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头场,不但唐奕拿了别头解元,前五也让观澜包了。

    包拯正要说话,吴奎却是抢选一步,怒声大喝:

    “包希仁,妄你中正无私,一生清明怎么还越老越煳涂了?这种榜你也排得出来?”

    吴奎真的气坏了,他倒不是与观澜为难,主要是这榜排得太不像话了。

    就算陛下对观澜多有偏帮,就算你们一帮子人与观澜院有说不清的关系,但也没这么弄的吧?

    “朝廷选材大典,岂容你如此儿戏”

    包拯一叹,“吴相公稍安,且容包拯细说。”

    “有什么可说的?”吴奎还没搭话,贾昌朝却是阴阳怪气的出声儿了。“陛下信任希仁,你才以御史之职出知开封府。希仁就是这么回报陛下的信任的吗?”

    “观澜应举150人,尽数得中不说,还皆在前列,希仁这次未免有些太明目彰胆了吧?公道何在?”

    包拯横了贾昌朝一眼,本来还想解释一下来龙云脉,让他这么一阵抢白,都懒得与他争辨了。

    “他们皆是凭本事考过解试,怎么?贾相公的意思,为了已示公道,让老夫瞎排一通吗?”

    “你”

    包拯冷哼,“贾相公要是觉得老夫不公,大好向陛下上请弹劾。”

    “我”

    贾昌朝这个气啊,好不容易抓住包拯的把柄,可这老货,还是那般硬气。

    “那你倒是说说,这个榜是怎么排出来的?”

    包拯道:“就那么排的。”

    “唉”余靖一叹。“希仁还是欠考虑了就算观澜学生水平至此,希仁难道就不顾忌一下悠悠众口?适当也得给天下仕子一个面子的吧?”

    余靖这话说的还算中肯,他本不想掺合到与那个疯子沾边儿的事儿上,可是朝廷轮才大典,那是国之根本,确实太大。

    他的话也是好心,就算观澜都是有本事的,在差不多的情况下,你也把别的仕子的名次适当提一提,最起码别吃相太难看了。

    连宋庠、庞籍这些有亲子应考,且在观澜就读的都觉得余靖这话没错儿。

    不说让你少取,起码把太学和各地的考生名次提上来几个,也省了不少麻烦不是?

    可是,包拯却是摇头。

    “这个面子,还真给不了”

    向高位上的赵祯拱手长揖,“启禀陛下,开封府主薄韩曲正在殿外侯见。在他手中,是此次开封取解两百三十一人的考卷。”

    “请陛下准其入殿。”

    赵祯也是一个头两个大,知道观澜这科会很耀眼,但他也没想到,会是这般耀眼。

    “宣”

    李秉臣闻旨,立时高声唱和:“宣开封府主薄韩曲,觐见”

    不多时,韩曲进到殿来,与赵祯行过君臣之礼。包拯就把韩曲手上的两百多份考卷接了过来,分发到在场的每一人手中。

    “是非曲直,诸位同僚自行判断吧”

    吴奎哭笑不得地接过考卷,心道,这有什么可看的,都是新嫩仕子,在他们这些施政几十年、作学问几十年的老儒眼中,能答出什么花来?

    他也是当过阅卷官的人,就算有出彩的,也只是略有看点,高下之分也只在审卷人的喜好之间罢了。

    包拯就想用这种办法说服大伙儿?

    不太可能。

    而赵祯也接过李秉承递过来的一分考卷,卷头已经拆开了,一眼就能看到是谁的卷子。

    梁山伯十四岁?

    原来是解元郎的试卷,赵祯一下来了兴致。

    要知道,大宋朝最爱神童,十四岁的解元,当真是前所未有了。

    晏殊当年也是十四岁得中,号称大宋第一神童。但是,晏殊也只同进士的三甲出身,更没拿到过解元这样的殊荣。

    翻开一看,字迹工整、秀立,端是一笔好字。

    再看,经义扎实、诗赋言之有物、平仄相谊、韵声分毫。最难得的是,端是一手好文采,应试的诗也能写得优美。看来,包拯这个解元给的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可是,往后一翻策论

    哗啦一下,赵祯就把卷子合上了,登时汗都下来了。

    不着痕迹地把考卷折了几折,然后,往袖兜里一掖,收起来了。

    “咳咳”清了清嗓子。“众卿,看得如何?可有良材?”

    “众卿家”

    好吧,赵祯还生怕让人看见他把考卷收了起来,哪成想,叫了两声,下面都没人搭理他。

    吴奎,抹着额头,汗都下来了。拿着考卷的手都有点抖,这真是新科考生写的?

    他手里的,正好是前几名的考卷。

    第一个,苏轼,苏子瞻,一十九岁经义诗赋不用说了,他老吴是作不出这么大气的诗的。

    单是策论,就吓了他一跳

    《六国论》

    特么一个孩芽子,就敢妄言六国?好吧,人家还写的真有料。

    再翻第二个,曾巩、曾子固。策论写的是《西北盐法之远虑言》。

    第三个,苏辙、苏子由又是《六国论》

    第四个,章衡《东南海事进策》

    第五个,曾布《言邓州兴民之后论》。

    吕惠卿《观澜教改案》

    吴奎暗道,这帮孩子是要飞

    手里十来份考卷,皆是出自观澜院的学生之手。每一个人的策论,从例证到实情,再到论点、论证,个个言之有物,而且涵盖了政、经、军、边,几乎是朝廷施政的每一个角落。

    不客气地说,就算是当朝实权官员上请皇帝的奏本,也没人家这考卷写的漂亮,写的有东西。

    除非是设身处地地真正研究过,考察过,思考过,不然绝对写不出来这样的东西。

    与观澜学生的考卷一比,别的考生写的那些东西就是无病呻吟,根本就没法比

    (……)

