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刹槐悖愿挠檬痔祝褂盟种苯永遥庋舷宜俣人坪醺煲恍�

    “哎呀,哎呀呀,”李牟拿着弩不停的赞叹着:“好东西呀,好东西!”

    他们来到箭靶处,这是一块儿两寸厚的木板,上面的四支弩箭都穿透了木板上拳头大小的红心,箭头在木板的后面露出一截儿。

    “三十步破重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李仲也是边看边点头,道:“准头很好,练上几支箭就能上战阵了。要是用叠射的话,估计重骑冲击也能挡的住吧?”

    李岩不知道能不能挡得住重骑冲击,但是三十步距离上的连续不断的精确射击,对于没有大盾保护的步兵来说,那就是屠杀。

    “好东西呀,我再射两箭去。”李牟拿着弩兴冲冲的开始向回走,打算好好过过瘾。

    李岩阻拦道:“行了,让下士兵们熟悉一下。换上草墩靶子,这箭头可是精钢打造的,你看看,都顿了!”

    李牟停了下来,只好把弩给了其他的士兵,让赵大同去带着他们练习使用。

    “四哥,不就是那个鸟县令不给咱们乡兵的证明吗?”李牟回来轻松的说道:“他不给就不给,咱们自己弄,现在不是挺好的吗?”

    “咱们这叫土匪!”李岩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李仲皱眉问道:“二弟,你是不是有什么担心的呀?”

    “是有些担心,”李岩想了一下,小声的说道:“不知道这个蝗灾能有多大范围,还有旱情是不是在今年能好一些。现在都有土匪攻打县城了,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土匪还有流贼肯定是会大量出现的。接下来会是什么情况,你们该都知道了吧?”

    李牟想了一下,说道:“不是还有东虏吗?官兵的主力还都在直隶和山东呢,不会这么快就来剿匪的吧?”

    李岩摇摇头,解释道:“刚看的邸报,东虏已经掉头北上了,要准备出关了。而且杨嗣昌是力主先剿贼,后灭虏的,所以官军很快就会掉头来剿匪了。咱们这几个人,要是没有官军的名号,撑不下去的。”

    “跟着流贼走呀。”李牟轻松的说道:“就凭咱们兄弟的本事,到了哪里,都会给把交椅来坐的。而且咱人头熟,名头响呀,报个号~”

    李岩打断了李牟的话,说道:“流贼没有希望的,恢复生产要多长时间?恢复秩序要多少时间?这中间其他的流贼来攻打抢掠,官军大举来攻击,那不是又前功尽弃了?这样要打到什么时候?难道真的要重现黄巢以人为粮的惨剧?”

    “那怎么办呀?给苏县令点儿贿赂?”李仲问道。

    李岩摇摇头,说道:“不用,那家伙,估计三瓜两枣的看不上。多的,咱们也拿不出来。我给他留了个名,且看吧,杞县不会一直太平下去的,他会用的上咱们的。”

    “什么鸟官,没有一个好东西!”李牟恨恨的骂了一句,就又去督导士兵们去训练了。

    这里只留下李岩还有李仲两个了,李岩问道:“二哥,名号想好了没有,要是弄到了乡兵的名头,我也给你报一个官职。”

    李仲犹豫了一下,道:“算了,就叫李大亮好了,简单,好记。”

    “这个好,一看二哥就是农家子,没有进过学的。”李岩笑嘻嘻的说道。

    李仲无奈的说道:“为了不祸及家族,就算做一个粗鄙的农夫,我也认了。”

    县衙,二堂。

    “县尊,归德府来塘报,说攻击拓城县的‘一斗谷’已经退了。”县丞汇报道。

    苏京点点头,轻抚着胡须,道:“恩,跳梁小丑,胆敢围攻县城,死不足惜!”

    “那,是不是咱们的戒严令也该取消了?守备的将校们都要熬不住了。”县丞请求着。

    苏京想了一下,问道:“那个土贼‘一斗谷’可是被擒获了?”

