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李自成之手,不过思来想去还是别给现在的李自成找麻烦的好,这人最好留为己用。自己当然知道大明王朝走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和当口,招安了一个李自成,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李自成。但脱颖而出的农民军优秀领袖们能收一个是一个,延缓延缓也好。同时,说大明王朝亡于此时已经势大的东虏之手,远远比什么亡于农民军之手更能取信于人,或者说更有忽悠度。
第3章 摊牌()
对于十七年后大明亡于关外东虏的所谓“预言”,王承恩当然并没有视为笑谈。虽然不算是朝廷的重臣,但对于关外的局势,稍微有点儿地位的人物也都略知一二。锦州城外的大战刚结束不过几个月,并以满桂重伤为代价勉强没有再败,可是整个天启年间丢兵失地,尤其是万历末到天启初年从萨尔浒到辽阳沈阳等地的一系列惨败的阴影仍然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挥之不去。
当然,见到皇帝依旧牵挂着国家大事,并非对于这些事情完全没有兴趣也不闻不问的昏君,王承恩的心中也多少有些安慰。但还是劝说道:“陛下,即便如此,十七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切都还可以从长计议。有上天的眷顾,相信一定可以改写天命。眼下,东虏刚刚败于锦州,又有王之臣、满桂、毛文龙等人镇守边关。东虏之事至少一时无忧。如不趁此时机扫除魏忠逆,等东虏养精蓄锐恢复实力再度展开攻势,那魏逆恐有借兵祸谋权之忧。。。”
“袁崇焕呢?”此时的萧轩也有些奇怪。宁锦大捷不是袁崇焕打的么?萧轩是读过小说《窃明》的人,也看过不少争论争议,觉得这种疑点人物是否通敌叛国的问题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算这种事是子虚乌有,大话王也是跑不了的。对历史稍有了解的萧轩至少认为所谓五年平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很多明末架空小说里的穿越者都做不到。
萧轩是现代人,直呼其名习惯了。王承恩则感觉这位新皇并不认识袁督师,怎么口气中有些轻蔑和贬义?因此趁机说道:“袁督师做官不好,可终究算是临危受命打退了建奴的进攻。那魏逆赏罚不明,竟迫使袁督师回乡,兵部侍郎袁可立被迫辞呈。。。”
“袁可立是袁崇焕什么人?”萧轩如同一个彻底的二愣子外行一般询问。这就更让王承恩有些奇怪了。进攻之前,不是对于朝廷要事上的一些重臣,都做过一番介绍么,怎么忘性这么大?
“回陛下,袁可立与袁崇焕并无关系,此前曾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天启三年十月初六日晋兵部右侍郎。。。”
“巡抚登莱?那与毛文龙一定关系匪浅了?”这点儿常识萧轩似乎还是有的。
“陛下猜的不错,袁可立当年曾经还算认真的支持过东江镇。。。”
听到这样的话,萧轩久久沉默不语。魏忠贤等人是能是庸、是忠是奸,自己之前始终不能定论。尤其以前在某些论坛不少时间可听过不少为“阉党”翻案的话。不过从逻辑上推断:如果袁崇焕是坏人,那毛文龙就是好人,反之亦然。你又贬袁崇焕,又拖毛文龙的后腿算怎么回事?就算宁锦大捷没有两宋时代仙人关、杀金坪、还有宋辽战争诸役那样的斩首战绩,“虽胜即贬”也有点儿太过了。
见到新皇沉默不语,王承恩也心中暗喜:或许,真的是回心转意了?
沉默中的萧轩也在思考:究竟怎么处理九千岁等一众人?是不是要仿效崇祯旧事?虽然没有多少政治经验,但此时的萧轩可以感觉的道:如果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继续采取优柔寡断甚至跳船的态度,那么结果很可能是失去王承恩等人的信任,还有包括太后张嫣、夫人家周玉凤周奎等人乃至田秀英等人的抛弃,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但自己绝不可忽视。毕竟,自己从一开始就是有自己的核心支持者和班底的人物,别的班底也就算了。王承恩乃是在历史上的煤山证明过自己的。自己怎么可能舍去证明过自己的人物,另选不能证明自己的魏忠贤为班底呢?
