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的宫国勋也满脸惶恐,脑中一片空白,他也被探哨的消息吓呆了!若是大清皇帝都驾崩了,又出现两个皇帝争抢皇位,便意味着大清朝完蛋了。他们再坚守这毫州城,还有何意义?而且,城中的兵勇听到这个消息,别说再镇守毫州城,不开门降贼都不错了,很可能四散而逃。只怕,到时候,他这个知州,不会有好结果。
“混账,一派胡言,你是城外捻匪派来的奸细吧!扰乱我军心,该死!”忽然,袁甲三回过神来,大喝一声,抽出腰刀,一刀将这名探哨斩杀,不让其继续说下去。
“都全力守城!不得有惑乱军心之言,违者斩!”袁甲三想的是不管消息真假,都要先当成是假的,全力守城,否则,都得完蛋。不过,心底,他却不由怀疑这消息,很可能是真的。
而这时,城外的捻匪,也开始高声呐喊起来:“毫州城内的清妖听着,你们满清主子的老巢北京城都被人家端啦,皇帝老儿也驾崩啦,赶紧开城门投降,跟随我们大汉永王,饶你们不死!否则,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袁甲三大惊,城外捻贼的齐声呐喊,让城头上的清军兵勇惊疑不定,议论纷纷。他连忙朝参将宋庆下令:“快,快让兄弟们开炮,不要让城外的捻贼说下去!”
顿时,城楼上早就准备好的火炮点燃,轰轰地开起火来,不过,尽管声势隆隆,却完全没了准头,离城二里远处,便不知道打到哪里去了。即便这样,也确实打断了城外捻军的喊话,算是收到了一些效果。
第622 章 捻军的处境()
而城外的捻军总黄旗主张乐行,见城内的清军对自己不予理睬,也是一脸愤怒,当场召集总白旗主龚得树,总红旗主侯士维,总蓝旗主韩万峰,总黑旗主苏天福四人,各自带领几名心腹将领,来到他的总黄旗营帐商议军务。
众人坐定,张乐行便气愤地道:“弟兄们,这亳州可是我们的老家,如果连这里都拿不下来,我们捻军五旗的总旗主也就没脸在乡亲们面前混了!都说说吧,该如何攻城,才能尽快将那姓袁的满清狗头给拿下?”
总蓝旗主韩万峰性格暴躁,当即便大声道:“盟主,如何攻城?这还要问?直接强攻啊,凭我们捻众这么多人,用人堆也把亳州堆下来了!”
他旁边的亲信将领刘永敬,人称“刘饿狼”,更是直接怪声怪气地道:“是啊,盟主,要是你们黄旗的弟兄们不行,也没关系,退到一边,让我们蓝旗的兄弟们上,看看我们怎么攻下这毫州城来!”
张乐行眉头一皱,还未说话,他旁边的侄子,才十三四岁的张禹爵霍地站了起来,怒目而视刘永敬,喝道:“刘饿狼,你别以为你有几分力气就没大没小!盟主和总旗主他们间谈话,哪轮到你来插嘴!有那尿本事,等下战场上和清狗们撒去!”
刘永敬闻言大怒,当即便一手掌扇来,不料,半空中被一只铁掌死死钳住,一看,却是盟主张乐行的把兄弟陈大喜,顿时脸色一变,赔笑道:“大喜兄弟,别动气,这不开玩笑呢!”
陈大喜冷哼一声,松开抓住他的手臂。
刘永敬心底发虚,不敢再说什么。这个陈大喜,武艺高强,身材魁梧,几个壮汉也打不过他一只手臂,刘永敬虽然外号“刘饿狼”,但见到他便犹如狼见到老虎一样,只能退败下来。
总白旗主龚得树与张乐行关系亲密,出面赔笑道:“盟主,属下听您的!我们一应白旗四千精壮,悉听您的调遣。”
总黑旗主苏天福也连忙道:“盟主,我们黑旗也听您指挥!不过,具体如何攻城,兄弟原本也是做生意的,没学过什么兵法,要不大伙一齐搬梯子往城墙上冲?”
