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看翁应龙站起,大家都把目光投了过去。翁应龙却苦笑一下,拱手道:“大人,应龙不才,事情没有办好。”
“怎么回事?他们嫌朝廷给的条件不够?”贾似道面色一沉。
翁应龙苦笑道:“我通过中间人,先后给长孙弘军中的诸多将领取得联系,承诺了若干官职和好处,只要他们肯脱离长孙系,效忠朝廷,在蛮军作乱时愿意为朝廷而战。这些条件,都是按照大人说的许出去的,不过”
他搓搓手,在贾似道等人瞪着的眼珠子注视下,抬头瞧了一眼,讪讪的继续说道:“不过,那些蛮人就不说了,不但不答应,还把中间人打了一顿,差点抽刀子杀人。北方的史天泽等人不置可否,没说好,也没说不好,我们中间人送过去的银钱他们收了,却就是不愿意开口说个明白话,哼哼哈哈的敷衍。”
贾似道沉不住气了,愤愤的插嘴:“那我们的大宋军将呢?他们可是拿朝廷俸禄的,不至于也不知好歹吧?”
“他们答应得倒是畅快,艾忠孝、刘整,还有高达等将领都手握重兵,也立马答应了。”
贾似道等人长舒一口气,甚至击掌相庆,纷纷笑起来。
“果然还是我大宋军将靠得住啊。”王庭等人掂着胡须,高兴的点头。
“不过。”翁应龙苦笑的样子活像吞了一只苍蝇:“中间人刚把话递过去,这些人就连夜把家眷偷偷接到四川去了,他们原本都是京湖将领,家眷都在襄樊一带,离四川很近,等我们察觉时,想要阻拦都来不及了。所以他们的话,有多少可信程度,要打个折扣的。”
贾似道等人的笑容,顿时凝固在了脸上,热络的气氛瞬间被冻成了冰霜。
第442章 断()
“他们要干什么?他们想干什么?”贾似道再次暴怒起来,把桌子拍得砰砰响:“这天下还是不是大宋的天下了?啊?!一个个的都不把大宋朝廷放在眼里吗?”
“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马上行文,马上行文!就以枢密院的名义,调刘整、高达跟艾忠孝马上调防,归京湖司统管,四川制置使司再不能支配他们,让他们马上动身,马上!”
在贾似道的咆哮声里,签枢密院事和枢密承旨王庭和陈宜中彼此对视一眼,用比哭还难看的笑脸迎着贾似道,委屈巴拉的道:“大人,我们早就这么做过了,你忘了吗?当时长孙弘对我们毫不理睬,只说蒙古势大,不能妄自调兵,把我们的文书拆都不拆的封还回来,连个住处都不给送信的人安排一个,逼得我们的信使连夜从关中奔到四川,才在王夔那里落了脚。”
“对啊,大人,如果今日我们再这么做,想必不会有好结果的,只会徒丢脸面而已。”
贾似道鼓着眼珠子,嘴巴一张一合的,貌似想要说点什么,但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最后似乎镇定下来想了想,干脆闭上了嘴生闷气。
翁应龙和廖莹中也劝道:“大人,正是大计实施的时候,长孙弘狡猾如狐、凶猛如狼,不可打草惊蛇,成大事者忍字当头,不可因一时之气,而坏了大事啊。”
几个七嘴八舌的劝了一阵,城府颇深的贾似道才算缓了过来,把气血翻涌的胸口抚了抚,冷笑道:“也罢,就让他得意几天,左右他人在我们的地盘上,要杀要剐也由我心,你们说得不错,不必跟他计较一时。”
“不过,既然收买长孙弘关中军麾下将领的事进行得不大顺当,那么就要及早做好安排,以防万一事漏,或者砍了长孙弘之后引起兵变,导致朝纲大乱就复杂了。长孙弘手下多能征善战之辈,跟蒙古鞑子比起来并不逊色几分,真要动手,我担心李增伯这老油子还真顶不住。”
