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淑儿没走,轻声问道:“公子,可需要婢子读书?”
曹丕年纪轻轻就知晓古今经传,绝对是一个好学的孩子,自己能看书时绝对不偷懒,没心情看的时候就会让淑儿读书,淑儿识字,嗓音也好,听起来非常悦耳,但是现在曹丕却没有这个心情,因为他要想想以后的事情,于是他摆了摆手“今日乏了,改日吧。”
淑儿闻言离开,去中房帮惠儿张罗沐浴之事。
第八章 前路()
曹丕躺在榻上,面朝上,望着上方的房梁,脑子里乱七八糟地想着一些事情。
现在,他已经不再纠结自己为什么会被一道闪电劈到这个小屁孩身上,也不会在疑惑自己为什么可以和着小屁孩的记忆融合,现在他要思索的是:怎么顺顺当当地活下去。
诚然,曹丕穿越得正是时候,曹昂死了,他变成了长子,长子这个身份有多重要,从曹仁牵马、卞氏欣喜两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就凭“长子”二字,那是远远不够的,首先,他实际上是长子,但是名义上依然还是次子,如果有人搬出曹昂的灵位来说是,长子的身份就不太站得住脚了,别人可以说:长子已经死了,现在应该选贤而立,这个道理是可以说通的。
最要命的是,曹丕的两个弟弟,一个曹植,一个曹冲,真不是省油的灯,先说曹植,这人文采绝对是三曹之冠,清朝大才子王士祯曾经说过,自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只有三人,即曹植、李白、苏轼。从文采上说,曹丕虽然也不差,但是比起曹植,那是无话可说,何况现在这个曹丕脑子里除了一堆经学典籍之外已经念不全曹丕任何“原版”著作了,现在的曹丕在文采上恐怕又输曹植几条街。
历史上曹丕和曹植的争宠最终是以曹丕获胜结尾,但是据x大历史系的博导说这中间的故事有很多凶险,曹植的作死和曹丕的运气左右了争斗的结局,至于具体如何,当时下棋那会他可没想过自己会变成曹丕,所以也没有认真听,所以当争斗来临的时候,曹植如何作死,曹丕如何走运,那还真是要走着瞧了。
还有就是曹冲,小小年纪,天资聪颖,深得曹操喜爱,以至于曹冲夭折之后曹操直接就对自己其他儿子说:“此为吾之不幸,汝等大幸!”虽说按照历史进程,曹冲英年早逝,不会对曹丕造成威胁,但是现在的曹丕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自己身在此间,就是一个奇迹,怎么不会有第二第三个奇迹呢?
今年,曹植五岁,曹冲一岁,他们不知道,在曹丕心里,他们已经成了劲敌。当然现在的曹丕也不知道,自己将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劲敌。
现在他应该做的,那是稳固自己的地位,如何稳固?拉拢一群忠于自己的武将?算了吧,现在自己无官无职,别看曹仁给自己牵马,那不过是一种提前示好罢了,真要让他为你做什么或者站在你这边?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曹操最讨厌的就是结党营私,再加上现在曹操虽然总揽朝政,可是当朝天子还没死,天下群雄割据,多少朝中臣子,世家子弟甚至曹操手下的谋士武将心中恐怕都没有为谁效死的念头。
城头变幻大王旗,一朝天子一朝臣,谁厉害听谁的罢了,要拉拢武将?就凭他曹丕?还是省省吧,现在曹丕吃的饭、点灯用的动物油脂、身上衣服的丝帛布匹,出门骑的马,都是曹府定额配给的,拿什么拉拢别人?说道拉拢武将,只怕现在随便一个占城为王的“太守”都比他强,至少别人有安身之地。
拉拢武将这条路断了,怎么办?当然还是上靠亲爹下靠民心了!虽然未来有这样那样的不可预知,但是曹丕手上依然还是有那么一手好牌,至少他有一个好爹,还有一肚子能够在农耕社会逆天的技术。
如果用得好,我只怕比张角还要牛啊!曹丕心中已经有了策略。
“公子,热水已经准备妥当,请来中房沐浴。”惠儿来到房中说道。