张乐行点点头,示意对二人表示满意,转头朝一直没发言的总红旗主侯士维说道:“侯兄弟,我们这些人中,就数你最为见多识广,你有何方法,能早些破城?”
精瘦干练的侯士维扭头看了看张乐行,道:“盟主,兄弟倒有一个方法,不过,却没那么快,不能在短期内攻下毫州城,还有……”侯士维顿了顿,不再说话。
张乐行便道:“侯兄弟有什么为难的,尽管开口?是不是你那堂兄?”
“不错!我堂兄侯士忠,便在毫州城内当县丞。只要他偷偷派人晚上打开城门,我们一拥而上,攻下毫州城便易如反掌。”侯士维有些郁闷地说道:“但我这个堂兄与我不和,他不愿加入我等捻军。还请盟主答应攻下毫州城后,能放过我这堂兄弟。至于兄弟想的方法,便是效仿南方的粤军和太平军他们,挖掘地穴到毫州城墙下,以棺材装满火药,引爆炸塌城墙,再一举攻克毫州城。但这起码就要几天的时间了。”
张乐行沉默不语。几天时间,耽搁有些久了。他原本打算的是一举攻下毫州城,然后挥师往南,占领颍州府城。但这捻众人口众多,粮食却是问题。
总蓝旗主韩万峰叫道:“挖地穴?一个小小的毫州城,还挖地穴?真是笑话!”说完,他霍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道:“你们慢慢商量,我们蓝旗直接攻打一番。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若是攻破了城,城内的银钱和粮食,可都是我蓝旗人马的。”
蓝旗将领刘永敬、魏蓝等人,都纷纷跟随总蓝旗主韩万峰走出大帐。
张乐行面色阴郁,无奈之下,只得跟剩下的几旗旗主道:“既然这‘鼻囊子’非要强攻,且不理他。他攻他的,我们派人从四个方向挖地穴,四天内必须挖到城墙下!”
众人应允下来。
很快,蓝旗的近五千人马开始攻城,但城中的袁甲三布置得体,防守严密,加上捻军根本没有可靠的攻城器械,唯一能指望上的便是几门土炮,还没开几炮,便炸了膛。
无奈之下,蓝旗的捻军只能以临时制作的木梯和木棍、绳索靠在城墙往上爬,最原始的攻城,却被城楼上的清军兵勇以石头、沸油和砖块砸死数百人,加上城楼上的鸟枪抬枪不停开火,一战下来,蓝旗已是伤亡上千,却连城楼都没登上去,羞愧难当的总蓝旗主韩万峰,却责怪张乐行不派捻众兄弟上前助战,与张乐行大吵一架,愤愤地率领蓝旗捻军离开毫州城,返回他的蓝旗大本营,毫州曹市集大韩庄去了。
张乐行长叹一声,捻众始终不能聚集一起,他这个盟主,也只是个松散的称号而已,而他的“大汉永王”,更加只是他的总黄旗捻众叫叫而已。
正要催众捻众抓紧开挖地穴,忽地两名信使来报,张乐行连忙召集总白旗主龚得树、总红旗主侯士维、总黑旗主苏天福三人前来商议。
“众位兄弟,再次将诸位请来,是有件紧要事情,要与大家商议!”张乐行将其余人都赶出帐外,只留他们四名总旗主,从怀中掏出份急报,道:“南方的太平圣国已经攻下了满清的北京城,太平圣王已经在紫禁城登基称帝了!”
龚得树、侯士维、苏天福三人大惊失色,惊叫道:“他们竟然如此迅猛!那满清的狗皇帝呢?”
