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他穿的是日军军装!”
听到日军军装,周围的警卫的冲锋枪上膛的声音相继响起,枪口更是直直地对着五人。看着这个架势,五个人此时的脸色瞬间苍白,那个小孩都哭了,不过被那个女子捂住了嘴,这才没有出声。
“把那份名单拿出来对对,这个人肯定不是无名之辈!”徐海冬对着身后淡淡地吩咐道。
对于这些日伪军,日军可能差点,但是伪军高级军官的名单都很仔细,并且很多人附了一张照片。这个名册八路军在进攻前,给参与部队都发了一些,就是为了把这些人抓住,免得给放跑了。
听到有份名单,那个男子脸上也开始冒着汗,显然知道事情瞒不住了。
“副司令员,这人找到了。他是李守信,汉奸第二号人物,伪蒙军总司令!”由于李守信的情况就在第一页,所以那个士兵经过对照很快就发现了。
当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念出来后,李守信顿时软瘫在地上,本来以为能趁乱跑掉,结果还是被发现。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很快就被押走,李守信作为汉奸第二号人物,他是重点抓捕对象,至于剩下几个人也都分别关押。
这个小插曲结束后,徐海冬就继续去忙着他的事,就当他等着命令打算挥军南下时,一道命令传来。李振华命令察哈尔作战行动的所有部队停止进攻,对于这个命令很多人不解,不过很快就有消息传来,孙得胜的部队进入了外蒙。
这个消息犹如一阵惊雷在这些八路军将士的头上响起,他们不明白不是打日伪军吗,怎么跑到外蒙去了?不过这个命令并不是李振华说下,而是李卫国下的命令,现在的情况,不适合再对日军发起大规模战斗,而且已经拿下张家口,即便宣化还在日军手中也影响不大。
很快他们就得知宋时轮的部队被命令调往外蒙,新组建37师以及第三装甲师等命令也传了下来。虽然让他们很不适应,但是这些命令都是要求迅速执行,而且上面的要求很强硬。
晚上,张家口的原日军指挥部,现在成了李振华的临时指挥部。不过此时指挥部里参与这次作战的大部分师长及以上指挥员都在这,在李振华没来之前都在讨论外蒙的事,还有中央的一些决策。
虽然此时他们对于这些事情都是一知半解,到底怎么回事由于在打仗他们也无法得知,本来察南的日本人就要完了,结果打了这么久突然不打了。这就好像一对情侣开房,都到最后一步了,女方说大姨妈来了,这就尴尬了。
“贺老总,你知道这次外蒙是怎么回事吗?”会议室里,何柱国一脸疑惑的问着贺隆,对于自己下面的两支部队突然干了这么大一件事他感到很茫然。
“我怎么知道,干这个事的可是你的部队,你这个当上司的都不知道,我这哪知道。要不是今天消息传来,我都还被蒙在鼓里呢!”贺龙摇头道。
“我就知道战斗开始前,总司令找过孙得胜和王近山,不知道是不是跟这个有关。”何柱国猜测道。
“估计有关,看来这件事是总司令策划的一个秘密行动。不过总司令怎么想着去招惹苏联人,难道不知道我们与苏联的差距吗?”贺隆很是不解。
就在这些人讨论时,李振华来到了会议室,众人一起站起来问了声好,回忆也就随之开始。或许知道这些人在怀疑什么,所以李振华就把事情大致说了一遍,并把中央关于军队方面的一些调整也给说了。
当得知中央打算组建外蒙方面军和新疆挺进纵队后,众人立即就不淡定了,没想到中央不仅动了外蒙,还打算把新疆给收入囊中。
“何军长,这次你的部队编制损失比较大,军委决定把你剩下的骑兵师机械化,组建第三装甲师,还有32师划归你部。至于这件事情因为事关重大,事前知道的人并不多,我没有通知何军长,还请何军长勿怪!”
“李司令,这件事之前说实话是有点不满,不过我老何是个大嘴巴,告诉我反而会坏事。要是因为我,影响到这件事,我老何也难辞其咎!”看到李振华为这件事道歉,何柱国连忙站起来笑着说道。
开玩笑,损失了一个骑兵师,却换来了一个装甲师,虽然编制从以前的四个师变成了三个师,不过战斗却大幅增长。要是何柱国还要埋怨,那就有点不识抬举了,他可没那么傻。
“李司令,中央那边是怎么想的,大举调兵入外蒙,会不会把苏联逼得对我们动手,那样我们会很吃亏的。”一旁的李答担忧道。
“苏联已经在动手了,不过也没事,中央自有安排。而且现在我们军区也暂时停止了对日的进攻,就是以防万一,所以接下来让你们的部队修整好,要是有意外,估计你们的部队会远调外蒙。”
“明白!”
