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实际情况可能不象赵所说的“以一报十”那么夸张,但把战绩往大了说倒真屡见不鲜。
比如台儿庄会战,此战日军承认的伤亡是人,李宗仁向蒋委员长报告的歼敌人数是两万余人,而当蒋委员长向外宣布大捷时,数据成了:“是役敌死伤三万余众,我缴获步枪万余枝,轻重机枪九百三十一挺,步兵炮七十七门,坦克四十辆,大炮五十余门,俘敌无数
。敌板垣及矾谷师团主力业已被我歼灭。”
而日军战报的注水率也不遑多让,无论是与国*军作战,还是与八路军作战,夸大敌人的损失,隐瞒自己真实的伤亡数字,以致连日本的高级军官都不相信日本军队的战果。土肥原贤二就曾经这样表述日本军队的战果:“大本营发表的统计数字相当可观,但其中70%是为了夸耀战果而增加的水分”。
到了太平洋战争中,小日本继续将虚报发扬光大,“辉煌”的战绩表明已经把美国海军消灭了n次。最夸张的是台湾海战役的战报一出,全世界都为之瞠目。日本国民则欣喜若狂,倭皇颁发赦语嘉奖联合舰队和有功人员,并大脑进水,胡乱指挥。日本新任首相小矶在会上高喊:“胜利就在眼前了”。连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亲自发来贺电,庆祝日本海军的“伟大胜利”。
然而,欣喜若狂后不久,“被击沉”的美国舰队便驶近了日本列岛,无数炸弹扔到了日本人头上,开始了烈火的盛宴。
但今天注定是山下幸之助最不幸的日子,步步后退的镇内守军顽强抵抗,凭着近战利器,凭着兵力密度的增强,使当面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而且,镇子南北西三面的援军正飞速赶来。五六里的距离,跑步前进需要多少时间?
很快,山下幸之助便发现了形势正发生逆转。镇子南北的外围都出现了敌人,快速地向镇子逼近,并与侧翼的蝗军发生了交火。
受此干扰,镇子里的攻势变缓,鬼子不得不分出兵力抵挡,以免被南北之敌楔进来,形成分割包围的态势。
山下幸之助犹豫了,面对着刚刚还象是即将到手的胜利,他既担心被敌人反攻,又不甘心已付出重大代价却要颓然放弃。
镇西,三纵的一个中队沿着公路跑步急行,赶到后立刻加入战团。在守军的配合、引导下,发动了反攻。
此时,坚守部队的损失也很大,阵亡上百,但却打死打伤超过两百五六十的鬼子。造成伤亡较大的原因便是中国的房屋都是土木、砖石结构,抗炮能力低,远不如欧洲多是钢筋混凝土来得坚固。
即便如此,由于采用了小单位的作战,却并没有导致守军的溃败。在山下幸之助看来再攻一下便能够取得胜利的判断,是错误的。起码,鬼子不再伤亡一个中队以上,是无法占领全镇的。
生力军的加入,鬼子的被迫分兵,立刻使战局发生了逆转,几条街道被重新夺回,鬼子被压得步步后退。
三颗信号弹凌空飞起,三纵的人马源源而来,标志着大反攻拉开了帷幕。
山下幸之助终于扔掉了幻想和犹豫,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敌人正在不断赶来,越来越多,别说再攻打下去,就是自身也有受到敌人反噬的危险。
镇内的日军且战且退,勉强撤出了不到一个中队的人马,而在南北两翼硬撑、避免全军被堵在镇中的鬼子则被围住,遭到了前后夹击,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在镇外分散隐藏的迫击炮组,随大队而来的火炮,也随着部队的推进移动阵地,在镇子里利用残垣断壁为掩护,发挥曲射优势,向镇外的敌人频频轰击。
败了,彻底地败了啊!山下幸之助失去了再战的信心,率领着不到二百的鬼子沿公路撤退,脱离炮火轰击。(。)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路绝杀()