“狗皇帝逃出北京城,躲到热河,不过,信使说,狗皇帝病发已经驾崩,如今却是一名出生半个月的小屁孩皇帝!”张乐行有些忧心忡忡,原本前来攻打毫州城的意气风发,全然不见了。
他不无担心地道:“去年,太平天国曾经向兄弟发来册封文书,我没理会。前两个月,有两个自称是太平圣国的使者,求见兄弟我,让我率领捻众投靠圣国。当时,我连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洪天王都没理会,还管这什么圣王,便没理会他们!想不到如今,对方势力竟然如此之大,竟然一举攻占了满清的京城。”
他话还没说完,侯士维便道:“盟主,管他什么天王圣王,我们占了这淮北一带便行!”
张乐行苦笑道:“要是那圣王只是在北京城称帝倒也罢了。信使还带来一个消息:几天前,那圣王派了一名叫彭玉麟和韦俊的将领,率领一万五千余人,相续占领菏南的汝宁府、许州等地,如今又进入临近的陈州府,听说那满清的陈州知府郑廷绵这狗官,竟然率领府兵和团勇向那彭玉麟投降。如今他们更是进军归德府,兵锋已经靠近我们的毫州地界。”
“而且,那彭玉麟特意让人捎来一封劝降信,要求我们原本的‘十八铺聚义’的捻众,归顺他们。如若不归顺,将我们视同地方清妖团勇,一并击溃!”张乐行说完,看向三人,让他们说说有什么想法。
“盟主,他们简直欺人太甚!姓苏的倒是想看看,他们有什么三头六臂,这么大的口气!不过才一万五千人而已,盟主,大不了跟他们拼了!”总黑旗主苏天福气愤地道。
总白旗主龚得树也拍案叫道:“是啊,盟主,理他作甚!这等南蛮子,到了我们淮北地界,还这么嚣张。要不是看他们也是反清义军,真想教训他们一顿。”
唯独总红旗主侯士维却谨慎地道:“盟主,各位兄弟,兄弟却觉得,还是从长计议。你们可能一直在毫州、蒙城等地,没听过这圣国讨虏军的名头。这讨虏军,全部配以洋枪,还有很多洋炮,火器犀利,一向杀得清妖屁滚尿流,万万不可轻视。依兄弟的意思,还是不要为敌的好!”
第623 章 捻军攻城失败()
张乐行点点头,道:“侯兄弟说的有理!这讨虏军如今名头太大,还是谨慎些为好!既然他们能一举攻下满清的都城,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何况,张某越是分析这讨虏军,越是发现其不简单啊!”
有些话,张乐行没有说出来了。以往,他们都是身处皖北一隅,又是乡下,不大注意外部的消息。如今知道了称帝的圣王壮大发展史,便越是了解,越是心惊,这圣王发展得太妖孽了!区区二年多时间,便从一股小小的势力,直接发展成为占领整个南方,如今又占领满清北京城的最大势力,比当初那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实力可还要强大得多。关键是他手下的讨虏军,对上清军从来都是以少胜多,毫无败绩。
苏天福性急地道:“那便如何?难不成,他们一封信,我们便服服帖帖地真的投靠他们不成?”
龚得树也很是不满:“盟主,我们捻众新聚集结盟,目的便是反抗满清。统治中原二百年的满清都不怕,还怕什么他什么讨虏军?而且,我们又不跟他抢地盘,他们也别想到我们捻众的皖北来!”
侯士维建议道:“盟主,各位兄弟,要不还是先看看情况再说吧。先不投靠,也万万不要得罪,看看他们的实力如何。”
“对,还是侯兄弟说的在理!就这么着,先不回信给他们,攻占了毫州城再说。”张乐行一拍大腿,就这么决定下来。
不过,总蓝旗主韩万峰等人的离开,还是让捻军蒙山一层阴影。
三天之后,第一条地穴已经快要挖至城东的城墙下。张乐行闻报,当即下令,一天之内挖掘到城墙下,同时命人将找来的棺材填装火药,准备一旦挖掘成功,便进行地穴炸城墙。可没想到,半个时辰后,捻众来报,城东地穴被城内清兵发现,清兵反向挖破地穴,又从与涡河连通的护城河内引水倒灌入地穴,将里面的数十名捻众兄弟给淹死了。
张乐行大吃一惊,竟然被清军发现了?幸好,他们采用的地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