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双魏帝-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央纫慌膛痰氐沟皆钔蹴枥铮∷淖欤盟谟竦勖媲八挡涣嘶啊

    弄完之后,曹操带着几人出了院子,接着婢女跟随而出,门外许褚为首的虎卫营军士见到一行人走出,纷纷行礼,曹操点了点头,便让卞氏和几个儿子各自回自己的房子里,曹操也朝自己的居所走去,许褚和一众军士尾随而去。

    曹丕知道,这辞灶的仪式不但没完,而且是刚刚开始,只不过已经没他什么事了,因为辞灶不可能让曹操所有的妻妾一起来进行,而是分批的。作为正妻的卞氏和几个嫡子,自然就妥妥的第一批,而且能和曹操一起进行仪式的殊荣也只有他们能够享有,本来应该还有卞氏最小的儿子曹熊,不过现在他才两岁,怕染风寒,所以不用来了。

    至于后面的妻妾儿子如何分配辞灶仪式的顺序,那就是由卞氏这个正妻来安排了,今年卞氏是第一次当正妻,所以也颇有扬眉吐气的感觉,往年都是丁夫人安排自己,全靠儿子曹丕聪慧,得曹操宠爱,那丁夫人不敢太欺负自己,但是终归是人下,现在总算由她做主,自然是得意。

    然而这些跟曹丕没什么关系,倒是辞灶之后曹丕突然想起这过年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仪式,那就是傩舞,这可是举城同庆的大节目,连皇帝都要凑热闹,百姓更不用说了,最重要的是,家族已经搬到许都的刘晔自然也会凑热闹。

    机会来了!走在回宅子路上的曹丕心中开始盘算起来。。。

第三十五章 假想敌出招() 
傩舞是正月初一祭祀上的舞蹈。祭祀叫做傩祭。傩祭源自于西周,是春节里最为隆重的仪式。

    周礼中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说白了就是蒙着熊皮,镶上四只眼睛,穿着夸张的衣服,拿着个矛盾牌带着一群装扮夸张的人跳舞,以这种方式驱散瘟疫鬼气。

    古代人认知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鬼神之说还是有很大市场,加上傩祭里表演的人衣着夸张,舞蹈大气,气势宏大,很有观赏性,而且兆头也好,所以傩祭可以随着年代的不断发展。

    到了汉代,傩祭种类已经越来越多,比如国家举行的叫做大傩或者国傩,军队出征的时候甚至会有“军傩”,民间傩风、傩俗、傩艺也越来越完善。国傩一年举行一次,地点在皇都最宽的街道举行,时间在新年的第一天,旨在驱除疫鬼,保一年平安。

    既然是最高规格的傩祭,场面那是不用说的,绝对无比宏大,这时候娱乐文化匮乏,一年一次的傩祭绝对是最受皇都百姓关注的仪式,加上深居宫中的天子也会在皇宫正门上的门楼观看祭祀,如果位置选得好,甚至可以看到天子的黄辇,一睹天颜,那是天下百姓最大的荣耀。

    至于文武百官,只要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也要随天子观看祭祀,官职低的一定也会拖儿带女的去凑凑热闹。

    对于刘晔这种刚刚搬来皇都的人来说,是不会错过享受这类首都人民的专属福利的。

    “典满这小子回家了,看来还得去找找他,只是大过年的,我是不方便出去了。”曹丕想了一下,回到院子的书房里,拿出一张左伯纸,用汉朝字体在上面书写起来。

    说实话,曹丕没有练过毛笔字,这毛笔字的书写功底是继承这具身体里原来所学的内容,十岁孩童,就是打娘胎里练字,也好不到哪去,更不用说左伯纸在这个年代还是奢侈品,小孩练字还得从刀笔练起。所以曹丕写的字实在不咋的。

