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孔荣第二天一早赶到了柏林驻德大使馆,借着四楼使馆职员的洗浴室,他冲了一个热水澡,换上了海军大礼服,钟前功中尉则开着车去奥迪维修部了。九点,蒋百里来了,他,李孔荣、驻德大使程天放三个人进了小会议室。
程天放最先开口,他道:“日军马上就要进攻南京了,委员长的意思是希望委曲求全,再请求德国政府做一次调停,为此还做了一定的让步。即在以前的基础上,上海非军事区可以扩大;国府也同意不再反日,不过民间反日情绪高涨,停止反日需要一个过程;内蒙可以建立自治政府,但华北的主权和行政权不得变更。再就是同意共同****,减低日货关税、尊重日侨在华权利。另外,德国方面,希望德国在恢复和平的全部过程中,德国必须始终为调停者。'注46:常凯申年谱,p259。时间为12月2日,亲自接近德国大使陶德曼所述。'”
程天放一口气将南京来的训令说完,这基本是对此前(11月2日)日本所提出七项要求的回应:1、内蒙建立自治政府;2、华北设立非军事区;3、扩大上海非军事区,由国际警察管制;4、停止反日;5、共同****;6、减低日货关税;7、尊重在华外侨(日侨)的权利。
这七条除了第二条保留以外,其他一概同意,但时机已经迟了,现在日军兵临城下,怎可能同意这些要求。
“华北非军事区也是可以谈的。”程天放说完,蒋百里又补充了一点。他这么一说却让李孔荣大惊起来,可再想到当下形势,又释然了——这倒不是常凯申要投降,而是国民党比如汪精卫、孔祥熙、张群、于右任等人希望和日本和谈。常凯申虽然是个流氓赤佬,可城下之盟是个什么东西他绝对清楚,现在和谈也就是做做样子、哄哄投降派罢了。
“我们是去谈,还是去谈成?”李孔荣忍不住问了一句。
“这个”程天放对此答不上来,只看看向蒋百里。
“尽人事就好了,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就能成的。”蒋百里说道。他说完又看了程天放一眼,程天放会意道:“汉盛,前天庸之先生给你来封电报,可你都去佛伦斯堡了,我这边一时间忙,不小心忘记了。”
程天放说着拿了封电报过来,上面是加密码的。虽然不知道内容,可现在这种时期以孔祥熙的立场来说,肯定是与对日和谈有关。李孔荣并不介意的程天放的‘不小心’,反正这锅他背着就是了,至于孔祥熙想让自己成为他的特使,暗中借助德国促成中日和谈,这事情他绝不会干——这倒不是清名不清名,而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做什么都已经晚了。
和谈必定是常凯申下台,汪精卫之流上台,也就是中国十有**会上德日意的船。以二战的结果论,这是最不理想的结局。日本或许还能因为冷战独存,可中国肯定会被苏联吞并关外和西北,剩余部分先是肢解而后为了对抗苏联再次合并。这种分割或许会在苏联解体时结束,但有更大的概率无法统一——美国人不可能在苏联倒台之后重新竖立一个巨无霸对手,至于日本重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那又是另当别论了。
以李孔荣的拙劣的********知识,对美国而言,失去苏联的世界东亚最好是中日互斗。两种情况要防止,其一:中国重新建立类似古代朝贡体系覆盖大半个亚洲的势力范围;其二:日本再次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毕竟,海权和陆权的融合极为可怕,一旦融合,势必会挑战世界霸权,美俄都不会袖手旁观。
想到东亚这盘下不完的棋,李孔荣有些微微失神。他倒有些惋惜自己穿越的太晚了,如果能早个几十年,或许东亚能掀翻整个英美世界,可如今,以二战日本挑战英美的结果看,在可预计的将来,中国已永远失去了机会,她只能成为英美世界中一个地方性强国,挑战的唯一可行办法不是攀什么科技树,那毫无翻盘希望。她应该像黑人和******一样使劲生孩子,这也其实是另一种‘挑战’。只要中国人能生,成年男人工资少的只够吃饭,更不要福利劳保,那以资本家的尿性,全世界都会是中国工人,数百年后中国人将占领全世界。
“汉盛”李孔荣失神间,程天放说话了,他担心自己扣留电报的行为让他不快。
“哦,抱歉。”李孔荣从中国工人占领全世界的yy中回过神来,他想起刚才程天放的话,道:“电报上应该不少什么急事吧,耽误一两天应该没关系。”
“不耽误就好,不耽误就好。”程天放看了蒋百里一眼,“以汉盛老弟对德国的了解,你看这次和谈是否有希望?”
“德国人当然愿意中日和谈,可日本人愿意吗?”李孔荣笑道,常凯申之所以拖到今日才电令蒋百里行动,抱的就是谈不成的打算。“历来城下之盟都是割地赔款的,我们这个条件,日本人肯定不会答应。当然,他不答应最好,那就看谁撑得起了。”
蒋百里人老,木纳一些,程天放书生气重,可听李孔荣这么一说,当即就会意了,他道:“汉盛老弟的意思我好像懂了,只是我们”
“我的建议不如索性一口气就把所有条件都亮出去,给德国人一个好印象,尽量的把战争责任推到日本那边。让他们觉得,是日本人不甘心吃亏。这对国内的抗战是有利的,我就怕戈林再来一次限售军火,一旦限售,国内又生产不足,这就”
李孔荣说着自己的意见,程天放听得是微笑不已,作为驻德大使,他当然希望中德关系和睦,不过蒋百里却在沉吟,他看着李孔荣道:“汉盛认为即使全部答应日方之前的条件他们也不会答应停战谈判?”
