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秀莲也就打趣下单校长,她内心是极为尊重单校长的。这么多年带孩子的经历,单校长也没有少帮她一家。虽然嘴上说是说,她趁韩天给钱的机会,进屋拿了家里唯一一瓶医用酒精,在单校长走的时候硬塞给他手里了。
“看来孩子发烧有点厉害了!”张秀莲担心的说。她脑海里还是前些年计琴没来场部医院时候的生活场景,那些年带孩子最怕感冒发烧,如果高烧持续不退是很危险的事,好多人的孩子就因为这里生活条件艰苦,有些病弱的都中途夭折了,想起来就让人伤心。
韩天本来想说说张秀莲,以后别这样打趣单校长,可话到嘴边,看到张秀莲塞药的举动和担心的表情,就悄悄地啥话也没多说。
一群人因为各有各的活计,很快就分开走了。韩天去了学校,胡有华、白庆宏和刘书记去了农场机关。胡家老二、老三、老四今天全去地里拔草。
你倒是这兄弟三个都夏收忙完了,怎么还在农田忙活,其实啊,这块田原本是个实验田。老二跟北京知青农业技术员叶子厚学了一手水稻繁殖技术。去年年底叶子厚知青返程回了北京,就将这块实验田留给了他打理。
胡家有了块实验田后,老二非常上心。
农忙完,每日里基本都扎在这块水田里。这块田是实验田里一块试验地。前些年叶子厚提出了一套北方两季水稻的构想,经过试验一直失败,他听从叶子厚走时候的建议,按照书信上提出的想法,今年又加急种了一畦两季稻苗子。
不过从目前生长态势来看,很有可能成功。如果不巧赶上西伯利亚寒流提前到来,今年的种植实验算是白费功夫了。如果一切还是往年寒流到来的日期,那么今年肯定能大获成功。如果推迟到来的话,更是好事。
虽然在这里的农场,两季水稻没有推广意义,但也是一项很严谨的科学实验,他当然很坚持了。再说,现在的叶子厚已经回到北京大学当了教授,叶教授还在书信督促。作为他的学生,当然得听从老师吩咐。
必须得打理好这块田,今年是最有可能出成绩的一年。叶教授还说了,过段时间,他要回来亲眼看看苗子。所以,顺带的,胡家今年有很大的工夫都投入到了这块田上。胡三每日下水排摸完鱼后,必须去地里找胡二报到。胡四只要放假,也少不了,加上最近刚考完试,学校准备放假,那这地里的劳力更加充足了。
胡二想得是一天就把地里的草给拔掉。明天听老大说还要去场部机关报到参与民兵训练呢,这日子不能耽搁了。所以早上起来,张秀莲就忙着招呼饭菜了。一来是为了方便,二来最重要的是为了干活,所以早餐做得非常丰盛。以致于来吃早餐的人,都是破天荒第一次吃这么丰盛的早餐,还惹得韩天和刘书记啧啧称奇。
第三十九章 技术难题()
兄弟三人忙活了一天,天黑时总算是把实验田里给安顿好了。回到家,虽然累的要死,吃完饭,胡二还是坚持把今天的实验日志给工工整整填写完毕,才上床。
可能不是过于疲劳,人有点小兴奋,躺到床上,反而睡不着,没了困意。尤其想到今年的早熟稻可能种植成功,更加兴奋地睡不着了。
今年,之所以能在这里实施双季水稻种植技术,关键在于今年的气候,再加上是个闰年,暖春来得比以往都早点,所以稻子种植的时候比以往提前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按照叶老师的说法,一般情况下,我国南方大部比较适合水稻的生长,在南方地区就适宜大范围的种植水稻,有的地方有一年一熟或两熟,甚至有的地方有一年三熟的水稻。而在相对寒冷和干旱的北方地区,水稻的种植却不是很广泛,这主要是受到北方特殊的气候和土地质量所决定的。北方气候干燥,温度较低、土地盐碱化较严重,这三大条件将直接影响水稻的种植区域选择。
在播种的时候,他都是用叶老师精选细挑的早熟稻种。今年有希望种植成功,大部分也要归功于叶老师多年积累的结果。如果没有合适的早熟稻种,那要实现两季水稻种植就可能是个笑话了。
胡二还记得那些年随着叶老师选种的艰辛来。大热天的正中午,两人顶个大草帽在田间硬抗着蚂蟥和蚊子的袭扰,找寻抗病、抗倒伏、抗冻、抗旱及抗盐碱化的优质水稻苗种,每一株实验田里的水稻几乎都有编号。也正是在那样的环境里,叶老师给他传授了基本的水稻知识,让他知道了水稻属于禾本科类一年生草本植物,也知道了它是怎么来的:原来是先民们从普通的野生稻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共同作用下演变转化而来的。
同时,也让他知道了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因素,知道了光照、温度、湿度以及营养等对于水稻生长的重要性。由于农场地处的生态环境昼夜温差大,加之又是个盐碱化特别厉害的地方,直接影响到水稻的大面积种植。虽然气候地势各项条件符合,但就盐碱化这一条是个过不去的坎。
为此叶老师没有少花时间改良盐碱土壤。他和农场主要领导一起,起早贪黑,顶风冒雨,终日忙活在田间地头。各种办法都使用了,刚开始平整土地,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再通过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效果不是很明显,关键还是在于农场土壤盐碱化太过于严重。后来又想办法在春秋两季反盐较重的季节实施深耕深翻、耙地、增施有机肥,合理利用化肥降碱。经过他们摸索,还真摸出了一条农场改良盐碱土地的好办法。这个办法一经推广,当年农场产量立马实现了翻一番的历史性惊喜变化。