    “没有,只是退走了,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苏京一愣,厉声呵斥道:“贼寇不知去向,还敢取消戒严?!合城的父老都等着他们护佑呢!让他们继续戒备!胆敢聒噪,定不轻饶!”

    县丞为难的说道:“县尊,他们是在闹饷啊。已经欠了四个月的饷银了,他们说,要是再不发饷的话,他们,他们~”

    “他们怎么样?!”苏县令一拍桌子,呵斥道:“他们还敢造反不成?!”

    “他们就是要造反呀!”县丞立刻哭丧着脸说道。

    苏京愣在了那里,之后哆哆嗦嗦的抚着胡须,问道:“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还是让他们撤了防吧,”县丞建议道:“再给他们发两个月的饷,也就能对付过去了。”

    “撤防,撤防。发饷,发饷。”苏县令语无伦次的说着。

    一会儿之后,县丞拿着县令的手令,笑眯眯的出来了。这回可好了,他能从杨守备那里拿到一成的谢礼,乘着这个灾荒,过些时候又能买上些好地了。

第40章 饥民南来() 
转眼到了二月下旬,土贼‘一斗谷’没有来,七里寨的气氛比较轻松。再过些时候,就可以开始播种了,不管怎么样,只要种下粮食去,人们的心里才能有些底,才不至于感到惶恐和绝望。

    他们远处郡王府的那片田地,被蝗虫吃光了,那里的佃农也逃跑了,至少到现在也没有再派人来管理这片土地,所以那里的深井暂时就归他们用了。还有稍微南边一些的周王府的田庄,也是被蝗虫吃了个干净,绝收那是一定的,佃户也跑了。那里的小河虽然只能淹到脚背,但好歹还有些水,前几天李岩刚带人去淤了一个水塘,先蓄些水再说。至于说下游,这种大旱的时候,只能先顾自己了。

    这天下午,路上开始出现一群一伙的饥民,他们扶老携幼,有的还赶着大车,上面装着家当,衣衫褴褛的向北行去。

    “老乡,你们是哪里人啊?”王德江在路边问着。

    一个坐在车辕上的老汉答道:“泰康的。”

    “您老应该是大户人家吧,怎么也逃出来了?”王德江继续问道。

    老汉让车子停了下来,无奈的说道:“老哥,给口水喝吧,这一路上,水和粮食一样金贵。”

    王德江让跟在他身边的儿子去弄水,接着问道:“你们这是要去开封?”

    老汉点点头,回道:“蝗虫遮天蔽日啊,把冬麦吃了个干净。那些没有吃食的饥民到处借粮,后来就开始抢,家里日防夜防,还是被打开了院墙。唉,几代人积蓄的家业,就剩这些东西了。”说着还拍一拍车上绑着的柜子,被褥,箱子什么的。接着说道:“没奈何,咱也只能逃荒了。”

    “咱们这里也让蝗虫吃光了呀,”王德江指着光秃秃的田地,叹道:“要不是有李公子,咱们这些人也和老哥一样,要去逃荒去了。”

    “李公子?”老汉问了一句。

    王德江指着在寨子边上,穿着青色长袍的李岩,说道:“那就是李公子了。没有他,俺们早就死了。”

    “好人啊。那,老朽能不能见见李公子呢?”老汉立刻问道。他觉得李公子既然是好人,那就有机会说服这个好人,也给他家一口饭吃,总好过这样去逃荒。

    王德江也不傻,笑着摇摇头,道:“老哥,快喝些水,好赶路。李公子现在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就算是有心也没有力了。俺们受李公子的大恩,总不能把李公子身上的肉也割下来吧?”

