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勋点了点头,拱手说道:“秦大妈,您老放心,若是刘占反复不仁,就算打不下叶山红老巢,我也不会把您怎么样。”

    秦氏沉声说道:“刘占也是汉人,身上流的是汉人的血,他若不肯归顺大晋,就是不是我儿子,也不配做汉人,我当在他面前自尽,让其背负一身骂名,他还有何面目活于世上?”

    听了秦氏的话,李勋心中顿时有了敬重之意,秦氏虽老,心中却有大义,身份普通,但人格很伟大,值得所有人尊重。

    半个时辰后,当李勋来到叶山红老巢山下,欧阳离已经在此地等候多时了。

    “情况怎么样?”

    李勋拉住欧阳离,立即出声询问。

    欧阳离说道:“寨门已经被刘占控制,主公直接领兵进入即可。”

    李勋大喜,随即转身对于岩辉下达命令:“立即发动进攻?”

    于岩辉躬身领命,当即亲点五百精锐士卒,刀剑出鞘,顺着小路,在黑夜的掩饰之下,朝着山上迈进,李勋等大部队,则是尾随其后。

    wxi7

第二百三十八章 兵权统一(二)() 
在晋朝,民间组织也有一些,这些组织与官府并没有任何从属关系,但前者,往往受到后者的严厉管制,而在大石这个****的国家,民间组织则是要自由的多,比如共济会,这个由富人牵头,众多百姓参与的组织,在大石帝国统治区域内,稍微大一点的城池,都有着其存在。

    共济会就是集众人之力,接济需要帮助的困难之人。

    天兰教有三个派系,他们之间,核心教义是统一的,但各自派系之间延续出来的一些小教义,又有些不同。

    比如象兰派,他们的教义之中,有一点就是,若你心中有恶,请把它埋藏在心灵的最深处,不要伤害到别人,若你心中有善,请把它散出,如阳光一般,照耀到每一个需要它帮助的人。

    共济会就是象兰派的象征,早期时候,归属这一派的富人阶层,大多数都会拿出相当数量的钱财,在自己的家乡成立共济会,派清廉的人去管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近些年来,象兰派当中的一些中下阶层,也是开始遵从这一教义,在自己宽裕的时候,拿出一些钱财,捐献给当地的共济会,散播自己的善意。

    所以现在的大石帝国,象兰派是信众最多,也是最为团结的一个派系,可惜,权利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最近几代教宗,一旦上位,首先打击的派系,便是象兰派,这也是大石帝国内部始终不得平静的关键所在。

    随着陇右西部七州重新归于晋朝,对于共济会,有些州县,选择比较温和的方式去处理,而有的地方,则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以武力手段,直接取缔,归属共济会的所有财产,也是全部没收,吴恒上任武州刺史,便是选择了以武力手段解散取缔武州境内的共济会,这也是异族人非常仇视汉人的原因之一,不过武安县的情况有些不一样,县令朱林,虽然是一个圆滑的官员,但他还是有着良知与最基本的底线原则,他选择了比较温和的方式,以劝说的方式,解散了当地的共济会,也没有把共济会的财富给没收,而是交给了当地的几名,在教众之中颇有威望的教会领袖的手中,让他们以比较隐蔽的方式,继续存在着。

    李勋上任武州都督之后,知道了共济会这个事情,觉得这个组织的存在,有利有弊,因为它很能收买人心,一旦有别有居心的人在其中挑事,很容易就能引起一场大规模的民乱,这是它的隐患,而好处也是非常明显,刚刚经历过战争,武州百业待兴,一片凋零,地方官府财政极为困难,若能由共济会继续存在,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讲,也能起到稳定民心的重大作用,同时也能减轻官府的经济压力,而李勋与吴恒的关系很僵,李勋几次找吴恒要粮要钱,吴恒都是明言拒绝,就是不给,而因为战争的缘故,武安县靠近木浪河,方便逃跑,所以是武州六个县,目前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多达二十余万,许多百姓成了流民,没有饭吃,虽然是异族,但李勋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活活饿死不是?

    李勋最终还是觉得,共济会现阶段的存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随后找到了周青,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说,周青虽然很固执,对李勋的感官也是非常不好,但对于李勋的这个意见,周青倒是觉得可行,当即点头答应,但也做了一些防范,派了几名官员进入共济会,进行监视,但不插手具体管理事物。

    因为得到官府的同意,武安县的共济会可以公开活动,周青更是大方的把靠近县府衙门的一个很大的房子送了出去,作为共济会的总部所在,当然,离得县府近了,也是方便监视。

    晋朝军队打到武州之前,虽然绝大多数大石帝国的官员与贵族都是选择了逃跑,但一部分没有什么贵族官方身份的富人百姓,还是选择了留下,毕竟武州不管是属于晋朝还是大石,这些人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生于此长于此,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乡,怎么可能轻易舍得离开。

    共济会的重新恢复,立即起到了极大的效果,许多大石富人,纷纷慷慨解囊,捐出粮食财物,去帮助那些缺衣少食的流民,整个武州的治安在极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改观,有了活路,百姓的情绪也是在慢慢的减温,首起民乱的武安县,反而很快成了武州六个县当中最为平静与治安最好的地方,这让吴恒都是感到万分惊讶。

    共济会总部,里面的人并不多,为了维持城中的秩序与稳定,周青不允许流民进城,所以,会内的教众,一般都是拿着粮食,到城外去进行分发。

    房间内,尤敏穿着一件非常朴素,色彩单调的衣服,正坐在那里,埋头书写,对今天的粮食发配与调度,进行着记账。

    偶尔有人进房拿东西,都是小声小脚的,不愿发出声响,打扰到正在工作之中的尤敏,但这些人却会偷偷看上尤敏几眼,眼中流露出一些莫名的神色。

    尤敏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快一个月,她的到来,她的容颜,气质,以及那温柔似水的性格,很快便是征服了共济会里的所有人,不管是汉人还是大石人。

    正在埋头书写的尤敏,感觉到人有人进来,却没有抬头去看,继续着自己的工作,一直过了好一会儿,尤敏感觉到进来的这个人好像始终没有出去,这才抬头看去一眼,而这一眼,让尤敏的脸上顿时有了惊愕之色。

    “七哥?”

