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力如何,顿时收拢黄巾贼全聚城中,闭城不出,并暗自派出哨探察探军情。
车腊一刀劈翻了一名黄巾小头目,转眼而视近在眼前的城池。刚刚前部甲曲追上了一队未及入城的黄巾蛾贼,此队黄巾峨贼个个携带着不少的钱粮财物,所以走之不快,于是在城外三里处被围,被一起剿灭。
车腊对邱易说道:“军候,郾县十室九空,民众不是被杀就是逃散,万户大县现只有不足万人的黄巾蛾贼为乱。我军所带军粮不足,想要就地取粮不易,当速战速决才是。”
召陵军出战时,只携带了十日的军粮,这已经是召陵能拿出的最多粮食。百里之途,行了三日,只剩七日之粮。本想来郾县收缴一些,不想郾县已被黄巾贼摧毁一空,无处得粮。
邱易皱眉看着相互抢拾财物的兵卒们,问道:“看来现在只有城中有粮了。车老屯将,你老于军伍,不知可有何法破城?”
车腊冲着兵卒们微微摇头,示意邱易不可管得过甚,不然恐有兵卒反噬之忧,说道:“杜厉残暴谨慎,坐拥近万大军却不敢出城一战,想要破城很难。还是等大军来齐后,等主将与众将商议后再说吧。”
邱易也知麾下兵卒都是穷苦出身,最见不得财物。但是刚才方齐心合力,不死一兵就剿灭了四、五十贼人,现在却为了地上的些许财物,便在一起你推我抢的争夺,岂不伤了同袍之间的感情。
邱易终是看不惯,出言说道:“众军听令,不得再自相争夺财物,每人将财物拾捡后,统一交到我处来,战后本军候不取一钱,全部平分众军士。”
众军卒动作一滞,有人低头怪言道:“进了军候的腰包,还有出来之日?”
成齐怒骂道:“哪个混帐东西竟敢质疑军候?”
邱易忙拉住成齐,叫道:“本军候若是擅取一文,此战当乱箭射死,死于非命。”
众军心中全都一震,满眼敬佩的望向邱易,身为军候,临战之时能出此毒誓,可谓心中公正无私之极。这嫯婿子军候,也并非无一可取之处,倒可值得一信。
第三十二章 阻敌初战()
众军卒既然相信了邱易,于是也就不再抢夺,纷纷上前准备将财物交给邱易保管。不等陆平、成齐等亲卫出手接过财物,突然城下杀声响起,一队黄巾骑卒突的从城中杀出,后面还有援援不断的黄巾蛾贼涌出。
百骑冲阵,气势惊人,邱易不禁大惊失色。麾下的军卒刚刚成军初战,从未遭遇过百骑敌骑的冲阵,此时因抢夺财物而散作一团,军阵已乱,各不统属,便是人心都已大乱了,皆有后退逃命之意。
车腊亦大叫不好,叫道:“军候,黄巾贼乘我军为抢夺财物散乱不堪,不成阵式,而出兵袭击。敌骑眼见转瞬便至,短时内我军无法成军,当速速退兵才是。”
邱氏以贩马之业起家,邱易身为邱氏螟蛉子,自小就精于骑术,又如何不知,三里路程,数十息就至。若是梦中之军还好,绝对可以来得及成阵,但现在所领之军便不行了。敌骑已奔行了近半的路程,全曲军卒还在混乱之中。恐怕就是再给他们三次数十息的时间,一时也难以成阵。
只是若转身而逃,麾下两百兵卒在敌骑的追击下,恐将损失过半,更有可能全曲覆没,这非邱易所愿也。邱易思及车腊说过的,为将者三事,一是胆略,敢拼敢死,现在不正是需要这样么。
邱易望着迎面而来,气势汹汹的百余敌骑,不禁大吼一声,道:“车屯将,速速整军成阵应敌,本军候前去为你阻敌。”说罢拍马取弓向敌骑冲去。
车腊不由一阵错愕,只见邱易单骑策马,几息就奔出了十数丈外,又一个拨转马头,朝敌骑最侧面奔去。众军卒正不知如何是好时,成齐、陆平二人急得连踢带骂的喝令整军成阵,不听者举鞘就打。