中房,就是院子的第二进房屋,这房屋有两件屋子,一边是书房,另一边则是沐浴洗漱的地方,至于茅房,那在院子的角落里。此时房中有一个巨大的木桶,能够装下三个成人,桶里扑腾腾地冒着热气,曹丕也不客气,任由两个婢女为自己宽衣,然后跨进了木桶里,美美地洗了一个澡,穿上平织绢薄衣回到自己榻上。
许都的初春依旧寒冷,但是曹丕的房屋却很是温暖,倒不是因为用了火壁或者火炕,而是他的房间墙壁涂了一层花椒和泥土混合而成的“保温层”。这种高大上的技术来自于汉武帝,未央宫、长乐宫的墙壁都涂有,涂上这种保温层的房间只要每天拿火炉烤一烤就会很暖和,只不过在皇宫里除了这层保护层之外还有华丽的壁毯,松软的野兽皮毛等等。未央宫三十二殿阁中就有一殿名为“椒”。正是“晚妆静卸黄金驱,彤幕沉沉椒殿秋”。
虽然没有未央宫的奢华,不过曹丕还是很满意,因为现在他只需要两层丝绵缝制的被子就能够安然入睡而不被冷醒。惠儿跟淑儿则是住在第三进房屋的侧厢房,也就是曹丕卧室的旁边,这两间房中间有一个小门,是相通的,方便伺候。
总算睡了一个安稳觉!次日曹丕睁开眼,亮光已经透入屋中,这是他来到乱世之后睡得最安稳的一个晚上,不过从今日开始,他就要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了。
“惠儿、淑儿来伺候本公子更衣。”话音一落,咿呀一声,连接侧厢房的小门被推开,两个婢女先后进入房中。惠儿手上端着一个铜制脸盆,在这个年代,叫做水鉴,里面乘着温水,显然是在曹丕醒来之前就把水倒入水鉴加热,然后不停用冷水调温,保证在曹丕醒来时能用温水洗脸。大户人家的婢女就是这么专业。
淑儿一手拿着杨柳枝,一手拿着白色丝帛。曹丕一手接过杨柳枝,放在嘴里嚼碎,然后对着牙齿刷了几下,递给淑儿,接着双手鞠水洗脸,完事后用丝帛擦了擦脸,接着由两女伺候穿好衣服,扎好总角,来到前堂用早餐。
曹丕早餐其实不算丰盛,一晚粟米粥,一碗肉羹,一晚盐菜,仅此而已,比起钟家宴席差太远,那是因为曹操收束各地流民之后鼓励他们自耕自重,以此充实编户。为了使自耕农安定下来,所以减轻田产赋税,这一来曹军收入就少了,虽然在去年曹操已经在自己控制的领地实行屯田制,于各处郡县设立田官,兴办军屯和民屯这种专门为官府供应粮食的生产机构,只不过这个政策只实施了一年,要填补减税的损失是力有未逮。
加上去年天子幸许都,随同而来的皇亲国戚、嫔妃、宦官、文武百官和家眷都是要吃饭的,所以曹操只能从自身做起,厉行节俭,保证人人有口饱饭。
第九章 近卫()
曹丕吃早膳,惠儿跟淑儿在一旁伺候,作为婢女,她们吃东西的地方是在曹府厨房,不过曹丕毕竟是曹家二公子,他的婢女也会沾光,厨房的下人会给她们开小灶,虽然菜色不见得丰盛,但一定能够吃饱,倒不用像别的下人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去厨房吃饭。
曹府下人也不傻,公子的婢女日后很有可能就会是妾室,特别是像淑儿这种小时候在卞氏那儿,年岁长了送来曹丕这儿的,绝对就是未来的妾室,这样的婢女,自然是下人献媚的对象。
如今的曹丕是已经是大公子了,日后相比两个婢女的日子会更好过。早膳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前院之外突然有人呼唤“二公子。”惠儿立即出了前堂相迎。淑儿则为曹丕递上丝帛擦嘴。
擦过嘴之后,惠儿回来了,对曹丕敛衽为礼说道:“公子,院外有一位亲卫,带来了一少年,说是典校尉的后人,老爷说了,日后此人就是近卫。另有一事,今日而后,讲席不再进府为公子讲学了,老爷说要请一位大家来为公子讲学。”
典校尉,自然就是典韦了,在行军的时候,将军是最高统帅,有些将军喜欢设置长史、司马辅助自己,比如荀彧就是曹操的奋武司马。其下就是各部,每一个部设置校尉和军司马,这一部有多少人不好说,向典韦率领的曹操亲卫,也叫做虎卫营麾下有一千人,分为两曲,一曲五百人,设军侯。其下则有屯长,一屯五十人,十屯为一曲,再往下则有什长(十人长)、伍长(五人长)。典韦是亲卫军最高统帅,自然是校尉,至于亲卫军的司马则是曹操侄子曹安民,已经在宛城和典韦一同战死。
“把典韦儿子放来我这?近卫?有意思,这是要把他儿子养着的意思啊!”
