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仓是东进关中的必经要道,同时也是司马望西征大军的屯粮之所,陈仓有失,整支大军就有全军覆灭之虞。也就是说,刘胤的这一手,掐在了司马望的命门之上。

    众将是面面相觑,陈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失去陈仓,魏军也就失去了退路。但此刻若是退兵的话,就是无功而返,甚至算是失败而归,再想染指陇右就会更加的困难。

    “大都督,这该如何是好?”众将计无所出,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到了司马望的身上。

    司马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沉声地下令道:“下令!撤军!”(未完待续。)

第386章 星流云散() 
ps:请正版读者稍后再看,谢谢整个武昌城内,万人恸哭,一片素服似雪濮阳兴等大臣将孙休的灵枢运回建业,葬于钟山孙权的蒋陵之侧。孙休驾崩之时只有三十岁,英年早逝,其陵寝尚未修筑,孙休崩殂之后,也只能是日夜不停地抢建,孙休遗体运回建业之后,停枢于钟山陵外,真正等到下葬,也是几个月之后的事了。处理完孙休的丧事,濮阳兴与诸大臣在武昌行宫共议立新君之事。“天不可无日,国不可无君,先帝临终之意,是要立太子雨单为嗣君,不知诸位意下如何?”濮阳兴主持朝议,率先问询道。太子孙雨单尚在年幼,还不满十岁,虽然孙休有遗旨要孙雨单继承皇位,但值此多事之秋,吴国内忧外患,立一个不能处理政事的孩童为国君,无疑让吴国的处境更加地雪上加霜,可濮阳兴也不想违背孙休的遗旨,只能是和众臣商议。左典军万彧道:“不可,方今天下之势大乱,益州争锋未决,交州叛乱又起,魏国又在荆州陈兵,意图进犯,国之危亡,存乎一夕,太子年幼,尚不能专政,如何来应对倾危之局?在下以为,应改立宗室之中贤明之子为君,以安社稷。”殿上诸臣心里都明白,现在益州战事胶着,短时间内很难分出胜负,交州又发生了叛乱,可谓是前院后院都着了火,偏偏这个时候,司马昭在襄阳、上庸陈兵十五万,意图进犯江陵,现在吴国方丧君主,司马昭定然会乘机发兵,如此风雨飘摇之际,让一个不足十岁的孩子来担当吴国的重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所以万彧之言。还是获得了许多大臣的认同。可关键是立谁为帝?孙雨单是孙休的长子,孙雨单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年纪更小,显然更不可能被立为储君了,接下来只能是在孙权的子嗣之中考虑了。孙权一共有七个儿子,长子孙登和次子孙虑早亡,当过皇帝的是七子孙亮和孙休。曾被立为太子的三子孙和与四子鲁王孙霸在争夺皇位的“两宫之争”两败俱伤,一废一死。现在唯一在世的只有五子孙奋。但因其生性暴虐,擅杀封国属官而被孙权废了齐王之位,贬为庶人,后来孙亮继位后念及兄弟之情,改封为章安侯。显然立孙奋为君是不行的,孙奋性格暴虐,不遵轨度,这种人是不可能被拥立为帝的。剩下有资格的,还有孙权的一大堆孙子。不过选谁来继位,显然很难决择。濮阳兴沉吟片刻道:“诸位以为何人可为嗣君?”万彧立刻道:“乌程侯孙皓秉性聪慧,素有才名,在诸皇孙之中,出类拨萃,颇有当年长沙桓王之风彩,可为嗣君。”万彧以前做过乌程侯。和孙皓的关系不错,此刻他力主让孙皓继位,显然是有私心的,不过正如万彧所言,孙皓在孙权的诸皇孙之中,才识还是属于拨尖的。其余诸子,不是年幼,就是庸碌无为。所以万彧提议之后,众大臣一片默然,并无反对之声,左将军张布亦道:“乌程侯才识明断,循章守典。堪为帝王。”张布乃是朝廷重臣,说话份量极重,他点头认可之后,诸臣也纷纷点头赞同。濮阳兴不禁是踌躇未决,万彧提议立孙皓为帝,显然是有私心的,濮阳兴自然也不可能大公无私,他和孙皓关系疏远,自然想立一个与自己关系密切一点的皇帝,可是濮阳兴在脑海之中搜遍了与自己相熟的皇子,竟无一个合适的人选,最后他只能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道:“此事还需禀明太后,方可定夺。”孙休死后,皇后朱氏被拥立为太后,众臣议定之后,遂派出几个代表,入奏朱太后。朱太后一个妇道人家,如何懂得军国大事,虽然眼看着儿子的皇帝宝座落空了,她心痛不已,但现在朝廷重臣们商量出来的结果,她也不敢悖逆,只得道:“哀家不过是一个寡妇人家,安知社稷之事?卿等可自行斟酌,一切当以社稷为重。”于是濮阳兴、张布、万彧出,乃立乌程侯孙皓为帝。对于乌程侯孙皓而言,幸福来得太过突然了。孙皓今年二十三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如果按正常的情况,他这一辈子也只能是当一个快乐无忧的君侯,根本无缘染指帝王宝座。但叔父孙休英年早逝,他的几个堂弟年幼不堪大任,吴国内忧外患,非长君不可立,这才把孙皓推到了风尖浪口。都说时势造英雄,孙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登上了九五之尊,但恐怕濮阳兴和张布,甚至是力主孙皓登基的万彧始料未及的,正是他们这个时候的一念之错,将吴国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连他们自身,都死无葬身之地。孙皓离开封地的时候,心情愉悦地无以加复,曾经西湖边上的一个名叫景养的异人给孙皓看相,称其将来必定会大富大贵,孙皓当时也就是听听而已,没想到竟然真的是一语成畿,梦想成真。当初孙皓的父亲孙和被废太子,一家都被牵连,孙和与正妃张氏都被赐死,只有母亲何氏忍辱偷生,将孙皓兄弟几个抚养长大。孙皓打小就过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生活,他很清楚,只要自己一言不慎,就可能会遭来杀身之祸,他只能是谨小慎微,在卑微和屈辱下生存着,外表看起来孙皓温敦儒雅,风度翩翩,但孙皓的内心深处,却是极度扭曲的,多年压抑在心底的仇恨和屈辱,已经让他的人格早已分裂。或许连孙皓也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精神状况,将为吴国带来怎样的一场噩梦。此刻的孙皓显然还沉浸在欢乐之中,并不知道手握生杀大权的那种快感,他沉醉在对皇位的憧憬,向着武昌城,向着他连做梦都不敢想的皇位宝座急驰而去。等待孙皓的,等待吴国的,将是一个谁也)本书来源品&书@网:/28/28754/

