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过二十年,我这把老骨头早不知道埋在那里了。你这个问题,我就不去想了。”北洋的元老王士珍笑着应到。听到他的话,在座的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在座的绝大多数人到那时,也都该在家颐养天年了。
“未雨绸缪,确是谋国之计!”段祺瑞在大家的笑声停下来后,对杨寰宇的话做了肯定。
“还有个问题,如果按你说的这样,改兵役制,那么现在这些老兵怎么办?他们大部分人,可都拿当兵做为养家活口的职业在做。你这么一来,可是砸了人家的饭碗呢。”另一个副主席阎锡山问道。
“这就是我在报告里提到的,军垦了。在张家口和蒙古,我为了安置历次作战留下来的伤残士兵和一部分年纪大的老兵,还有要解决驻蒙部队的供应。我们购买了几处土地,在这些土地上,搞了军垦。从目前取得的效果来看,一个一百人左右的军垦连,可以耕作三千至四千亩土地,基本上,四个军垦连,就能解决一个整编师的吃饭问题。我觉得,这个方式不仅可以在全军,甚至可以建议政府在地方上也搞类似的。”杨寰宇胸有成竹的说道。
“你说一百个伤残退伍军人,要耕作三四千亩土地?”阎锡山觉得难以置信。其它人也在底下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
“因为他们是伤残退伍士兵,所以数量上还少了一点,如果是正常劳力,应该还可以再多一些。当然,他们耕作不是人力或畜力耕作,而是用了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是机械话的耕作。”杨寰宇做出解释。
“这是不是意味着,全军军垦,又能节约一大笔军费?”段祺瑞想到了另一个好处。
“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上,前几年不但不能节约,相反,还要多用掉一笔军费。毕竟,土地是要买的,使用的农业机械也要买,还要做培训,教会他们使用和维修这些机械。这些都是要花钱的。”几年以后当然能省下大笔军费,可开始阶段,可要花不少钱呢。其它地方可不象在蒙古,有大片大片的无主土地,只要圈起来就是自己的。
“寰宇这个办法好,能安排好伤残军人,士兵打起仗来才会奋勇争先,不用担心受伤残疾以后生计无着。也怪不得你一路过来,百战百胜。”曹錕感叹道。他始终觉得自己练兵有方,对败在杨寰宇手里一直有些不服,不过这下他服了。自觉的奋勇向前和督战队拿枪*着的前进自然不能相比。
“这样说的话,还有好处呢,我这后勤部压力也小很多啊。这个办法我支持,至少一举四得了。”阎锡山对这个提议也是赞赏有加。
“岂止一举四得?这个办法要是地方上也能采用,可就把大多数农民都从土地上释放出来了,有更多的人进工厂或者当兵、经商。象张家口那样有工厂,没工人的情况就不会发生了。”徐树铮也插话道。
“那还有没有别的疑问?如果没有,寰宇的这个改军制的提议,在军委会就算通过了。我会把这个报告拿到国会去讨论通过,不过寰宇啊,军垦这个光有报告还不行,最好让那些议员们实地去看看。”段祺瑞在看到这些有利条件之后,决定推动这个提议通过,所以在宣布通过的决定之后,马上借和杨寰宇说话,堵住可能会有的意见。
“这个没问题,他们随时可以去看。”杨寰宇也很高兴。尽管这个改制的法令要等国会讨论通过,再总统签署以后才能生效。可毕竟这是在执行自己的意志。一旦这个兵役制实行下去,若干年后,杨寰宇就不必再为兵源发愁了。
会议结束,想要离开的杨寰宇却被段祺瑞再次叫住了。
“寰宇啊,南方终于平静了。现在就剩东三省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动手?”段祺瑞的问话出乎杨寰宇的意料,因为这跟今天的会议没有任何关系。
“我还没有对东三省动手的计划。”杨寰宇的回答也出乎段祺瑞的意料。
“哦,为什么?张雨亭在东三省,撑死也最多有二十万的兵力,你可是统帅着上百万的军队呢。”段祺瑞对华夏的统一可谓不遗余力,一听杨寰宇现在根本没有一点统一东三省的意思,亦是大惑不解。
“因为我还没做好和日本人全面开战的准备。南满铁路、旅顺、奉天都驻扎着日本人的军队。朝鲜半岛更是驻扎着大量的日军,一旦冲突,随时可以增援。而日本人对东三省也觊觎了很久了。那里和胶东的情况不同,据我所知,日本人可是把东三省看成他们的生命线。我们一旦进军东三省,就必须做好和日本全面开战的准备。”提到东三省,杨寰宇也皱起了眉头。
“在胶东,不是证明日本人不是我们国防军的对手么。他们也承认这一点的,不然就不会和你议和。”在杨寰宇对日和对苏俄的几次冲突中,获得的一连串胜利之后,段祺瑞对这些列强不禁生出了轻视之心。
“我们的海军不行啊,日本可有着号称世界第二的海军,我们的海岸线又这么漫长。一旦全面开战,我们沿海的防线到处都是漏洞,可以说是有海无防。面对他们海军,我们只有挨打的份。战火在我们的土地上燃烧,而我们却又威胁不到他们的本土。这样的仗打起来太吃亏了。所以,我觉得还是让张雨亭再逍遥一段时间好啦。等我们海军那一块和美国、德国的合作获得一点成果之后再和日本撕破脸会比较稳妥。”杨寰宇解释自己的想法。
“是我心急了。孙文这次病得很严重,总统他怕是参选不了了,你觉得换个谁做这个总统比较合适?”段祺瑞闷了半响,点头承认道。随即又抛出一个问题却让杨寰宇再次愕然。:阿甘853。。。[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共2页当前是第1页1
第九十章 迁都的提议()