按照叶老师专业说法,经过耕翻,可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到表面。翻耕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盐碱地翻耕的时间最好是春季和秋季。秋季耕翻尤其有利于杀死病虫卵,清除杂草,深埋根茬,加强有机质分解和迟效养分的释放,所以值得提倡。适时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起到防止返盐的作用。耙地要适时,要浅春耕,抢伏耕,早秋耕,耕干不耕湿。盐碱地一般有低温、土瘦、结构差的特点。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腐殖酸钠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盐能力。腐殖质可以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使孔度增加,透水性增强,有利于盐分淋洗,抑制返盐。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一方面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另一方面可加速养分分解,促进迟效养分转化,提高磷的有效性。因此,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这些专业知识经过叶老师的讲解,同期很多同学跟班,但都没有胡二接受和理解的透彻,用叶老师的说法,这孩子和农学有缘。当年,老专家扎根基层不断地传帮带,在那个特殊年代造就了一大帮土生土长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这些人的诞生,对国营农场的建设起了很大助推作用。
农场现在的农业技术员今年年底将退休,据说,已经提名让胡二接替他的工作岗位。本来这事是早点让他接手的,可胡二一门心思的在他的实验田里,根本没心他顾,于是乎,老技术员就只能等他退休时,让胡二顶上了。到时候,农场没有技术员了,再怎么说,技术拔尖的胡二也没有办法推辞了。
前进农场实施两季水稻最大的问题还是每年土壤解冻时间太迟,以致于苗子都没有办法及时移栽到地里,更不要说这土地解冻后还要春耕。虽然可以将育苗时间提前完成,但是插秧不可能提前。这是前进农场实施两季水稻的最大技术难题,所以从根本上制约了两季水稻的推广,也是当年叶子厚这个知青做实验时候的无奈之举。他的主要目的还是在这里选择优良早熟稻种。经过这么多年的培育,已经培育出了一批优良稻种,这批稻种正在改进中。
初始,听胡二说今年可能在农场实现两季稻的种植实验,这是他在农场那个年月的遗憾,所以老教授就比较上心,也给胡二说“到时候他一定回来看看。”
第四十章 各忙各的()
胡二兴奋的前半夜没有睡着,他本来想找大哥聊聊天的,谁知道大哥压根晚上就没有回来。直到后半夜快天亮的时候才迷迷糊糊地眯瞪了一会,还被早早进门的胡有华给吵醒了!
“哥,别吵,让我再睡会,困!”老二实在瞌睡的不行了,出言抗议道。
老大一看这家伙气色明显不好,看样子昨晚没有睡好。“你昨晚上失眠了?怎么脸色这么差!”胡有华连忙关切地问。
“大哥,你别吵啊,何止二哥,我昨晚上也没有睡着!”老三在边上连声叫唤着让大哥别嚷嚷。
胡大乐了,“怎么着,你两昨晚都失眠了!”
可不是吗,兄弟两个各有所想,胡有粮想的是实验终于有完成的希望了。如果这些抗寒、抗盐碱、抗旱稻种能够在这里实现两季轮产,那么明年就有可能在现有水稻的基础上,选出以上“三抗”比较优良的稻种。各种实验方法和后续应对举措都像过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翻滚,怎能入睡!还有胡有德,上次在韩天家里就想着当兵。正好赶上场部这次民兵训练。他偷偷问过白庆宏。白干事告诉他“只要他能在这次民兵训练中达到他的训练标准,他就能做主,今年秋季招兵的时候将他推荐。”这可乐坏了胡有德,他暗暗发誓要在这次民兵训练中“一展身手!”这两兄弟都想着自己的美事,你说晚上过于兴奋能睡着嘛,不失眠才怪!
看着这两兄弟的德行,胡有华也就不吵吵了,交代等会过来叫他两吃饭,转身就出去厨房找母亲了。
正在做早餐的母亲,看见胡有华过来了,就给说道:“让你两兄弟先别起床,昨天忙活地里,把三个都给累坏了!你没看小的到现在还没有睡醒,等会小的醒来,你再去叫他两。”胡大连忙答应了母亲。
顺手拿起了灶台上的馒头,掰开往里面塞了点昨晚剩下的苦苦菜,拿了一个煮熟的鸡蛋,就蹲到灶台跟前的柴禾堆里边吃边给母亲烧火。惹得张秀莲直嚷嚷:“让你昨晚上回来吃饭,你说饿一顿没事,就去了你韩叔那里。怎么着,晚上没吃上?”
“不是,妈,昨晚和韩叔聊天聊的晚了,韩叔这会还没有起来呢,我有换床的毛病,天亮了死活睡不下了,就早早回来了。”韩天顺带将韩天没有一起来的目的给说明了,免得母亲再问。
“那你少吃点,我还炖了肉,等会没肚子吃了。”
“妈,我先吃点垫垫底,等会再吃你做得好吃的。”
就这样母子两在灶房里边聊边忙活,大概有半个小时的样子,张秀莲将一切准备就绪,看胡大还坐在灶台柴禾里忙着烧水,她正准备亲自去叫醒几个娃起来吃早餐了。刚想抬脚,就听厢房屋里冲出来一个人,直奔房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