    :

第579章 到底是谁() 
第579章 到底是谁

    宋庠心里这个美呀,以前他那个“坑爹”儿子放在观澜院里,回回垫底儿,他还不觉得。

    可是,这一参加解试,放到整个开封府的考生里面一比。。。。。

    那优越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此时,宋状元手里拿的正是自己儿子的考卷,嘴都咧到了耳朵根子,凑到吴奎面前。

    “来,看看这张”

    吴奎还在震惊之中,万没想到,观澜的学生这般厉害。

    接过考卷一看,宋楷?白了宋公序一眼,原来是上我这儿来显摆的。

    翻开一看,经义不扎实,诗赋平平,感觉这水平包拯给他定了个147名,完全就是看宋公序的面子。

    可是,再看策论,吴奎服气了。

    《论三司财税统筹方》。。。。。。

    好吧,又是一篇大策、大论

    现在,他又不觉得包拯是徇私了,因为这篇文章确实出彩,可进前五十。宋楷能排147,完全是文章拉高了名次。

    宋庠看吴奎表情变幻,更是得意,有什么比自家儿子长脸更让当老子开怀的?

    “犬子拙劣,这狗屁文章,当是入不了长文的法眼的。”

    吴奎更是吃味,瞅把你得瑟的,显摆什么啊?不就。。。。。。

    好吧,吴长文家里也有两个不省心的混蛋小子。

    宋公序家的二世祖都开窍了,怎么自己家的那两个还是那么不争气呢?

    老吴头儿琢磨着,是不是也把他们送到观澜去管两年。。。。。。

    他与范仲淹是没什么大过节的,范希文当不会拒绝。

    “吴相公,再看看这个。”

    这时,包拯又递过来一份考卷。

    这回吴奎直接翻到那面的策论,前面却是看都不看了。

    《言朝议思弊》。

    嚯,比前边人题目起的更大。之前的都是实政方面的建议、论述,这位更牛,直接说朝政之弊了。

    。。。。。。

    “嬴秦震矜厥勋,勒泰山,镵邹峄,剟之罘,刊会稽。。。。”

    好吧,太学文体,不用看名字也知道不是观澜学生的手笔。

    再往下看,吴奎看不下去了。。。。。。

    也不是说不好,主要前面一众观澜儒生们的文章太好了,相比之下,吴奎是捏着鼻子看完的。

    “什么狗屁东西”

    吴奎最后还是没忍住。

    通篇就没一句有用的,先是把官家数落一通,再把朝臣数落一通,和着从皇帝到百官都是废物,就没一个比他强的。

    按说,这种骂人文章放在以前,考官和皇帝还真吃这一套,是越骂越有好名声。

    可是,这回不行了。。。。。。

    有观澜的在那比着,人家是有真东西,你这除了骂就没一句正经话了。吴奎哪能喜欢?

    “空有其表,虚浮无物”

    一看卷首,太学生,刘几,刘之道。

    到了现在,吴奎也没话说了,其他儒生和观澜确实不是一个水平线上的。

    不禁好奇,范希文到底是怎么教出来这帮学生的呢?连宋公序家的二世祖都能教好,看来,老范育人之道还有颇有本事的。

    。。。。。。

    吴奎服气了,余靖、孙沔又哪有不服之理?倒也光棍,闷着头扮鹌鹑,好像刚刚在殿上吵闹取仕不公的,就不是他们一般。

    而老贾。。。。。。可就尴尬了。

    包拯冷眼看着贾昌朝,“开封取仕,中者两百三十一人之考卷尽在于此。贾相公要是觉得哪里不公,直说”

    “这。。。。。。”老贾憋得满脸通红。心中暗骂,特么也是不争气,哪怕差不多,他也有话说啊

    可是,实在差的太远,他连没理辨三分的底气都没有了。

    庞籍这时也把手中一份考卷甩到贾子明手里,“这是犬子之考卷,贾相公可要好好验一验,别最后再闹出个考场舞弊、阅卷存私的罪名来”

    “呃。。。。。。”贾昌朝汗都下来了。特么又不是我牵头闹事儿,吴长文他们也闹了好吗?你怎么不找他们?

    呵呵,谁让你身份特殊

    拿着考卷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

    “算了。。。。。。”

    赵祯终于开口了。

    看贾子明也是够可怜的,这些年,这种尴尬和排挤也是没少受。

    “贾相也不‘容易’。。。。。。”

    “既然众卿都不疑希仁取解之判,那就将开封解试的考卷张于贡院门前,以平考生疑虑。”

    “遵旨。。。。。。”包拯拱揖领命。

    “众卿可还有上奏?”

    “并无上奏。”

    “那宽夫、彦国和公序留下。都下去吧。。。。。。”

    包拯好好瞅了瞅赵祯,特别是袖兜。。。。。。你还有一份考卷没给我呢

    这个动作自是落在赵祯眼里。。。。。。

    “包卿家也留下吧。”

    “是”

    。。。。。。

    待殿上只余文彦博、富弼、宋庠和包拯。

    赵祯才对四人问道:“你们谁知道这个梁山伯是谁?”

    呃。。。。。。

    四人面面相阙,他们几个都在观澜有客讲之职,倒还真没听说观澜里有个学生叫梁山伯。

    文彦博以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考生拿了解元,赵祯颇有好奇。缓声答道:“许是今年才入观澜籍的仕子,我等都没注意吧。。。。。。”

    赵祯摇头,从衣袖里取出那张考卷,让李秉臣递到文彦博手中。

    文彦博展开一看,吓的手上一哆嗦,立时瞪着眼睛看向包拯。

    “这份考卷都谁看过?”

    包拯心中一颤,如实答道:“除了我,只主薄韩曲,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