远远的,镇子里枪声、爆炸声,甚至呐喊声、喊杀声还隐约传来,但却越来越小。那是被困在镇子里的部队正在遭到优势敌人的猛烈进攻,他们还能坚持多久呢?山下幸之助这时才意识到炮弹打光殆尽的后果,心中浮起阵阵悲哀。
汽车开动着,载着疲惫且黯然的鬼子,载着呻吟哼唧的伤员,向着宿城撤退。
但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又一场噩梦的开始。
七八里外,早已经迂回绕到敌后的特战小队和一百多战士正在紧张地布置阵地。一连串的地雷在公路上行将布设完毕,榴弹发射手和部分步兵埋伏在公路一侧,更狠的是两辆装甲车赫然出现,披着树枝、枯草和积雪的伪装,冷冷地静卧在公路旁。
没错,这就是杨天风决心歼灭追敌后,所设计的“第三板斧”。两辆装甲车根本没有走远,进行了伪装后,就隐藏在离公路几百米外的小树林里。
每种武器都有其优缺点,装甲车也是一样。正面作战,很难避免被鬼子步兵炮击毁的危险。但只要时机掌握得好,又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比如现在,鬼子在撤退,或者是逃窜,突然遇到装甲车的突袭,即便还存有炮弹,可要把步兵炮从车上卸下,做好射击准备,恐怕也有些来不及。
“我开前车,速度快一些,二车要开得慢一些,然后是步兵压上,争取一下子就打垮敌人。”孙绍全一想到开着装甲车横冲直撞,机枪猛扫,把鬼子打得血肉横飞,就抑制不住的兴奋,体温都上升了好几度。
“孙队,要不让别人开车,您还是指挥战斗吧!”一个战士好心地提醒,但说话有些吞吐,“杨长官好象说了,不准您——”
“什么时候说了,我不知道。”孙绍全一瞪眼睛,“我现在是这里的老大,我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做。真是”
“鬼子退下来了。”这个战士抬头看见远处发出的信号,也没时间坚持,赶忙就往装甲车里钻。
孙绍全用力挥手,公路上的战士们迅速隐蔽在路旁的沟里。这是一个公路的拐弯处,鬼子的视线肯定受阻,等发现异常时也晚了。
山下幸之助坐在车里,眉头皱成了大疙瘩,冥思苦想着如何能减轻处罚。按理说,他驻防灵璧县,联队部失陷、联队长阵亡,责任不大;但率兵追击,招致惨重的损失,他却不好洗脱。
夸大敌人的数量和战力?这当然是可以的,但自己是不是有轻敌冒进之嫌,有指挥失误之处呢?
地雷、骚扰,尽管这象蚊子、苍蝇围着大力士打转,但对于蝗军确实是个麻烦;而巷战,避开蝗军重火力之杀伤、士兵野战素质之优秀,依仗对地形街道的熟悉,充分发挥轻武器的效能,确实不失为一个好的战术
。
山下幸之助回想着整个追击的过程和四铺镇战斗的经过,觉得如实上报,或许也能让上面感受到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失败的原因。
如果火炮能多一些,炮弹能充足一些;如果进攻的战术
“轰!”的一声巨响,打断了山下幸之助的思索。紧接着是一声接一声的爆炸,他能看到前方的火光、烟柱在车队中闪亮、飞腾,没等他反应过来,汽车猛地一震,巨响就在车旁轰鸣,把汽车都掀起来,又重重地落在地上。
爆炸声此起彼伏,地雷一响,车队一停,路旁的榴弹也开始发射。经过上一次的伏击,杨天风事后作了指点,发射手也有了心得,此番伏击便尽是瞄准汽车车厢进行轰击,使汽车变成鬼子的活棺材,以求尽可能多地杀伤敌人。
两发急促射,不过是十几秒钟的时间,连地雷带榴弹,已经使鬼子损失惨重。很多鬼子连汽车都没下,便死伤在被炸得破碎的车厢里。
爆炸声刚停,硝烟还未散去,伴着马达的轰鸣,一辆装甲车推开伪装,在拐弯处迅速驶上公路,如同从烟雾中冒出的怪物出现在残存的鬼子眼中。
