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锖透髦植钜鄯辏臼遣钜鄯辏饣倘艘簿捅还俑闹种峙贪胙拐ヅ米什坏终移迫送隽恕�
成祖这道恶旨,成了明朝官府胥吏理直气壮**裸欺凌商户的最大理由。
说得难听点,没有背景的普通商户,若当了行头,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举家逃走!
明朝直到南明时的隆武帝朱聿键,皇帝才真正认识到官府对普通商户的压榨与盘剥的残酷。
这位短命皇帝曾感慨道:“府州县之行户,实地方害民之恶政。官之稍有良心者,尚以官价买之,比市价十去五六;全无良心者,直票取如寄。胥吏缘之,奸孔百出。朕昔潜邸,久知此弊,宜行永革。”
只是到这时,明朝已近覆亡,隆武帝的良心发现,对于商户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所以说,对于普通商户来讲,虽然平时有低商税的优势可以让他们活得很滋润,赚很多的钱财,但这些商户都明白,其实他们的命运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财产随时可被官府侵夺,被胥吏盘剥,若当了个行头的话,更是等于被判了死刑。
这年头,除了象山西八大家那样的巨商,或是江南一带的官商,这些普通的中小商户,命运亦是非常悲凉的,不知何时,便会死于官府之手。
李啸话语说完,下面又是一阵交头接耳。
一名商人大着胆子问道:“李大人,你的意思是,贵地不会有让商户当行头之事么?”
“各位商家,这一点本官可以保证,那就是在我赤凤堡,绝不会有让商户当行头这无耻之事发生!而且,本官也绝不会允许出现,官吏肆意侵占商户财货之事,更不许有市痞恶霸流氓之类欺压商户。所以说,只要商铺在赤凤堡中正规做生意,诚实纳税,守法遵规,那么,你们只需考虑好好做生意,好好赚钱,他事一律不需操心。我赤凤堡良好的经商环境,我李啸绝对可以保证,这也是你蔡掌柜在其他地方,花钱也买不到的优惠。”李啸直视着他期待的眼神,一字一句地说道。
下面又是一阵低语。
李啸看到,每个商人眼中,都不觉透出亮色。
经商最怕公权力的侵害,最怕治安与市场环境混乱,这点每个商户都心知肚明。李啸的这点承诺,有如让他们吃了定心丸。
李啸知道,这些商人已基本被他说动,所以他要趁热打铁。
“各位掌柜,在商言商,赚得银钱,才是经商之根本。在本官看来,你们的商品再多再好,也得百姓能有钱购买。所以,本官说的这第二点优势,就是我赤凤堡百姓的购买力。本官敢向你们保证,本堡人员,相比其他地方那粥粥之众的赤贫百姓,还是要富裕殷实得多。并且,最多过个一两年,我会让我治下百姓财力宽裕,家底丰足,从而让他们有更多的财力来采买商品。到时候,各位掌柜的商铺售卖旺盛,日进斗金之际,便会明白本官今日之言,当为不虚。”李啸见各人心思泛动,立刻微笑地说出这段话。
各人听完李啸的话,虽然有些人面上稍有犹疑,但大部分商人还是纷纷表示了同意之态度。
双方谈妥之后,众商人随后告别而去,李啸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脸色却是十分严肃。
看来,自已的治下,一些相关的机构,要抓紧开始筹建了。
在李啸看来,最为紧急的,便是要成立商业司和民政司。
商业司主管在赤凤堡开设的各类商业店铺,包括对商铺的登记、审核、监管、收税等事宜。
民政司则负责堡内家属百姓的户口腰牌登记与检查,人口出生与死亡报录,处理堡内百姓之间纠纷和案件,维护治安整治街面等工作。
而最先要开始做的,是将赤凤堡现有人口编登在册并发放腰牌,这是需要迫切开始进行的工作。
李啸把吴亮叫过来,对他说道:“吴先生,这几****反复想过,觉得在我赤凤堡,须得成立民政司,以迅速建立户口制度,方可有效管理所内百姓。”
“大人之意,应是要加强堡内居民管理吧?”
