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1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温对于缉事警察此次行动的结果及表现很满意,但与此同时,李成才被绑架一案,证实了他一直以来的担心。

    终于有人按耐不住,想要窃取蒸汽机技术了。

    蒸汽机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只要掌握并善用蒸汽机技术,可以让国家富强起来,所以诱惑力不小。

    宇文温知道蒸汽机的重要性,所以很注意对蒸汽机技术进行保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之前火轮船的研制出现了闭门造车的情况。

    现在,有人绑架蒸汽机技术师,要窃取蒸汽机技术,而幕后主使,是一个粟特人。

    粟特人善于经商,粟特聚落及粟特商人在中原很常见,而这个粟特人觊觎蒸汽机技术,目的倒也简单,那就是“奇货可居”。

    商人做买卖,总得卖一些高价值的商品才能确保暴利,而蒸汽机技术,就是不错的商品。

    这个粟特人打算绑架李成才,然后从其口中套出蒸汽机技术,学会之后,高价向潜在的买家兜售。

    潜在的买家是谁?

    待定,反正不在中原,因为中原的蒸汽机在制造及使用时,制造者及使用者受蒸汽机行会的管理,必须缴纳专利费或者相关费用。

    私自打造出来的蒸汽机除非自己留着玩,否则就是黑户,无法进入市场,见不得光,所以潜在的买家肯定不在中原。

    该来的迟早要来,可当技术窃密的事件发生时,宇文温还是有些郁闷。

    当突厥或者高句丽等周边国家获得蒸汽机技术后,局势会

    不会如何。

    蒸汽机又不是核武器,周边小国真拿到了蒸汽机技术,又能如何?

    突厥这种游牧政权,要蒸汽机有何用?

    高句丽也许会用得上蒸汽机,然而高句丽也没几年好活了,到时候周军直接上火炮、猛炸药,区区蒸汽机,总不能变成蒸汽坦克出现在战场上。

    至于百济、新罗、倭国

    矮子穿上增高鞋,一样是个矮子。

    所以,蒸汽机的技术失窃,后果实际上没有火炮、火药技术失窃严重,毕竟后者是可以直接改变战争形态的武器。

    宇文温早就想通了,既然他要推广蒸汽机,那么随着蒸汽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技术原理泄露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大,但对于周边小国来说,蒸汽机还真就是用不了的屠龙之技。

    有可能把蒸汽机用于增强国力的大国,一是波斯,二是罗马。

    但先得过宗教那一关。

    宇文温可以想象,当蒸汽机出现在波斯的泰西封、罗马的君士坦丁堡时,琐罗亚斯德教(中原称祆教)教会和基督教教会恐怕要将其视作恶魔的产物,要先除之而后快。

    这两个国家就算真的拿到了蒸汽机技术,想要推广,恐怕会折腾许多年,而神权影响下的国家,是不可能被蒸汽机引入社会变革这条路的。

    在贫瘠的土地播下高产的种子,种子即便发芽也会夭折。

    更别说手工制作出来的蒸汽机,和用车床、镗床“机制”出来的蒸汽机,其能力可是天壤之别。

    所以,宇文温觉得自己没必要那么焦虑,不能仅仅为了保密,就限制蒸汽机的使用,这和因噎废食差不多,现在得知有人试图窃取蒸汽机技术,没有暴跳如雷。

    但蒸汽机技术必须相对保密,其目的主要是维护专利制度的正常运行。

    如今蒸汽机的制造,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也就是若有人想要靠制造蒸汽机出售获利,必须接受行会管理、获得许可,而蒸汽机的使用也必须接受监管。

    不许任何一台非法生产的蒸汽机投入市场,也不许任何人未经许可,就对蒸汽机进行非法改装以此谋利,当然,科研用途除外。

    一切的一切,就是要确保蒸汽机相关技术的专利人,能够从自己技术的实用化中获得好处,只有这样,才会刺激更多的人投身到蒸汽机技术的研究工作中来。

    这样的专利制度,要靠暴力机构来保证能够正常运转,而“石塔西”,就是宇文温任命的蒸汽机“保护者”,既要保证专利不被侵犯,也要尽可能保证蒸汽机技术不被人窃取。

    这可是宇文温自己烧钱烧出来的高科技,凭什么便宜外人?

    所以他即便不担心技术扩散,却依旧要对蒸汽机技术进行适当保密。

    蒸汽机行业从业者可分为四类研究者、制造者、维护者、使用者,而“石塔西”要保护的对象,就是研究者和制造者。

    至于维护者和使用者,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保护的必要。

    但李成才一案,具体案情不宜对外公开,但缉事警察在晋阳城里抓人时动静不小,所以对外要有个说辞,也就是要糊弄过去,不让人知道这是一起围绕蒸汽机技术的绑架案。

    宇文温将卷宗放下,问“如何,说辞有了么?”

    符有才立刻回答“回陛下,说辞已经有了。”

    “说来听听。”

    “感情纠葛。”

    宇文温闻言一愣,看着符有才“感情纠葛?”

