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豪杰传-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如同自己清楚宗泽是个大才,知道他在历史上的事迹,才会千方百计要拉拢他,招他在自己旗下当臣子,还放心地一上任就让他尽心施展才华。

    就如同自己可以从历史各朝各代治理地方政权的方案中分析各种得失。

    就如同许贯中提出了大宋文士来治理辽东,史进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妥。

    招揽文士,担任州县官员,增加自己对来辽东的控制,想法很好,也有实质作用。

    但是有很大的极限性,州县制度适合农耕文化,但是对游牧民族,鱼猎民族却是不适合!

    史进看着许贯中说道:“要是让大宋文士来担任本王治下各州县,那么到任后,税赋怎样征收?汉人的税赋倒是简单,本王之前已经确定了。田税,十二取一。但是契丹人的怎么征收?莫非点牛羊数目?女真族的呢?莫非整天去核算他们打猎捕鱼的数目。还是按照辽国的方式,每年让他们按照规定的数目上缴就行了!”

    许贯中解释道:“王爷,微臣设想是在州县城池由文士担任官员,至于部落聚居地区设置土官,由部落首领充当官员,负责朝廷与部落百姓的沟通管理。为了避免土官由部落首领子孙世袭,牢牢把控部落,使的部落百姓只知首领,不知道王爷,微臣觉得土官应当设定期限,期满调任!”

    许贯中这种土官设定期限,期满调任的政策到是和历史上的改土归流相当。

    可惜,改土归流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

    史进摇摇头说:“那你有没有想过,辽阔万里的草原上有不少狼群。这些狼群阴险狡猾,单个牧民根本没有办法抵挡狼群的袭击。朝廷也不可能时刻派兵保护个个牧民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牧民为了抵御狼群,马贼等灾害,为了生存,必然是会抱团形成部落。有部落,自然有首领。在无法保障牧民的生命安全情况下,想取消部落制度,撤销首领,推行州县制度是不现实的。部落首领期满调任后,新到任的土官威望不足,或者是手中没有兵权的话,部落首领会在意他的话嘛?到时那土官岂不是虚设?”

    许贯中听到史进的质问,他眉头紧皱,思虑着史进问的这些直指他政策的缺点。

    许贯中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些,只是时代的局限性,以及多年读的儒家学问限制了他的思维。

    在他看来,他的政策已经是当下最好的。

    许贯中有些不服气地说道:“只要我军强勇,那些部落首领岂敢违背!莫非王爷有更好的计策?”

    让许贯中有些生气地是,一贯对自己言听计从的王爷竟然点点头。

    史进说道:“我到是想了一个计策,大家帮忙参考一下!辽国的“因俗而治”的治理方式是不错的,只是没有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做出改变。同时当权者腐败贪婪,剥削压榨各族,才会导致现在各族百姓都不愿意为辽国效力,都想着反抗。我认为可以更加细化改良这政策,设立自治县!”

    听到史进提出自治县,很多人都迷糊了。

    这么多人当中,朱武和史进关系最好,他开口问道:“王爷,自治县是什么意思?”

    史进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就认为现代政治制度拿到宋代就会适用。

    就拿现在对游牧民族危害甚大的狼群来说,现代华夏有狼群吗?或许有吧,但绝对是超稀有的。

    没有狼群、马贼这些危害,那些牧民自然不需要部落头领来给自己加一道枷锁。

    史进的自治县是参考着辽国的“因俗而治”制度,土官以及现代华夏的自治县制度,改良而成的。

    史进解释道:“田税施行了多年,我们都清楚征收多少是苛政,征收多少会伤民。但是对于游牧民族和鱼猎民族,我们了解却是不多。设定每年上缴固定货物数目,来取代田税。那上缴的数目标准怎样制定才算合理,才不会是苛政?同样的,各名族风俗不同,制定怎么样的律法才能更符合这些部落百姓的生活,这些我们也不清楚。因此治理这些部落,离开部落百姓是不现实也不实际的。”

    史进歇口气,才继续说道:“在部落百姓聚居的地方为基础,设定自治县。草原上就以部落百姓放牧的区域为基础,设定自治县。知县由这些部落共同推举,然后由朝廷确定任命。知县下管理县内百姓,上传达民情,参与制定县内律法税赋。为了避免这知县糊弄朝廷,或者是作威作福,欺压百姓。自治县推官、判官以及守备直接由朝廷任命。这样可以防止知县专横不法。对治下百姓剥削压迫,对朝廷叛服无常!”

    “自治县知县根据治下百姓具体情况,禀奏税赋额度,由朝廷派人调查确认后实施。考虑到会有百姓改变生存方式,由鱼猎改为农耕,以及经商等,五年统计一次,要是县内百姓大多都不再从事鱼猎、放牧,自然要改变税赋制度。”

    “这政策实施下去,必然是会触犯部落首领的权势和利益,导致他们不服王法,一些部落首领要铤而走险反叛。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在一些险要之地,关口要道筑关建堡,派兵驻守。对于那些不法部落首领,要给予坚决打击。树立朝廷的威望,以保证政策律法的实施!”

    “治理无外乎恩威并施,有威自然要有恩!除了要制定惠民的税赋外,在各县修建贸易市场,让百姓手里的货物容易变现,购买生活用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修建道路,加快物资的运输速度。由医学院院长安道全和副院长皇甫端牵头,组建医疗队分赴各州县,免费百姓诊治疾病,治疗农畜。以提高朝廷爱民的形象。”

    “加强宣传,以往朝廷都只是在城头村头贴告示,宣传一下朝廷政策。但是百姓大多忙于生计,没有多少闲工夫去留意这告示。更何况是在广阔的草原上,深林中的百姓,就更难于传达朝廷政策税赋制度等。百姓不知道朝廷的政策,就容易被官吏蒙骗剥削。朝廷要组建一支专门的宣传队,但凡有政策下达,就要分赴各地,除了要广泛张贴告示外,还要去田野,去草原,去深林,去百姓聚集的地方宣布政策,给百姓解惑!让百姓能够直观地了解朝廷政策,不会给官吏蒙蔽!”