    但是他一点不担心,因为对于他而言,只要能让人看懂就可以了,何况看的对象是典满这种粗汉,无所谓字好与坏。

    密密麻麻写满两张左伯纸之后,让磨墨的淑儿把惠儿叫到了书房里,说道:“这两张左伯纸晾干之后你贴身藏好,带出府中,去找伯英,交给他,让他按照纸上所言行事。”

    惠儿答应之后曹丕离开了书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往炕上一躺,准备睡午觉,他觉得他今年的工作,应该算是完成了,是时候过一个好年了。

    岁末的几天在平和的忙碌中度过了,大年三十,曹操在曹府正堂设宴,把自己的妻妾而儿女聚齐一堂,摆上了汉朝最高级的酒菜,请了当今最好的乐师,大家一起吃饭听音乐,气氛闹哄哄,也很喜庆。

    不过妻妾和儿女虽然同一个厅堂饮宴,但是却用屏风隔开了左右,曹操的位置在上首偏左,也就是对着下首左面居多,下首左面左的是曹操的儿子们,现在儿子年纪最大的是曹丕,其他的参宴儿子的年龄大多跟曹植差不多,才五岁左右,所以都有婢子在案席旁边伺候。当然,曹丕也有,伺候在案席之旁的是淑儿。

    右边下首第一人则是曹丕老娘卞氏,下首是其他妾室和女儿,汉朝很多地方女子是不能上正席的,不过一来这是家宴,二来曹操不是墨守成规的人,从他发放求贤令中“唯才是举”的内容就可以看出来了。因为他的不羁,所以才有了妻妾儿女一堂同乐的景象。

    但是另一方面,曹操还是做了一个折中的处理,在中间放了屏风,让两边不能对视,家伙是哪个按照男左女右排位,也算是显示了他对礼法并非完全漠视。

    宴席之间,有乐师弹箜篌、敲编钟。有婢女上美酒佳肴,大家吃喝都很欢,气氛很是和谐曹丕数了数,现在曹操的儿子有七个,除了曹丕、曹彰、曹植三个嫡子之外还有四个庶子,都是小屁孩,又有婢女看着,曹丕也没有主动去和他们认识,嫡庶之分,犹如天渊之别,就算是血亲兄弟,也有可能终身形同陌路。

    因为有屏风隔断,曹丕看不清曹操又多少个妾,不过影影绰绰之间,可以看到十几个影子,除去两个矮小的影子,因为那应该是曹操的女儿,若是妻妾那绝对是小儿麻痹。还有在案席旁伺候的婢女,那曹操的妾室应该只有五、六人罢了,对于正值壮年,官拜三公的曹孟德来说,真不算多了。

    想必现在曹操强敌环视,没有心情讨太多老婆。

    此时宴会已经进行了挺长一段时间,大家都酒足饭饱,曹操突然举觞把酒一饮而尽后哈哈大笑:“此时此地,应当把公达叫来,以诗赋助兴,岂不美哉。”酒足饭饱就吟诗作赋,在曹丕看来就和后世大家吃得差不多了去差不多。

    公达姓荀,叫做荀攸。也是颍川荀家的人,虽然年纪挺大了,但是辈分却今年40岁的荀攸还是年仅34岁的荀彧的侄子。此人不但足智多谋,而且善于即兴作诗,所以曹操才如此说。

    其实再是曹操脑门子一热说的玩笑话,一屋子的妻妾儿女,认识公达是谁的没几个,曹丕认识他也是因为看过三国演义。至于善于即兴作诗历史上倒是没写,只不过同族荀悦在讲学时跟曹丕提过而已。

    就在曹操说完这话之后,曹丕身后一个非常稚嫩的声音响起:“父亲孩儿会做诗赋!”

