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宗睿略微思索,摇摇头。
“不行,这些叛军军士,无论如何都不能直接进入新军之中,他们既然能够从大战之中脱身,作战能力强悍是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在叛军之中地位不一般,很有可能是叛军精锐的军官军士,叛军被剿灭已经两个多月时间,这些人能够坚持下来,我也挺吃惊的。”
“如果情报真实,务必彻底剿灭他们。”
“我所说的剿灭他们,并非是赶尽杀绝,如果他们之中有人愿意投降,还是要饶过性命,杀俘不祥,我们新军不能做这样的事情。”
廖文儒有些迷糊,既然不杀,又不能进入新军之中,那如何处置俘虏。
“文儒,你怕是不大明白,该如何的处置俘虏,我给你一个建议,登州和莱州缺人,特别缺乏耕种土地的人,将这些投降的俘虏,集中看管起来,要求他们种地劳作,播种粮食,等到他们真正有所改变,再行考虑是不是让他们进入新军之中,或者让他们成为农户。”
廖文儒用力拍了一下额头。
“大哥,您真的是神了,这个办法好,太好了,新军军士人数众多,登州府城内的军营,已经无法容纳,我正想着在城外挑选地方,建起军营,这些俘虏,正好可以建营房。”
“考虑不错嘛,在青州的时候,我不赞成大规模的建营房,现在不一样了,你们要在登州城外,建立起规模宏大的军营,新军还要不断扩大规模,若是能够恢复到当初的四万人规模,我们就能够做很多的事情了。”
。。。
两天之后。
廖文儒神色兴奋的进入巡抚衙门,径直来到厢房。
“大哥,的确有五百多名叛军军士,我们前去围剿的时候,绝大部分都投降了,他们完全失去了斗志,甚至在杀战马吃了。”
吴宗睿微微叹了一口气。
“文儒,其实这些叛军军士,在军队中的时候,战斗力肯定是强悍的,可一旦失去斗志,甚至不如寻常的百姓,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这,大哥,我不是很明白,或许他们是因为没有人指挥作战了。”
“不是,现在的他们,任何人指挥,都不会有战斗力,因为他们没有了信仰。”
“什么是信仰啊,大哥,我怎么从来没有听您说过。”
吴宗睿站起身来,走到了廖文儒的面前,用力拍拍廖文儒的肩膀,意味深长的开口。
“所谓信仰,就是对某个人的信奉和敬仰,表现出来的是无条件的服从和信任,甚至愿意为这个人去牺牲自身的性命。”
廖文儒楞了一下,突然明白了。
“大哥,只要是为了您,我愿意牺牲生命。”
“哦,如果面对的是皇上,面对的是高官厚禄,你会怎么想。”
“皇上关我什么事情,我心里只有大哥,高官厚禄我更是看不上。”
“所有的新军军士也是这么想的吗。”
“当然了,他们只会服从大哥的调遣,他们的心里也只有大哥,压根没有皇上和朝廷。”
“那倒不一定,总有人想着飞黄腾达,一旦得到了皇上的注意,就能够达到目的了,而且高官厚禄是很多人一辈子追求的目标。”
“大哥放心,这样的人,在新军之中没有立足之地。”
“十根指头有长短,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想法,想要让他们彻底改变,需要时间,不可一蹴而就,不过,文儒,新军之中的军官,上至游击将军,下至千总、把总、守备和巡检,都要和你的想法一致,军官之中决不能有心怀异志之人,如果发现,坚决清除,乃至于斩杀,我说过了,每个人都希望高官厚禄,都希望富足的生活,这是人的本性,没有人愿意一辈子贫穷,甚至无法养活家小。”
说到这里,吴宗睿的语气变得深沉。
“你和刘宁等人跟随在我的身边,摸爬滚打,甚至将性命置之度外,如果不能过上好日子,我愧对你们,所以我的信仰之一,就是让你们过上好日子,让跟随我身边的所有人,都过上舒心舒适的日子。”
“这一点,你务必让新军所有军官和军士明白,他们跟随在我的身边,不是一辈子都吃苦的,总有一天,我会让他们扬眉吐气。”
“不过想要过好日子,就要让地方富足,让百姓也过上好日子,这需要我们努力,甚至是拼却性命,就好比是吃饭,锅里有碗里才有,我们首先要保证锅里的米饭充足,才能够保证我们碗里的米饭也是充足的。”
。。。
廖文儒听得特别认真,思索的很仔细,一种从未有过的认识,逐渐的在脑海里面形成,这恐怕就是吴宗睿所说的信仰。
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运()
规划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穿越的吴宗睿,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失落,什么叫做着急。
快两个月时间过去,来到登州和莱州的人寥寥无几,外界对于登州和莱州的传闻,依旧停留在叛军作乱的情形之中,这也不能怪别人,毕竟大明的交通太不发达,很多消息需要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够传递出去,而不利于登州和莱州的传闻,正是喧嚣尘上的时候。
眼看着到了冬月,马上就要进入春耕季节,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如果耽误了本年度的春耕,来年吴宗睿就算是神仙,也无法改变登州和莱州持续萧条的局面。
玉蜀黍种子、番薯种子,已经派人到江西去采购,小麦种子已经备好,就等着开春播种。
一段时间,吴宗睿急的吃不好、睡不好。
更加让他揪心的是,信义押司尚在青州的两千军士,无法搬迁到登州府城,因为绝大部分的押运生意,都是在青州,不管是士大夫,还是官吏,都不愿意到登州来。
