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官听闻公子尚未娶亲?”阎柔突然问道。
“正是。。。。”曹丕一回答立刻明白了阎柔的想法:“吾正室之位尚未有人选,如果找了一个北地家族的女儿,大婚之日,自然会得到北地大族的贺礼,这些贺礼即是给我的,也是给吾父的,这样一来,我曹家就名正言顺的收了他们的礼;而且北地大族日后还可以通过吾正室的家族探吾口风,了解朝廷和吾父心思,而吾也可以通过正室传话给北地大族,以安其心,这倒是一个妙策。”
在这个时代,政治联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阎柔笑道:“袁绍的正室之父就是当年的大名士李膺,当年纲混乱,此人以声名自高,等闲之人不得入其家门,但凡能入其门者,无一不是声名鹊起,有人说进李膺之门名为‘登龙门’。此人虽然是颍川人,但是党锢之祸时几度罢官都在北地隐居,豪族都喜欢送自己子弟给名士教学,所以李膺和北地大族关系甚好,袁绍若非有这层关系,当年进冀州之时也不会如此顺利。公子如今也可效仿之。”
李膺这个人是桓、灵二帝时期的人物了,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和“李膺门”、“李膺门馆”都用来形容名高望重之家。
但是关于李膺,曹丕更了解的是李膺的儿子李瓒,在曹丕身体的记忆中,李瓒很短命,而且在临死的时候跟自己的长子说:“时局将乱,天下英雄,莫强于曹孟德者。张孟卓乃吾至交,袁本为吾姻亲,然汝等切勿归附,定要归附曹氏也。”后来李家长子李宣遵从父亲遗名,带着族人归附了曹操。除了袁绍老婆那一枝以外,其他李家人一直都在许都。
“北地大族如此之多,再没有李氏龙门这等声望,要找一个能够让北地所有豪族都知晓,并且信任的名门联姻,恐怕不太容易。”曹丕笑道。
阎柔干笑道:“吾对北地大族了解仅限于此,公子要找这样的名门,还需问问冀州名门,袁氏一门占据北地之后一直驻扎在冀州邺城,能够让冀州望族归心,北地四郡人心可得一般矣。”
徐晃忍不住说道:“说了半天,校尉这安内之法竟然只知其法,却不知如何行之,这和没说有何分别。”
曹丕摆了摆手笑道:“至少也给吾指明了方向,校尉这情,丕承了,日后若是论功行赏,这幽州之地里,汝官职所居于鲜于辅之下,吾当上表朝廷把汝调离幽州,绝对不会让你在他麾下。”
阎柔作揖道:“多谢公子。”
曹丕接着对牛金说道:“剑桥,把这位商队领和他的商队送走吧。让他们自行北上回幽州去。”虽然现在兵凶战危,但是曹丕不相信阎柔走不出去,甚至他认为这阎柔是故意给自己的人抓住的,好见自己一面,这种地头蛇,有一百种办法从这里回到幽州,根本不需要担心。
牛金领命带着阎柔出去后徐晃突然说道:“执金吾,这个阎柔居心叵测!”
曹丕问道:“何以见得?”
