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长官,胜!”年轻军官声调中带着些许憋不住的笑意。
杨天风撇了撇嘴,轻轻摇着头,指着王强对士兵命令道:“带他去禁闭室。”说完又将目光转向有些目瞪口呆的老兵们,淡淡地说道:“继续,还有谁觉得自己很厉害,尽可以来展示一下。”
韩小守咽了口唾沫,知道刚才为什么那些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王强了,向姓杨的挑战,确实很白痴。但别人也这么厉害?他不相信,迈步上前,挑了一名看起来相对较瘦弱的对手。
很可惜,韩小守坚持了几个回合后,被对手一脚踩中脚面,疼得呲牙时,脸上又挨了一拳,鼻口冒血地败下阵来,被送进了禁闭室。
两个身手最厉害的家伙惨败下去,老兵们都有些打怵,这明摆着就是专门来收拾他们的,又挨揍,又关禁闭,何苦呢!
沈德会挠挠头,磨磨蹭蹭地走出来,对杨天风咧嘴一笑,说道:“长官,我就不献丑了,直接去禁闭室。”
有了带头的,其他人也觉得再上前挑战是自讨苦吃,都垂头丧气地宣布放弃权利,直接去关小黑屋。
杨天风穿好衣服,脸色也缓和下来,对学生队干部说道:“解散吧,下午你们就参加训练。”
“敬礼!”随着学生队领头干部的口令,所有人都挺胸抬头,把军礼敬得异常标准整齐。
衡山,又名南岳,是我国五岳之一。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这是对衡山的赞美。
面对着如此美景,蒋zs的心情却好不起来。刚刚从长沙大火现场赶回来,那余烟未尽,飘散着人肉烧焦臭味的焦土,还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让他深感问题之严重。
自芦沟桥事变后,国府便再三重申焦土抗战的政策,而且在许多中国*军队将士中都有充分体现。蒋zs对全国抗日将士发出训示:“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那就必须不惜牺牲来和倭寇死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李宗仁将军也发表焦上抗战论,指出:“只要我们树立必胜信心,发扬民族决战精神,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把我国辽阔的疆土都变成反侵略战争的战场。实行坚壁清野,实行焦土抗战,陷敌于民族战争的泥沼之中,则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最后胜利。”
焦土抗战,不得以之策,豪言壮语中也透出了几丝悲壮。为了民族的生存,不惜以自己的血去换取敌人的血;不惜将我每一寸国土,都变成反法西斯侵略的火海;不惜将我国土上一切都毁灭殆尽,也决不向敌人低头屈服。
一个老大落后的中国与工业十分先进、军力十分强大的日本相对抗,焦土抗战本身是没有错的。但长沙城里突然冒起的一把大火,烧得鬼神为之惊异,引起人民的强烈震怒,也把刚从武汉战场撤退到湖南的蒋zs,惊得膛目结舌。
众人所指,皆归于焦土抗战的过失。而就这一次事件的根本成因研究,可以说不是属于那一个人的错误,而可以说是整个团体的错误。团体的错误,他蒋zs便应该是天字第一号的大错人。
长沙大火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和舆论界的强烈谴责,在陪都重庆主持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工作的汪精卫,也借机蹦了出来,对抗战提出非难和指责,发表了为什么要错误理解焦土抗战,宣称如果焦土抗战就是象长沙那样毁灭自己,那还不如不抗战的好。
“娘希匹,都不是好东西。”
蒋委员长心中的火气压得难受,又想起了象韩复榘那样不听招呼,象长沙大火那样乱捅漏子的高中级将领,还有某些将领指挥无能,各行其事,保守实力,不顾民族利益和抗战大局;有的部队军纪涣散,土匪习气严重,军行所至,老百姓逃避;军队中的种种可耻行为和现象,让蒋委员长更是火冒三丈。
“委员长,军统戴局长派人送来了新印刷的游击战纲要。”一个侍从官走进来报告。
蒋zs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侍从官将书放下,他坐在椅子上,慢慢喝着水,回复着心情。半晌,他的目光投注在还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新书,封面上的书名还是他题写的。
第六十章 衡山军事会议(求收藏)()
第三更求收藏,请朋友们多多支持。
******************************************************************
如果追溯起来,真正让蒋zs对游击战术产生深刻体验的应当是红军的几次反“围剿”的战役。1930年12月至1933年3月,国民党对****红军进行了四次“围剿”,均遭败绩,这一惨痛教训促使国民党开始研究红军的战术及应付对策。
五次“围剿”红军的经历,对国民党军事思想的转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国民党从中了解和熟悉了红军的游击战术,并且着手研究和运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参加过“围剿”红军战争的将领对于红军的游击战术记忆犹新,容易接受和运用这种战术去抵御外侮。国民党抗日名将关麟征便曾说:“只有用红军打我们的战术,才能打倒日本。”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情况下,国民党内许多将领和战略家意识到中日战争不可避免,因而也在认真研究应敌方略。
特别是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军基本上是实行深沟高垒式的阵地战,但却屡战屡败,损失惨。,国民党内部研究游击战术的风气便日炽一日,许多富有作战经验的高级将领著书立说,纵谈游击战的妙法,从而推动了敌后游击战的理论研究。
