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虎-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3岁,正是当代大学生刚毕业不久的年纪。然而,与人们所想象的年轻人那种朝气蓬勃,欢乐开朗的直观印象不同,这位崇祯皇帝,这位大明王朝的统治者,却有着与自身年纪完全不相符的一脸憔悴与早衰。他眼圈发黑,眼角处有长期熬夜未休息好形成的鱼尾纹,鬓角上则有极为明显的星星点点的白发。

    崇祯皇帝,这位明王朝的末代统治者,面对整个中华大地上日渐糜烂的局势,力不从心,又勉力挣扎。自登基以来,各地明军战败的消息纷沓传来,让他又愤怒又痛心。年轻的皇帝时常做同样的恶梦,那就是,自已身处一个巨大的漩涡之处,虽不停地奋力挣扎,却于事无补,最终被这个巨大的黑色漩涡越吸越深,直至吞没。

    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从陕西流窜而出的流贼越来越猖獗,自去年入寇山西,今年上半年,又侵掠肆虐了整个北直隶的南半部,现在,又纷扰南下入侵河南,虽然朝廷于前段时间射杀了流寇总头目紫金梁王自用,但号称三十六营的流寇各部却并未受到多大的损失,仍旧与曹文诏、张应昌、左良玉、邓玘、倪宠、王朴等部明军,激战于河南西部与北部。

    崇祯皇帝极其担忧河南局势,他把流寇活跃于秦晋豫三省的原因,归咎于官军作战不力,私心自保之故。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他派太监陈大奎、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为内中军,分别出任曹文诏、张应昌、左良玉,邓玘四镇的监军。

    年轻的皇帝没想到,因为他的心急反而办坏事,原本各部明军之间,就是龃龉不断,互相倾轧,现在又有了朝廷派来的太监当监军内官,使得局面更加崩坏。各部剿寇明军更加自保营私,避寇不战。用《明史》中的话说,就是“然群帅势相轧,又以中官监军,意弗善也。于是诸军皆无战心,尽壁河北,彼此观望,莫利先入,故贼无所惮也。”

    种种坏消息接连而至,让皇帝心情沮丧而恶劣。

    他身边太监们几乎从未见他的笑脸,相反,时不时要受到愤怒的皇帝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皇帝暴怒之时,太监们更是诺诺唯唯,只得咬牙忍受,让内心受伤的皇帝发泄胸中郁结的怒气。

    “。。。。。。流贼显道神等据笴岚,四处剽掠,截杀百姓,官军剿之难平,山西之贼,迄不得平矣。。。。。。”

    读着读着,山西巡抚许鼎臣这封奏章,被崇祯狠狠地掼在地上。

    “皆是无用之辈!剿匪经年,流寇犹是这般猖狂,朕养你们何用!”崇祯站起身来,手指虚空,切齿怒喝。

    周围一众太监噤若寒蝉。

    在这一片死寂之际,殿外突然远远传来了兵部尚书张凤翼惊喜的声音。“陛下,喜报!喜报!”

    崇祯看到,这大冷的天气里,在一名小太监引领下,小跑入殿的张凤翼脸上,却是一脸细密的油汗,不过,更明显的,则是那一脸掩饰不住的喜悦。

    “张爱卿,何喜之有啊?”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我辽东将士与鞑子野外激战,大捷而归,全歼鞑子,共得鞑子首级43颗啊!”张凤翼手捧奏章,迅速跪地行礼。

    一名太监快速地从张凤翼手中,接过奏章,恭敬地放在崇祯皇帝面前的御案上。

    崇祯急速地翻看着,渐渐地,脸上严峻的神情开始舒展。

    身边太监惊讶地发现,皇帝的那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

    那是一种饱受压抑后,充分绽放的喜悦。

    年轻的皇帝将手中的奏章,反复地看了几遍,一脸笑容越发灿烂。心情兴奋地他起身踱步,嘴里吟哦有声,双眼之中,充满了希望的光泽。

    “爱卿平身!果是难得的好消息,辽东将士这次捷报,让朕凭添精神矣!”

