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过来。”张学良道。

    孙永浩被副官领到花园,递上一个厚厚的信封说:“张司令,先生让我转告你,做大事切忌优柔寡断。”

    张学良接过信,点头道:“你回去告诉他,我会仔细考虑的。”

    副官送走孙永浩,张学良开始读周赫煊的信,这封信足足厚达12页。

    在这封长信里,周赫煊详细阐述了苏联国内的情况,又对比了双方的力量差距,同时列出各自的优点和隐患。

    最后,周赫煊给张学良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事情还有缓和余地,马上释放被捕的苏联人员,并利用手中掌握的中东路企业进行和平谈判。以苏联国内的情况来看,对方也是不想打仗的,拿出诚意必然谈判成功。

    第二,如果不愿谈判。那么务必行动迅速,争取在苏联援军抵达前,就把战事给稳定下来,不可一拖再拖,给敌人可趁之机。只要掌握了战场主动,把守有利地形,苏联绝对拖不起。因为苏联缺钱打仗,并且要防备欧洲,加上远东路途遥远,苏联无法长期维持大军消耗。届时对方自然会妥协,一切都可以在休战谈判桌上解决。

    历史上,张学良武力收回中东路,却完全没准备后手。

    前线要求曾兵,张学良却不愿跟苏联开战,以没钱为借口拒绝出兵。直到苏联的“特别远东军”都集结完毕,并且开赴到东北了,他才发现不打不行,慌慌张张地发布对苏作战******,结果白白失去先机。

    张学良读完周赫煊的信,优柔寡断的性格又冒出来了。他觉得苏联已经宣布和中国断交,和谈是万万不可能成功的,若想和谈,东北就必须做出让步,此举将令他威望大失,镇不住手下的那些好战军人。

    但真要和苏联打仗,张学良又不愿意。因为东北如今财政困难,一仗打下来,不管胜负都将损失惨重,三五年之内是别想恢复的。

    张学良完全无法做出决断,甚至开始后悔不听周赫煊的劝阻,在冲动之下武力收回中东路。

    就在这种患得患失的状态下,张学良乘坐专列返回沈阳,召集手下军政和外交人员开会。

    东北军如今少壮派正得势,大部分都叫嚣着要打仗,因为只有打仗他们才能升官发财。政务官员则不愿打,说是东北百废待兴,财政捉襟见肘,根本就没那么多银子开战。

    外交人员莫衷一是,有的说该和谈,有的说找英美列强调停,还有的说苏联人不足为惧。

    整个会议现场吵成一锅粥,张学良听得头都炸了,思绪比没开会之前还乱。

    最终,张学良决定采用周赫煊的建议,一边派出使团找苏联和谈,一边让前线加强防御,并调拨增援了一个主力军团。

    若是周赫煊知道了张学良的举措,估计会气得吐血。

    周赫煊的建议根本就不是这样啊,他让张学良选择,要么拿出诚意和谈,要么集中全力雷霆一击。

    而张学良在干嘛?

    他一不释放被捕的苏联人员,二不归还中东路的企业,只想着苏联退让,然后趁机收回部分中东路权利。

    苏联都已经宣布断交,并且派遣大军了,这种毫无诚意的谈判他们会接受?这根本就不是谈判,而是对苏联的侮辱!

    而在军事方面呢,张学良完全不做打大仗的准备,也不敢主动进攻掌握先机,只是被动的添油防御。

    这次谈判不但不会成功,反而会让苏联增兵的时间更加充裕。而本土作战的东北军,反而毫无准备,还寄希望于苏联人退让。

    终于在七月底,苏军的第一支援军抵达中苏边境,并越界陆续占领各处交通要道。而东北军甚至不敢接敌作战,因为上级没有发出战斗指令。

    到八月中旬,苏军占领了鸥浦县城。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县城被占意味着丢城失地,也意味着战争不可避免。

    张学良终于下达对苏作战******,派兵6万增防国境。

    还打个屁啊!

    边境各处交通要道都被苏联占了,人家的大部队也已经增援过来,你现在才想着发布战斗******?

    最扯淡的是,中东铁路虽然被张学良武力收回,但职工却以苏联人为主。

    现在两国交战,苏联铁路工人直接玩罢工,导致东北军增援部队无法准时抵达,这特么叫本土作战?

    常凯申还跑出来煽风点火,以中国国民政府名义,发表对苏联交战的宣言,导致战事从地区冲突升级为国战。

    直至9月初,苏军在东北已经集结8万军队。

    等增援部队到齐后,苏方谈判人员宣布和谈破裂,认为东北方面毫无谈判诚意,决定对东北军发起致命性攻击。

    而在此之前,张学良只敢增兵,不敢主动出击越境苏军,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军事要道和据点被白白抢占。

    激烈战斗终于打响,苏联出动了海陆空军,中苏海军甚至爆发海战。

    强大的舰队、凶悍的骑兵,还有数量庞大的飞机、坦克和火炮,张学良终于领略到什么叫大苏联红军。

    整个10月,东北军被打得连连败退。

    张学良再次翻出周赫煊的那封长信,忍不住有种想要落泪的冲动,他写信给周赫煊道:“未听贤弟之言,悔之晚矣……”

