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清本来也是嫉妒方才被贾宝玉盖住了风头,所以才故意“抢走”他的姐姐,可是当真正扶着元春的时候,他就没心思想理会这些了。
元春的身子,真的很香。。。。。。
这种香,不是庸脂俗粉的浓香,也不是高雅寡淡的清香。这种香,是尊贵,是迷人的香,清新可闻,醉人心神。
元春的胳膊,真的很软!扶着她,贾清知道了什么叫做“侍儿扶起娇无力”般的柔软。
“以前我在宫里的时候,就听人说起过家里清兄弟的名声,只恨我一直出不得宫,所以未尝一见。今日见到,果然不同于寻常家的孩子,有他和宝玉两个伴在老祖宗身边,孙女纵然不能尽心服侍,也得安心了。”
坐下之后,元春又对贾母如此说道。
贾母听了很是感动,亦道:“你姐妹弟兄们也很想你的。”
贾清见元春看向他和贾宝玉以及三春姐妹,就顺着贾母的话道:“大姐姐你是不知道,以前在家里,老祖宗总是提起你,特别是宝二哥不听话的时候,她老人家更是经常拿大姐姐你来教训宝二哥,说大姐姐你以前在家里的时候是如何孝顺听话的,每次都能说的宝二哥面色发红,羞愧难当,自然而然的他就听话了。。。。。。”
“嗬嗬嗬。”
贾清的话固然逗得元春等人发笑,一直傻乎乎站着的贾宝玉终于有反应了,苦大仇深的看着贾清。却不知道他这个表情更是惹得众人发笑。
贾母道:“你别听他胡说,家里就数他最是跳脱,宝玉在这一点上,可比他乖巧多了。”
“是吗?”元春笑看着贾清。贾清回之一个无辜的表情。
元春便道:“恐怕老祖宗心里,最是喜欢他不过了。”
元春知道贾母的脾性,是个随和喜欢热闹的。不喜欢寡言少语的人,贾清这种,也许正讨贾母喜爱。
贾母笑道:“否这么说,原本他就上窜下跳,脱缰马似的,如今你这么一说,以后他怕是要飞到天上去了。”
“哪里像老祖宗说的这样,今儿不是初次见到大姐姐,孙儿心里高兴嘛,老祖宗你再这么说,我也学宝二哥,乖乖站着不说话了啊。”
贾清陪着元春贾母谈笑,周围三春等人都只是看着不敢随便说话,只是偶尔发出一两声轻笑附和。
其中,薛姨妈和宝钗因为是外人,感受又有些不同。
薛姨妈很明显的发现,在贾清未进门之前,因为元春缅怀,畅诉幽情,所以气氛还不算尴尬,但也绝对不算融洽。就连贾母,先前说话都颇为小心翼翼。
可是,自从贾清进来之后,厅内就欢笑声不断,这才短短不到半刻钟的时间,此间,才算是真正有了一家团聚,欢声笑语的氛围。
薛姨妈自己就是一个善于说话的人,自然知道贾清这种润物无声的能力有多强!可是,就连她也是在薛家当了几十年主母之后才学会的这种处世方式,很难想象,贾清一个十多岁的半大孩子是如何做到的。
宝钗的心思和她母亲相似,但也不同。她感受到的更多在于,此时贾府上下十多人齐聚一堂,只有贾清一人,敢于在元春面前侃侃而谈!
就连王夫人,元春的生母,此时也是难言片语。
更别提以往人称“凤辣子”,以健谈著称的王熙凤了。从开始到现在,她一句话也没插上过,此时正在旁边一脸羡慕的看着贾清和元春。也不知道,她是羡慕元春头顶的凤冠,还是羡慕贾清敢在贵妃面前谈笑风生的胆量。
果然,一个人的不同,只有在特殊的场面里,才能看的更为清楚。
由此可见,贾清能以低微的出身,成为家族一族之长,并不是运气使然。
宝钗,生平第一次对一个男子生出敬佩的情绪。
不一一赘述旁人的感官,只说元春又和贾清等闲话几句,李纨和王熙凤便上前跪启:“宴席齐备,请娘娘游幸。”
于是元春再次摆驾入园,贾母等随行。途中,元春因为想起贾政所说,院中临时匾额皆是贾清和贾宝玉两人所题,原是便招二人上前问答。
贾清本不想把贾宝玉的风头占尽。奈何贾宝玉此时仿佛变成了一个闷嘴葫芦,只有元春问他一句他才“嗯嗯啊啊”的答一句,所以贾清只好主动接过“导游”的工作。
大半个时辰之后,一行人终于来到正楼。元春下舆,与众人一同跨入正殿。
……
黛玉独倚窗前,看着皎洁的月光洒满庭院。
“寒气越发重了,姑娘还是睡一会子吧。”紫娟拿着一件软袍,轻轻为黛玉罩在身上。
黛玉紧了紧脖颈处的衣领,清幽幽的道:“多少时辰了,那边,可散了?”
“快到四更了,估计那边也差不多要散了。”
黛玉凝眉,道:“你去睡吧,我不困。”
紫娟见黛玉执意,只得作罢。事实上,今夜,两府中也不曾有人安睡。
“姑娘,姑娘……”
一个丫鬟欣欣喜喜的进来。
黛玉并未回头,紫娟就问:“香菱,这么晚了什么事?”
“二爷,是二爷……”
香菱直接跑到紫娟面前才完整的道:“是二爷吩咐人把这个交给姑娘!”说着,递上一封笺。
黛玉早在听见“二爷”一词就回过头,闻言道:“快给我看看”
紫娟见黛玉有解袍下榻的打算,连忙将笺子转递到黛玉手上。
黛玉沉了沉心神,才将其打开,取出里面一张精致的御用宣纸。
打开,黛玉便不由自主露出微笑。确实是二哥哥的笔记!然后才细看内容……
半晌,紫娟见黛玉虽合上信笺,但却沉思不语,便问:“二爷说的什么?”