    来人不是别人,竟是尤冲。

    尤敏惊讶的问道:“七哥,你怎么会在这里?”

    尤冲淡声笑道:“我半年前就已经到了武安城,负责城内的治安与城防。”

    尤敏沉默了,放下手中的毛笔,默默说道:“原来你早就知道我在这里,为什么这么久才来找我?”

    尤冲叹气一声,说道:“敏妹,我派人暗中到这里看过你,手下的人说你很开心,我不来找你,只是希望你的这种开心,能够持续的更久一些。”

    wxi7

第二百三十九章 兵权统一(三)有补充() 
“父亲已经知道我在这里了?”

    “这是三叔写给你的信,你自己看看吧。”

    尤冲从怀中拿出一封信,上前放到桌子上。

    尤敏拆开,把信看完。

    “父亲什么时候给你写的这封信?”

    “十天前。”

    尤冲看了尤敏一眼,说道:“敏妹,你到这里没几天,便是被吴恒的人发现,他随即把你在武州的事情,告诉了三叔,这才有了这封信。”

    尤敏默然不语,她随李勋到武州,其实也是一时冲动,走到半路的时候,已经有些后悔,只是是自己非要跟着来的,那个时候在说要回去,尤敏不好意思开口,不过到了武州之后,一直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尤敏却是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这里很穷,有汉人,也有外族人,但不管是汉人还是外族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很简单,人也很淳朴,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尤其是进入共济会做事的这段时间,尤敏感觉非常充实,自己虽然是一个女人,却也可以力所能及的去帮助到许多人,这种成就感,让尤敏非常喜悦。

    尤冲感受到了尤敏神色上的那种不舍,轻声说道:“你若不想回去,我可以帮你拖延一段时日。”

    “算了。”

    尤敏摇了摇头,叹声道:“这里的生活环境我很喜欢,可惜,它并不属于我。”

    尤敏也没有打算在这里生活多久,只是没有想到,离开的这一刻,却是来的这么快。

    看着尤敏脸上的落寞,尤冲暗暗叹息一声,她的事情,尤冲也是听说过一些,那样的事情,发生在普通人家,或许还没有什么,但对于尤敏,却是致命打击,虽然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李勋救援及时,尤敏本人并没有被怎么样,但名声却是坏了,尤家乃是豪门贵族,尤敏又是尤明远的嫡长女,这样门第出身的女人,名声高于一切,什么长相,什么才识,那些都只是次要的。

    尤冲今年三十出头,也是尤家子弟,他的祖父尤淳,与尤敏的祖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只不过尤冲的祖父是庶出,又是典型的纨绔子弟,不学无术,多有恶事,最后犯下大罪,虽然事后家族为其出头,使得免去死罪,但依旧被发配岭南,本人也是被家族除名,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尤冲与尤敏虽有血缘关系,但从家族方面来讲,两人已经不能算是一家人。

    尤冲身上虽然有着豪门尤氏的血脉,但自他祖父被发配岭南之后,他们这一脉,其实已经是落败了。

    大晋的法律规定,犯有死罪的人,其直系三代子弟,不得科举。

    尤淳这一脉,在岭南边荒之地生活了三四十年,经过繁衍生息,整个家族几十号人,一些有才华的子弟,就算再有学识,也是不能通过科举出仕。

    比如尤冲的父亲尤明郸,满腹经纶,才识过人,最初在官府做一名文书,随后得到循州刺史的赏识,被提拔为善县县丞,那一年,尤明郸才二十五岁。

    七品之上称官,七品之下称吏,县丞是正八品,属于吏,这一级官员,刺史一级的官员,可以上书吏部,举荐任用。

    尤明郸在这个位置上,一做就是近二十年,虽然他为官清廉,深得百姓爱戴,在当地的官声名声很大,但他一辈子,做到县丞,也就到头了,只因祖上的罪过,他不能科举,也不能当官。

    尤冲此人聪慧爱学,自幼便有神童之称,稍长之后,懂得了父亲的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不甘一生平庸的尤冲,于是弃文练武,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从军。

    广元十二年,安南占婆发生政变,权臣篡位,占婆国王派使晋朝求援,作为晋朝的属国,赵智不能坐视不理,当即下令岭南道节度副使王安领军前往占婆平叛,结果惨败,占婆叛军随后主动出击,攻入岭南。

    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之下,二十二岁的尤冲毅然从军,投军恩州刺史郑道吉,因作战勇猛,阵斩敌军千人长,得到郑道吉的赏识,被提拔为校尉。

    随后,占婆叛军围攻岭南重镇封州,郑道吉派军前往救援,最后得以解围,尤冲因功被封为都尉。

    从广元十二年一直到承平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