    “当然还有兴办学堂,启明智,懂礼节!开科举,培养忠于朝廷的人才!”

    随着史进将自己多日来一直思考的政策一条条说出来来,许贯中、朱武、大公鼎这些人从一开始的不敢置信,到一脸敬服。

    他们心里暗思,这王爷平日里隐藏的够深,以为只是精于兵事,善于用人。原来还是治世的大才。不鸣而已,一鸣惊人!

    看来自己以后要更加努力了,不然政策都让王爷想好了,还要自己这些官员干什么!

第434章 你们对的起朕吗?() 
厅内的人都对史进不声不响就说出这样全面又深远的政策感到敬佩,同时对史进更加死心塌地了。

    有这样明慧的主公,何愁大事不成!

    许贯中忙拱手说道:“王爷之政策确实比属下高明,微臣敬佩。”

    史进摆摆手制止了属下的恭维,说:“现在大战在即,还是先解决问题,至于恭喜恭贺的话,等到我们击败辽军后再说也不迟!”

    许贯中他们忙拱手说:“王爷说的是!”

    史进对朱贵说道:“朱贵,你即可派人给吴用传信,让他以本王的名义,在大宋境内发出招贤令。辽阳府这些汉人聚众之地,那些自治县的推官、判官等都需要文士来担任。人才本王永远不嫌多。”

    朱贵忙供手说:“臣等下就派人快马快船传过去!”

    史进对许贯中说道:“你之前提出的,那些新官上任前要先培训的提议很好。你负责在辽阳城内设立一学院,名字就叫官员进修学院,专门负责给新官培训,传授他们新法、到任注意事项,各地风俗文化等。由你担任学院祭酒,负责编写教学内容!”

    许贯中听到自己担任学院祭酒,顿时欢喜地喊道:“臣定会尽心办好这学院!”

    史进拱手对大公鼎说道:“鼎公,这挑选各自治县县令,劝说各族为本王效力的事就交付给你。希望鼎公不要嫌辛苦!”

    大公鼎今年都72高龄了,以前更多的是为了渤海人考虑,所以才投靠了史进。

    现在听到史进身为汉人竟然会为其他民族考虑,甚至愿意对异族也委于重任,对他也更多了几份敬佩。

    大公鼎忙躬身拱手说:“王爷放心,微臣定会巡防各地豪族贤才,劝说他们为王爷效力。”

    大公鼎在辽东素有威望,有他出面劝说安抚各部落,相信定不会是难事。

    最后史进叮嘱朱武,“朱武你们兵部负责派人在各紧要要道,关口建立堡垒、关隘,派兵驻守,以防有部落叛乱蔓延。”

    朱武忙拱手说:“是,微臣会尽快办妥!”

    史进巡视了厅内的一众人,说道:“各位,只要击败辽军,攻克燕云。本王就会趁势建国称帝,到时定不会亏待各位,三公、各部尚书已经虚位以待。还请各位鼎力相助,助本王成事!”

    史进明确了建国称帝的意向,朱武、许贯中等人急忙兴奋地喊道:“王爷宽厚明慧,臣等怎敢不效力!”

    朱武指派手下分赴辽东各地,勘察地形,建立关隘、堡垒。

    许贯中在筹办官员进修学院,编写教材。

    大公鼎、高清臣两个人拜访了渤海豪族,辽东境内的女真族。

    渤海人和女真中都有不少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起源黑水靺鞨。

    因此原时空中,完颜阿骨打喊出女真族、渤海人同根同源。他也才才能那么轻易平定辽东。

    朱贵派了手下以尽快的时间将史进的命令传给了吴用。

    接到王爷的指令,吴用也不含糊,立即派手下在山东各地张贴招贤令,在河北路广泛宣布消息。

    当日,史进鼓动文士去辽东传授圣人之道。

    是凭借鼓动,是凭着一些文士的良心才这鼓动不少人去辽东建院教学。

    后来,等到这股热潮冷下来后,大宋文士冷静下来了,就没有几个人愿意辽东了。

    不过这招贤令一出,情况却是大不相同了。

    永远不用怀疑华夏人对当官的热情。

    东京身为大宋都城,消费水平可以算是全大宋,甚至全世界都是摆在首位的。

    东京居大不易啊!

    东京又有闲职的文士官员上千人。

    不少考到了进士的贫苦学子,如果没有分到实职去外地上任的。只能在东京当个闲职,过着清贫的日子。

    夏天将大衣典当,冬天在想办法赎出来。

    可就算再怎么清苦,他们都不愿意委身去当教书先生,幕僚。他们觉得这丢人!

    现在听到定襄王发出招募令,招募文士去当辽东各地当官员。

    虽然推官、判官等官职不算高,但大小也是官。

    虽然定襄王之前是叛贼,现在这不是给圣上招安了吗?

    既然圣上都下旨封王,那绝对是大大的忠臣了。

    我去给他当臣子,有问题吗?绝对没有问题啊!

    如果说之前史进是叛贼,只是一个将军的话,绝对是没有那么多文士愿意去投靠的。

    但是一个王爷情况绝对是大不相同的。

    就如同后世,一个连工商执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