黛玉轻声道:“他们,在作诗呢……”
“作诗?”紫娟不解,贾清好端端的打发人出来给黛玉说这个干嘛,嫌黛玉不够“吃味”吗?
“紫娟,扶我起来。”
“起来做什么,待会又受凉了。”
黛玉想了想,道:“那你们帮我把桌子挪过来。”
紫娟还待再问,见黛玉的神情是懒于再言,加之她也隐隐猜到黛玉的用意,便招过香菱,两人一起把屋里的一张书桌搬到这边来,并摆上笔墨纸砚。
香菱铺纸,紫娟研墨。黛玉拿起笔,蹙眉沉思,须臾之后,沾墨写下一联诗……
“姑娘,写了好些了,歇会吧。”
小半个时辰之后,紫娟劝道。
黛玉回头来,发觉自己果真已经写了不少,觉得凭这些定能盖过园中众人,才心满意足的收笔。
“好了,撤了吧。”
等到笔墨撤尽,黛玉被激起的好胜心一下去,孤独感随之而来。
一时又想,贾清此时抄出娘娘的诗题出来与她,必是担心她独自孤单,所以送来与她解闷。此等关心体谅,亲兄弟姐妹尚且不能顾虑的到,何况义兄……一时又想,若不这样,那她搬到这边来,岂非失礼?
如此胡乱想着,黛玉不由心乱如麻。忽然瞥见窗外那一轮满月,黛玉才停住乱想,呆呆的望着天空。
良久,忽然收回目光,低声叹道:
“明月虽常在,知心人可知?”
屏风一侧,刚欲跨入的紫娟忽然就停下脚步。
第四九七章 归省(下)()
元春在众人的陪同下,乘坐凤舆从大观园正门而入,绕沁芳溪一路观赏大观园美景。不过大多数景致都是一览而过,只有经过“有凤来仪”、“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等少数几处精妙非比寻常的地方,才登楼步阁,缘山涉水,驻足略作赏玩。
虽说此时已是深夜,但是整个大观园处处皆是灯火通明,特别是各处厅殿楼阁、亭台轩馆,更是用大红灯笼和各色玻璃花灯映照的和白日一般,所以丝毫不用担心出现昏暗不利于观赏的情况。
其间,贾清这个园子工程的监造者和参与设计者,充分扮演着“导游”这个角色,本着吹牛不用上税的原则,利用弟弟这个便宜的身份,再加上一些春秋手法和后现代园林词汇提升逼格,愣是独占鳌头,不但让贾母等暗自打过腹稿的人失去用武之地,就连元春也被他说的频频侧目。。。。。。
及至到了正殿,贾清才偃旗息鼓。这里是元春的行宫,其他人是没有资格对这里指手画脚的。
元春因感念皇家恩泽准允归省,遂将正殿题名:“顾恩思义”,并题联曰: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披恩荣。
另,赐园名为:“大观园”,亦有一绝云: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此二首作成,元春又令三春姐妹以及贾宝玉、贾清兄弟根据园中景致,不拘格式,或是一诗一词,或是一匾一联,随意挥洒,最后送给她阅试才情。
贾清因为知道黛玉的性情,因为身子染恙不得出席元春归省这样的盛事,心中未免不犯悲思。便将元春所命令人送出与她,聊解寂寥之感。
他自己也随意做了一首歌功颂德的诗以及一首赞颂美景的对联这样极其应景的出来。
此处,并不需要才华横溢,只需赞美!
诗词作毕,元春又令众人略饮用一些琼酪等,然后司仪太监上前请元春点戏。元春点了四出戏,分别是《豪宴》《乞巧》《仙缘》《离魂》。
听元春点了这几出戏,贾清有些恍惚,总觉得这几首曲目中隐含令他不太舒服的东西。可是观之贾母、元春等人面上的笑容,贾清又只好笑面相对。
曲目的表演者自然就是早已买入贾府的十二个小戏子了。别看她们年纪尚小,但因为资质都很不错,又在梨香院精心操练了近半年之久,妆演起来,极尽悲欢的情状。
元春看了之后道:“那扮演小旦的女孩不错,可令再做两出。”
太监连忙出去再传,不一会就又上了两出戏,元春看了之后果然更高兴了,不但单独赐下金银锞子,还嘱咐贾母等好生教习,莫要难为于她,可见对龄官是真的十分喜爱了。
贾清趁着这个空闲,对边上的秦氏使了个眼色,秦氏会意,悄然退出。不一会儿进来启道:“歌舞齐备,请娘娘观赏。”
元春微微意外,不想贾府还准备了歌舞,忽听贾母笑道:“这个是清哥儿专门给你准备的。”
元春看了贾清一眼,心中了然,便道:“准”。
秦氏退出,片刻后领着一队“玉美人”款款而入。
“见过娘娘。。。。。。”
元春细看御阶之前一众舞姬,眼神奇异之色闪过,赞道:“一个个好生的模样,就算是在宫中乐姬之中,也算是极少见的了!”
贾清顿时道:“不然,也不敢劳动大姐姐屈目观赏了。”
如此自信,倒是让元春莞尔。
十二个玉美人显得很谨慎,与元春请安之后又退回当庭。舞台设在殿外,一为施展的开,二也为方便无法入殿的贾政等人观看。
不愧是凭舞艺傍身的,十二个玉美人一旦动起来,就像是鱼儿入了大海,身上完全看不到一点点局促不自然的神态。红黄相间,衣带飘飞,随着四周的音乐,翩然舞动起来。一曲《功成庆善舞》,刚刚将此时此刻,说不尽的繁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