几个幕僚中,就数镇过寿州的王庭最为知兵,听贾似道这么说起,立马答道:“大人所言极是,下官曾在京湖河南一带与长孙弘谋过面,当时汉水河谷一仗此獠打得极为漂亮,哦,应该是侥幸、侥幸。”
他瞧瞧眉目不善的贾似道暗暗吞了口口水,又道:“当时蒙古漠南总理忽必烈倾漠南诸多万户而来,军力强盛,遮天盖地,其中还有不少的蒙古本部兵马,我们京湖司都只能闭门锁关,坚壁清野的稳守不出。那长孙弘却能在河谷中设下埋伏,一战成名,将忽必烈打得落花流水,还阵斩若干大将,此等战力,的确不容轻视。”
其他几人,多多少少的都听说过大理蛮军和关中军的威名,此刻听王庭亲口提起,更平添了几分畏惧,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好了,你们都说说,应该如何应对。”贾似道双手据案,黑着脸问:“现在不光是京湖方面,两淮对面也有敌情,史天泽和札刺儿看上去跟长孙弘已经沆瀣一气,动了长孙弘那边多半也要炸锅,诸位都是我枢密院的肱股,智谋多出,给我出出主意。”、
幕僚们议论一阵,都愁眉不展的摇头叹气,临阵对敌是要真刀真枪的面对面干,又不是几句话几个计谋就能退敌的,像诸葛亮周瑜那样羽扇纶巾打仗大伙儿又没那本事,于是叽叽咕咕的说了一阵,把王庭推出来说话。
“大人,为今之计,只能加强兵备,稳固边防,调集禁军精锐和南方士卒去往京湖和两淮支援,严阵以待,保证兵精饷足,不然的话若是杀了长孙弘之后引得蛮军破边关而入,官家怪罪下来,大人定会被群臣弹劾。”
王庭说的条理分明,不过跟没说一样,实质跟两淮杜杲和余玠要求的差不多,都是调兵调饷。
贾似道一肚子火,盯着几个幕僚摸了半天胡子,但他想了很久,也觉得没有其他办法可行,长孙弘屯兵京湖,史天泽威压两淮,明显是要告诉宋廷,只要敢动长孙弘一根毛,就要杀过长江来。
长孙弘是一定要杀的,那么一场大战就不可避免。
现在是要衡量,杀长孙弘之后,所付出的代价大宋能不能承受得起。
“你们说,如果把南方的兵马都调出去,支援江防,能不能顶得住蛮军的攻势?”贾似道眯着眼问。
王庭和其他人眼神交流,然后拱手答道:“大人,长孙弘麾下不过十万之众,多数还是刚刚招募的番人,而他与北方史天泽、札刺儿等豪强之间想必也是利益之交,并不稳固,只要我们能抗住他们的攻势,形成拉锯,其势必颓,再拖个几个月,他们群龙无首,又无钱粮供应,早晚会树倒猢狲散。”
翁应龙也附和道:“王大人说得对,关中河北,被蒙古糟蹋得满地凄凉,长孙弘虽然得了地盘,但却是空荡荡的,还要费钱费力的经营,没有十年二十年,不成气候,根本无法跟我大宋的富庶繁华相比,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底蕴,只要我们能把战事拖下来,此战必胜!”
“至于官家那边,我们可以与几位宰执商量,先隐瞒下来,拖一拖,等大胜将至再报与官家知晓,如此一来,万无一失。”陈宜中最后总结道。
贾似道听着幕僚们的说话,脸上阴晴不定,一双细目光华闪动,一只手在桌上轻轻敲击,脑子里在急速的转动思考。
众人说完,乖巧的闭嘴不再言语,静静的等待贾似道最后来拍板。
“调禁军出去这样做,京城难免空虚啊。”贾似道想了一阵,把脑袋往后靠在椅子靠背上,闭目幽幽的吐出几个字来。
“这个可以解决,把驻防密州的吕文德调回来守京城,吕文德是大人心腹,很懂兵事,用起来顺手。密州又处在两淮边缘,压力不大,调回来无伤大局。”翁应龙道:“不过,这事要官家同意才行。”
“官家不用担心,我可以说服他。”贾似道闭着眼睛仰面朝天,入定了一般轻轻的道:“调禁军走吕文德入替就这么办!”