车腊呵呵笑道:“老夫多久未见这般敢死的军将了,田屯将,速速整军吧,老夫也要前去阻一阻敌了。”说罢也拍马飞奔而去。
敌骑想来不懂骑战,百骑分成数列,每列有五十步的横面,有聚有散,有快有慢,如同赶羊一般。邱易奔至敌骑最左侧面,伸手感悟风速,再将两壶箭筒置于顺手处,又从箭筒中取出三支翎箭准备。
手中的长弓只能射出九十步远,六十步内张力最强,骑在马上的话,欲求精准,还要等到四十步内方可。眼见敌骑奔近,邱易深吸一口气,拍马于敌骑的横面飞奔起来。望见敌骑的外三骑,长弓急如闪电,三箭一气射出。邱易不急看敌骑的中箭与否,坐下马已然斜斜驰过,又向另几敌骑靠拢而去。
邱易弦如霹雳,一息两箭,箭如连珠,见人便射上一箭,行程过半,便已射出了二十只箭来。邱易使得是重箭,每筒箭只有十支,两筒箭射完便手中无箭了。正准备拨出环首刀冲锋而战,不想对面迎来一骑,是以右手持弓,左手拉弦,同样的箭如连珠,射速惊人。
抬眼望去,左侧方的敌骑纷纷惨叫落马,已被射落一空,只剩空鞍的乘马,因无人驾御,马步渐渐放缓,或偏向了战场,朝他处奔去。
原来是车腊那老家伙啊,他使得是三石硬弓,可射百二十步的强弓,八十步内,敌骑无不应弦落马。而他使得又是轻箭,每筒箭有三十支之多,此时才刚刚射出半筒箭去。
车腊望见邱易无箭,不由哈哈大笑,叫道:“黄巾贼人无甲,他们可不是山中的猛兽,中者便大失战力,可无需上好的重箭,轻箭便可。”说罢又是数箭射出。
经过邱易、车腊这一番快速的打击,黄巾贼骑落马者超过三十骑,可谓箭无虚发。吓得后面的黄巾贼骑纷纷打马四散,不敢再度朝二人冲来。邱易麾下的军卒们无了敌骑的威吓,不由松了口气,成阵的速度不禁快了数分,不多时便组成了前后两个百人军阵。
邱易望着四散的敌骑,与渐渐逼近的千人黄巾步阵,问道:“车老屯将,现在我军当如何是好?”
车腊挥弓笑指道:“黄巾贼人各持刀兵,聚作一团,看似数阵。可中部突出急进,两翼过于迟疑,又似圆阵。长矛在中,刀盾手在侧,攻不像攻,守不像守,可见贼将根本不懂战阵之术。我军只需以箭手直射贼人中阵,打乱贼人的中军,再以刀盾手从中部突入挺进搅乱敌阵,矛手合后向两侧扩大战果,必可大破贼军。”
邱易放心的点点头道:“如此,我军便退军吧。”
车腊惊道:“什么?为何……”
邱易解释道:“我军只是前部先锋的一曲,来此只为哨探敌情,胜得一场便好,不用再大胜贼人了。不然贼人再次闭城不出,攻之难了。现在还是退兵逃命,示敌以弱,以骄其心为好。”
车腊闻言赞道:“邱军候取小胜而不骄,能胜大敌却退却反欲骄巨敌之心,再行一战定底,此乃良将之才也,老夫佩服。”
邱易笑着摇头道:“车老屯将过誉了,在真正的良将眼中,我这不过是小儿之行罢了,如何可称得上明智良才。对了,敌军未近,你我可先将这些空马收拢,以充军资吧。”
第二日,召陵军派出全部的战力,一千八百大军从十里外的大营处,齐至郾县城下立阵。昨日邱易的不战而退,让贼首杜厉不觉大松了一口气。看来召陵来的官军虽强过黄巾军,可也不是强得过份。城中黄巾军足有九千人之多,除了老弱,也还有七千人之众,还是可以与之一战的。
在这近两月的时间里,杜厉在郾县可谓是如鱼得水,生杀予夺好不快哉。当年为奴为婢时,又如何得知今日可享这般齐人之福啊。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士家豪门之妇,被自已玩弄凌辱至死的,就不下数十人。公子贵人们更杀了不下百余人,现在郾县既空,或可转移到他处了。只是东南西北还未定下,便听闻召陵方向有军前来的消息。