自己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担心:如果如历史上那样扫除了魏逆,会不会重新成为某些势力的傀儡从而拿不到兵权?魏忠贤倒台之后,崇祯的实权究竟有多大?有没有亲自整顿京营,至少是练新军的权力?这些似乎自己也一无所知。
历史上的崇祯其实也如很多架空小说主角们一样有一支依靠自己的亲信建立颇为堪战的勇卫营,并且诞生过周遇吉、黄得功等不少忠勇之臣,还与那些架空小说主角们一样拥有赫赫战功。这支新军的建立,周玉凤、曹化淳乃至王承恩等人都用了不少心思。只是此时的萧轩显然没听说过这些。
“打算见见这位厂臣,看看。。。看看此人的口风和底气如何。。。”萧轩忽然说道。他其实是想说看看魏忠贤的底线在什么地方。是否会给予自己亲自编练亲卫新军的权力。如果这点儿心胸都没有?那就讲不了说不起了,自己也只能摊牌了。只是萧轩觉得王承恩未必会同意,于是就换了一个说法。
“魏逆纵横宫中多年,为人城府极深,陛下可千万不要为那逆贼的表象与言辞所迷惑。。”
“这个我。。。朕。。。自然明白。。。”萧轩郑重的说道。
魏忠贤得知这位新皇竟然要亲自召见自己,心中不由一笑,心道到底是少年心性,估计是要向自己交底了吧?这样也好。宫中爪牙田尔耕多少有些担心魏忠贤在乾清宫的安危,也担心王承恩等人狗急跳墙。对此魏忠贤也只是一笑,没有多解释什么。
此时的宫中,其实很多人还都在看风向,贸然站边的事是不敢做的。如果王承恩还有手下人,魏忠贤自认为凭借自己的武艺还有几个跟班的就能轻易应付。毕竟这些年来自己在宫中的积威可不是随便说说。
“陛下万安,老奴奉陛下之命前来。”当在魏忠贤在乾清宫书房内见到刚刚登基的新皇的时候,并没有示弱的打算,而是在口气之中多了几分不恭与硬气,显现出自己是一个有底线的人物。
萧轩思索片刻,又看了看这个年近六旬老谋神算模样的枭雄,终究也没有打算一开始就开门见山,还是打算谈谈口风:“登基以来这几天朕没有上朝,可有什么要事没有?”
第4章 练兵权()
“新皇登基,一切祥瑞。关外关内都没有要紧的大事儿。圣上要是想亲阅奏章,老奴这就。。。”就在魏忠贤打算用套路性的话做为试探的时候,就突然看到了萧轩那似乎有些不屑一顾而多少有些凌厉的目光。
“哦,瞧老奴这记性。内阁首辅黄立极汇同礼部为新皇拟定好了四个关于明年元年的年号,分别是“乾圣”“兴福”“咸嘉”“崇祯”马上就会将奏章送来由圣上亲自朱批选定。。。
此时的萧轩还是沉默了片刻:自己既然穿越崇祯,那最大的优势就是历史的先知了。不知道如果选择其他年号,比如自己比较中意的兴福之类,会不会一切都有不同。可那样一来的变数毫无疑问就会给自己增加麻烦。思来想去,萧轩最终还是打算尊重这服被附体的原主,在心中默念道,从今天开始我就是崇祯,崇祯就是我了。不知道这你个亡国之君能不能在我手中起死回生,再造中兴盛世:“第一个太高大了,本人当不起。第二个似乎有些反话的意味,也不好。第三个也似乎有些不吉,有兵戈之意,还是选择第四个吧。。。”
“陛下圣明!不过一会儿还是让内阁把奏章送来朱批的好。。。”魏忠贤笑道。
此时此刻,萧轩的心也调整过来并且通透了,再次用穿越以来没有的眼光郑重的盯着魏忠贤的目光。只不过此时的魏忠贤似乎并没有与自己对视斗勇的打算,而是在最初感觉到自己的目光之后就低头含笑沉默不语。
“魏忠贤!”此时的崇祯忽然直呼其名郑重的说道。