他的两眼猛然睁开,精神抖擞的跃然坐起,打了鸡血一般神采奕然,冲几人道:“好,即刻拟写奏折,明日上朝我就上奏官家,诸位,我等处心积虑,只为除掉长孙弘这国贼大恶,若事大成,我们都是国家功臣,国家必不负我等!”
第443章 御龙直都虞候()
大宋禁军,在北宋和南宋时,有很大不同。
北宋时是禁军巅峰,殿前司和侍卫亲军组成三衙,掌握了全国最为精锐的力量,那时的禁军,分宿卫军和驻屯军,除了皇帝亲卫的捧日、神武等近卫之外,其他禁军分别轮换外派,到边境作战。
而南宋时,随着对外战争的日趋激烈,加上各地不再遵循选取强壮优秀士兵上交禁军的惯例,以岳飞、韩世忠等驻屯军为代表的地方禁军渐渐坐大,这些军队名义上还是禁军,但实际却是捏在镇戍大将手里的力量,枢密院并不能完全掌控。
这也导致了南宋朝在高宗后期掀起了打压武将、重用文臣掌兵的习惯,但由于军事对抗的需要,又不得不在中枢之外的边境上驻防大批军队,由地方将领调遣。
从此终宋一朝,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分作了不对称的两个部分,原本最为强大的中央禁军渐渐式微,而地方驻屯军却逐渐壮大,形成了地方强于中央的局面。
也因为此,南宋对地方官吏的控制欲望也更加的强烈,唯恐武将坐大的警惕性比任何朝代都高,即希望地方上拒敌于国门之外,又害怕外放将官功高盖主,此类矛盾的心理反应在行动上,就是不断的自毁长城。
所以在理宗宝祐年间,大宋朝中央禁军人数在账面上仍然有数十万人,但实际上留守临安一带的,不过数万。其他的,大部分都外放在京湖、两淮。
而留守临安拱卫京师的几万人里,吃空饷的又占去了不少,真正的兵大约只有三分之二,再刨去老弱病残,能作战的兵,就更少了。
由于临安处于大后方,几十年来都没有感受到前线的压力,中央禁军的兵将都是老爷兵,勋贵子弟混吃混喝的充数其中,这些人耍鸟逗狗的本事比打仗强多了,故而一听到要调中央禁军外出作战的消息时,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无数的人在奔走,上赶着找关系调走,只为避免上战场。
但是该来的还是来了,大宋宝祐五年正月,枢密院取得皇帝同意后,调动临安附近的禁军主力,以及福建泉州殿前司左翼军、江西殿前司右翼军、广东殿前司摧锋军等新军力量,前前后后共计五万多人,赶赴京湖、两淮前线布防,措辞严厉,不得有误。
同时,为填补京师的军力真空,调密州统制吕文德带兵驻临安外围,以为京城防卫。
而禁军殿前司京师宿卫诸班直,则按兵不动,毕竟这些都是皇城护卫,贾似道还是不敢随便调走的。
临安城外,禁军校场。
晴空如洗,冬日寒风劲吹,把将士们挺拔的身躯上缕缕红缨扬起在空中,如一片火红的海洋。
宽大的空地上,即将开拔的禁军马军指挥使苏刘义身披铁甲,手按长刀,高居健马之上,头顶流苏孔雀羽迎风飘扬,身后猎猎黑毛氅如巨帆张狂,整个人意气风发,不可一世。
而一队队威武的禁军,则横纵成行,整齐有致,大军手持长枪大戟,腰胯劲弩强弓,兵刃闪闪甲叶铮铮,肃杀的气氛令天上的飞鸟都不敢逾越。
“王坚,我走之后,京城就拜托你了。”苏刘义表情严肃,看不出是喜是忧,只是郑重的侧头朝身旁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