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9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自从国道徽浙官道修通之后,因为从安庆出发到杭州的官道途径徽州府城,茶商通过大批四轮马车装运茶叶,经官道直达杭州火车站,在经铁路直接到上海港口,所需时间仅仅三日左右便能抵达。这样的话,因为不再是靠天气,到达的时间可以直接预定下来,对于茶叶的销售十分有利,使得徽州府的茶叶一下销量大增。

    对于百姓来说,则也收到了很多实惠。原本内地的一些地方,因为运费关系,购买各类商品价格比较昂贵,而在官道四通八达地发展投用之后,价格一下便降了下来,使得他们的生活提高了许多。并且,因为货物的价格低廉,这些百姓也愿意购买了,加上官道的延伸,货物被运送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市场更加的广阔。甚至连内地一些少地的百姓,原本最远都到不了县城,围着本乡本镇转悠,没见什么世面,如今交通发达,乘坐四轮马车走官道也好、乘坐内河客船走水路也好、甚至去县城坐上火车去府城省城也好,方便快捷,见识一下便宽广很多了。

    交通和经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华帝国的形势一片大好。

    冯云山从李鸿章比较简单粗略的禀报之中,又了解到纺织日用品等轻工业方面发展的诸多情况。

    首先是中华帝国的纺织工业,从冯云山攻占广州之后,便通过伍崇耀大力从海外引进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工人,开始着手发展帝国自己的纺织工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零开始,到如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大国。虽然平均纺织产量还没有英国多,但架不住帝国的纺织工厂众多,从业人口一多,总产量自然就上来了。

    如今整个帝国境内,原本老式的手工纺织的土布麻布,已经慢慢被从两广和江南一带广泛兴起的纺织厂生产出来的棉布给取代了。

    民间的百姓们,对于这种新出来的棉布,认为其轻质实用,暖和舒适,最重要的是价格低廉,远比笨重而厚实的手工纺的土布便宜得多。而冯云山早就知道棉布纺织业的历史,是必定会繁荣数十年,一直到下个世纪位置。因此,在他这位皇帝的主导下,整个帝国朝廷的政策都是大力鼓励和发展棉布纺织业。加上中华帝国地盘的越来越扩大,人口也增加,可谓世界上最庞大的棉布需求市场,支撑着其猛烈而茁壮地发展。

    加上棉纺织行业在各个工业体系中来说,投资小、回报快、收益明显、生产周期迅速的特点,加上冯云山从后世来的灵魂早就知道流水线作业这种习以为常的事情,于是,各种棉纺纱厂和织布厂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没几年功夫,整个帝国的棉布产量大增。

    特别是因为帝国的人口众多,劳力便宜,即便是生产技术和效率没有英国同行高,但仗着劳力优势,大批的棉布被制造出来,除了满足国内市场之外,还开始冲击印度洋和欧洲市场。

    根据工业部的统计,去年,全国能纺纱又能织布的大小联合棉布纺织厂,一共有五千家之多,若是再加上毛纺织厂、麻纺织厂以及缫丝厂、丝织厂等等,怕是超过八千家以上。而每年消耗的单是棉花便超过38万吨以上,相当于85亿磅,已经超过英国纺织行业所需棉花总量。

    而这还是因为中华帝国的棉花种植面积不足,而美利坚的棉花因为战乱有很多的减产的缘故,导致国内的棉纺织厂在最近两年没有大规模继续扩建了,否则的话,只怕棉纺织厂远不止五千家。

    。

第1310章 轻工业的发展() 
冯云山从内阁副总理李鸿章和工业部部长沈桂芬两人的禀报中得知,中华帝国的工业是真的开始走上了正轨,虽然没有英国本土那么稠密,但因为中华帝国的人口众多,市场和资金雄厚,组成工业的各类工厂,无论是朝廷直辖的还是地方政府官办的还是民间资本的,都开始蓬勃发展,绝对数量竟然超过了老牌工业强国英国,这不得不说,十分出乎冯云山的意料之外。

    尤其是工业部部长沈桂芬,更是直接将英国作为中华帝国的竞争对手,直接搜集了英国的一些数据和中华帝国开始对比,这使得冯云山能了解到很多实实在在的数据。

    早在八年前,英国本土的棉麻毛丝绸类等纺织厂便有5100多家,用于纺织的蒸汽机和水力机等机器动力就达到16万马力,从业人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近70万人,每年出口的单单棉纱便达到18亿磅,棉布28亿码,棉纱和棉布的出口总产值达到六七千万英镑,至于总产值达到多少,却不清楚。

    而美国的数据,沈桂芬也搞来了,在五年前也就是内战还没开始还没分裂的时候,美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总值达到了115亿美元,从业人员达到了28万人。

    中华帝国的数据,却始终难以完全统计完整,只能初步统计,沈桂芬的解释是中华帝国的领土也不断拓展,工业发展更是日益发展,每天都有不同行业的工厂出现,当然,也有不少倒闭的,但新建并且不断从小变大的工厂层出不穷,根本难以统计清楚。工业部通过财税部和警务部联合起来普查,勉强得出一个结论

    到去年为止,中华帝国的纺织业类工厂,一共超过8000家,用于纺织的蒸汽机和水力机等机器动力就达到25万马力,从业人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近380万人,其中棉纺织厂290万人,毛纺织厂12万人,亚麻纺织厂38万人,丝织厂40万人。而每年的棉纱棉布总产值已经达到了9亿圣元,其中出口也达到将近3亿圣元。

    对于中华帝国的棉纺织业产值已经超过英国,冯云山很是欣喜,他对自己任命沈桂芬为工业部部长很是得意。而沈桂芬却不居功,说这是内阁副总理李鸿章和财税部部长阎敬铭的功劳。