“此人献上的安定内外两策都颇为诡异,这内策虽然告知执金吾和当地大族联姻可安北地大族之心,可是这偌大的北地,甚至是天下,李氏龙门的声望也就一家,若说在这北地四州还有哪个家族能够媲美李氏龙门,徐公明第一个不信。再说这安外之策,此人自恃深悉乌桓、鲜卑两族居住之地,竟然请命从征,这分明就是想立战功,若是能够直捣异族王庭,以司空论功行赏之公平,此人功绩绝对在鲜于辅之上,届时根本不需要执金吾上书举荐都能够节制幽州!因为他已经在司空面前表现出能够镇压异族只能,在执金吾这里说什么为保自己不再鲜于辅之下,不过是以退为进之法,其真正目的是要公子举荐他给司空从征乌桓、鲜卑罢了。”徐晃说道。
曹丕不由得对徐晃刮目相看,刚才他被阎柔问得目瞪口呆,但是现在却能够分析得头头是道,可见他虽然不善于辩论,但是心里终究是个明白人。这种能打仗、心里明白,但是机辩不足的人最适合做将领,说少话,多做事,心里明白就不会做错事,在军队里绝对是个好将领。
“徐将军确实是个明白人,吾自有应对之法。”曹丕笑着说道,其实在他的心里,徐晃终究对为官之道差了阎柔好几筹,阎柔要他曹丕举荐的目的他怎么会听不出来,但是阎柔如果能够直捣王庭,他的功绩固然能够让他镇守一方,但是曹丕一样有举荐之功,这在曹操眼里就是知人之明,对于一个继承人来说,知人,比自身的才智武勇更加重要。
阎柔把自己送上门来,为的不过是要豪赌一场,赌注是他阎柔的前程,赌的就是他能打败乌桓和鲜卑的实力,输了,他阎柔说不定就是尸骨无存,曹丕顶多就是一个举荐不利,凭借他现在对曹军的贡献,不至于输得血本无归,但是赢了,阎柔能够加官进爵,曹丕在曹操那里则得一个知人善用的好印象,这种输了能够承受,赢了大有好处的赌博,曹丕不接才是有鬼的。
至于安内之法嘛。。。。。曹丕顿时想起了自己历史上第一个正室,虽然不是李氏龙门,但是这个人的家族北地豪族却不能不认啊,某些方面,甚至比李氏更加好用。
第一百四十五章 该来的总是要来()
阎柔走后的第五日,仓亭传来军情,曹操带着大军强攻黎阳,此时驻守黎阳的袁绍的长子袁谭,作为粮草辎重的总帅,曹丕分出了史涣带着两千五百人以及六万民夫跟在曹操大军后面保证粮草供应,同时自己带着徐晃进入仓亭,把粮草全部搬入了已经腾空的仓亭,另外开始在仓亭外修筑拒马鹿角、大寨栏杆,哨塔等防御工事。网
刚把仓亭的防御工事修建好,贾诩突然带着曹操的手谕来到了仓亭,这手谕的内容很简单,封贾诩为督粮军队的行军司马,总领民夫营中所有文吏。
曹丕看罢手谕之后大为欣喜,民夫营中的文吏承担的责任很重,比如记录功勋、分口粮、点算粮草、划定营中行道、大帐的间距、监督军侯。屯长、什长、伍长是否有不尊军令之事等,工作繁杂无比,上奏请示的内容也很多,之前一直是曹丕自己在参阅这些上报的文书,现在贾诩到来,自然能够交给他了,对于贾诩的能力,曹丕是绝对信任的。
另一方面,贾诩是从曹操军中回来的,自然带回了前方第一手军情。更重要的是,曹丕现在需要一个人商量商量,确切的说,曹丕需要一个聪明人商量一番。
曹操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和杀兄仇人结成了一个微妙的同盟,就在曹丕宗祠中哭到昏厥的表现来看,对于害死自己兄长的人,那应该绝对没有好感的。
事实却刚好恰恰相反,大帐中,曹丕把牛金都遣了出去,让侍卫守在二十丈外,根本没有任何人可以听到两人的谈话。
贾诩跪坐在仓亭的县衙正堂,喝了一口碗中蜜浆幽幽叹道:“这北地的蜜浆味道着实不错,兵凶战危之时,有一碗蜜浆喝,真是幸事。”
曹丕笑道:“这蜜浆是仓亭一个大族送来的,也没多少了,先生若要享用,就得尽快。”
贾诩笑了笑,说道:“此事不急,倒是公子怎么不询问下官,司空为何偏偏选下官来做行军司马?从征的谋士尚有郭奉孝、刘子扬、程仲德、毛孝先能担当此任。”