第387章 陇西急报() 
一场比较罕见的倒春寒席卷了魏都洛阳,原本二月末正是春光绚烂,绿树红花的季节,但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将洛阳城装扮的银装素裹,绿绿的枝条上挂满了白色的冰凌,五颜六色的的鲜花也皑皑的白雪中绽放着。春天和冬天奇妙地交织在一起,就连北归的燕儿也直直在站在枝头上发愣,搞不清它是不是搞错了回来的时间。

    仿佛在一天之内已回归到了寒冬之中,原本已经换上了春装的人们在寒风中冻得簌簌发抖,还没等到天色擦黑,原本熙熙攘攘的开阳大街上,此刻也已经寂落无人了。

    坐落在开阳大街上的晋王宫是洛阳城中仅次于皇宫的建筑,富丽堂皇,金壁辉煌,当然,这也仅仅是表面上的逊色,对于深谙洛阳官场上的人来说,他们很清楚,这里才是真正的权力中心,晋王司马昭就是从这儿发号施令,执掌天下的。

    不过此时晋王府的门口也是寂廖无人,一对琉璃盏的宫灯在寒风中摇曳着,守卫在王宫门口的几名侍卫不由自主地缩了缩僵硬的脖子,天气也太过寒冷了,让这些侍卫也无法一直保持矗立不动的姿势,不过天色将晚,已经不会再有人来关注他们的站姿了,距离换岗的时间也快到了,每个侍卫都在心底里暗暗地诅咒这该死的天气,盼着早点结束今天的执勤。

