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预先的想法:就算东昌贼寇的主力已经尽数转进至此企图阻挡大军前进并且这些人的战力强横,一时半会也不可能将能够抵御寻常箭弹的小船队消灭掉,必将在大船火力的压制和四面围攻下被歼。可却没有想到,千人规模的轻船队居然在几息之间全灭。
“快开炮!”大船上的明军火器甲的头目们纷纷下令道。
虽然这些铳炮的弹药并不标准,填装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但二三百发早已装好弹药的铳炮还是在短时间内发射出去覆盖在沿河两岸几公顷的距离上。
几百发从四两到一斤多不等上万焦尔上下的炮弹虽然初速和直射射程比强弩强不了多少,还是打的河口两侧一阵尘土飞扬,不少土垒被击中。
在歼灭敌船队上千人的过程中,部署了不少参加过与海贼交锋的精锐的小船上还是打出了上千发还击的火力。
尽管战斗呈现一边倒的状态,两岸少年战士们还是不可避免的遭遇了伤亡。至少三人头部或者侧身被射来的铳炮击中当场身亡,还有至少四人在对射中被铅弹打中手或头部负了不轻的伤。
几乎来不及抢救伤员和作战,各小队负责后面警戒的战士传来了警训。
大概在河口西岸距离张海所在的混合连队的敌人已经出现在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上。
这些人似乎被远处穿来的河道上的烟火和猛烈的火铳声音震慑住了,没有人再愿意向这样的对手冲锋,一时间停止了前进。只是由少数弓力较强的人漫无目的的向土垒射来阵阵箭雨。
两三千名赶来的敌人精锐战兵中二百多名精锐的弓手并不逊色于混合了大量新战士的张家新军普通弓手太多,半里左右的战线上每分钟一两千箭左右的箭雨还是带来不小的压力。
古典时代的克里特岛投石兵曾用于压制敌方的弓手,而在此时。拥有更完善掩蔽阵地,利用装好的弹药每分钟可以发射二十多支臼铳的至少三个中队的河口右岸三个火器中队一百几十名火器手在各小队队长的指引下以每分钟三千发左右的射速迅速向弓箭抛射来袭的大致方向展开了压制射击。
“我们强悍的投射力量使得可以尽量避免同绝对优势兵力的对手近战,但我们决不是一支畏惧短兵相接的队伍。”早在战斗之前,张海就这样向战士们叮嘱道。
而在此时,见敌人已经在张家队伍的强悍战力勉强萎缩不前,张海迅速下定决心传达了各弓箭兼近兵中队向敌发起反击的信号。
弓箭兵相比弩手或火器手经常做为近战兵使用不仅仅是因为弓及箭支都比较轻,能为携带近战武器乃至铠甲盾牌等提供方便。还因为通常在战场上敢于应敌射箭的人也兼需不少力量和勇气。
随同张海出阵的弓箭兵中队只有两个中队一百几十人,但在三个火器中队打出的猛烈旧铳曲火力掩护下似乎还未接近到敌战兵营的有效射界范围内就彻底的压制了那些敢于集体站起身来的敌精锐弓手。
大约在四十步左右的距离上张海示意各弓箭中队停了下来,仅以小队下的两个组前面的人以盾牌掩蔽防护住正面敌人可能射来的箭弹。仅依靠张海及几名做为核心的领头人在举着盾牌的新军战士掩蔽下向那些趴在地上的敌兵展开了精确的射击。在这样的距离上几乎不需要那些一石以上能够确保威胁敌人简单防护的弓箭了。但张海以优秀弟子所用的一石二斗新弓在协助的弟子不断将箭送到弓弦中央的右手边的情况下以每分钟三四十箭的速度向远处以盾牌倾斜着掩蔽着头部的人展开了精确的箭击。
大弟子刘洪涛及几个核心弟子也分别以每分钟十余箭的向四十步外的敌人精确的点名。
