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反悔,可谓痴子,可谓愚情。相乃可思,不能相而独欲思,岂逃倾颓?作者以此作一新鲜情理,以助解者生笑,为痴者设一棒喝耳!。
这个批语说得很明白,“********”具有“正心”的作用,能帮助误入歧途的人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但是对于那些“专诚不二”的人,它就无能为力了,因为他们走得太远,中毒太深,已无可救药。那么,什么是误入歧途?对于误入歧途的人“********”又是怎样发挥“正心”作用的呢?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从作者“为痴者设一棒喝”的动机说起。
贾瑞愚痴的主要表现是:他有意无意地陷入了王熙凤所设的相思局中不能自拔,一次又一次的被王熙凤戏弄却浑然不觉,结果偷鸡不成反蝕一把米,欠了一屁股的债不说,还惹了一身的臊,最后连小命也搭了进去。阿凤害得他如此悲惨,临死之前他还大喊大叫的说:“让我拿了镜子再走”。一个人痴迷到如此程度,谁能帮他?谁又能救他?最终只能是命归黄泉,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贾瑞作为当局者,被阿凤哄得团团转,在旁人眼里简直就是愚蠢透顶,无可救药。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在这场闹剧中,贾瑞固然荒唐,但阿凤的迷惑性也不容低估。“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这个标题十分明确的表明,阿凤的“毒设”在先,贾瑞的“正照”在后,没有阿凤的勾引,绝不会有贾瑞的上当受骗。所以,不管怎么说阿凤都难辞其咎。其实,阿凤的能量,阿凤的危害远远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想象。(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3章 、贾瑞照镜之谜(3)()
贾瑞的错误就在于过于自以为是,既然相信菩萨能救他,就应该照着菩萨的吩咐去做,对阿凤彻底丢掉幻想。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一方面相信菩萨,一方面又念念不忘阿凤,把菩萨的话当成耳边风,不管不顾的投入了阿凤的怀抱。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想栽跟斗都不行。可能大家已经看出来了,在对待贾瑞的问题上,跛足道人和阿凤站在对立的两端,双方都在做贾瑞的争取工作。跛足道人对贾瑞的告诫和阿凤对贾瑞的“招手”意义是一样的,都是在竭力说服对方往自己这个方向走。可是,贾瑞只相信阿凤,不相信跛足道人;只相信“色”,不相信“空”;只相信镜子的正面,不相信镜子的反面,结果阿凤的骗术大行其道,跛足道人的“正心”教育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可见,阿凤的能量有多大,就连“菩萨”都不能与之抗衡。
其实,就阿凤的能量来看,她能把贾瑞套入“相思局”令其无法自拔,同样也能把我们套进去,令我们晕头转向,无法自拔,结局说不定比贾瑞还要悲惨,因为我们在看贾瑞笑话的同时,却不知道自己正犯着同样的错误。也许你觉得这种说法很荒唐,读者和贾瑞怎能相提并论呢?令你没有想到的是,在作者心目中,贾瑞就是读者,读者就是贾瑞。更确切的说,贾瑞代表了执迷不悟的那部分读者。
所以,贾瑞对阿凤的痴迷,表现的正是读者对此书假象的痴迷,贾瑞对“********”正面的追逐,表现的正是读者对这部作品“荒唐言”的追逐。脂批所说的“正心”,实际上就是对《红楼梦》认识上的纠偏,把误入歧途的“心”从邪路引向正道,从表象引向本质。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正心”教育在贾瑞身上没有起作用,在我们身上同样没有起作用。因为,在“********”面前,我们并没有比贾瑞高明多少:贾瑞眼里只有阿凤,我们何尝不是?贾瑞满脑子男女****,我们又何尝不是?贾瑞在相思局中不能自拔,我们同样身陷其中至今都没有醒悟。说实在的,我们对阿凤的迷恋一点都不亚于贾瑞,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话又说回来,面对着这样一面写着“风月”字样的镜子,谁又不去着意于风月?谁又不被男欢女爱的假象所迷惑?尽管风月镜的另一面还立着一个吓人的“骷髅”,可是谁又会把这个毛骨悚然的“骷髅”与带有浪漫色彩的“风月”联系在一起呢?更不会相信它就是真的。贾瑞以为道士拿骷髅故意吓唬他,所以并不在意,视其为无,依然调转镜子照正面。很显然,在他的眼里阿凤的形象远比骷髅更具魅力,更具风月的韵味。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也和贾瑞一样,至今都不相信“********”的背后还有和男女****不一样的东西。
面对痴迷不悟的贾瑞,跛足道人持镜前来,想为其指点迷津以正其心,让他脱离苦海,顺利抵达彼岸。其实,此时此刻跛足道人不单单是在为贾瑞指点迷津,更是在为广大读者指点迷津,因为当他从褡裢中取出镜子时,脂砚斋马上就这样批道:“凡看书人从此细心体贴,方许你看,否则此书哭矣。”又在“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它的反面。要紧,要紧!”的文字之后批道:“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很显然,道士苦心设教的对象不仅仅是贾瑞,更是读者。脂批所说的“从此细心体贴”,就是要读者认真领会贾瑞照镜的含意,领会作者苦心设教的意图。
为什么这面镜子只能反照,而不能正照呢?阿凤和骷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贾瑞正照风月鉴的后果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镜子的正反两面究竟意味着什么。
脂砚斋在这一回的回前批了这样一段话,他说:
反正从来总一心,镜光至意两相寻。有朝敲破蒙头瓮,绿水青山任好春。
