”杨尚荆假模假样地朝着北边拱了拱手,然后继续说道,“也全凭备倭衙门徐尚庸徐百户得力,能够当机立断,直接拿下反贼,否则那盘石卫,少不得一通儿的血雨腥风。”
反贪官不反皇帝是有传统的,这外朝的大臣反宦官不反皇帝,也是有说法的,陛下必须是圣明的,只有这样,经由皇帝陛下朱笔御批晋升上来的外朝官儿们,才是名正言顺的,可是皇帝那么圣明,为什么会被奸人懵逼,那就是不需要在意的小细节了。
“如今贤侄身为兵部郎中,兼着宁波、台州、温州三府的备倭事宜,乃是外朝诸公公推,陛下首肯的,本官这备倭都司建在了昌国卫,确是在这宁波府的境内,贤侄若要调动这宁波府的人马,少不得还要来这备倭都司走上一遭公文,若是寻常军情也就罢了,遇到了紧急的军情,只怕有指挥不灵之虞,须知战机转瞬即逝,一失足便是千古之恨啊。”李信感慨万千地说着大实话,盯着杨尚荆。
杨尚荆只感觉自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