    张学良还想问周赫煊如何补救,却被天津那边的张乐怡回信告知,周赫煊已经坐船前往美国了。

第313章 312【科幻小说】() 
周赫煊这次去美国,本来打算带上张乐怡,就当是婚后度蜜月。

    谁知就在出发前几天,张乐怡感觉身体不适,竟被医生诊断为怀孕了。

    无奈之下,周赫煊只得带上孙永振南下,把孙永浩留在天津看家。

    九月底,周赫煊在上海与张谋之汇合,然后乘船横渡太平洋,中途经过日本和夏威夷,最终目的地是旧金山。

    船票是张谋之派人买好的,一艘日本客轮。

    但很神奇的是,船上最流行的既非汉语,也非日语,而是通用英语,似乎能说几句西洋话就属于上等人。

    船长、大副等高职位者皆为日籍,而船上的侍者夫役则多为江、浙、广省人。他们坚决不说国语,也不说北方话,以至于有时北方旅客想要点杯咖啡,都需要跟这些中国侍者讲英文。

    周赫煊的感觉是,似乎在上海码头登上远洋轮船后,立即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贤婿啊,这次去美国做金融,你是否真有把握?”张谋之上船之后再次发问,这个问题他已经问了无数次。

    周赫煊无奈地笑道:“如果对我没信心,您这趟去美国就啥都别干,只当是远洋旅行。”

    “看情况吧。”张谋之心里完全没底。

    翁婿俩感觉船舱里很闷,不多时便一起到甲板上透气。

    他们买的是头等舱船票,住在最上层客舱。而那一层甲板上散心的乘客,也都是中外成功人士,男人西装革履,女人庄重时髦。

    张谋之找了一张小桌子坐下,用英文招呼中国侍者说:“coffee!”

    侍者听到是英语,立即态度恭敬,用蹩脚的中式英语回答:“plea。”

    周赫煊趴在甲板栏杆上,看着渐渐隐去的中国海岸线,感觉真特么无聊。一想到要在船上待个把月,周赫煊就更觉枯燥乏味。他以前经常环游世界,但还从没坐过民国的轮船,速度慢得令人发指。

    就在周赫煊瞎看风景时,更下一层的甲板上突然出现骚动。

    只见几个中国男性来到甲板,沿途的国人纷纷起立握手,聊得是兴高采烈。

    走最前面的那人,周赫煊见过照片,正是京剧大师梅兰芳。

    梅兰芳是受美国驻华公使邀请,带着剧团赴美演出的。后世梅兰芳和卓别林那张有名的合照,便是在这次演出中所拍摄。

    由于并不住在同一层,周赫煊也懒得下去打招呼,要了杯奶茶,坐在甲板上优哉游哉地晒太阳。

    “周先生,好久不见!”耳边传来响亮的声音。

    周赫煊抬头一看,顿时笑着站起来问候:“原来是安特沃普先生和安特沃普夫人,两位好!”

    这位安特沃普先生,其实就是美国驻华公使马慕瑞。周赫煊在上海结婚时,他还带着妻子来参加婚礼,彼此之间算是有些微末交情。

    “你还是叫我的中文名马慕瑞吧,我都习惯了。”马慕瑞说着流利的中文道。

    马慕瑞的夫人艾莉丝笑问:“周先生这是要去美国吗?”

    “是的,”周赫煊顺口问,“两位呢?”

    马慕瑞耸耸肩说:“我这次是卸任回国的。”

    马慕瑞算是个亚洲通了,他20多年前就在美国******任职,10多年前担任驻华公使参赞,随即又转任驻日大使馆参事,然后调回美国担任******远东司司长。

    前几年,马慕瑞再次来到中国,担任美国驻天津总领事,后来升任美国驻华公使。

    美国归还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是马慕瑞负责谈判的。他去年还受常凯申邀请,前往东北与张学良接触,表示美国支持东北易帜。

    别以为这家伙心向中国,他属于美国外交系统的强硬派,一切以美国利益为重。他本来是反对归还中国关税权的,只不过美国国务卿勒令他展开谈判。

    顺便一提,这家伙还是美国前国务卿的特别助理。

    “卸任回国吗?”周赫煊笑道,“看来马慕瑞先生是要高升了。”

    马慕瑞吐槽道:“见鬼的高升,我倒是更愿意留在远东。咱们那位新总统,可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

    好吧,看来马慕瑞是民主党的人,跟共和党的总统胡弗尿不到一个壶里。

    马夫人艾莉丝问:“周先生,你这次去美国,是要去哪所大学做学术交流吗?”

    周赫煊也不隐瞒,实话实说道:“我觉得美国股市快崩盘了,顺便跑去做空赚几个小钱。”

    “哈哈哈,”马慕瑞仿佛听到天大的笑话,“周先生,或许你可以存100美元在我这里,免得赔光了没钱买回国的船票。”

    唉,每次说实话,咋就没人愿意相信呢?

    周赫煊耸耸肩:“拭目以待吧,我不是开玩笑的。”

    艾莉丝说:“周先生,你是著名的文学家,而且听说在美国长大,有没有想过写一本关于美国的小说?”

    “这主意不错。”周赫煊笑道。

    海上旅途漫漫,不找点事做会把人逼疯的。

    三年前,《留学生》杂志还专门刊登过留学指南,文章特别提醒:留学生最好带上乐器和书籍,方便打发船上的无聊时间。

    周赫煊这次去美国,除了花旗银行国际账户的存折外,他身边是啥都没带。

    那就干脆写小说好了,估计等轮船在旧金山靠岸,周赫煊的新作已经写完了,正好可以找美国出版商出版发行。

    至于写啥书?

    美国读者不喜欢太文艺的东西,必须足够商业化才行。

    《乱世佳人》的原作者估计已经完成初稿了,这本书是抄不得的。

    当然,此书还要再过七年才能出版,周赫煊如果提前把书稿拿出来,完全可以截胡,只要别怕原作者跑来找麻烦。

    趴在船舱里想了好半天,周赫煊觉得什么书都不用抄,直接把《泰坦尼克号》改编成小说即可,反正他上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