    李鸿章上任内阁副总理以来,对纺织工业非常重视,其实也不单单是纺织工业,而是对绝大部分的除了矿产之外的工业都高度重视,进行降低税收、放宽银行贷款抵押条件、帮助联络产品和原料市场等手段,让纺织业迎来急剧发展。并且,内阁不但单单从工业部入手,还发动中华帝国人口众多的优势,结合先前的移民工程,大范围进行推广种植棉花、桑麻等纺织基础原料,让纺织业有了良好的基础。

    李鸿章也投桃报李,说工业部部长沈桂芬为了纺织工业,亲自主抓几个朝廷官办的纺织厂,将几个主要纺织厂内的技术工人组织起来,在各地地方官府主办的纺织厂进行巡回培训技术,指点新纺织厂开工调试,并且让帝国四大机器制造总局专门设立纺织机器的研制和改良。

    不过,沈桂芬却对冯云山说,中华帝国的纺织业发展得还不够,虽然在总量上超过英国,但论平均产出,或者发展的均衡程度来说,自己的差距还是很远。毕竟,5倍的工人数量,产出却还没有15倍之多。这说明,一个英国纺织工人,差不多至少是3到4个中华帝国纺织工人的产出。

    冯云山却并不在乎这些,只是勉励李鸿章和沈桂芬他们继续努力。他知道,英国再怎么说,也是老牌工业强国,纺织工业已经发展了近百年,而自己的中华帝国,从建国起不过十来年,起步低,能在总量上超过英国,已经是不得了的成就。就算是平均产达不到,也不要紧,反正中华帝国的人口众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更是雄厚,只要继续鼓励下去,肯定会更加的发展起来。

    而且,根据沈桂芬的说法,英国的纺织产业最近两年遭受巨大打击,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持续衰退。而这罪魁祸首,就是中华帝国的纺织工业的发展。

    冯云山一听,立刻来了兴趣。

    沈桂芬解释,英国的棉纺织行业,主要分棉纱和棉布两种产品,其中棉布为主要的,占80,棉纱占20。而其中的棉纱,有一半都是出口欧洲,以提供欧洲国家自行织布用,另外分别是英属殖民地印度和美洲以及东印度群岛及远东等地。但前几年,因为美国内战的影响,主要原料棉花不但减产,还因为中华帝国的介入,英国损失了超过百分之六七十的棉花进口份额,这样一来,英国本土的各大棉纺织厂原料便大为不足,经过这打击,英国诸多纺织厂歇业或停业,而这个时候,正好中华帝国的工业持续发展,还是叫工务部的执事们,通过驻欧特使郭嵩焘的关系,用高薪聘招募了众多破产的纺织技师,转移了大批技术工人到中华帝国。

    并且,因为英国对华战争的失败,中华帝国的不断扩张,英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地的殖民地全部丧失,特别是印度的失去,彻底将英国击垮。不但失去印度这个棉花的绝佳提供地,还失去了这片巨大的市场,英国的纺织业更是陷入困境。恰好这个时候,沈桂芬为了进入欧洲市场,直接以低于中华帝国本土价格的超低便宜价,将棉布投入欧洲市场,特别是英国传统的纺织品倾销地奥斯曼帝国、意大利等。

    欧洲国家本就因为棉纱价格高涨,自行纺织变成棉布反倒不太划算了,于是,棉布的需求大涨。偏偏这个时候中华帝国的棉布价格低廉,这些国家便直接抛弃英国棉布,转而选用低廉的东方棉布。

    不过,能抢占欧洲市场,将英国的纺织业打压到这种程度,已经是极限了。沈桂芬准备提高棉布的价格,不再强行贴补,毕竟这样损失太大,而英国是老牌工业国,更是工业化纺织业的发源地,想要完全击败,还是不大可能。能狙击它的发展,为中华帝国的纺织工业发展争取到了时间和机会,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除了纺织工业之外,帝国其他的各类轻工业,也跟棉布等一样,也在工业部部长沈桂芬的大胆鼓动下,逐步壮大起来。中华帝国更是创造性地发明了诸多的食品工业,比如,用于战争的行军干粮的工业化制作,方便面、炒货、饼干、罐头等也开始大力生产起来。

    。

第1311章 经济繁荣(感谢诸神大大打赏)() 
中华帝国的日用品等轻工业,也广泛发展起来了。

    帝国立国十一年多以来,朝廷主动发起两个五年计划,而这其中,最为核心的,除了军工工业、采矿冶金和铁路等交通新建之外,民用工业等实业的兴办,成为其中的重点。

    朝廷和各地的地方官府纷纷出台兴办实业、鼓励融资投资等措施,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实业,进行投资,不断减轻各类税收,加上交通的不断完善发展和民间的富裕、劳力的充沛,提供了工商业发展的良好土壤,整个中华帝国的工商业,特别是民用工业,纷纷进入高速发展的繁荣期。

    而且,因为朝廷的土地制度,加上圣肥的使用和领土的增加,大为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有了余粮,朝廷又定好了最低和最高粮食价格,每年收购大量的粮食轮换着储备,价格就在那里,这样一来,各地地方官府的乡绅越来越发现囤积土地还远没有投资实业划算。

    有了余粮的百姓,经过了数年的减税,少量人手中开始有了余钱。这些拥有余钱的人比例虽然很低,一个村落,也就那么几十户人家或是几户人家,但架不住中华帝国庞大的面积和人口基数,手头上有些钱的百姓绝对数量却是不少。而且,随着发行的圣币这种可以替代银币的纸币流通,修建铁路、在厂矿里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