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英雄-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没有什么人有把握在冬季缓过神来的明军不会集结新的力量展开进攻。

    。。。

第114章 难免细作() 
其实张家拿下青州之后,带来的上万随属也一直没有闲着。不停的从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大以银钱征集各种物资甚至从更远的淄川等地转运各种器材到城内。好在留下来的那些骨干还算是有些组织力的人,也分派出不少人负责押运,倒没有出什么大乱子。

    尽管张家队伍的纪律虽然比寻常驻扎的官兵好上那么一些,但除了那些在最近几天因为尚可的待遇脱离了苦海的劳工奴工,“受害者”也是不少的。不少被赶出城的大户、市民及他们的随属远比一般的下层百姓脾气更大抱怨也更多。

    “这些贼寇简直堪比强盗!要是让这些人得了天下那还了得?!”一个妇人咒骂道。

    “算了,你少说几句吧!咱们还是赶紧去济南府避难的要紧。看见不远处那堆战后的乱坟岗没?不远处的军兵小心直接把咱埋里面!”年近半百的一位老人劝道。

    有些残破道路也有些坑洼的青州西门外,几个没有经验战士用多匹毛驴同拉一辆车运粮,这毛驴的习性不同于马,又不像军马那样经过集体生活的锻炼,结果结果相互较劲发生翻车,一片忙乱的景象。

    而正在此时,初冬晴日里的寒风中两名衣衫破旧身材十分精干的少年城门望了许久才终究下定了向前走去决心。

    锦衣卫中的人多数都是可以在外面亮明身份吃饭的,真正被蓄养管教的专门人才并不多见,可以说是上面来了死命令才在厂卫的机构中选出了不少精干的探子分多批的行动。不少成年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碰了不少壁之后才有针对性的选派出那些品行忠良又在家中有所牵挂,资质也还算优秀必然会被选中的孩子前来征兵,王二和陈义当然也是这样的人。

    陈义是罕见的自幼就被收养的人也是地位说低不算太低的一名头目,最后一次对王二叮嘱道:“做我们这活计,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入戏,自当我们就是要投靠张贼,没有其他的想法和顾虑,明白没?如果遇到审查盘问,不要惊慌,多是些恐吓手段。如果你被抓去了拷问似有上刑的意思,我没有期望你是钢筋铁骨,但切记哪怕用说假话假装默认的方法也要坚持两昼夜的时间。”

    “大哥无需挂虑,这些我都记住了。”王二郑重的说道。经过多次教训,能被选派这种任务的已不再是街头上随便拉来的乞丐王。

    王二虽然这样说,但心中依然非常紧张,他不知道昨天发现的情况能不能让自己最终避免这种任务。此时已到了最后时刻的时候终于鼓起勇气开口道:“昨天我在城北一里外方便的时候偶然发现了马蹄印和车辙的痕迹。花了不少文钱咨询巡查才知道昨天晚上的时候似有不少的人马从离开了城中。不像是一般的平民百姓。”

    陈义当然知道这个消息的重要性,虽然他知道王二很可能是因为害怕执行潜伏任务才如此,这行当里也有尽量避免独来独往相互监督的规矩,但思索再三还是打算让王二回避一下。这种任务为了避免牵连还是单独的好。”

    “怎么害怕了?不过也好,像你这样的胆小鬼我还怕事后惹出娄子呢。”

    负责征兵的人当然不是临时编组的普通战士,而是各队多名身经不少作战的骨干少年战士一起轮班负责。自从新来的民夫都能吃上充足的粗粮还有不少细粮的消息传开后。以前不少畏惧战斗而中途退出去的人家又有不少人有了新的打算,重新志愿来当兵。虽然这样的人即便在朴实的山东内地也不算多,可总数却算不上少。

    “我都显然要叫你兄长了,这样的兵不归我们管。如果你能把这一斤重的石头投到十丈之外或者可以用五斗弓射箭的话,那么就去北门那里报道吧!”少年战士中年纪稍偏大身材也还算魁梧的人用着不温不火的语气不耐烦的对又一个前来应征的人说道。

    在这战乱时期,很多情况下的征兵都是拉夫强征,如果有能自愿来参军的人通常是哪里都不会拒绝的甚至能当上头目的。而人们却没有想到刚刚拿下青州的这些强贼募兵居然如此苛刻,哪怕是二十多岁有家室的人都不要,四周一时唉声叹气甚至抱怨的声音不再少数。

    陈义装出一副朴实内向的摸样终于来到近前,吸取不少前辈的教训没有太多的话,有些结巴的说道:“你看俺。行不行?”

    负责征兵的几名少年一看这人就是那种容易被管束的,不由的有了些希望的问:“多大年纪?可曾婚配?你的家人呢?”

    “十六岁,家人在我刚能做活的时候就病死了。”陈义朴实而没有悲伤的一句话是这年代不少人都有的经历。

    “让我看看你的手!”征兵的人又说。

    陈义庆幸自己这些年来所干了不少的活而不是专门习武。,年纪轻轻手上的茧子确实已经有了。

    “那你能拉的开五斗弓么?”