三挺机枪喷吐着火舌,装甲车沿着公路一侧快速行驶,撞开挡路的破烂汽车,碾过地上的尸体、杂物,屠杀着乱窜乱跳的鬼子。
连续的突然打击,使鬼子惊惶失措、蒙头转向,装甲车此时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横冲直撞,扫射屠戮,再加上另一侧伏兵的猛烈射击,残存的鬼子躲没处躲、藏没处藏,在密集的弹雨下血肉横飞,死伤惨重。
山下幸之助在爆炸的剧烈震荡后,勉强打开车门,一只脚刚落地,几颗子弹飞来,结束了他的狗命,也结束了他饱受的折磨和煎熬。尸体凄惨地斜挂在车门处,污血流淌,被汽车燃烧的火苗逐渐吞噬。
前车刚刚快速驶过、扫射,二十多米外又出现了一辆装甲车,机枪射击的频率明显降低,可供屠杀的目标少多了。装甲车后,是荷枪实弹的步兵,射击着、刺杀着,稳步向前推进。
战斗血腥但并不激烈,所有的打击都是在开始如雷霆般展开,几乎就是一下子把鬼子打得失去了还击的能力。
轰,轰,残存的鬼子在汽车的残骸后,绝望地向装甲车投出手雷,射出子弹。手雷被弹开后爆炸,对装甲车几乎没有影响。子弹在装甲车上迸出火花,也不过象在给装甲车挠痒。
根本没有破甲武器,步兵炮炮弹耗尽,何况也来不及从车上卸下,再摆开架势。
死亡使鬼子绝望,一个鬼子突然从车底钻出,抱着两颗手雷扑向装甲车。但随即被密集的子弹击中,扑倒在地,在轰然的爆炸中变成碎骨烂肉。爆炸的弹片打在装甲车叮当作响,污血和碎肉飞溅在装甲车上,反倒给装甲车更平添了几分恐怖。
动作较快、逃到公路一侧雪地里的几个鬼子,被机枪、步枪追射着,迸溅着朵朵血花,纷纷倒下,给白白的雪地上增添了丑陋的几点黄绿。(。)
第一百一十二章 胜利;不甘人后()
感谢书友。。。,就是铁血,小书虫cc粉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万事顺意。另外,精华用完了,下周统统补上。
********************************************************************
孙绍全驾驶的头车已经冲过了鬼子车队,威风凛凛地停在路旁,车上的弹痕和凹陷,以及红色的血迹,象是大将军用身上的伤疤在显示自己的武勇。车上的机枪不时响着,射击着寥寥无几的目标。
战场上,枪声、爆炸声逐渐稀疏,雪地里的伏兵发起了冲锋,或者说是跑步赶过去。
一百五十多人的伏击,各种武器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根本没给鬼子展示优秀战术素质的机会,便以轻微的伤亡代价,获得了胜利。
这样的结果,令孙绍全等参战官兵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横七竖八、死状各异的尸体,燃烧冒烟的汽车,空气中皮肉、橡胶的焦糊味,却又都确定无疑地显示着真实。
凶恶、残暴,战斗素质优良所有形容鬼子的词汇似乎都变成了疑问。这个时候,孙绍全等军官或许才想起杨天风说过的话。
“在我们选定的战场,用我们设定的战术作战,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武器效能。同时,最大限度地压缩鬼子发挥战力的空间,或者根本不给他们施展的机会”
孙绍全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带着浓重的白雾,心情变得异常舒爽,头脑也变得更加清醒。
“马上打扫战场,迅速掩蔽,防止鬼子的空袭。”孙绍全禀持了杨天风的谨慎小心,大声喊着下达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