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观澜自己的小楼,已经是傍晚时分。

    君欣卓与萧巧哥见他回来,急忙吩咐厨下多备些饭菜。

    君欣卓道:“还以为你又不回来吃饭呢,都没准备你那份儿。”

    唐奕歉意一笑,“以后就好了,以后天天陪你们吃晚饭。”

    萧巧哥嘟囔着:“骗子。”

    唐奕总是这么说,却也总是没实现过。

    “骗你干嘛?”唐奕很像那么回事儿地咋呼道。“真不走了,这段儿就踏踏实实在观澜呆着”

    “而且。”

    “而且,没准过几天,还带你们出去散散心呢?”

    萧巧哥眼睛一亮,“真的?去哪儿?”

    唐奕神密一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还能见老朋友哦”

    。。。。。。

    第二天早起,唐奕正要吃早饭,黑子就进来说,曹佾、潘丰、王咸融和杨怀玉已经到了。

    唐奕面色一萎,抱歉地对君欣卓和萧巧哥道:“不能陪你们了,我得先办正事儿。”

    萧巧哥横了他一眼,“骗子”

    ————————

    与曹、潘、王、杨几家人相会于曹佾的别院。

    最近风紧,院子空了好久,曹佾更是有好几个月没来回山了。

    众人坐下,正好都没吃早饭,让仆役去食舍拿来一些吃食,大伙边吃边聊。

    潘丰往嘴里塞了半个炊饼,率先开口:“说吧,有什么大事儿?”

    王咸融则道:“是不是那老东西一死,咱们就能把观澜合回来了?”

    他们王家本来就是拿钱来凑热闹的,就没想过管事儿。现在观澜一分,倒塞给他们家一个大摊子,王咸融早就手忙脚乱了,恨不得马上把摊子扔回来。

    唐奕道:“还早,我看现在挺好,即不惹人注意,又不影响运作,先这么着吧。”

    王咸融眼睛一立,“你好,我不好老子八辈子没管过帐,你还是杀了我吧”

    唐奕笑着安慰道:“过不了几天周四海就从大辽回来了,到时候,有他支应,就不用王二哥再多操心了。”

    王咸融点头,“这还差不多。”

    。。。。。。

    曹佾问道:“那大郎把大家叫来所为何事?”

    唐奕耸肩道:“也没什么大事儿。”

    “就是陛下想在西北推行盐改,让我跟你们通个气儿,都配合一下。”

    “盐改?”潘丰愣愣地看看众人。“什么盐改?”

    唐奕一解释,潘丰顿时张大了嘴巴,嘴里嚼了一半的炊饼都掉了出来。

    “这还不是大事儿?”

    。。。。。。

    朝廷推行盐改,为什么还要唐奕来做这几位的工作?

    之前就说过,西北盐事,不是几个盐贩子走一点私盐那么简单。

    私盐之盛,可以说已经渗透到西北军、政两务的各个关节。

    政务这一头还好说一点儿,说白了,大宋最不缺的就是官,现在任上的西北官员要是不听话,换了就是。只要有空缺,大把的人排着队等着上任。

    军队这方面,那就没那么简单了。不与将门打好招呼你就想盐改?

    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之前就说过,大宋的军制是统、带分离。

    统兵调兵枢密院说了算,带兵节制那是兵部三衙的事儿。

    将门别看窝囊,也出不了高职,但是,兵部三衙从来都是他们的天下。

    士大夫与皇帝都深知不能把武人逼到死角,所以兵部,还有军中一些空饷、外快的龌龊之事,大伙儿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西军能战、满装、不吃空饷,青盐走私就成了西军外快的主要来源,更是将门收拢势力的一个必要手段。

    “大郎”潘丰苦着脸。“这可不是小事儿啊”

    唐奕点头,“我知道,所以才把你们叫来商量嘛。”

    杨怀玉道:“商量?大郎还是想简单了。”

    王咸融也道:“难啊”

    唐奕一翻白眼,“好办老子自己就办了,找你们干屁?”

    。。。。。。(。)

    :

第409章 军制之弊() 
按说,西北就算将门势力复杂,如今大宋有些实力的将门曹潘王杨都在这儿,只缺一个石家,真想动,就是几家一句话的事儿。

    但是,事情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问题在哪儿呢?

    还是大宋的军制问题。

    宋朝军队分为四类:

    禁军,是为中央军,均属三衙;

    厢军,是为地方兵,属于诸州;

    乡兵,系民兵,仅保卫本地方,不出戍;

    蕃兵,则是异族团结为兵,而用乡兵之法保卫本地方的。

    宋太祖用周世宗之法,将厢军中的强者都升为禁军,留下来的,都是些没什么战斗力的残兵,用以充数。

    所以,当初老曹以一营厢兵打出了昆仑关阻击战,朝中才会无人敢信,都觉得太假了。

    至于乡兵、蕃兵,本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不去论他。

    所以,所有武力的重心,实际都在禁军。

    全国需戍守的地方,派遣禁军轮流前往,谓之“番戍”。

    而问题,正出在这个“番戍”之上。

    人们在议论宋朝兵制时,大都加以诋毁。认为唐朝之所以强,宋朝之所以弱,是因为宋朝废除了藩镇。

    这纯属扯蛋

    唐朝强盛时根本没有藩镇。到玄宗设立藩镇时,是因为国运渐衰改取守势了。

    战略后移,把重心放在经营自己的边境上,这才是藩镇形成的原因。

    至于藩镇的利弊且不去论它,只说大宋。

    宋朝的兵是全出于招募的,和府兵制相反。人们又认为这是宋代兵制的一个缺点,其实不然。

    募兵制,虽有其缺点,但在经济上,以及政治上,有其相当的价值。

    民间的奸悍无赖之徒,必须要有他的归容之处,最好是能惩治之、感化之,改变他的本质。

    此辈在经济上,就是所谓“无赖”,他不能勤事生产,欲惩治之、感化之极难。只有在军队之中,规律最为森严,才可能约束他,使之改变(当今社会也存在类似情况)。

    这种人在军队里呆上10年到20年后,已经过长期的训练,大多数人的本质会改变,可以从事生产,变做一个良民了。

    这也是从北宋开国到南宋灭亡,终宋三百年没有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一个原因之一。就算有反,也没出去一省之地。