    老汉听明白了王德江话里的意思,虽然很不高兴,但是他现在是落草的凤凰不如鸡啊。只好闭口不谈,开始咕咚咕咚的灌水。喝饱了之后还把几个葫芦给装满了,向王德江拱拱手,继续随着饥民的队伍向北而去。

    两天之后,又一伙饥民顺路而来,不过这次的饥民就没有前两天的体面了,一个个面黄肌瘦的,都是拄着木棍儿,缓缓的前行。不过拖在后面的二十几个人,都是男人,手里拿着棍棒,不过不是用来拄着走路的,而是当作武器来用的。

    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缓缓的前进着,怀里的孩子不停的哭着,嗓子都哭哑了。

    “行行好,收下我的女儿吧?”女人将孩子向站在路边的一个中年妇女递过去,虚弱的说道:“只要给些吃食就行。”

    中年妇女是七里寨的张大嫂,她的女儿就是在襁褓中被土匪杀死的,她也被抢到了这里。这个一直哭叫的孩子,让她想到了她的女儿,所以她迷迷糊糊的就把孩子接了过去。

    “我去拿吃的。”在张大嫂身边的秋娘说了一声,就立刻跑回去取杂粮饼子去了。

    女人给张大嫂跪下,磕了两个头,说道:“谢谢大嫂子了。俺闺女就给大嫂子做女儿了。”

    张大嫂没有接话,还是流着眼泪看着襁褓中的孩子。孩子还是在不停的哭着,显然是饿的厉害了。她也不说话,转身就抱着孩子向寨子里走,王德江的二儿媳妇也奶着孩子呢,她去找王家媳妇去给孩子喂奶去。

    “大嫂子,您还没有给俺吃的呢!别走呀!”女人大声的喊着,追着。她的喊声惊动了好些人,那二十几个男人也都看见了。其中一个精瘦的家伙似乎是领头,想众人一摆头,向女人的方向缓缓的靠了过去。

    “别急,别急,饼子来了。”秋娘抱着几个饼子还有咸菜和水疾步走了过来,大声的喊着。

    女人停了下来,看着秋娘怀里的饼子想咽口水,但是干渴的嘴里连点儿唾沫都没有。她快速的向秋娘跑了过去,不再关心她女儿的去向。

    秋娘将饼子递给女人,说道:“给你了,你慢点儿吃,这些都是你的。”

    女人狼吞虎咽的吃着,噎的她之翻白眼儿。秋娘一边给她拍着后背,一边拿了水喂给她喝。

    此时一些饥民已经向她们这里靠了过来。这些饥民一个个盯着他们手中的饼子,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跌跌撞撞,但是又无可阻挡的向秋娘她们走去。

    “快,快走,进寨子。”秋娘看见了围过来的饥民,于是立刻拖拽着还在拼命往嘴里塞饼子的女人向寨子跑去。

    那二十几个男人组成的团伙突然从后面冲了出来,将那些跌跌撞撞的饥民们推倒,而后他们快速的向秋娘她们追去。他们这些天就是靠着人多力量大,从饥民嘴里抢吃的,所以他们的体力要好的多,速度比那些饿了好几顿的饥民们快多了。

    秋娘眼看着就要被那些人追上了,于是大声的喊着:“兄弟们,过来帮帮忙呀!我是秋娘啊。”

    在沟壕缺口处站哨的两个士兵早就看见了那里发生的事情,但是李岩给他们的指令是守好大门,不能让饥民们进寨子。既然饥民们都在外面,他们也就不用去管。现在他们寨子里的人被饥民们追,他们就得出去救人了。他们也是挨过饿的,知道人要是饿的狠了,什么事情都是能做出来的。

    但是他们的使命是守好寨门,他们也不能擅离职守,于是其中一个士兵立刻开始敲起铜锣来。这是寨子遭到攻击的信号,这铜锣一敲起来,寨子里的士兵们马上就会来增援了。

第41章 为了粮食() 
寨子里的议事厅。

    “四哥,从这些饥民里挑些人手吧。”李牟提议着。

    李岩摇摇头,道:“不行,粮食不够用了,再来些人,所有人都吃不饱了。而且种子和田地都已经规划好了,再加人,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