旧铳和精确可射头部的箭矢联合夹击之下伤亡了三百多人的敌战兵营已经开始有瓦解的迹象,不少忍受不住重点射击压力的人开始不顾风险的逃离阵线。在督战压力下被迫将火箭车和虎尊炮推上前来的人也遭遇到直袭面部并且盾牌也当不住的强箭袭击。
正在这时,再一次从河口处传来的隆隆炮声似乎鼓舞了战兵营的明军,远处的敌船头再一次接连不断腾起开炮的烟雾的时候,两个弓箭队负责警戒的战士迅速发出了信号。大部分人也不得不趴在地上掩蔽起来。只有张海和刘洪涛等少数几个人以跪姿警戒着敌人。
一二百发炮弹至少有两发打中了打在了弓箭中队的战士身上,还有三发打在了火器中队的成员身上瞬间造成了数人伤亡。
如果不是三个火器中队的核心弟子及战士也跟随逼近到进前展开了对敌人一轮有威胁的射击,那些战兵营的敌人似乎又要重新跃跃欲试准备发起冲击了。
当敌大船开始自持着拥有几寸后的船身做防护不太畏惧这些没有铳炮的岸边之敌,开始开进河口的时候。
巨大的爆炸烟雾从河口岸边腾起,精制黑火药在掩蔽好的坑中将二百斤上下的巨石不断抛向空中砸在了河口之处的敌船队中在浅水中溅起一朵朵巨大的水花。
这些投石雷尽管在百米以内的距离,精度虽然不佳却刚好随即覆盖整个十数米宽的河面。虽然对于驶入河水中的大船至少也要四到六发才有机会命中一枚,仅仅迫使敌船搁浅就消耗了过半的弹药。但二三十发直径两尺左右的巨石和三四手沉船却一时间堵塞了河口,使得敌人的主力船队进入河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在此时,部署在河口东岸**、张万勇所率领的连队也越过不足腰深的河水从西岸不远处敌战兵营的北翼包围了对手。
对凭借强悍的箭弹火力自信,五个主战连队的正面展开明显超过了敌人一个战兵营许多。压力之下再对抗信心的参与一千几百名敌战兵开始逐步向河边剩余大船的方向抛弃了辎重爬行着退去。
。。。
第93章 法式炮车()
在击退了自济宁而来的在河口西岸上岸的明军战兵营后,大部战士撤退到距离岸边半里之外的位置上,只留少数人负责监视可能继续上岸的敌人。
那些排量可能多达十余吨的“大船”又接连向河口的东岸发射了数轮共计千余发炮弹,终究没有再次发起进攻的决心了。
战斗在对峙中最终以水师带领残存的数百名敌军撤退而落幕。
不论从哪个角度上说,以数百战兵击败几千敌军的袭击、以二十多人的伤亡毙伤敌近两千人都可以算的上一场完胜。
然而不仅是张海,就连大弟子刘洪涛却不知怎的毫无胜利的畅快和喜悦。
这场战斗损失的不少人都是优秀的骨干。一名做为弓手小队长的核心弟子战死,两名做为火器小队长的学塾弟子战亡,负伤的人中不少都是极为严重的伤残,全部损失中至少有多一半的人不是牺牲就是再也不可能参加战斗了。
同张海手下的不少核心弟子一样,韩金星平时是个沉默寡言但又严守纪律、对下面的弟子严格要求的人,武艺与学识表现也并不是最为突出的。可当他牺牲后,入伍大半年的少年们并没有像平时所设想的那样:要是队长死了,换一个对大家更为宽容的该有多好。韩金星平日里点点滴滴却引起了战友们深深的敬意。
张家新军队伍里的确有亲疏之别和等级之分,但除了那些最初跟随而来后又溃散的临时跟随而来的武装,对于牺牲的所有精锐之士而言却没有亲疏之别。通常是马革裹尸选隐秘处而下葬并做好下葬处的定位并按顺序做好纪录。
除了自幼跟随张海已经行成新的世界观的那些弟子,这时代的人们还难以接受火葬。而且张海也有信心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尽可能把己方损失人数减少到最少,并尽可能的避免在夏季或者边远南方进行大规模的作战,并无后世土葬带来的种种压力。