“正是,你先去准备好记录名册,待人口统计完成后,便给全堡百姓登记造册,需得一家有个户口本簿,每个成年百姓都有个腰牌证明。”李啸认真地说道。
吴亮点头说道:“李大人此举,确有必要。将来我赤凤堡人口益多,管理更是不易,若不提前做好准备,恐难应对。”
“我亦是此意,这样,这户口本簿和腰牌证明,由吴亮你设计制作。该制度实施之后,凡我赤凤堡百姓与军士,皆需上户口,带腰牌。如此一来,可有效管理百姓,提防细作,安排各项工作也甚便利。”李啸肃然道。
“在下谨遵大人之令。”
三天后,由吴亮设计的户口本样本与腰牌样本递送给李啸。
李啸看了下,户口本由结实牛皮纸制作,约六开大小,上面分了好几页,每页都注明了这户家庭成员的姓名、男女、年纪、籍贯、住址之类信息空格,以便到时填写。
而吴亮设计的腰牌则更细致。一块一寸见方的光滑细致的杉木腰牌,正面刻的是佩戴人姓名、籍贯、编号。
背面则是行书所写的赤凤堡三字,旁边一行楷书小字:“凡赤凤堡成年百姓,皆需佩戴此牌,以备验看。若有遗失,需速去民政司补领。”
李啸点头笑道:“吴亮你之设计,甚合本官之意,就请立刻开始定作并实施吧。”
;
第六十七章 求才()
与众商人谈妥后的第三天,李啸终于决定,前往黄县县城的东儒书院,招些愿意来做事的书生过来。
其实这两天,李啸首先对内招聘,让他失望的是,除了吴亮外,全军人员之中,仅有两人粗读过半年私塾,水平仅仅为识得几十个字的程度,让他颇为失望,看来只得自已向外求贤了。
黄县县城内的东儒学院,建于明弘治年间,这几百年间,也出过几名进士,内有学生一百多名,还有学正,教谕,训导等多名教员,以这些人的水平能力,让他们出来担任商业司或民政司的慕僚文员,应该是绰绰有余之事。
为体现对读书人的尊重,李啸带着田威一行骑兵,亲自前往拜会。
寒风萧瑟马蹄疾,旷野茫茫自挥鞭,一行人过北马河,越陈家庄,过南高镇,再渡过黄水,总共花了一个多时辰,便到了黄县县城西门外。
快入城门之际,李啸将这个在后世以龙口粉丝与驴肉火烧闻名的县城,好好观看了一番。
眼前的黄县县城,外观为正方形,城周两里一百八十步,城墙高约三丈,顶厚二丈,全部城墙皆有包青砖,但外观残破,脱砖掉砖之处不少,不少地方更有深深地刀剑砍入痕迹,李啸知道,除了年深岁久无人修护外,黄县城墙的最大的损害,就是这一年多来兵匪祸结、攻打抢掠所致。城外还建有护城河一道,从黄水河中引水过来,深一丈六尺。设北门,南门、西门三门。在西门处,还设有牛羊墙一座。
李啸注意到,正对自已的城墙马面处,竟还摆了一尊佛朗机炮,还有两座小铁炮分别点缀于一旁。只是每个炮都是严重锈蚀,满是锈斑。李啸看得仔细,这一门佛朗机炮上和两门小铁炮上炮筒底部,竟都已长了厚厚一层青绿色的苔藓。
李啸暗叹,从这样的炮就可以看出,当前的山东明军军备废弛有多么严重。这些形同废铁的火炮,也只能这样装模作样摆着装点下门面罢了,估计除了吓吓老百姓,连只麻雀都吓不走。
一行人入城后,一路问人,直奔东儒书院而去。
黄县县城以正中的县衙为中心,规划建设了三条大街,十四条巷子,每条街巷上都不甚宽敞,更有肮脏污秽鸠形鹄面的大批流民充斥其间,寒风刮过时,粪尿臭气弥漫,尘土飞扬,更兼人声嘈杂,混合着两条商铺的叫卖吆喝,穿行在其中,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李啸一行人绕过了三条街巷后,在一条还算僻静幽深的巷子内,找到了东儒书院。