    “是的,原来那粟特人好男风,而李成才男生女相,于是觊觎李成才的男色,追求不得,于是所幸未能得逞”

    宇文温呆了半响,好不容易回过神“啊真真不愧是‘石塔西’啊”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手段() 
情报机构,本来就是做“脏活”的工具,手段卑鄙、无耻一些,倒也说得过去,当然最基本的底限还是要有,现在,宇文温对于符有才及其属下的“悟性”很满意。

    这样才是有水平的表现。

    此事已了,宇文温却对“石塔西”的手段颇感兴趣,让符有才再介绍几个“成功案例”,分享一下心得,看看某些时候要如何既把事情办好又有个好名声。

    就像老司机撩妹那样,玩腻了把人甩了,妹子还念着好,没有丝毫怨恨,能做到这种境界,也算是高手了。

    正如后世某唯一超级大国,对付“危险分子”不是采取简单粗暴的直接逮捕、刑讯逼供,而是钓鱼执法,让目标变成嫖客、瘾君子、人渣恋童癖等等,以此为由将其逮捕判刑坐牢。

    巧妙的用不相干罪名把人抓了、关了,但真实意图遮掩得不露痕迹,舆论也不好说闲话,更不会对被捕者予以同情。

    诸如锦衣卫明火执仗式抓人的暴力执法,威风是威风,威慑力也不小,但名声却是负的,宇文温觉得自己的爪牙不该如此。

    他登基到现在,时常被某些“狗官”弄得很郁闷,但很多时候又不能靠杀人来解决问题。

    万一碰到那种类似明代骗廷杖刷声望的混蛋,要多恶心有多恶心。

    廷杖是明代皇帝对大臣的一种惩罚手段,就是宫殿之上公开用板子打大臣屁股,轻者重伤,不幸者立毙杖下,本是一个恐怖的刑罚,代表着无上皇权。

    但到了后面,受廷杖变成了刷名声的捷径,因为许多文官们以受过廷杖为荣,甚至为了挨打,故意撩拨皇帝发怒(小怒),然后如愿挨板子,名声蹭蹭蹭就上来了。

    宇文温当然没设什么廷杖,因为他认为没必要用这种手段来羞辱大臣,用流放比较合适,让这些官迷远离权力中心,那滋味可不好受。

    但动辄为了些许小事就把人流放也不好,何况虽然没有廷杖,不代表某些官员没办法“碰瓷”。

    譬如见他上朝时精神不好,就有人便上书劝谏他莫要“沉迷酒色”、“保重龙体”,宇文温还不好发飙,更不好解释,因为越解释越让人觉得他心虚。

    明明前晚他只是心血来潮熬夜设计蒸汽起重机,结果被人说成是“沉迷酒色”,一股昏君范,对此又不能杀人,不然就变成不听劝谏的暴君,所以只能以“朕知道了”了事。

    现在,对于某些“碰瓷”刷名声的官员,宇文温觉得有了新的手段来惩罚。

    不如设个局坏对方名声,什么“在乐坊玩小娘子不给钱”、“勾搭好友小妾”等,使其颜面尽失在官场待不下去,就只能灰溜溜辞官回家乡闭门不出。

    这种办法就像软刀子杀人不见血,却足以让人生不如死,如果将来真有类似骗廷杖的混蛋跳出来,宇文温绝对会让对方欲仙欲死。

    当然,对付官员不是缉事警察的职责,但手段都是一样的。

    宇文温和符有才说了一会,离开办公室,却没有马上回宫,而是转到档案库巡视。

    缉事警察署档案库,占地面积很大,库房戒备森严,库内一座座柜子里,存放着大量档案,这些档案中,记录着每个与缉事警察署“合作”的内线之个人及家庭情况,甚至还包括肖像画。

    在没有照相机的年代,要给一个人留下肖像就只能靠素描,而缉事警察署内的素描高手,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将目标的容貌画下来,可以说是“人肉照相机”。

    当然,警察局的户籍警、刑警也能做到这点,所以区区肖像画没什么了不起。

    同样,光建立档案没什么用,收买的内线越多,平日里汇总上来的消息足以让人看过之后头痛欲裂,因为要从许多毫无意义的闲言碎语之中找出有用的消息,真的很费精力。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也许还行,若是持续数年甚至十余年,这可不是人干的活。

    具体要如何做,缉事警察署的前身之一的“市场调查部”就已经总结出了一套办法,宇文温对此有所了解。

    在这个时代,生产力低下,天灾人祸频仍,所以人们是要靠着抱团才能确保香火延续,抱团的方式首先以宗族(同宗)为重,其次是乡党(同乡)。

    宗族和同乡,对于“古代”社会的平民来说,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因为许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去过百里之外的地方,那么他们的生活圈,要么是同宗,要么是同乡。

    生活有了困难,需要宗亲或者乡亲帮忙;争夺农田水源地,也只能靠宗亲或者同村们来个同仇敌忾玩械斗,官府是指望不上的。

    在外奔波谋生的人们,想要和家乡亲人联系,基本上只能靠同乡帮忙,所以,寻常百姓的生活圈,是无法和同宗、同乡切断的。

    正是因为如此,若以某宗族、某地域来归纳目标人物,对其进行“建档”,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情报搜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半功倍,不能光靠纸上谈兵。

    宇文温要检查缉事警察署的效率,于是随便报了个长安豪商的名字,不一会,这个人的资料便递交上来。

    其家庭组成、有头有脸的族人及其姻亲情况,有什么爱好,平日里常去哪家酒肆消遣,都记载得一清二楚。

    在这其中,和这位豪商过从甚密的人,档案里也单独做了归类。

    宇文温仔细看了看,觉得档案记载的内容很详细,那么。。。。

    那么,如果宇文温怀疑这个豪商暗地里操纵东市物价,那么缉事警察们就会根据此人的“交际圈”,预判会有哪些人参与进来,然后有针对性的动用内线,窥探这些人的活动。

    对方常去消遣的酒肆,会有缉事警察的内线关注,对方在包厢里寻欢作乐时,就会“隔墙有耳”。

    只要这个豪商真的在策划操纵物价,那么不需要多久,缉事警察就会收集到足够的人证物证,然后通知东市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