该想的办法想了,该做的也做了,可就是不见大量的人口迁徙而来。
按照吴宗睿的计划,首先是增加人口,发展农业,只有稳住了登莱之地的局势,下一步才能够考虑发展商贸的问题。
按照巡抚衙门的安排部署,府州县衙门专门对辖区内的人户和人口进行了核实,这其中蓬莱知县崔云辉是最为卖力的,统计上来的数字,让吴宗睿倒吸一口凉气,截止崇祯五年十一月中旬,登州和莱州总户数两万七千余户,总人口十七万余人,而且主要集中在莱州府城、登州府城和少数几个州县城池之中,有部分的县城,譬如说黄县县城,县城内的人口仅有千余人,县城特别的清冷。
而且这个人口总数,还包括了登莱境内所有的卫所军士。
应该说,登莱之地,已经萧条到了极点,可以用赤地千里来形容了。
舆论的杀伤力是无穷的,巡抚衙门的公告文书和舆论比较起来,不值一提。
迫不得已之下,吴宗睿已经想好了,春耕时间,登州和莱州的所有军士,悉数都去种田,能够种下多少是多少,来年总归有些收成,至于说不荒芜一块耕地,怕已经是幻想。
在府城东直大街转悠了一圈,吴宗睿慢慢朝着巡抚衙门而去,他和家眷悉数都居住在巡抚衙门的后院,相比较来说,巡抚衙门的后院,比青州府衙的后院要好一些。
“大人,我都等您好一会了。”
“刘宁,怎么了,你不是在负责蓬莱水城,负责水师事宜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大人,水城水师码头扣押了五艘货船,说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货船,因为海上风浪太大,不得已停靠水师码头。。。”
刘宁还没有说完,吴宗睿的眼睛亮了。
“走,到水师码头去看看。”
“大人,您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情,让曾先生去看看,您不必亲自去水师码头。。。”
“不要多说,备马,到水师码头去。”
。。。
水师码头,被扣押的五艘东印度公司的货船,就在不远处,货船的船主和船员,被押解在码头南侧,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刘宁,让货船的船主到厢房,我有话要问他们。”
刘宁楞了一下,随即转身离开厢房,亲自前往码头南侧。
吴宗睿已经有些激动,海运两个字,从头脑之中冒出来,他依稀记得,穿越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大明王朝海运的文章,整个的大明王朝,海运一直都在发展的阶段,明朝初期,漕运的作用特别凸显,海运相对弱势一些,可是到了明朝末期,因为大运河的拥堵,河沙的淤积,漕运大受影响,南北的货物调运遭受严重的影响,而海运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
大明海运主要集中在三处,一处是广州府,一处是福建沿海,一处就是登州、莱州以及天津港,相比较来说,登州和莱州占据很大的优势,这里的岛屿较多,补给相对容易,而且这一片的海域,因为岛屿众多,可以用来躲避海上的飓风。
从运输方面来说,登州和莱州也占据很大的优势,福建和广州等地,海运的货物,需要途径漫长的运输,才能够抵达北方,而登州和莱州则不一样,货物抵达这里,南北方向的运输都较为方便,可以说,如果发展海运,登州和莱州的港口,完全可以覆盖北直隶、河南、陕西、山西以及湖广等地。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通过海运,可以快速的发展登州和莱州的商贸。
。。。
刘宁带着两个金发碧眼的船主进入厢房,随同进来的,还有一个汉人,应该就是翻译了。
东印度公司全称为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1602年成立,1799年解散,其巅峰时期,自己发型货币,有着属于自身的雇佣军,其地位与国家差不多。
“大、大人,我们是联合东印度公司的货船,因为在海上遭遇风浪,漂泊到贵港口,绝无冒犯大人的意思啊。。。”
翻译进入厢房,连忙开口。
吴宗睿看了看两个金发碧眼的船主,看了看翻译。
“你们这批货物,是准备运送到什么地方去的。”
“大人,是准备运送到福建去的。”
“装运的都是什么货物。”
“从安汶和爪哇运送来的大米、砂糖、香料、胡椒、鹿肉、鹿皮等等。”
“哦,你们是打算运送到福建去交易的吗,到了福建,你们准备交换什么东西。”
翻译看了看吴宗睿,眨了眨眼睛,犹豫着开口了。
“大人,主要是交易丝绸、茶叶,还有瓷器。”
吴宗睿微微点头,面带微笑开口了。
“有句话说的好啊,相识是缘,如今正是冬季,海上风大浪大,也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这个时节从事海运,既然来到了登州,那就在登州交易吧,你和你的两位船主说说,我们登州有交易市场,想要筹集到丝绸、茶叶和瓷器,不是很困难,而且我们这里还有押司,可以负责将你们的货物安全的押送到目的地,也可以将你们需要的货物,押送到港口,我想,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差不多能够完成交易,来年的正月,你们可以带着货物从这里出发。。。”
翻译眨了眨眼睛,生怕自己听错了,有些不知所措。
“怎么,你不相信我所说的话语吗。”
“不敢不敢,只是我不知道这里的市场是如何交易的。”
“你们在福建一带交易,每艘商船,必须给予郑氏家族三千金,这还不包括上岸之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