又在夹批中写道:
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
不知你看出来了没有,这两条批语透出了同一个意思,这就是镜子的正反两面是一回事。所谓“正反从来总一心”和“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说的都是:骷髅即阿凤,阿凤即骷髅,他们是同一个人。既然是同一个人,为什么形象不同呢?这是因为他们之间是因果关系,正面的阿凤是前因,反面的骷髅是后果,所以二者表象不同。阿凤代表书的假象,代表了“荒唐言”,而骷髅代表死路一条。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如果你把书的假象当真的话,那么必然是死路一条。也就是说,正看《红楼梦》,此路不通。
不仅如此,镜子外面的人和镜子里面的人也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贾瑞即阿凤,阿凤即贾瑞,二者没有彼此之分。阿凤本身就具有两面性,她外表是凤凰,本质却是凡鸟,所谓“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是天上的神鸟,代表着祥瑞。而贾瑞又名贾天祥,他的这个名字包含了凤凰的意思。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和阿凤是同一个人。同一个人为什么形象不同呢?这是因为,贾瑞是他的本相——凡鸟,阿凤是他的幻象——凤凰。也就是说,贾瑞自视不凡,总把自己视为凤凰,照镜时自然而然的把自己就看成了阿凤。按理说,镜子里映出的形象只可能是照镜者本人,绝不可能是别人,所以贾瑞在镜中看到的只能是他自己。这就是脂批所说的“蒙头瓮”,而这个“蒙头瓮”一旦被敲破,真相也就大白于天下了。(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4章 、贾瑞照镜之谜(4)()
后人补续的镜子灯谜直接道破了这个原理,它说:
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这个灯谜说的就是照镜者是什么样子,镜子里映出的形象就是什么样子,镜里镜外是统一的。补续者把这个灯谜按在宝玉头上,其用意直指《石头记》,直指《********》,也直指贾瑞照镜。
总之,无论是阿凤还是骷髅,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贾瑞看到的都是他自己。只不过正面是假,反面是真;正面是因,反面是果。这个情节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对书的“风月”主旨自以为是的妄加猜测,对阿凤的勾引不假思索地贸然相信,必然会走向镜子的反面,踏上一条不归之路。
要知道,镜子反面的“骷髅”既代表观书人的结局,也代表书的结局。贾瑞从镜子里看到的是男女****,其祖父“当代老儒”贾代儒同样看到的是男女****,所不同的是,贾瑞对它爱不释手,代儒却对它深恶痛绝,并斥责说:“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这就说明,无论是沾花惹草的花花公子,还是一本正经的老学究,对《红楼梦》的看法基本一致,都把它当成低级趣味的**看待,将其归之为末流。这恰恰是以己之心度书之性,结果只能是既葬送了自己,也葬送了此书。这就是作者通过贾瑞照镜带给我们的启示。
跛足道人看似为拯救贾瑞而来,实则为拯救此书而来,当“********”面临被焚的危险时,他挺身而出,大声喊道:“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脂砚斋在代儒诋毁“********”的文字后面批道:“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可见,跛足道人实际上是作者的化身,他不愿看到他的心血受到贾瑞和贾代儒这两种人的玷污和糟蹋,故让跛足道人出面代为施教以点醒读者。这就是跛足道人苦心设教的意义所在。
阿凤和骷髅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被作者用“********”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一部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可惜的是,我们从来都没有领悟到镜子正反两面所透出的深意,更没有注意到它对书的理解具有启蒙教育的作用。事实上,真正起“正心”作用的并不是“********”,而是跛足道人,“********”只不过向我们演示了一回“心”不正的后果是什么。
中国有个典故叫“痴人说梦”,说的是唐高宗时,有个和尚,修行很高,言谈举止十分奇异。一次,他到长江、淮河一带云游。有人问他:“你姓何?”他回答说:“我姓何。”这人又问:“何国人?”他又回答:“何国人。”和尚死后,李邕为他作碑文,因不懂他的话的意思,只好这样写道:“大师姓何,何国人。”此事被后人当成笑话,认为和尚原来好比“对痴人说梦”,而痴人竟会信以为真。
事实上,“********”和贾瑞的关系,就是“和尚”和“痴人”的关系。当你面对如此高深的和尚时,绝不能以常人的思维去理解他所说的话,否则就会闹出“痴人说梦”的笑话。这个典故不是讥笑说的人愚笨,而是讽刺听的人糊涂,因为他听不出人家的弦外之音,让自己陷入了“缘木求鱼”、“胶柱鼓瑟”的愚蠢当中。“********”是一个多菱镜,从哪个角度看都不一样,所以对它的解读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实事求是的说,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看法都没有跳出贾瑞的视野。
见仁见智的结果是什么?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也就是说,你的看法无论是“仁”还是“智”,其实都是自己的想象,与书的本意无关。这就像戏剧对生活的模拟一样,演员在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