    张凤翼起身,发现原先总是一脸愁容的皇帝正微笑地看着他,目光温暖而欣慰。

    “禀陛下,此战为近年殊少之大胜,实托陛下之洪福也。”张凤翼连声恭唯。

    崇祯大笑,他来回走了几步,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身对张凤翼问道:“九苞,奏章中所说的那个李啸,可是上次所报的斩得鞑首六级的那人?”

    “禀陛下,正是此人。”

    “哦。”

    崇祯皇帝有种强烈的直觉,这个被两封奏章均当成配角的李啸,很可能战功远不止是这个上奏的数目,极可能还有更大的功绩被上官强行分润。

    这种大明官场的潜规则,皇帝其实心知肚明,但却无可奈何。毕竟此举成例已久,而且每次每个人的晋升官职均有上限。那么,这个人多出的战功,自然被上官分润,这种做法在这些明朝将领眼中,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个上报的数字很精巧,几乎正好是百户官李啸一次战斗所能晋升的极限。现在明军接连战败的背景下,鞑子头颅更是珍贵难得,故晋升所需的数额比以前要少很多。原先约需30名头颅的数额才能升为正千户,现在只需18颗便够了。那么,这名半个月前才晋升成百户的李啸,正好可以凭斩获的这18名鞑子头颅,堂堂正正地晋升为一名正千户。

    年轻的皇帝对这个只比自已小两岁的21岁青年将领李啸,越发感觉好奇与欣赏。

    “此人,当是不凡,将来若有机会,还要让此人来京师,让朕见上一见方好。”皇帝心下暗暗沉吟。

    随后,皇帝对正恭敬地等着自已发话的张凤翼笑着说道:“这番战功,颇是难得。张爱卿亦是功劳不小。可着兵部派人详核首级真伪,如属实,对有功人员当不吝重赏。”

    听到皇帝的表扬,张凤翼一脸喜色无限,他越发恭敬地拱手垂首答道:“请皇上放心,微臣会立刻派人往辽东探查。”

    一脸舒展笑容的崇祯皇帝站起身来,又对张凤翼说道:“首级核实后,即速押往京师,朕要亲自去太庙告慰祖先。”

    张凤翼一拜至地:“微臣谨遵圣谕。”

    (谢谢影孑冷风,书友150725194810815打赏,希望各位读者多收藏,多推荐)

第四十八章 战阵() 
在朝廷升赏的嘉奖令来时,李啸全军,正在演练战阵配合。

    枪兵与盾兵能密切有效地配合作战,正是李啸所设定的战阵的精髓。

    这样的一体式战阵中,并不太依赖个人的武勇,而是整个团队的密切协作,相互配合。

    就说这90人的战兵阵列,如果训练好了,哪怕是面对最精锐的鞑虏白摆牙喇兵,也会全然无惧。毕竟单个敌兵就算再能打,武艺再高,面对几十条同时凶猛刺来的长枪,前面又有密集的尖刺盾牌结墙隔阻,这些被动挨打还无法有效还手的敌军,除了最终落败而逃外,还能有什么办法么?

    这就是枪盾战阵的优势所在。

    战阵演练到极致,则是千人如一,万人如一,用集体的力量高效有序地杀敌作战。

    这也是李啸对战阵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这一天上午,在不归墩外,李啸举行了枪盾战阵的配合练习。