这其中,新桂系编撰焦土丛刊,蒋百里著有新式游击战术纲要,冯玉祥著有抗日游击战术问答,黄绍竑著有游击战的理论与实际,甚至连文人政客也纷纷对游击战品头论足。
而早在1938年四月,蒋zs和军委会就意识到日益扩增的沦陷区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因而对沦陷区作了如下全方位的战略指导:“在失陷地区除对敌政治经济文化始终不妥协外,同时展开广大游击战,使侵入敌军只能占点占线,不能利用其军事威力发生政治势力而占有其面积,且使敌军对其所占点线之周围在军事上发生严重顾虑,不能长驱直入,以摧毁其战略上之企图。”
于是,就在国府迫切地需要一本规范游击战的战术方法、指导国民党游击战争的纲领性文件时,军统方面送来了经过处理的杨天风的波亚战术精义。不,新书的名字叫游击战纲要手册。
不得不说,戴l是最善于揣摸蒋zs心理的人。虽然书中大部采用了杨天风的著述,但却经过了适当的艺术加工,变得很不一样起来。
首先,书的开头将游击战术的运用提早到了民国之前,将国父孙先生领导的暗杀、突袭和军事冒险等无数次军事斗争,赋予了游击战术的部分特征,并称孙先生对游击战的研究“不遗余力,故其心得亦深”。
然后书中又写到了蒋委员长在1933年强调的“剿匪”的战略战术,即“轻装急进,便装远探,秘密敏捷,夜行晓袭”。嗯,嗯,蒋委员长的这一“研究成果”已经汇编成剿匪手本,大量发行,杨天风只不过是借题再发挥而已。
当然,书中光有这两大巨头的高瞻远瞩还不够,又将蒋百里、李宗仁、冯玉祥等国府高官名将关于游击战术的文章统统编上,终于洋洋洒洒形成了现在这本游击战纲要手册。至于杨天风嘛,在书中列名的作者当中排名最末,也算是聊有安慰了。
不管怎么说,杨天风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他也并不是那么注意自己的名声,只要中国人能够的抗战中多杀死几个鬼子,他从心理上感到爽就行了,反正他已经而且正在积攒着自己的财产。
但现在,蒋委员长确实开始关注这个素未谋面的杨天风。嗯嗯,同是在日本学习过的,蒋委员长可是一直声称自己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多少对杨姓小弟有些亲切感。
奔袭百里,生俘日军高级将领,光复两座县城,还能写出这样不错的能够指导国x军游击战争的书,确实是个值得培养的对象。虽然国共同在抗战,但培养自己的抗战英雄和抗战队伍,无论从风光上,还是从实力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委员长,人都到齐了。”侍从官再次走进来,打断了蒋委员长的思考。
蒋zs点了点头,站起身,拿起桌上的游击战纲要,缓缓走了出去。
衡山军事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一期作战的经验教训,确定第二期抗战的战略方针。参加这次会议的除军委会各部和全国的高级将领外,第三、第五战区师长以上军官百余人,也被通知列席大会,中g的周el和第18集团军参谋长也会参加了会议。
蒋zs和将领们事先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认为:日军占领武汉以后,因兵力不足,补充困难,已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但是,敌陆海空军种和兵种齐备,训练有素,兵器配备较充足,人力强大,战斗力仍很强。
鉴于以上情况,第二期作战,将是敌我相持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日军不可能再深入到国民政府的后方;中国*军队也不可能一下打败日本人,将其赶出中国去。
基于以上对形势的判断,中国*军队第二期作战的指导方针和谋略: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之游击部队,加强敌后之控制与扰袭,化敌人后方为前方,迫敌局促于点线,阻止其全面统治与物资掠夺,粉碎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之企图;同时,抽出部队轮流整训,强化战力。准备总反攻。
也就是说,随着正面战场的相对平静,国府将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高度而加以重视,而游击战纲要将作为指导国民党游击战争的纲领性文件,颁发各战区、各军事学校,作为开展游击战的教材,为游击战的实施提供可行依据。
而此时,蒋zs的心情好转了不少。原来,国民党的抗日游击战术思想受教于中g,但又远远落后于中g,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现在国*军也有了足以与中g媲美的游击战理论。哼哼,敌后战场还会只是八路军、新四军的天下吗?
第六十一章 索要物资,长期回报?(求收藏)()
三更求收藏啦,请朋友们多多支持。n頂n点n小n说,。
******************************************************************
“杨兄——条件好说。”马玉名咬了咬牙,又看了一眼清单上的其他物资,其中有27mm、40mm的无缝钢管等等,他狠狠地点了点头,“这些我向上面转达,尽力筹措,只是需要时间。”
“付出就会有回报。”杨天风把手中怪模怪样的左轮枪放到桌上,一推,便滑到马玉名面前,他又意味深长地说道:“而且这回报在以后是连续的,而不是只此一次。”
马玉名迅即地把枪和消音器抓到手中,翻来覆去地摆弄。然后,学着杨天风的样子,抬手举枪,冲着墙角开了一枪。
声音象放了个鞭炮,但这效果已经很让马玉名感到满意。
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