前来开门迎接李啸的,是一脸冷淡之色的东儒学院学正,崔拱瑄。
“不知李大人前来蔽院,有何贵干啊。”李啸刚做完自我介绍,崔拱瑄便冷冷说道,脸上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傲然不屑之色。
李啸心下颇疑,自已与这崔拱瑄素昧平生,却不知此人为何对自已这般态度。
一旁玄虎骑队长田威脸上顿时满是怒色,他正欲指责崔拱瑄的倨傲,却被李啸拉到了一边。
“李某前来,是想问一下学正,可有学子愿来我赤凤堡做事,如有愿来者,李啸愿出丰厚薪资延请。”李啸脸带微笑,语气平和地说道。
没想到听了李啸这番诚意之言,那崔拱瑄却是冷哼了一声,随即冷冷说道。“李大人,我东儒学院之学子,才学鄙薄,恐有负大人之望。大人还是前往别处,别觅良材吧。”
“你这厮好生无礼!李大人如此诚心诚意想从学院延请文士,你这酸儒连门都不让大人进入,便立刻冷语回拒,究竟是何居心!”一旁的田威实在忍不住了,大声喝骂。
“哦,不让李大人进门是崔某之错,却不知,当日李大人以下犯上,击杀广宁中屯所守备王大人,又携部众南逃山东,却是该当何罪呢。”崔拱瑄冷笑道。
李啸心中咯噔了一下,果然,这个一直不肯给自已好脸色看的崔拱瑄,对自已的不友好是有缘由的。他在心下暗叹,没想到自已撤至山东,一直低调处事,却万没想到,这般不堪之往事,却已传闻至此,以致今天让这酸儒这般数落。
李啸暗想,也不知道此人,是不是王道奇什么亲戚故交?
田威此时已是大怒,他刷地拔出腰刀,作势便要横搁着崔拱瑄脖子上。
李啸一声怒喝,田威气恨而退。
“哦,要砍杀老夫么?砍啊,怎么不砍了?崔某这一腔热血,正欲遍洒五步,以洗被尔等所秽之门庭,尔等不砍,却不可惜。”没想到崔拱瑄毫无惧色,连声讽刺。
“崔学正可是与王道奇有旧?”李啸没理会他的讥讽,平静问道。
“非亲非故!只是,崔某读过几句圣贤书,只知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崔拱瑄收了冷笑,咬牙大声吐出这句话。
李啸心下暗叹,原来这个崔拱瑄,竟对自已击杀上官之事如此痛恨,以至于抓住机会来自已面前表达愤怒。
好吧,你既出言不逊,那就别怪我李啸,说话不客气了。
“崔学正,道不同不相与谋。李某与王道奇之间的恩怨纠葛,非是你这般酸腐文人能明晓。只是本官要告诉你,李某所作所为,上无愧天,下无惭地,皆是利国护民之举。只是你等所谓读书之人,眼光如豆,只知所谓的上下等级,却根本不知何为国家兴亡,民族大义!”李啸脸带冷笑,最后这句话,语气大大加重。
“你,你这无耻武夫,竟然出语讥讽本学正!”崔拱瑄一脸愤怒,右手食指颤颤地指着李啸。
“崔学正,本官最后再说一句,别看你在这里道貌岸然地作引颈就戮的正义状,真若鞑子袭来,怕你还不知会做何形状!另外,别怪李某说得直接,象你这样的腐儒,纵在此地死一百遍,于国于家何益?李某可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