“奉孝先生乃是吾父倚重之人,自然不会派来此处,至于其他人嘛,又不似先生这般跟吾有杀兄之仇,吾父派先生来恐怕也有考教吾心性的用意,若是吾跟先生不睦,恐怕吾父就会低看吾一筹了。”曹丕笑道。
贾诩点了点头,赞同了曹丕的说法,转而说道:“如今司空已经攻打黎阳,袁谭被攻得甚急,是以向驻扎在邺城的袁尚求援,邺城和黎阳行军一来一回也就是六日光景,但是袁尚却过了十来日才到达黎阳之外和司空大军对峙,袁谭本就不满袁尚占了邺城,还令了其父军士,经此一事,嫌隙更重了。”
曹丕点头说道:“的确如此,袁谭此子之前入青州之时只有平原郡一地,当时青州大部分为公孙瓒麾下田楷所占,北海郡则是如今的少府孔融节制,此人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占了偌大青州之地,若论军功,乃诸子第一任,袁尚只是因为跟在其父身边,守在邺城看护袁绍,才得其军士,袁谭自然心有不服,如今来驰援颇晚,兄弟两人交恶乃是迟早的事情。”
贾诩笑道:“既不同心,黎阳之败是迟早的事,听闻公孙续去了黑山,如果能够说动那帮黑山贼,北地指日可定。”
曹丕笑了笑,说道“未必尽然,最近吾见了一人,说了说北地形势,吾觉得颇有道理。”
贾诩讶道:“何人?”
曹丕随即把自己见阎柔的对话一字不漏的转述给了贾诩。贾诩听完之后随即说道:“此人虽然是想求得公子举荐从征异族获得军功,但是分析的北地形势却丝毫不假。莫说是幽、并之地,就是下官家乡凉州也是这般情况,地方豪族势力极大,还和外族不清不楚,唯一不同的是,凉州情况更加恶劣复杂罢了,外族不足为虑,倒是本地豪族不可不安齐心,北地四州能够治理地方、养活百姓的,还真就是这些大族。”
“吾也有此意,并且决定和北地大族联姻,人选嘛。。。。也选好了。”曹丕笑道。
“何人?”
“冀州、中山国,甄氏。”曹丕对贾诩毫不避讳。
“袁绍姻亲?”
“正是。”
贾诩沉默半晌,随即点头说道:“此不失为一个上佳之选,这甄氏一门乃是甄邯后人,在哀弟年间官至九卿,王莽立国之后得封大司马,也算是名门之后,只是如今已经没落,家主甄逸不过是一个上蔡令罢了,长子和此子早夭,小字辈更无出众之人,若非甄家有女嫁给了袁绍之子袁熙,这不过是一个普通世家罢了。这样的家族虽然衣食无忧,但是却庸庸碌碌,一朝富贵之后特别会接纳巴结之人,因为他们家中能人,只能广交朋友了,和袁家成为姻亲这些年,甄家跟北地大族来往必然不少,公子若和此家联姻,北地大族就可以通过甄家讨好公子,一来一往之间,大族的心自然就安定了。只是。。。。”
“只是这中间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要立此女为正室,然而甄家女子都已经嫁了人,年纪最小的女儿还嫁给了袁熙,若是吾要立其为正室,就必须夺人妻室了。”曹丕帮贾诩说完。
“这也算不得什么事,我大汉皇后、太后改嫁之人也不少,只要公子觉得并无不妥,下官建议。。。。。”贾诩突然又沉吟起来。
“建议娶袁熙之妻,一来打击袁军士气,二来甄家这等门第能够攀上簪缨世家,此女姿色必然是诸女之冠,横竖是娶,不如娶个漂亮的?”曹丕笑道。
贾诩尴尬地笑道:“公子聪慧。”
曹丕哈哈大笑:“先生倒真是务实之人。”此时他意识到,好像此时此刻他没有太多的选择,娶了这个命中注定的正室,他曹丕能得到很多好处,眼前的就是安定北地四州大族的心思,要说能够交便四州大族的家族,门第不高,能人没有,却一朝富贵的甄氏一门绝对是理想的选择。长远来考虑,曹丕娶了甄氏的人其实也就跟北地所有大族建立了一种关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