“兵临城下,金山卫死了好几万人,陆军的面子、海军的面子都给丢尽了,不拿下南京他们怎可甘心?”李孔荣笑看着他,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可国内什么都还没有准备好啊。”蒋百里依旧是这句,“如果暂时和谈,工业建设大致完成后再打难道不行么?”
“有道是一鼓作气,这次都和谈了,那下次会不会和谈?底下的士兵将领何所适从?华北、上海,牺牲将士的血是不是白流了?还有委员长,和谈他要不要下野?现在就有不少人要刺杀委员长,下野后保卫力量薄弱,万一”李孔荣说着和谈的弊端,最后道:“除了争取德国好感之外,我不觉得有对日有和谈的必要。俗话说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日本人都打到南京了,那就应该一直打下去,直到我们胜利为止。”
“汉盛觉得我们能赢?”蒋百里思索着,这些天他也对自己在德国的意义仔细考量了一番,隐约感觉到常凯申似乎不是真的想和谈,只是要给德国人面子。
“借势能赢。”李孔荣据史答道。
“借势?”蒋百里不解。“苏联难道会出兵吗?”
“永远不要指望苏联,我们最好祈求他不要出兵。”李孔荣道。
“那”蒋百里还想说,程天放小心的看了怀表,道:“百里先生,我们得出发了。”
依旧是威廉街的总理府,依旧是趾高气扬的戈林。他傲慢的回礼之后,蒋百里开始阐述国民政府对日本上月七项条件的答复。听到蒋百里全都答应七项条件时,戈林‘嘎嘎’的嘲笑,他道:“你认为现在日本政府会满足这些条件吗?”
七项条件没想在戈林这里就过不去,蒋百里问道:“那请问阁下,日本政府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答应停战和谈?”
“我不知道。”戈林没有摇头,而是手里的手杖代替脑袋摇了摇。他道:“从上个月七日开始,日本就没有召见过我国大使,他们暂时不想和谈。”戈林说到这里却看着李孔荣,埋怨道:“李,你为什么能想出那么恶毒的计划?知道吗,很多日本人都说要杀了你。”
“那是我的荣幸!”李孔荣见日本不想和谈,一切担心都没有了,他笑着和戈林说话。“我仅仅是做了一个军人该做的事情。”
“我很惊讶,你为何知道日本军队会从那里登陆?”戈林追问道,他觉得整件事情都很奇怪。
“因为因为我稍微懂一些周易。”李孔荣心中一动,开始瞎扯。
“zhouyi?”戈林念着走调的中文,“哪是什么?”
“是一种三千年前发明的巫术,能够知晓未来还未发生的事情。”李孔荣笑道,戈林眼睛大亮。(。)
第四章 收编()
“咳咳咳咳”蒋百里在一旁不断重咳。他曾经留学德国,自然听得懂的德语,无比重要的和谈事务居然被扯到了迷信上,他当然有很大的意见。只是,这个明年就要挂在广西宜山的祥瑞,寿命不足十二个月,加上早就看不顺眼,李孔荣好像没有听到般继续和戈林对答。
“嘎嘎”戈林眼睛亮过之后又大笑,他不是一个很好欺骗的人,对谁都严重的警惕心里,他道:“如果你能预知未来的事情,那为何不提前阻止中日战争?”
“能预知和能改变那是两回事。就如生育,即使你知道妻子怀的是一个男孩,你能将他变成女孩吗?”李孔荣反问道——他为冒充神棍已经准备很多天了。
戈林被他说的一愣,又觉得好像确实如此。他忽然想到一个主意,笑道:“那我想知道我的妻子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如果你真的精通预知术,我想你能预知这个结果吧。”
戈林已经四十四岁了,早前爱妻死后又续娶了一位夫人,今年,这位妻子怀孕了。作为一个四十四岁功成名就的父亲,戈林对这个孩子珍爱无比。据说每天都会贴在妻子肚皮上听孩子的心跳,李孔荣刚做父亲所以打了生育的比方,戈林就灵机一动要李孔荣猜男孩女孩。在这个没有b超的时代,这确实是一件最难预测的事情,可惜,李孔荣知道答案。
“当然,虽然每一次预测都会缩短预测者的生命,但我愿意为您效劳。”李孔荣不顾蒋百里的咳嗽声,依旧旁若无人的谈着算卦问题。
“缩短预测者的生命?”戈林饶有兴趣的问,他不太理解这是为什么。
“上帝的旨意不可擅自预测,不然上帝就会降下惩罚。或者是一场劫难,或者是提前死亡。这要看预测的事情是否重要。”李孔荣道。“阁下,我明天一早会将结果送过来。”
十分钟后,程天放同着蒋百里李孔荣出了总理府,上了汽车,他对李孔荣使劲的摇头,他道:“汉盛老弟啊,你这般,要是算错了怎么办?”
“那如果算对了呢?”李孔荣笑。他毫不在意脸色铁青的蒋百里,哪怕蒋百里已经将他想成是为求出名、不求丢脸的狂徒。现在见李孔荣如此回答,他愤然道:“我们是来谈中日战事的,不是来猜生男生女的。我会将今天的事情汇报给南京,我以后不需要你陪我去见任何人!”
蒋百里发飙了,他感觉李孔荣是在丢国家的脸,周易说到底就是迷信,迷信就是落后,现在李孔荣展现出国家的落后,他痛不欲生。
李孔荣对蒋百里无半点好感,见他如此只道:“委员长根本就不想和谈,我们也不能和谈,今天浪费这么多时间纯粹是为了给德国留下一个我们要和平的印象。百里先生不需要我协助那是我的解脱,我也不想大雪天开一夜车,几乎在路上送命,然后赶到柏林做一件并无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