“当年在盐山第一次作战并以寡击众获得胜利的时候,战场压力解除之后我感到的是喜悦和兴奋。然而如今却再难有这种兴奋之情了。至少在今天冬春季节朝廷不在乎付出几万伤亡十万以上的损失,大不了关外不要了,南方的叛乱不平了。可我们这些人难道还要再付出几百人的损失么?”夜晚于梁山水泊与北段大运河的河口宿营的时候,刘洪涛在作战总结研讨的时候有所深思的说道。
“大家现在详细的想想看,我军相比敌人的最大优势在哪里?又为何不能零伤亡的取得胜利呢?”张海问在场的不少核心弟子。
打仗当然要死人,哪有敌人伤亡我不伤亡的道理似乎是一种思维定势。然而在场经过张海多年教育的弟子们当然不会拘泥于此。
“要说起我军相比敌人的优势,首先当然是在于我们的火器规划恰倒好处。用鸟枪也未必能够威胁某些披甲的敌人前锋。而相当于优秀投石兵用投石索抛出的铅弹那种威力的钝杀伤武器可以用不大的铳口能量就有效的杀伤马匹或持盾甲的对手。我们的士兵素质足够优秀和在战场上坚定的开火,还能使一次携带多件武器杀伤对手成为可能。弓箭手就不用说了,戚继光当年的练兵法,一天只内只是下午一个半时辰的时间用于自由训练。而我们是是每日三四个时辰有监督有规划的训练。我们优等的七斗弓就可以发挥出一石弓的效能,更是让训练周期不算太久的弓箭手成为可能。我们的箭弹武器都可以有些威胁对手的铠甲,敌人的装具不太优良,盾牌的许多部位连同铠甲一起也挡不住,而不是碰运气才能杀伤。”李峰并不忌讳的总结。
“而我们的战士负伤一般是手部和面部,累计起来不过方圆四五寸的面积。在防守的情况可以有效的用盾牌加铠甲抵挡住对手的绝大部分进攻。能不能破防,这是我们能同对手打出悬殊伤亡比的根本原因。”刘洪涛也简明的直接说道。
“如果面对同我们一样火器的对手呢?比如我们在东昌城遇到的那些对手。我们并不知道装备这些臼铳的对手是仅仅普及到大名府那个战兵营还是在南面的敌人那里已经广为装备。”张海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如果是那样,我们与可能多达几万敌兵交战有没有胜算?”
弟子们沉默了许久,虽然结论很简单,大弟子刘洪涛也是心算了一边才说道:“完全没有,就算这种臼铳弹道不直,需要在战斗中坚定的认真用标尺瞄准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只靠勇气与纪律上的优势在对射中最多也就是一比十的效率对比。我们的战士在作战中至少用火器杀伤两倍敌人的话,对手只需要五倍于我们的兵力并且采用我们一样的作战方式再配合其他部队就能使我军遭受严重消耗。”说到这里的时候刘洪涛似乎感觉有些奇怪:既然东昌之战就表现出这样大的风险,为什么当初在东昌商讨作战任务的时候师傅依然有信心南下?想到这里,便忽然问道:“师傅,是不是早就已经有什么办法或者新发明来应对这种威胁了?”
张海并不隐瞒:“在东昌城头之战后我就思索了很久,直到我们临出发之前才想出了短时间内简单可行的办法,明天早上第一批赶制过来的新装备应该送来了。”
“是当初东昌城头上用的那种圆通铁皮盾?”有弟子问道。
“当然不是,那种东西的成本不菲。也只有在城头的小规模狭窄战斗中可以排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