    曹丕不用回头也知道那是曹植,小孩子爱表现那是自然现象,只是这小子五岁就能作诗的话,绝对是奇才啊,如果诗做得不赖的话,那作为同样是诗人的曹操来说,绝对会对曹植刮目相看。

    难道假想敌要变成真对手了么?这也来得太快了啊

    “哦?既然如此,吾儿不妨吟之”曹操转头看向曹植,微笑道。

第三十六章 箜篌引()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随着曹植奶声奶气的吟咏声,曹操已经眉开眼笑。诗中提起的美酒丰膳、轻歌曼舞,那是多么的应景。而且诗中还隐含典故。比如阳阿奏奇舞的阳阿两字就大有文章。这阳阿指的是地名,那里曾经封给过一个汉朝公主,封号阳阿公主。在汉书外戚传中,曾经提到汉成帝的第二任皇后赵飞燕微贱之时就在阳阿公主家学歌舞。

    赵飞燕能够当上皇后,就是因为她很会跳舞,讨得汉成帝开心。她的名字飞燕也是因为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

    汉书在当时也是颇受追捧的典籍,曹丕身体的主人是在六岁时读到的,而现在曹植五岁也可以说是刚满六岁就用了其中典故,说明他至少已经通读这本书,虽然这本书曹植看得早不能代表什么,但是也可以证明这孩子的领悟力惊人。

    “此为乐府相和歌瑟调曲的调子,只是这调子应该还有七句才是。”曹操善写诗赋,自然知道这曹植吟咏的调子,也清楚曹植没有念完。

    却见曹植一瘪嘴,皱眉道:“孩儿想不出来了。”

    曹操哈哈大笑,连说无妨,虽然这首诗不全,但是从现有的句子来看,已经是一首很好的新年祝酒诗了,此时乐师手拨箜篌,乐声悠扬动听,曹操为曹植这诗取名箜篌引。

    “,这出招实在是太快了。半吊子的乐府就这么得欢心,往后什么登台赋芙蓉赋一个接一个来,还有老子位置?”曹丕心中有点郁闷。

    这时候曹丕是很想念一首应景的诗赋秒掉这家伙,奈何自己的诗文大多是受前世父亲的影响背下来的,他父亲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更喜欢王安石、辛弃疾、晏殊、欧阳修这种官员文人的诗词,偏偏这几人又是宋朝人,宋词格式虽然别有风味,但是在乐府大行其道的汉朝,一念一首宋词,别人是什么反应,那就不太好说,特别是对于曹操这种深受汉文学影响的大家来说其反映尤为难测。

    说不定就把曹丕当文盲看了。

    “这时候要秒他必须用唐诗啊!可惜我那老爹只会唐皇李世民和诗仙李白的诗我也就这水平了!李世民。李世民啊!有了!”突然之间,曹丕撇到了曹操案子旁边的青铜灯,里面放的不是油,而是当世很稀罕的物件,蜡烛!随即脑中灵光一闪,起身道:“父亲,孩儿也有一首诗。”

    如果说葡萄酒有钱的人都可以用用,那蜡烛这玩意除了皇帝之外几乎是没人可用的,当然以前董卓也有资格用。这时候的蜡烛只有一个地方出产,那就是交州两广云南和越南一部分地区,在汉朝初立的时候那里是南越国的地盘,那时候南越王给过刘邦石蜜5斛、蜜烛200枚,刘邦当时大喜。蜜蜡其实就是蜡烛的雏形。可见这玩意多么稀罕。哪怕到了今时今日,一只蜡烛的价钱也无比金贵,因为运葡萄酒尚有丝绸之路做运输渠道,但是从交州到中原,除了翻越群山度过长江之外,只有走海路了,那成本,不是一般的高。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皇宫点蜡烛,王侯只能吃烟,看不到蜡烛的音儿,这形容绝对不夸张。

    自黄巾之乱起,交州和中原的联系算是断了,存在于中原的蜡烛只有多年前从交州上供给天子的那点存货了,加上董卓这一折腾,根本就没多少了,现在曹操官拜司空,又有迎天子东归大功,而且权倾朝野,才弄到了一点。

    曹丕见曹操新年点蜡烛,绝对有那么点显摆的意思,这时候不拍马匹,更待何时?

    “哦?吾儿快念来。”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