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的会认为张毅年少无知,可是不知道的人呢?他们就会想你想干嘛?连皇帝陛下你都想压一头,其性质已经相当于公然造反了!
所以冯智戴说如果张毅真的造出了效果图上面的小洋楼被重新发配岭南绝对是轻的,不发配才是怪事!
本来还想造个房顺便弄点儿水泥卖的,现在被冯智戴这么一吓,张毅想了想还是算了,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想混吃等死的废物罢了,为了楼能高一层还范不着将自己的美好人生搭上,想了想还是四合院舒服,冬冷夏凉啊!
第43章 怎么都只舀半碗饭?(上)()
爵爷要建造新宅绝对不是小事,随着老钟的一声召唤,被新命名为张家庄的庄户们都喜笑颜开的赶来了过来。
看着这些拿着扁担、锄头的家伙张毅就觉得他们的笑容有些虚伪,你见过干活还拖家带口的吗?
“少爷,别看这些孩子小干活也是一把好手呢!”看到自家少爷一脸嫌弃的眼神,老钟悄悄对张毅道:“光吃饭不拿钱!”
当然,爵爷是不会在乎这点儿小钱的,不过看在人家那么热情,为了不打击祖国花朵的积极性,张毅只好艰难的点了点头。
都说人多好办事,整整数百人经过一划分立刻就分成了几队。伐木、采石、烧砖头,就连那些个大妈大婶都没闲着通通有事情做。
“老钟,我让你找人修的窑给弄了没有?”看到众人各司其职张毅赶紧将老钟叫了过来。
虽然四合院不错,但是缺点也不少啊!
首先,作为木质结构的房屋对于防火这一点就可以无视,一但稍有不慎发生火宅几乎不用问那绝对是成片成片的烧,不烧个满城一片红根本就停不下来。这也是为什么古代老有巡街的更夫四处晃悠,没事儿就拿着破锣敲那么一下然后喊一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然后就是保暖问题。冬冷夏凉绝对不是一句空话,事实绝对如此!众所周知,木材和大多数材料一样都有着一个共性那就是热胀冷缩,往往新建成的房屋还不错,可是要过上一年半载,木材就会因为特涨冷缩或者风化的原因变形,从而房屋就变得非常通风。
这样的房屋夏天微风一吹舒爽之极,可是冬天呢?寒风一吹那个感觉。。。。。
所以张毅还是觉得,既然建造新宅,无论是出于防火还是保暖,又或者为了多用几年那么就一定要使用砖木结构。
“已经箍好了!”老钟赶紧道:“就在河滩那边,按照你的要求箍了三座呢,要不您过去看看?”
自从将小玉儿祖孙领回了门老钟整天都精神百倍,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似的腰不疼了、腿不痛了,办事儿也勤快了!
张毅点了点头,然后两人就朝后山走去,对于老钟他还是比较放心的,只是对于烧制水泥这种事他除了知道是用石灰石、粘土、铁矿粉按比例磨细混合,然后进行煅烧,最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石膏粉就可以得到水泥。可是怎么煅烧?加入多少比例?他两眼一抹黑完全就不知道!
所以就需要实验,反反复复不断的实验,直到达到他记忆中的那个标准才算成功!
为此他还专门在河边计划搭建了两架水车,当然引水浇灌田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他希望通过水车实现自动磨粉功能,不然的话就凭着人力推磨累死累活也磨不了多少水泥。
两人晃晃悠悠的来到河滩,果然在距离河道约么三十米的地方三座窑已经成形了。
窑不大,据张毅的估计一次也就能煅烧一吨左右的原料,对于这个数字他有些失望,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想要建造成一座后世那样的标准化窑根本就不可能,因为光是密封和均匀受热这两条他就办不到。
所以一吨左右的土窑绝对是目前最合适的!
朝土窑走过去,窑身上的黄泥已经风干了,窑洞也经过了点火实验,就从里面黑乎乎的窑璧来看他们应该非常成功,至少能够使用。不过最让张毅惊讶的是窑洞的火门居然是设计在迎风的方向,如此一来正好可以借助河风的风力对窑洞达到快速升温的效果。
张毅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了!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过来的人居然从来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无论是水车还是其他东西,他只不过将那些早已经被验证了无数次的成果抄袭过来而已,说到运用自己真的差的太多!难怪先贤早就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检查完了土窑,又顺便看了正在开始在河里打水车地基进度,一晃就到中午了。
这时候张家新宅的地基跟前就开始热闹起来,妇人们不停的在临时搭建的土灶里添加柴火,锅里的肉香四溢一个个汗流浃背的汉子们就围在锅边不住的流口水。
“王老三,你能不能离锅远点儿?看你馋的那样儿该不会是三年没沾腥味儿了吧?”一个夫人一烧火棍将一个面念堆笑的汉子打开笑骂道。
那个被打开叫做王老三的汉子也不生气,揉了揉被揍的胳膊道:“三年到不至于,两年应该是有的,李老栓家的,你也莫要说我,你们家去年过年不也没买肉吗?就大年三十那天我路过你们家的时候,你家狗蛋还嚷嚷着要吃肉呢!哈哈哈哈!”