    陈义想说射箭我也会,但是临走的时候听老人们谈及不少探子的教训的时候才回答到:“那试试吧”

    陈义的确是很用力的才把一张曲度很大似乎比平常的弓要费力不少的弓拉开,又把一块斤把重的石头真正扔到了十丈外。

    “这还算是个好兵苗子,去那边儿的河儿报名处洗洗澡吧,只要没有脏病可以去城里的新兵处了。”

    陈义紧张的心并未完全放下,不知道面对的自己的将是什么。盘算着如果有太为欺生的人自己应该怎样应对。

    张海率领六个中队的精干力量悄悄趁夜从北门离开、**杨秋霞统着上万人在青州张罗着招兵运粮初训守城战备等繁重工作的时候宣大总兵杨国柱率领的六个营三万余人的步骑战兵与退入济南的明军汇合已经不少日子了。青州沦陷的消息早已传来,但从武安的教训到邹县的事实都让他有些犹豫不绝。

    直到最近从不少相互印证的渠道都了解张家队伍的主力很可能像以前那样外东征的时候才终于下定了决心准备趁机去打青州。

    “张贼曾经在盐山和东昌吃过一些亏,如今会不会主力依然在城中,只派少量人员去东征?”杨国柱向虎大威问道。

    “我们这回的骑兵不少,也无需那样忧虑。就是他们的主力依然在城中又能如何?”虎大威虽然是个谨慎的人,但毕竟没有领兵参加过对张家的围剿,而是一直在边关。在他看来,即便是关外的东虏如果只有千把人几个牛录的人马来此守城也是自寻死路。

    。。。

第115章 军营新兵() 
按照张家商讨出的原则,新兵班里除正副班长外,战士则要尽可能是不同口音的人避免不少老乡同在一个基层单位里。(。)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也必须尽可能的相互之间不是同事或朋友或邻居。人在失去了小圈子的依赖之后,才能最大限度的依赖于整个集体从而更有服从性。

    而在当下敌人的大军随时可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兵源大多是淄川至青州本地一带的人,为了在“明天爆发的战斗”中更便于指挥。临时编组的班和中队不得不大多由同一个地方出身的战士组成。

    济南府口音的陈义便成了暂一营二连三中队二班中唯一一名“远乡人”,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基本战斗力并且避免等级森严中的军队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隐患。三中队队长张海学塾弟子王辉只好将刚刚报道不久的新兵就投入到了高强度的训练中,让这些人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不在渴求别的或者想别的,当然,认识到命令的权威和处罚的严厉也是一方面。

    高强度的训练当然就是投石训练,实际上中队之间的对抗性训练。两个中队的近百人共准备一百个一斤重左右细小碎石组成的麻布袋在相距十五米或者三十米左右的距离上大规模的群体对抗中直接相互投砸。甚至分为城上和城下两中队进行模拟对抗。

    在不允许相互接近的情况下,这个距离“丢布袋”的命中率当然是就如实战一样很低的,如果是两个人相互扔石头几乎没有打中对方的可能。但是数十人之间的群体对抗就总有意外,一旦被装满碎石的斤把重的布袋砸中,不是头破血流昏厥过去就是身上一块舆青的肿伤。

    尽管为了培养纪律意识所有的投掷都是按照回合制按照中队长们之间的命令来进行,一整天的训练下来上千轮的投掷中几乎每一个新兵的身上都被砸中过,还有几个人脸上如挨了重拳一样被砸的红肿流血。

    稍有牢骚和怨言的人则会被这种装满细小碎石的布袋处以“石刑”被砸的浑身伤痛,丝毫不比乡下大户们的竹板威慑力差。

    “士气有点儿低啊!累了还是怕了?现在你们面对的不过是几层软布包着的斤把重的细小碎石而已。真要是敌人来了,扔出的可不是这种小儿玩物,而是至少上百米外几斤重的完整石块,能把一个批甲持盾的人当场砸毙!”王辉喊道。

    按照便于记忆的原则,一营二连的三个中队都是这些挑选出来兵源中质量更为拔尖的,几乎人人都可以把斤把重的布袋投到约莫三十米的距离之外。而其他连中的大多数战士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于是全连就只能做城下的“蓝军”接受其他各连的“考验”了。

    唯一让人们在伤痛疲惫之余有些庆幸的是被选入正规队伍后可以完全可以吃掉北方大户人家才能吃到的细粮了,而且还是几乎没有多少虫子的那种米饭。晚饭的时候白米饭之中还有零星的鸡蛋和死牲口肉及其榨出的油水。这让不少战士觉得或许事情真如中队长所说的那样这些只不过是战前临阵磨枪的紧急训练而已。

    夜晚昏暗的油灯下大多数战士本以为可以获得不少休息时间,结果中队长把全中队的人召集在一间宅院里练习臼铳的保养和训练筒模拟的弹药填装。按次序轮装的时候在近距离的众人中练习实弹开火的砰碰声干扰中进行。

    从滑膛枪时代到近代,很多部队都不会给新兵们太多的实弹射击。因为在相互火力压制之下没有多少士兵会在战场上像靶场上那样射击。实弹射击的唯一意义除了增强士兵的自信就是选拔天赋较好的战士了。张海却不这样认为,自己的这些臼铳相比滑膛枪来说弹道更为规则,中远距离上的精度还是有把握的。但前提是必须让新战士也了解这种弹道特性,否则命中率会下降到不堪忍受的地步。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就连夜晚熄灯睡觉之后也有专门负责“放内哨”的人听墙根。食不言寝不语除了必要的训练中的请教外几乎所有的人没有几句聊闲话的机会。这种压抑的氛围让习惯了宽松自由生活的北方出身的少年也极为不习惯。

    不过很多人担心的“守人欺负”“打架”“吃不饱的情况下干重活”等方面的忧虑却没有发生,不由的给了众人一些宽慰。

    外面听墙根的人似乎有些多余了,新战士们在遭了一天的罪之后连卧谈会的心情也早已没有,大多数人早早的抓紧时间入睡,不知明天等待着自己的将是什么。

    陈义的底子不逊色于那些少年矿工中的佼佼者,虽然也很疲惫却远没有到那种程度。远非想象的紧张训练让他想到了兵临城下的可能。对于可能发生的激战,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