“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过,委员长应该有人选吧?”杨寰宇想了想也想不明白个所以然。阿甘孙文病重,国民党里就找不出第二个能有他的威望的人选。胡汉民和汪兆铭选个副总统都有些勉强,蒋志清和廖仲恺就更不够格。而北洋这边够格的人虽多,但明显最够格的段祺瑞自己却不想当。因为现在这个总统,更多的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国家元首。尽管总统在名义上是三军统帅,但实际上的军权却被军委会掌控着,而政权更是在国务总理那里。
“我想推荐曹仲珊参选总统,让胡汉民或者汪兆铭参选副总统。这样孙文的面子也算照顾到了。”段祺瑞盯着杨寰宇的眼睛,缓缓说道。
“曹錕将军啊,蛮好。那委员长是想让又铮将军接任曹将军的职位?”杨寰宇表示支持曹錕参选总统。
“哦,我想让你接替曹仲珊在军委会的职位。”段祺瑞继续道。
“我?不妥,我还是在国防军里呆着好啦。”杨寰宇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让杨寰宇放弃军队的实际控制权,这怎么可以?杨寰宇毫不犹豫的拒绝。
“军委会副委员长、陆军部长兼国防军总司令,不比你现在这个军委委员、副总参谋长兼国防军总司令更好?”段祺瑞大有深意地看着杨寰宇,直言道。
“呃,我可一直是又铮将军的下属。这样不合适吧?”杨寰宇坦然看着段祺瑞。
“我老啦,过年就六十岁了,以后咱们华夏会变什么样,我很期待啊。小徐名义上是你的上司,可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军事上的成功,都是依据你当初的谋划取得的。小徐是个干才,却不是个做统帅的好人选。有他帮你掌控住总参谋部,你才好放开手脚施展么。你放心,我已经和他谈过,不会有问题。”段祺瑞干脆挑明了他的打算。言外之意很明显,这是要让杨寰宇接他的班。
“委员长,有您掌舵我们才不会做错事么!请委员长放心,我一定殚精竭虑,不负您的厚望。”杨寰宇一面拍着马屁,一面表着决心。
看到段祺瑞满意的点头,杨寰宇有点纠结,他还有个计划没说出来呢,说不说呢?
“委员长,我还有个计划,我希望委员长能促成迁都。”思量了一会,杨寰宇决定还是说出来,迟早要说,反正也绕不过去。
“迁都?”段祺瑞大吃一惊。
“我觉得,北京已经不适合再做都城,如今,我们在天津还不能驻军,海军又几乎是空白。都城设在北京,就如同不设防差不多。假如敌人从海上来,各地想要救援都来不及。而况,都城做为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安全至关重要。”杨寰宇找了个似是而非的理由。
“你不会又在打谁的主意吧?”段祺瑞满脸狐疑的看着他。
“没有,我真这么想。海军建设可不比陆军,没十年二十年根本看不到效果。我开会时也说了,二十年内,必有大战,到时怎么办?更要命的是,我们接下来着重建设,做为都成,肯定又是投资者的首选。那样,到时负担会越来越大的。一旦发生战事,这里就会变成决战之地,想避都避不开。”杨寰宇继续找着理由。
“那你觉得搬那里去好?”段祺瑞总觉得这些理由都不靠谱。
“西安、洛阳、武汉一带!或者四川的重庆也行。”杨寰宇把他设想的地方列了出来。
“这事太重大,迁都可是关乎国运的事。”段祺瑞是老派人,觉得这事太重大。不过杨寰宇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武汉是民国的首义之地,洛阳、西安也都是古都。从历朝历代,改朝换代可都不会再用前朝的都城的,可是有点不吉利呢。”杨寰宇又想出个理由。
“哎,这倒是有点道理。好吧,你先回去,这事我再想想。”对这个理由,段祺瑞觉得还算靠点谱。
杨寰宇一走,段祺瑞立刻就找来了徐树铮,向他说了杨寰宇迁都的建议。
“杨寰宇想要迁都?他想做什么?他就这几个理由?”徐树铮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知道我就不让你来了。我总觉得他在策划什么。他这人向来不会做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我想也许他有什么计划还没完善所以不方便讲吧你去探探他的口风。他和你要惯常些。”段祺瑞吩咐道。
杨寰宇前脚刚回张家口,徐树铮后脚就跟着来了,看着风尘仆仆赶来的徐树铮,杨寰宇不得不苦笑。
“又铮将军,我明白你为什么来的,我是有个计划,不过这个计划是个会挨骂的计划。我可不想让委员长跟着我挨骂。而且,短期看,还可能会得不偿失。”杨寰宇抢先说话,堵住了徐树铮张嘴。
“问题是你不说清楚,我们怎么配合你?”徐树铮更好奇了。
“我打算用几年的时间在东三省设个局,这个局一旦成功,前期我们可能看起来还要承担不小的损失。所以这是个会挨骂的计划。但这个计划成功的话,我们华夏换来的就会是几百年的和平和安定。之所以我想让委员长提议迁都,只是想让这个计划执行得顺利点,损失也尽可能小点。”杨寰宇大略的解释了一下。
听到杨寰宇这么说,徐树铮没说话,而是走到了地图前,看着地图上东三省的位置,猜想杨寰宇会设个什么局,又会算计谁。
“你是想用一场大战来换取华夏在亚洲的霸权?那为什么不直接点?我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我相信,我们的陆军,在亚洲绝对已经没有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