    遇饥灾之年,收乡壮以充禁军。想想,年轻的刺头儿都被收走了,老百姓还怎么反?

    而从经济上说,本来就宜于分业,平民出饷养兵,全不过问战事,对经济建设是有益无损的。若实行府兵制,则举国皆兵,实至今日乃有此需要。

    可兵若真能御敌,平民原不需全体当兵。所以说,募兵之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有其相当的价值。

    大宋立法有其深意,只不过所行不能副其所期,利未形而害已见罢了。

    而刚刚说到番戍的问题,兵力的逐渐腐败,番戍之制使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不便于指挥统驭。

    而兵士居其地不久,既不熟习地形,又和当地的人民没有联络,三年番代一次,道途之费却等于三年一次出征,劳财何其之巨?

    更重要的是,每逢水旱偏灾,又多以招兵为救荒之策,于是兵数递增。

    宋开国之时,不满20万;太祖末年,已增至37万;太宗末年,增至66万;真宗末年,增至91万。

    仁宗时,西夏兵起,增至125万。后虽稍减,仍有116万。

    欧阳修说:“天下之财,近自淮甸,远至吴、楚,莫不尽取以归京师。安然无事,而赋敛之重,至于不可复加。”

    养兵如此多,即使能战,也存在危机,何况并不能战,对辽对夏,都是隐忍受辱。

    好吧,说远了,只说对盐改的影响。

    上面已经说了,大宋番戍和后世正好相反。

    后世华夏也有轮转番戍,但是,后世轮转的是将领。也就是说,几大军区司令,包括基层军官升迁调职,动的是官,而不是兵。

    但大宋正好反过来,动的是兵,而不是将。

    三年番代,士兵刚熟悉地方戍卫,就被调走了,劳身劳财不说,也确实不利于防卫。

    而如此一来,如果推进盐改,将门要打好招呼的就不是某一个节点的将领,而是几乎要和整个西北的将官达成一致。

    再者说,西军几代严整,军力强盛不假,但这也是有代价的。

    “大郎也知道,咱们几家将门的立足根本是什么,没有好处,谁跟着你干啊?”

    潘丰道出其中真意:“将门之所以叫将门,那是因为咱大宋军官升迁实行的是举荐制。我潘家举兵为将,自然就是我潘家这一系的人。这是将门建立的基础。”

    大宋开国,几大名将一代一代这么举荐下来,就跟入党似的,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派别。

    “但是,举将是基础,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才是把大伙儿绑在一块儿的定军石”

    “西军本来就没空饷、假饷这些门道,要是再把盐道的油水断了,那谁还跟着咱们干了”

    “没人跟着你,那还叫什么将门?”

    “。。。。。。”

    唐奕无声一叹,这也是他至今未动军改的重要原因。

    按理说,做为一个后世之人,又对历史有着相当的兴趣,唐奕怎么会不知道,大宋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军制。

    改了军制,就算唐奕别的什么都不干,大宋的日子也比现在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可是,为什么他在朝堂和经济上,甚至是文化上,都准备动手脚,唯独不碰军队呢?就算碰,也只在一个阎王营搞点小试点,不敢有任何的大动作?

    就是因为,他与将门混得越熟,对大宋军制了解得也就越深,就越不敢动了。

    弄不好,就得出乱子,而且是大乱子

    “我也没说断了西军将士的财路。”唐奕解释道。“都不是外人,我就跟你们交个底吧,军制早晚要动。”

    “就算我不想动,陛下也早就受不了如此庞大的军费了。”

    几人一怔,“怎么动?”

    “现在说这些还早”

    “只说盐改这个事儿,这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定要做。至于西北军中的油水。。。。。。”

    唐奕沉吟了一下,“和下面说,盐路不断也得断,这是国之大事,谁拦路,谁死”

    “但我也不会亏待了将士们,,我另给大家找一条生财之路”

    。。。。。。(。)

    :

第410章 都是为了矿() 
“新的生财之路?”

    四人面面相觑,“什么生财之路?”

    唐奕一甩手,“先别问了,到时候就知道了。 总之,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们先和下面打好招呼,我去和陛下商量,等新路子通了,再让朝廷推行盐改,这总行了吧?”

    主要是西北不能乱,所以,唐奕不得不慎重,不得不妥协,只能先按照“将门的规矩”来了。

    “大郎,靠不靠谱啊?”潘丰心里有点画魂。主要是,他想不出在西北还有什么能替代青盐的重利。

    唐奕眼睛一眯,“我说,就这么定了”

    潘丰一缩脖子,这位最近脾气大的很,还是别触他的霉头了。

    “行了,吃饭吧”唐奕一阵烦躁。

    虽然心里知道军中的那些龌龊,这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