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江山-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疑问,高秀岩再次遭遇惨败,只带着剩余六千余残兵退守云中。

    郭子仪三战三捷,围攻云中。

    云中也是一座不逊色于九原郡的重镇,城池坚固,郭子仪清楚一时半会恐怕难以攻陷,为了赶在河东其他反军得知高秀岩惨败而做出防备,便让李光弼独自率领一支一万人的大军火速南下,突袭马邑和雁门。

    郭子仪的决策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当李光弼率军突然杀到马邑的时候,马邑城内的反军遂不及防,果然被李光弼轻而易举的拿下。

    拿下马邑之后,李光弼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仅留少许兵马驻守马邑之后,又继续马不停蹄的杀往雁门。

    雁门虽然也是一座险关,扼守河东门户,但防守的反军兵力有限,并且李光弼一杀到便发动了最猛烈的进攻。反军士兵猜想高秀岩可能已经惨败了,军心不稳之下,只防守了一个时辰,便被李光弼攻进了雁门。

    在李光弼连下马邑,雁门的同时,云中城内的高秀岩趁着郭子仪分兵,连夜弃守云中向东败逃。

    高秀岩如此果断的举动,倒是有些出乎郭子仪的意料,而郭子仪麾下的骑兵大部分都交给李光弼突袭马邑和云中去了,追杀高秀岩不及,让高秀岩得以逃脱。

    不过,高秀岩败逃之后,郭子仪也顺势将云中收复。

    收复云中之后,郭子仪在云中招募了一些士兵,加上收编了一些俘虏的反军士兵,而后才南下与李光弼在雁门会和。

    李光弼同样在雁门一带招募了一些兵马,双方会和之后,还有兵大约两万六千人。

    郭子仪仍旧分兵,让李光弼带着一支一万两千人的马步军,向东南攻打井泾,目的是收复常山,最终以常山为依托,收复河北。

    而郭子仪自己则率领剩下的一万四千余人马继续南下太原等,准备收复河东全境。

    因为当初颜杲卿号召河北起义的时候,河东也有不少州县起义,加上此时反军在河东的主力周万顷和高秀岩部先后惨败,河东已经没有力量阻碍郭子仪了。

    郭子仪势如破竹,还未兵临城下,太原城内的百姓便先起义,杀死了反军留守太原城的将领,光复太原城。

    李光弼方面,同样轻而易举的攻下井泾,并且兵临常山城下。

    常山百姓痛恨反军,见李光弼兵临城下,便与李光弼里应外合,加之史思明蔡希德留守常山的兵力很少,李光弼当日便也收复了常山。

    郭子仪,李光弼连战连捷,横扫河东,光复常山,与河北颜真卿等义军遥相呼应,直接威胁范阳幽州城,形势好似又一片大好了起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潼关,唐玄宗再次出了一招臭棋,直接把这场叛乱推向了最悲惨的巅峰。

    

    (本章完)

第308章 唐玄宗的又一招臭棋(一)() 
    潼关。

    自哥舒翰代替被冤杀的高仙芝出镇潼关,安禄山派遣安庆绪带着反军主力三次来攻皆被哥舒翰击退,未使反军踏进潼关一步。

    潼关便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一般,死死的挡住了反军西进攻打关中的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皇六子荣王李琬因为眼看着封常清与高仙芝悲惨的死在自己面前而昏迷病倒,这一病便再也没能起来,在哥舒翰出镇潼关不到十天便病逝了。

    消息传回长安城,唐玄宗悲痛,追封李琬为靖恭太子,哥舒翰也由副元帅升级为主帅,不过这与先前并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不管是副元帅还是主帅,大军都实际都由哥舒翰指挥。

    哥舒翰带着足足十七万唐军驻守潼关这样的天堑,别说安禄山派安庆绪三次都只带着十几万反军来攻,就算三五十万反军,但只要哥舒翰坚守不出,潼关就是铜墙铁壁,反军休想攻破!