。。。。。。
过年没肉吃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自己家没有,别人家他也有没肉吃,所以都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罢了。
当人都到齐了,就准时开饭。
作为爵爷张毅是不用和众人一起吃饭的,但是为了表示与庄户同甘共苦的决心,张毅还是让老钟给他打了一碗干饭和一碗肉汤坐在一块石头上细嚼慢咽。
“少爷,要不你就先少吃点儿,老夫人早上就让厨房那边给您做了你最爱吃的萝卜烧牛肉,我估摸么一会儿肯定能送到!”看着张毅吃的无比艰难的样子老钟心里就一阵叹息。
少爷那张嘴他天生就是个皇帝嘴啊,不管是在岭南还是回到了长安,对于饭菜的要求那简直已经到了没毛病挑刺的程度,现在居然和一群泥腿子吃同样的饭菜这让他无比的纠结。
“待会儿再说吧,再说了,人家庄户不都吃的挺香的吗?”张毅朝嘴里灌了一口肉汤,看了看前面不住往嘴里刨饭的众人好奇的又问老钟道:“老钟,我就奇怪了,刚才在那边我还亲耳听到一个妇人说一个汉子三年没吃过肉,那汉子也承认了,我就想既然是三年没吃过肉相比家里肯定不盈实,可是你看看,他们一个个怎么都只舀半碗饭?难不成他们早上都是吃饱了来的?”
第44章 怎么都只舀半碗饭?(中)()
“这些人啊,您别看着只盛了半碗饭,其实是为了多吃点呐!”老钟摇了摇头,指着不远处一个个都拿着巨大的海碗的汉子苦笑着道:“少爷,你有所不知,这些人早上能喝一碗菜粥就不错了,能吃饱了来才是怪事!”
这半碗饭怎么比也比满满的一碗饭少吧?张毅就奇怪了,只盛半碗饭还是为了多吃点儿?
见到张毅不明白,老钟就结识道:“先吃半碗饭主要为的就是吃的快,赶紧吃完了碗里的才好去锅里再装第二碗啊!”
正说者,一个半大小子就已经把海碗里的饭吃完了,一溜烟儿就跑到了饭锅边喜滋滋的拿着勺子狠狠的将里面的糙米饭往自己的碗里塞,不仅塞还使劲儿的往下压,直到海碗都堆成尖再也装不下的时候才满意的跑回到放着肉汤的石板上和一堆人继续吃饭。
张毅的眼睛都快要瞪出来了,先前还以为人家盛半碗完全是吃不下或者出于客气,那里想到一个个的简直就是饿死鬼啊!
脑袋大的海碗还使劲的塞,这些王八蛋难道不怕吃撑着吗?
正想问老钟是不是饭不够,不少吃完了第一碗的汉子就陆陆续续的跑到饭锅边继续添饭。
这些人虽然耍着小心眼,但是张毅却发现他们都守着一个规矩,那就是每个人绝对是将碗里的最后一粒米全部吃进了肚子才会起身,从老人到青壮甚至妇孺都毫无例外。就在前面蹲着的一堆人中好几个碗里就剩下一小口,但是没有吃完之前他们即使是非常想起身但是依旧等到将碗里最后的米粒吞进肚子。
即便是吃不起饭也守规矩这是一件好事,能够坚持住本心就证明了这些人都是好人,至少在他们变质以前是好人。
“少爷,您看见了吧?这些人都精明着呢!待会儿啊您再看要是锅里还能剩下饭那些个做饭的妇人还会把剩饭偷偷的带回去给家里那些没能上工的人吃!”
“咱们这儿的饭还有剩?”张毅疑惑的问。
满地都是大肚汗,哪怕是半拉大的毛孩子吃的都比张毅多,他就不信等这些家伙吃饱后锅里的饭还会有剩余。
”别人家没有,但是咱们家肯定有!“说话间老钟的胸膛就不由的挺了挺,得意道:“昨个儿老夫人就交代了饭一定的让庄户们吃饱,咱们家的饭全是白白净净的糙米双蒸饭,就连糠都没掺一点儿,您不知道整个泾阳境内就咱头一家!”
张毅没有想到,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太居然会有这么长的眼光,这简直就是收买人心啊!
庄户们最想的是什么?就是吃饱肚子啊!别说青壮,就连那些个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老头、老太太都能来工地上混个肚饱这就是仁德!早上的时候他还纳闷,就连半大的孩子干活都那么带劲,原来都是为了吃一顿饱饭!
在这个年代人心无疑是最好的东西,因为有了人心只要你有什么事情就可以一呼百应。
就像当年的刘邦当初也不过是一个亭长出生,但是人家就因为有了一个仁德的好名声最后造反。。。。。当然闲话扯远了,不过不得不说一但有了人心,有了好名声就相当于开了一个作弊的外挂似的还特别好使。
光看着别人吃饭自己碗里的饭倒是凉了,因为有肉汤的缘故很快就在上面凝上了一层猪油,将饭碗丢给老钟,没办法吃了多熟悉一下环境也是不错的。
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张毅就准备远距离的观察一下那些妇人是怎么将剩下来的米饭偷回家的。
当然,偷。窥。这种事情必须悄悄地干,倘若知道人家主子正准备抓你的现行谁还敢动手?
直到最后一个大肚汉将最后一口饭刨进了嘴里宣布不再添饭以后锅灶边的那些妇人就露出了笑容。然后很快其中三个妇人就飞快的朝远处跑去,剩下的妇人其中一个装作若无其事的起身慢悠悠的巡查,其余的就开始忙碌起来。
她们先是将每只锅里的饭都集中起来,然后按照人数分配成若干个饭团后用锅盖掩盖住就开始忙活着打扫周边的卫生。
很快那些去树林的妇人就带着数张巨大的荷叶回来了,这时候一位年老的妇人就从兜里掏出一大把谷草将掩盖在锅里的饭团子一个个用荷叶包好并且分发到每一个妇人的手里。
可是,正当老妇人准备将自己的那一份也揣进胸口的时候脸色突然一变,然后手里的荷叶就‘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荷叶包瞬间四分五裂,白花花的饭粒洒了一地。。。。。。
“爵爷,我。。。我们。。。”老妇人扑通一下就朝着张毅跪了下来,嘴里吱吱唔唔了半天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看到爵爷走了过来,其他的妇人顿时也惊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