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拷鹛炖祝鹛炖子蒙饪牵稳绻拮印⒑贤氲炔煌剑谧盎鹨粲邪卜乓叩男】住5闳己螅鹨┰诿鼙盏奶悄谌忌眨哐蛊澹固潜樯巳耍送ν猓丫褪倌旰蟮氖掷紫嗖钗藜浮�

    “赵总头,你之所说,甚是有理。这样吧,这几个月你好好训练火器军士,待有条件了,先制震天雷,再研制火炮火铳。”李啸鼓励性地拍拍赵杰的肩膀。

    “在下谨遵千户大人谕令。”赵杰一脸郑重。

第六十四章 筑城规划() 
“李大人,现在山东之地,千户之堡若有一里周长,便堪称大堡了。现在大人要建之赤凤堡,周长二里,手笔之大,却让小老儿开了眼界。”一个花白头发,黑红脸膛,脸上全是皱褶的老汉,以一种佩服与犹疑混合的语气,笑着对李啸拱手说道。

    这名老汉,名叫常大利,是吴亮从莱州州城请来的,他带来的工匠队伍亦是最多,有一百多人,比起吴亮在登州,招远,黄县等地请来的工匠人数都要多。吴亮在这些地方,分别只请得数十人或十几人。故在各地工匠来齐后,李啸便安排人数最多又经验丰富的常大利,担任这些工匠的总头目,所有修建工作由他一体负责。

    “常师傅,本官说过,人手与费用均不是问题。只要你能尽快按本官要求,建好赤凤堡让我军民顺利安顿下来,工钱之类,本官到时一文不少。”李啸微笑道。

    “大人既这般说话,小老儿敢不尽力。”常大利摸了一把花白的胡须继续说道:“据小老儿当日修建之经验,要修建李大人之赤凤堡,却是偌大工程,一般皆要建好以下设施,诸如营房、粮仓、草料场、储仓,武库、马场,衙署,外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水井、护城濠。。。。。。”

    常大利一串名词念下来,让李啸不觉有些头晕。

    “常师傅,你先将草图画于本官观看,待我等商榷后,随即施工。”李啸打断了常大利。

    常大利连声答应,半个时辰后,他将草图画好,交于李啸观看。

    李啸看到,常大利这张设计图,基本上休现了现在大明朝内普通千户堡的一些特点。

    首先的,常大利规划了南北两处城门,然后分设了东、中、西三条主街和众多小巷,在赤凤堡南面二百多亩地中,他们熟练的划出上百份的基宅地,以为军兵营房和家属居住地。

    随后在正西面的中轴线尽端,常大利在这里划出一座庙宇的位置,此庙称为“正王庙”。然后,在东街与中街的交叉处,又划出一块地方,未来将在这里兴建“马王庙”,一个高高的戏台也将建在这里,戏台对面还将兴建“老爷庙”,此外在城的南端也将兴建一个“娘娘庙”。

    除此外,在城的东面地方,还要留出几块地修建未来彰表军功的庙祠,如旗寿庙、显忠祠、褒忠祠等。另外各条街巷的相交位置上,还将留出地方兴建各样市坊与牌坊。

    常大利本以为自已这份草图肯定会得到李啸的夸赞,不料,李啸见了之后,却摇头表示了反对。

    “常师傅,这份草图,虽合乎我大明千户堡之常见格局,却不是我军所需要之物。”李啸微笑道。

    “大人您的意思是?”

    “常大人,本官之意,一切以实用简便能好生安顿我军人员为要,象这些庙宇市坊之类,暂时可先不予规划,各处牌坊宗祠之类,除了祭奠我军英烈的忠烈祠外,暂不兴建。”

    “哦,那小老儿根据大人之意见修改便是。”

    最终,经与李啸吴亮等人详细讨论,最终定下的规划如下。

    整个赤凤堡,设计成正方形状,每面城墙长度均为三百八十余步(约500米),依然设计成南北两处城门,因赤凤堡地势较高,难于引水,李啸决定不挖护城河。

    赤凤堡内,根据李啸意见,象后世一样,首先规划十字主干道,主干道宽约八步(约10米),将整个赤凤堡分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区。然后在每个区内,再划十字形的次干道为区内主街,这类次干道主街宽约六步(约8米)。李啸要求,这些街道,全部采有青石板铺就,街道两边同样要有青石板彻成的排水沟,以便于清扫与整理。

    每个区的次干道再往下细分,则为巷子,李啸只强调一点,那就是巷子尽量平直,保持通畅,不得歪斜,除此之外,对于长度大小间距之类,就没有具体规定了。

    这种井井有条的堡内规划,既有古代唐朝城市的设计美感,也符合现代城市的规划理念,完全不同于明朝现有的这种官府与民居混杂,商铺与庙宇相间的市井风格。

    李啸心中有种直觉,那就是宋明时期那种充满了市井与闲散气息的城市氛围,会对民族性格产生诸如涣漫,软弱,得过且过之类不良影响。虽然李啸没有证据证明自已的观点,但这种直觉的观感,却让他还是选择了更倾向于汉唐时代的城市建筑风格。