那么好吧,等今日击破了召陵来的官军,就去召陵吧。听闻召陵在这几年间,可不如郾县这就灾情不断,有钱有粮的紧。去了召陵,或可又继续享几月的福了。杜厉主意已定,立即召来原郾县的黄巾头目,副将廖晖与副将亲子杜远前来商议,欲要在今日一战后,全军移至汝南召陵去。
郾县城外,召陵军分六阵,在城东北角上立阵,前阵一部先锋四百人,中军一部三百人,左右翼各一部三百人,后卫一部四百人,还有一阵则是苏横麾下的百骑精骑,远远的在东面下马候命。
而黄巾贼则分为左中右三阵,其中中军有三千人,左右两阵各两千人,只有左军的廖晖部靠近城门口,依城列阵。
邱易转头望了望中军的大旗,昨日回去禀告主将龚彰的敌情后,龚彰又与众将商议,同意了今日的总攻之策。不过为了使黄巾贼远离城池,还需先锋再败上一阵,等大军退上数里后再行反攻之事。只是乙曲方积不愿行诈败之事,于是重任便落在了邱易的头上。
邱易有了昨日临敌领军退后的经验,感觉还可胜任一二,倒也不去推辞,欣然的领下此令,倒让诸将侧目不已。不过诱敌败退,士卒们或会有所不必要的死伤,这让邱易有些不忍。可车腊也曾说过,为将者切切不可有妇人之仁,该有的损失绝对不可能少。邱易不由狠下了一点心思,尽量不去瞧麾下兵卒们一张张生活的面孔。
两军间隔两百步,各自静静的立着,终是黄巾贼军的耐力不足,不多时便起了嗡嗡的喧杂之声。旗帜与刀兵不由低伏起来,阵列也开始有些散乱,还有人就于阵前蹲下解手,与贼将的不断喝骂声。
邱易暗叹一声,如此乌合之众,就算是再多上一倍,已军也可一战而胜之吧。只是因惧贼人避入城中不战,使已军硬攻城池损伤过重,或因粮草缺少退军,而不得不先诈败示弱啊。
中军令旗挥舞,号令邱易部进攻,邱易正欲下令,忽见从贼军右阵奔出一将来,那将于阵中百步外来往的策马奔驰,口中更暴喝道:“吾乃郾城黄巾大将杜远是也!尔等狗官,谁敢出阵与吾交锋?”
邱易闻言不由一阵愕然,转问车腊道:“车老屯将,贼将这是何意?”
车腊抚须道:“此是武将的单挑,在东周时,大军都是以散阵而战,因为兵卒们基本上是临时征召而来的民壮,就连命令旗号都不懂,又如何排阵而战?所以战争的胜负完全取决于驾战车操戈冲阵的将领。而紧跟战车的兵卒们,则只是急随战车冲杀败卒的辅助。他们既不敢冲的太前,也不敢落的太后,战车胜,他们就杀敌立功,战车败,他们就作鸟兽散。因此,在那时车战的时代,作战的主力是将,而不是兵。”
“到先秦时,武人勇武好战之风不减,特别是为了能在君前显露自身的勇武,或受君上注意与提拨,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了阵前单挑了。不过单挑多是应在两军初会时的列阵之时,多用之以试探敌军武将的勇锐,或乘机打击敌方的士心。而出阵之人也多是屯、曲、偏将之属,却决不如贼军这般,就连一阵主将也亲自出阵叫战的。”
第三十三章 首次大捷()
邱易叹道:“若是敌我两军决战于野外,这贼将一死便是一翼大阵全溃之时,也必将连累全军溃败。单挑之事,何其愚也,吾若为主将,誓不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