    很快,这场吸引了全墩人员目光,激动人心的枪盾战阵配合演练开始了。

    如果能从天下俯看下去,可以看到这样的练兵情景。

    演练场边上,有个临时搭建的指挥台,台上一面巨大的红底飞虎啸日旗迎风飘扬,极有气势。这面绣着斑斓猛虎扑向一轮红日的红色军旗,的便是李啸亲自设计的李啸军旗帜。

    此时,由李啸亲自担任金鼓手,而赞画吴亮则挥舞旗帜进行指挥。

    由莫长荣率领的盾兵,和段时棨率领的两队枪兵,成三列纵队进入演练场地,然后,按往日训练要求,盾兵前,枪兵后,迅速地摆成三条笔直的直线。

    为了更好地管理枪盾兵,李啸将枪兵队长段时棨提拔了一格,升为哨长,手下的枪兵们,则分为了枪兵甲队和枪兵乙队。

    然后,由莫长荣与段时棨两人推荐,李啸选定了以下人选为枪盾兵的领导。

    盾兵队长莫长荣,副队长鲍昭。

    枪兵哨长段时棨,兼甲队队长,甲队副队长罗正。

    枪兵乙队队长姜尊,副队长黄保。

    这个罗正,让李啸印象深刻。

    此人当日,原本因为身体偏瘦,没有被选为战兵,而是作为预备兵。后来因为战兵古远装病,被全家逐出墩去,这才让罗正填上了古远的位置。

    没想到罗正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在训练中极其刻苦,刺杀成绩非常优秀,让枪兵哨长段时棨刮目相看,然后亲自提出让他担任枪兵甲队副队长。

    李啸让盾兵队长莫长荣站在盾兵队伍的最右侧,而盾兵副队鲍昭则在站盾兵队伍的中央。

    同样,枪兵哨长段时棨站在枪兵甲队的最右侧,而枪兵副队罗正站在枪兵甲队队的中间位置。后面的枪兵乙队,亦是如是站立。

    指挥台处隆隆地鼓声响起,赞画吴亮,高举那面巨大的红底飞虎啸日旗,凛然前指,队伍最右侧的盾兵队长莫长荣见到,立刻大声呼喝:“盾兵前进!”

    他刚喊完,站在盾兵队伍中央的盾兵副队长鲍昭同样大声呼喝:“盾兵前进!”,副队也要这样喊的目的,是保证左侧的十四名盾兵同样能听清指令。副队喊完,三十名神情凝重身穿鸳鸯战袄排成一条笔直直线的盾兵,立刻手中紧持大盾,左右盾牌互相并排连接,让大盾密密地排成一条笔直却几不透风的墙壁,然后随着战鼓声稳稳而统一的迈步前进。

    盾兵向前行进后,枪兵队伍最右侧的枪兵哨长段时棨立刻呼喝道:“枪兵前进!”

    随之,枪兵队伍中间的副队罗正也同样呼喝道:“枪兵前进!”

    他的话语刚落,一脸严肃身着棉甲的三十名枪兵同样排成一条笔直的直线,统一靠右侧斜向上持握长枪,保持离盾兵队伍两步的距离,整齐有序地紧随着前面盾兵的步伐而前进。

    枪兵甲队前行了一步开外后,身着鸳鸯战袄的枪兵乙队两名队长也先后高喊口号,指挥队伍,排成笔直的直线,与甲队保持了一步之遥,向前整齐前进。

    指挥台上的战鼓更加激烈了,飞虎旗帜交叉挥舞,盾兵队长莫长荣大喝:“立盾!”盾兵副队鲍昭同样大喝道:“立盾!”他的话音刚落,便听得“砰”地一声重响,却是三十面蒙铁厚盾同时落放于地的声音。

    莫长荣的声音又猛地暴起:“蹲下!抵住!”在盾兵副队鲍昭同样说完此话后,三十名盾兵同时下蹲,并将盾牌摆成倾斜状,然后用肩膀牢牢抵住大盾倾斜的上端,从而,做好了完整的战阵防护。

    在盾兵们做下蹲动作时,后面的枪兵队长段时棨大喝道:“枪兵准备!”,枪兵副队罗正同样喊完此话,三十名排成笔直一排的枪兵上前一步,保持离盾兵一步的距离,同时,手中长枪横握,那闪着撕⒌娜饩智雇菲肫朐焦懊娴拇蠖芏ザ耍诔梢惶醣手倍嗌钡乃劳鲋獭�

    后面的枪兵乙队则在甲队之后,保持一步之遥站立,按李啸要求,若甲队有枪兵受伤或死亡,乙队人员随时填充上去。

    在前面的盾兵摆成了一条沉默而坚实的钢铁防线后,后面的枪兵阵列基本上都被盾牌掩护至胸口位置,随着枪兵队长段时棨的暴喝:“枪兵攻击!”,副队罗正立刻同声呼喝“枪兵攻击!”,三十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