外蒙的事影响太大,造成八路军收复张家口的消息在报纸上出现一会儿,连点波浪都没出现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外界的事情没有影响到李振华的决断,察哈尔地区的事情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
因为察哈尔以德王为首的独立派实力较强,还有大量的汉奸、日本人的存在,光清除这些就够他忙的。从八路军进入察哈尔地界开始,抓人的事就没有停过,对于那些汉奸,八路军直接抓捕,也不跟你磨嘴皮子。
据统计,光占领这些地方,八路军就抓了超过10万人,不过大部分是伪军。对于伪军,八路军一般都是把中上层军官以及那些干了坏事的汉奸给送进劳改营外,剩下的人通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教育就可以成为八路军的一员。
不要中上层的军官也很简单,这些人都有权决定是否愿意当汉奸,当初他们自己愿意当汉奸,八路军自然不会把他们留下污染自己部队。
在收复察哈尔前后的几个月里,大约有4万人被送进劳改营,包括德王以及李守信这样的大汉奸,而且这些大汉奸都得接受公审,向天下宣告他们的罪行。不过这几万人最后不是去了矿山或者工厂,而是去修公路,修建从集宁到库伦的公路。由于铁路最快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测绘才能动工,但是公路不一样,可以边修边测绘。
现在中共已经拿下外蒙,但是要想掌控外蒙就得打通内外蒙的交通,以前外蒙为了隔绝中国军队进入外蒙,把以前的那些路都给毁了。之前军队偷袭,倒还没什么,但是后面要想控制外蒙就必须把路修好,这样物资才能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外蒙。
修路的人力自然好解决,外蒙这件事下来,七十来万的总人口起码要锐减20万,或者更多。外蒙与祖国的中断联系已经有二十几年了,很多人都支持独立,甚至还有不少人亲苏。乔巴山这个头子跑了,要是八路军不把对方的统治基础给斩草除根,后面在苏联的扶持下肯定会生不少事。
不过这批人直接杀了有点浪费,反正要修路,相信有着几十万免费劳动力,要快很多吧。虽然库伦隔着集宁差不多一千多公里,但有这么人干活,公路应该在一年内就能修好,铁路估计也不会慢多少,只要钢铁有保障。
至于这些人有多少人能活下去,那就不是李卫国等人关心的了,对于这批人一天有点吃的就算仁至义尽了,能活下是他们的本事,活不下来就是活该。反正中共手上是不会缺免费劳动力的,华北、东北有多少汉奸,要抓的话肯定得有上百万,这些人要是死了或者逃了也就算了;要是没逃,就等着进劳改营吧。
不过现在还有一个事,也至关重要。外蒙虽然收复,但由于中国军队对这里很久不掌控,现在又实行军管,抓那么多人,肯定会在外蒙引起恐慌,如何安抚住那些普通蒙古族百姓是个重要问题。这就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是负责外蒙的政务工作,专门负责处理民族问题。
想到人选,主席推荐了一个人,乌兰夫,一个蒙古族出身的中共党员。听到这个名字,李卫国也觉得挺合适,虽然对方也有留苏经历,不过对于苏联分裂蒙古的行为却很不满,重要的是对党很忠诚。
于是主席就下了命令,任命乌兰夫出任外蒙政府主席,以及外蒙方面军政委,全权处理民族问题。跟随乌兰夫一起走马上任的虽然大部分还是汉族干部,不过也从绥远、甘肃等地抽调了不少蒙古族的同志前往。
这就意味着外蒙事务由乌兰夫以及吴光浩二人负责,对于二人的工作,中央就只有一个要求,保证外蒙实际掌控在党的手里,必要时可以采取非常手段。
第五百二十一章 收复外蒙(八)()
外蒙的事在持续发酵,因为这件事造成察哈尔战斗提前结束,而美国方面的军事观察组也在这个时候离开了西北。他们在西北待了差不多一个月,对于中共的实力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也需要回去向政府交差。
日本那边也知道了外蒙事件的缘由,而且因为日军破坏中立条约,苏联方面也照会了日本外交人员,问日本是否打算撕毁中立条约。此时的日本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外蒙事件,搞半天是一股日军为了免遭被八路军歼灭,借道外蒙回到了霍林格勒地区。
虽然此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中国远征军也被打败,但是在中南半岛以及婆罗洲却是遭遇大量的游击队抵抗,这些游击队人数众多、擅长丛林作战,让日军也是苦不堪言,极大地牵制了日军的精力。
此时的苏联虽然在苏德战场遭受重创,但是日军也没打算去进攻苏联,所以得知此事后,日本政府表示无意撕毁中立条约,并把当事人送交军事法庭,给苏联一个交代。为此冈村宁次还因为指挥不力,遭受大本营的指责,平白为下属背了一个黑锅。
不过对于外蒙的事,日本人也乐意静观其变。他们也想看看苏联会如何解决这件事,是武力收回,但是怎么办,但无论结果如何,对于日本都没有坏处。
若是苏联抢回外蒙,日本人就当这件事是个笑话,反正因为此时,中共跟苏联的关系肯定一落千丈。即便外蒙落入中国手中,他们就可以趁机出兵占领,从中国军队手里争夺外蒙,就不算违背中立条约了吧。
不过由于外蒙太过偏僻,跟外界的沟通根本不便,此时外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很多人都不知道,无论是美日等国,还是国民党。他们所知道的都是中共以及苏联透露出的细枝末节,具体如何根本无从得知。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八路军与苏军在库伦以北发生过一次大战,八路军一个坦克团跟苏联的一个坦克旅发生激战,双方各有损失,不过苏联军队却是败退了。
即便后面苏联的步兵师也增援而来,双方爆发了更大的冲突,但奈何来的苏军都是由被流放的政治犯编成,战斗力低下,武器装备也不齐全,在八路军在42式107火箭炮等武器的打击下那个苏联师最终只能撤出外蒙。
得知不可一世的苏军居然被自己这边的八路军打败了,中共中央高层都不可思议,只有李卫国知道这只能运气好,要是碰上对方西部战场的精锐,八路军很难有还手之力。
不过苏联方面肯定不会善摆甘休,最后八路军两个骑兵旅在唐努乌梁海方面与当地军队和苏军再次发生对峙。而在这个时候,八路军新疆挺进纵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