曹丕也一下就明白曹操的用心,典韦老婆死得早,就这么一个儿子,投靠曹操之后常年和曹操征战在外,也不怎么理这儿子,如今他死了,曹操在情在理,都要好好照顾典家这个独苗。至于另外一件事,曹丕也了然于胸,曹操这是要把郑玄请来给自己讲学。
“好,请他进来吧。”曹丕摆了摆手,淑儿马上手脚麻利地收拾餐具。惠儿则又走出了正堂。
片刻之后,惠儿带着一个少年进来,这个少年很粗壮,绝对是标准的八尺汉子,当然是汉尺。但也是186公分的身高。和曹丕记忆中的那个典韦一模一样的身材,不过此人在历史中没有什么彪炳战绩,曹丕觉得这有两个可能性:一、此人没有得到乃父真传;二、曹操要保住这个根独苗,从来没让他上过战场。
“典伯英见过公子。”说完举手加额,作了一个大揖。
伯英,已经给了表字,那是已经冠礼了,曹丕瞥了一眼典满头上,只有一块巾帻包住了头,那是没有功名的人才这个打扮,当然曹丕如果冠礼也不会用一块布包头,至少要带钟演用的进贤冠,顶多不镂帽梁,表示自己没有官职便是。
“伯英不用多礼,既然是吾父派遣你来此,那日后你就负责护我周全把。”曹丕顿了顿问道:“那位送你来的亲卫呢?”
“已回营房。”
“哦,今日无讲席进府,索性出去逛逛,伯英,有劳你取马厩把我的马牵到府门处吧。”曹丕打算今天做些正事。
典满应诺一声随即离去,显然他在来前已经有人给他坐过岗前培训,比如去哪里牵马之类的。此时一旁的惠儿突然说道:“公子,那亲卫离去前说了,这位典。。。。壮士,日后若要出仕只能在许都任职,比如担任宫中守卫或者三公府掾。”
果然如此,说白了这典满以后只能在皇宫当守卫或者在司空府之类的地方当个府内官吏而已,曹操果然用心良苦啊!心念一转曹丕笑道:“惠儿好贴心,还知道等他走来才说,怕是这话要伤了他心。”
惠儿脸上有些同情之色:“刚才那亲卫说了,这典壮士今年未满十七,老爷昨夜才给作为大宾给他冠礼的,身世着实可怜。”
老爷自然就是曹操,大宾就是在冠礼仪式上给接受冠礼那人戴帽子的人,到帽子前会说一些祝福的话,大宾身份越高,接受冠礼的人就越有面子,典满能够得到当朝司空冠礼,那绝对是殊荣,可见曹操是何等看重典韦,当然也不排除这是曹操做给别人看,笼络人心的做法,曹丕不由得感叹:曹操真忙啊,策划完讨伐袁术之事还要给典满冠礼。
“惠儿,今日我要出城转转,晚膳时才回来,若我母亲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