    分区划定后,李啸初步规划了各区的用途。

    东北区为行政区,将来各类衙署,官邸,学堂,忠烈祠等均建于此处。

    西北区为仓储区,象金银,财货,粮食,草料,豆料,等,尽皆安置于此。

    西南区为军营区,象军营、校场、马厩、武库、食堂等军事设施,都安排在此区。

    东南区为家属区,各类民房、住宅,以及将来的澡堂之类皆在此区建设。

    这四个区并不是等比例大小的,李啸设计为整个十字中轴线,从往北移了50米,这样一来,行政区与仓储区面积要小,而家属区与军营区面积较大,从而保证地尽其用。

    最后,为了便于用水,李啸决定,在南北两个区相接近的地方,均开凿水井,共开凿两个,为保证经久耐用,均使用青石作基,并深掏深挖。

    当这幅建筑草图最终定稿后,李啸井井有条的规划方案,得到了众人的几乎一致的赞同。

    只有吴亮提出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没有规划在堡内修建商铺的位置。

    李啸解释道,现在山东并不太平,我军力量尚为薄弱,若立刻便招揽来路不明的商人来堡内开设商铺,要是被附近的盗匪,甚至是后金细作潜入堡中,哪怕只是纵一把火,都会对李啸这个初创的基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后果。

    所以李啸决定,暂时把商人都安排在堡外,等到几个月后,在有人担保的情况下,经检查确是正经商人,再给他们颁发许可执照,方可进入家属区开设商店,从而更加方便家属居民生活。毕竟现在家属区内,还是有足够的空地可以修建的。

    规划既定,即行开工。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修建城墙。

    这城墙,李啸与常大利商定,设计成宽6米,高15米,内里夯土为内墙,外包青砖的样式。现在大明境内,堡墙宽度基本在3…6米,高度在9…15米之间,李啸均取了最大值,以确保结实耐用。

    同时,李啸规定南北城门均修建设瓮城,而城墙之上,诸如雉堞,女墙,羊马墙,炮台,射孔等防御措施,统统按制修建,以保证堡城的防御能力。

    本来,李啸还想如西方一样,把堡城修成棱堡样式,从而让整个城堡不留死角,更大地增强堡城的守卫能力,只不过,他不是建筑专家,对棱堡也不甚了解,更无法把自已的想法传达给工匠们,故只能还是按明朝现有的规格修建。

    李啸下令,一众工匠,包括能干活的全墩家属,皆听从常大利的指挥,先从挖地基放青石开始修建堡墙。

    常大利告诉李啸,若要保证城墙宽度为6米,则地基青石至少要10米宽,李啸同意了他的要求。

    让李啸颇为欣慰的是,全墩人员,都欢欣鼓舞地加入到修建堡墙的之事中来。

    毕竟,从根本意义来说,这赤凤堡是为了他们自已而建。故每个人都爆发出了积极的动力,场面热火朝天。

    在开挖地基的第二天下午,田威王义守二人,招募的流民战兵及家属们,排成密密麻麻的队伍,终于赶回了赤凤堡。

第六十五章 扩充() 
“禀千户,我二人这段日子,走遍了登州、莱州、黄县、招远四地,共找得合格流民战兵1260人,家属2300多人,总算把千户大人的任务完成了!他娘的,这下有了这么多战兵,我军实力,又要大大增强了。”大冷的天气里,田威满是砂尘的脸上,却沁出一层细汗,他话语之中,透出明显的喜悦与自豪。

    “大人,这山东之地,与我们当初在锦州时,却是不同。这里的流民居无定所,有时能碰得一处流民成百上千,有时又半天难寻一人,实是不易寻找。我等找了这些天,方得把这些流民找齐。另外现在天气极冷,这些流民,老弱大部已是冻饿而死,故人数较少。”王义守同样一脸笑容,在一旁补充说道。

    李啸脸带微笑,拍了拍两人肩膀,说道:“二位辛苦,且带这些流民下去休息吃饭,让他们好好休息两天,恢复些气力,我等再共同商议一下将来之计划。”

    二人领命而去。李啸心想,幸亏自已已将草板屋修了几百座,倒是可以让这些流民几户一间地安排住下,让他们均得以安顿下来。

    流民安顿后的第二天,前往莱州、登州等地,贩卖毛皮人参东珠等财货的陈猴子与侯道二人,也开着二号福船回来了。

    “禀大人,这几天,我等去了登州与莱州两地,已将船上财货贩尽,共贩得财货十二万七千两银子!”陈猴子一脸喜色,手中恭敬递过来一张帐单,请李啸过目。

    李啸看了帐单,心下估算了一下,倒也差不多就是此数,于是,他夸奖了二人几句,便安排吴亮等人,将这些贩货所得金银一并入库。

    钱财入库后,吴亮悄悄地向李啸报告了库中金银积储数额,据初步统计,共有黄金一万四千两,银子二十六万两。

    李啸闻言,心下极为欣喜。

    现在的李啸全军,有了这笔巨款,终于再不会如当初在锦州那般,在钱财上的备受制约了。

    只不过,李啸还是打算一步步走,毕竟,现在的他除了这笔钱财,再无任何经济来源,凡事还是小心规划才是正确的做法。

    当天晚上,李啸召集吴亮,田威,王义守,莫长荣,陈猴子,段时棨,赵杰七人,共同商议李啸军的扩军规划。

    进入李啸军最核心的圈子,火器总头赵杰,心下十分激动,暗暗发誓要将李啸交待下来之事做到最好。

    最终,众人议定,李啸军规划如下:

    首先优先补充骑兵,李啸军经上次海岸一战后,原本有骑兵48人,后接纳守备王道奇的家丁骑兵12人,现有共有骑兵60人,李啸决定,利用现有的70多匹空置战马,从这1260人的流兵战兵中,补充70个懂骑术者进去,将整个骑兵队扩充为130人,其中重甲玄虎骑扩充为70人,轻骑飞鹞子扩充为60人。

    接下来扩充步兵,李啸规划,从现在开始,枪盾兵中,最小的单位为甲,设正副甲长二人,包括正副甲长在内,每甲人数为20人。

    每五甲为一队,加上正副队长,每队人数均为122人。

    李啸决定,共组成盾兵3队,枪兵6队。现有枪盾兵总数为78人,故要再补充入1020人。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