    就在此时,只听到开阳大街上有鸾铃响起,一辆马车辗着冰辙,向晋王宫急驰而来。

    没等侍卫们出言训斥。马车“吱”的一声在晋王宫的门前停了下来。从车上跳下来一人。峨冠博带,神色冷峻。

    众侍卫一看,顿时都没有了脾气,来的不是旁人,正是晋王身边的大红人,中护军、散骑常侍贾充。贾充可是晋王宫的常客,常来常熟,众侍卫岂敢怠慢。皆是拱手施礼道:“见过贾大人。”

    贾充只是微微地点了一下头,径直奔晋王宫里而去,步履匆匆,踩在积雪之上,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这么晚了,贾大人还要晋见晋王,难道是有要事不成?”一名侍卫看着贾充的背影道。

    “差不多,看贾大人一脸凝重,定然是要重大之事,非晋王不可裁决。”另一名侍卫接口道。

    侍卫长把脸一沉。喝道:“军国大事,也是你们可以妄议的?好好地站岗去。休得胡言乱语!”

    那两名侍卫自觉失口,赶紧噤声不语,笔直而立。

    贾充穿过长长的回廓,直奔司马昭的居所而去,晋王宫他走了千遍万遍,路径熟的很,就算是天再黑他也寻得着路,很快就来到了司马昭的居所之外。

    司马昭正在批阅奏章,自从从父兄手中接过大旗之后,司马昭基本上就没有在三更以前睡过觉,每夜都要秉烛批阅这些原本应该是呈给皇帝御览的奏章。不过自从高平陵事变之后,曹姓的魏国皇帝就已经再也见不到这些奏章了,朝中的大小事务,皆决于司马氏。尤其是高贵乡公曹髦当了皇帝之后,不满司马氏的擅权专政,竟然可笑地自己亲自带宫中近侍去攻打司马昭,结果被贾充指使的下杀死。曹奂即位之后,更成为了典型的傀儡皇帝,从此朝中的大小事务,都由司马昭来打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出自曹髦的话现在洛阳城中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司马昭刚看完荆州方面羊祜送来的奏章,轻轻地叹了一声,西陵之战久拖未决,这对于司马昭而言并不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他放下奏章,揉了揉太阳穴,可能是年纪已大的缘故,近来他总是感得头昏脑胀,严重的时候头痛欲裂,找了御医来看过,也不知其所然,吃了几付安神补脑的药,也没有多大的缓减效果。

    五十而知天命,司马昭自打年过五十之后,就感觉到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时光荏苒,岁月沧桑,自己真的老了吗?

    “启禀晋王,中护军、散骑常侍贾充求见。”近侍上前轻声地禀报道。

    司马昭微微一怔,这么晚了,贾充还有何事?“传。”司马昭吩咐了一声。

    很快贾充便进来了,躬身而拜。

    司马昭很随意地摆摆手,道:“公闾,这么晚了,你前来所为何事?”

    “启禀晋王,陇西有司马骠骑的急报传来,臣不敢耽搁,连夜便送了过来。”

    司马昭一听是来自陇西司马望的奏章,立刻是大感兴趣,道:“奏章何在?拿来与孤。”

    贾充从宽大的袍袖中掏出一封奏章,双手递了上去。

    司马昭现在最关切的就是陇西的战事,半个月之前接到了司马望出兵长安的消息,司马昭就一直密切注视着陇西战事的发展,只是他不曾想到,司马望刚刚出兵没多久,就已经是递上了奏章,难道他已经将陇西平定了?

    平定陇西的难度并不太大,蜀国的一支偏师以投机取巧的方式偷袭了陇西,导致陇右六郡失陷,不过司马昭倒没有太担心,要知道,司马望可是一员赫赫有名的宿将,熟知陇西的地理,此次更是配备了十万大军,兵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司马昭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