    守在潼关,哥舒翰的压力其实一点都不大,他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牢牢守住潼关。

    然而,许多事情总是事与愿违。

    一件事情的发生,加上唐玄宗的决择,最终还是将大唐推向了悲惨的巅峰。

    ——————

    要说杨国忠这些年造孽着实不浅。

    百姓痛恨安禄山造反,致使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但对杨国忠的痛恨同样也不逊色安禄山多少,安禄山一开始起兵造反时打的清君侧诛杀杨国忠的旗号,当时可确实合了不少百姓的心意。

    大唐沦落到今天的地步,许多人是直接将罪责归类到杨国忠头上的,认为就是杨国忠蒙蔽了唐玄宗,祸国殃民,因此想杀杨国忠的人很多,不仅有普通百姓,也有许多官员将领。

    哥舒翰麾下便有一些将领特别想杀杨国忠,其中又以马军指挥官王思礼为首。

    为了弄死杨国忠,王思礼也是够豁得出去的。

    他两次游说哥舒翰。

    第一次,王思礼是这样对哥舒翰说的。

    “元帅,杨国忠蒙蔽圣听,败坏朝纲,祸国殃民,若不是他,大唐不会沦落到今日的地步,其为大奸贼也,百姓对其的痛恨程度不比反贼安禄山差多少。并且反贼安禄山造反大唐,也是以清君侧,诛杀杨国忠为口号,不如元帅上表陛下,陈列杨国忠之罪,让陛下将杨国忠处死!如此一来,不仅朝廷少了一个祸害,陛下恢复以往的圣明,反贼安禄山也没有了继续造反的口号,一举两得啊!”

    哥舒翰一听王思礼竟然跟他说这种事情,当时就愣住了。

    哥舒翰不是不知道杨国忠祸国殃民,独断专权,败坏朝纲,也不是不希望朝廷能清除了杨国忠这样的祸害,可是做为朝廷的领兵在外的将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啊,再则,杨国忠是当朝宰相,深得唐玄宗宠信,岂是他上个表就能杀死的?

    哥舒翰毫无疑问拒绝了王思礼的请求,说自己只是一个领兵在外的将领,先守住潼关为要务,最好还是不要管政事。

    王思礼很失望,不过他并不气馁。

    没隔多久,王思礼第二次游说哥舒翰。这一次,王思礼换了一个建议。

    “元帅不愿意干预政事,末将无话可说,但末将仍觉得有必要除掉杨国忠这样的祸患。不如元帅派末将领三十名骑兵回长安,直接把杨国忠绑来潼关,而后宣布他的罪名,在潼关将他斩杀。事后陛下和朝廷就算怪罪,元帅也尽可把罪名推到末将头上,绝不连累元帅,末将届时就算被陛下杀了刮了,也含笑九泉!”为了除掉杨国忠,王思礼也当真是把自己的命都豁出去了。

    然而,这一次仍旧让王思礼失望了。

    哥舒翰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他一听王思礼这个建议,为了除掉杨国忠,不惜自己的性命,他确实是有些感动的,可是这不符合他坚守的原则。

    “不行,我哥舒翰为朝廷大将军,领大军在外抵御反军。我若同意你这样做,不经过陛下就把当朝宰相私自绑架到潼关来,再处死!那么我跟造反的反贼安禄山何异?陛下和朝廷又还如何相信我,让我继续领兵御敌?”哥舒翰还是思虑得更加细致一些的,仅仅为了杀死杨国忠,就造成朝廷对他的不信任,到时候朝廷必然另派将领接任他,而长安之中,哪还有什么能战的将领,别到时候把潼关丢了,反军杀去长安,他哥舒翰就成为历史罪人了。

    哥舒翰比上一次拒绝得更加坚决,甚至警告王思礼切勿再对他说这样的事情了,否则让只能将王思礼先绑了押去长安让朝廷发落了。

    王思礼很失望,倒是没有再继续游说哥舒翰。

    哥舒翰虽然没有被王思礼说动,但消息却不知道怎么的传到了长安城杨国忠耳朵里。

    杨国忠得到消息的那一会,直接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晚上做梦都梦到自己被哥舒翰派兵回来杀死,好几天都连着被噩梦吓醒。

    “王思礼小人该死啊!”这晚,杨国忠又被噩梦吓醒了,黑着脸破口大骂。

    “虽然哥舒翰没有被王思礼小人说动,可保不住哪天真被说动了怎么办?哥舒翰当下十七万大军在手,陛下和朝廷都仰仗着他,若他真铁了心想杀本相,本相岂不是死定了!”