魏忠贤此时也并不示弱的抬起了头,他还是没有想到摊牌会来的如此之快。也因此庆幸:这个新皇还是太急了。如果他用正常渠道动用手中权力和亲信清理后宫,然后和外面那些东林暗桩里应外合的配合,或许还能稳操胜券。如果现在要在这乾清宫里动手,那自己还算是多少有些胜算的。
可此时的萧轩却并未如魏忠贤预料到的那样很早就搞摔杯为号那套,而是郑重的说道:“你可知道我大明如今已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么?再要为了一己私利争斗下去,朕的最坏下场是五国城旧地重游,苟延残喘数年。你可就是被挫骨扬灰收买人心的结果。满人可不会要你这种旧臣太监”
听到这样的话,魏忠贤的心多少有些放了下来:“陛下放心,东虏虽然强悍,可相比当年的金国它核心部众太少。八旗之中老幼上阵全面动员也不过十万之众,堪战之兵不过四五万而已。而且过去两年来看东虏在火器面前野战易而攻坚难,一时半会儿还动摇不了边关重兵,也不敢南下。。。”
“所以天下的安危,就完全要寄望于满人不会自己铸重炮,也得不到任何红夷大炮相关的类似技术?一旦他们想出法子来攻坚破寨了,靖康之变也就来了?”此时的崇祯接着冷冷的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此时的魏忠贤终究感觉这位新皇有话要说。而且很可能是要求一些东西。
萧轩也不再拐弯莫脚,直言不讳的说道:“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朕知道京营乃至宫中的很多部队都已不堪战,朕要训练一支属于自己的亲军。年纪是十三四岁左右的未婚良家最好,不要净身的人,人数五百出头即可。粮饷、军械,都不希望有人刁难。更不希望有人掺沙子。选兵的时候,也是朕从亲自从至少五千名适龄同类中选拔,无业游民浮华乞丐之类最好不要进场。朕想这应该花不了几万两银子。这个要求,你觉得如何呢?如果这件事情你不打算认真配合,而是找一些麻烦,耍一些花招。哪怕一处,那。。。那朕也只能让后宫中某些打算做吕不韦的人或者让外面怀孕进攻的人滚出宫了。同时尽朕所能让给朕添堵的人下课了。这个要求,成,还是不成?如果成,那么你魏忠贤可以暂算是朕的人。朕还可以拿你送来的那四位美女为嫔妃,如果一切都顺利。就算是这后位,都不是不可以考虑重立。。。。”
萧轩完全没有把握仅仅凭借自己的一席话和装腔作势就让魏忠贤这样的人立竿见影不填麻烦的照办,于是抬出了一些自己能够动用的历史先知与大杀器。心想在这样的威逼利诱面前,如果魏忠贤还是推三阻四或者打哈哈,那就是太不识抬举了。
一开始的时候萧轩也想过编练五千人马,因为就算兵在精,哪怕如《窃明》中的磐石营,也要至少数千人才能起到战略作用。不过仔细一算,还是担心五千像样兵马所需要的很可能几十万两银子会动太多人的奶酪,而且优选几千兵那就要找几万适龄兵员,整个京师及周边也未必有严格的几万适龄兵员。这种大事就算魏忠贤应允下来,也不是一两个月内能妥当的。自己先编练几百亲信做为日后十人团也好,军官骨干也好,显然是一个更合理的方式。毕竟军队是讲究组织和等级的,相互之间能够熟识的同届兵加同龄兵,很显然要比各个年龄段都有的大杂烩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