    杨国忠怎么想都不放心,便决心也弄一支力量来保护自己。

    “陛下,朝廷虽然有西平郡王哥舒翰率领十七万大军驻守潼关,但朝廷并没有第二道防线,若是出了什么问题,朝廷恐怕措手不及,不如陛下下旨,准许臣训练一些人驻扎在禁苑之中,做为一道警戒!”

    杨国忠没说,唐玄宗还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听杨国忠这么一说,唐玄宗也觉得有这个必要,便同意杨国忠把长安城郊专门帮助朝廷养马的三千养马人组织了起来,发放兵器甲衣,赐名‘监牧军’,前往禁苑驻扎防备。

    虽然得到了一支力量,但只有三千的数量还是太少了,杨国忠还是觉得不安全。

    三千监牧军才仅仅刚刚组建完毕,驻扎到了禁苑,杨国忠又上奏唐玄宗。

    “三千监牧军实力还是太弱了,应当需要加强,臣请陛下准许臣再招募训练一支一万人的大军,前往灞上驻扎,这样一来,连同潼关,朝廷便有了三道防线,方可无忧!”

    “准奏!”唐玄宗对长安城和自己的安全也是极为看重,又同意了杨国忠的请求。

    ……

    (本章完)

第309章 唐玄宗的又一招臭棋(二)() 
    得到唐玄宗的同意,杨国忠很快就用自己宰相的权利,快速征召了一支一万人的大军,派发兵器甲衣,并且让自己的心腹亲信杜乾运做为将领统领这支大军前往灞上驻扎。

    潼关距离长安城不远,杨国忠这般明显的举动,哪能瞒得过哥舒翰。

    哥舒翰是一个很耿直的人,只觉得心里非常不舒服。

    好嘛,老子在前方御敌,你杨国忠在后方御老子?老子还嫌潼关兵少呢,你杨国忠短短半个月时间又前后弄了一万三千兵马,不是准比用来御敌,却是用来防老子的。

    只是不知道陛下是否清楚杨国忠如此做为的含义,若是知道,那可就真的让人太寒心了。

    哥舒翰越想心里就越愤怒,不管怎么样,杨国忠这般做为,他也不可能无动于衷,怎么也要给杨国忠一个警告!

    当日,哥舒翰便上表唐玄宗。

    直言要将灞上的一万大军纳入潼关防御,以便他这个元帅做统一领导,更好的防范反军。

    唐玄宗接到哥舒翰的上表,他并不知道杨国忠和哥舒翰的冲突,而且正倚重哥舒翰,实在不好拒绝哥舒翰的请求。再则唐玄宗也知道,若是潼关守不住,那一万大军就算守在灞上,其实也没有任何作用,不如就给哥舒翰统一指挥算了,因此唐玄宗同意了。

    哥舒翰得到唐玄宗的许可,心里当即舒缓了下来。陛下看来并不知道杨国忠的小心思,至少也是向着他哥舒翰的。

    第二日,哥舒翰召杜乾运来潼关议事。

    灞上大军已经被纳入哥舒翰的指挥了,杜乾运自然不能明摆着违抗哥舒翰的召见。

    不过杜乾运也仗着自己是杨国忠的心腹,并不把自己当作一般的将领,虽然确实去潼关面见了哥舒翰,但因为没有在接到军令就立刻前往潼关,导致他到潼关的时候,足足晚了一天!哥舒翰身边的副将责骂杜乾运,偏偏杜乾运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

    哥舒翰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