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高句丽也是,屡次违逆大唐皇帝的旨意,断绝朝贡,并且和百济联合攻打另一个大唐的属国新罗,还有高句丽的大臣渊盖苏文竟然弑君,杀掉了荣留王,另立新君。
所以,大唐才会出兵攻打高句丽和百济。
再往前推,高昌也是如此,吐蕃,吐谷浑也是如此,东突厥同样如此。
大唐每一次出兵的理由都很充分,无可指摘。
那于此惊惧担心,还不如搞好和大唐的关系,千万别违逆了大唐的意思,这样的话,没有充足的理由,大唐肯定不会对自己出兵的。
阿史那贺鲁如是想,于是就派了使节快马加鞭进献贡品给皇帝。
七月十五。
“克明,辽东战事如何了?“例行朝会结束后,几位宰相重臣跟着皇帝回了书房兼议政厅。
“回陛下,苏定方已经攻克新城,延津城,正在向金山,扶余城进发。程处默正在围攻卑沙城。“杜如晦回忆着奏报说道。
“嗯,程处默为什么会围攻卑沙城,我记得不是让他打下安市城后就向大行城进发的吗?怎么,武元庆又调整计划了?“李世民忽然打断说道。
杜如晦摇头道:'武元庆并没有调整计划,只是苏定方和程处默两人没有按照计划先攻克安市城,而是先打了辽东城,导致安市城加强了戒备,又有大行城援军赶到,当他们打下辽东城再攻打安市城困难大增,围攻了近一个月才终于拿下安市城。程处默所部伤亡不小,加上苏定方按计划向被攻击,程处默所部已经无力单方攻打大行城。“
“可我记得大行城不是只有三万兵力吗?安市城有大行城的援军才增加了攻克难度,那既然安市城最后还是被打下来了,可见城中高句丽兵也该所剩不多了吧,为何程处默会无力拿下大行城?“李世民冷声问道。
为何不按照计划攻打安市城而是先打了辽东城,这在安市城下进攻受阻后苏定方程处默已经上奏折请罪了,所以李世民对这点不奇怪,他生气的是程处默犯了一次错误的情况下为何还敢犯第二次,竟然又一次改变了计划。
“陛下,这就要说到尉迟宝林那一部了,武元庆派船送尉迟宝林所部从浿水直抵平壤城下,在火炮协助下,只用了三天时间尉迟宝林就拿下了平壤城,但在平壤城被攻占之前,渊盖苏文已经裹挟着高句丽伪王高藏王从城里撤离。尉迟宝林率部一路追杀,但多次被渊盖苏文带兵拦阻。加上渊盖苏文所率兵力多大五万之众,尉迟宝林只有一万人,所以不敢过分逼迫。最后渊盖苏文成功撤到了大行城和大行,龙原,泊灼等几城兵将汇合。那里的总兵力达到了十万众,不管是尉迟宝林还是程处默都无力攻城。尉迟宝林屯兵于泊灼城外鸭绿江对岸,隔江和泊灼城对峙。程处默则在率兵赶到大行城途中受到了卑沙城守军的偷袭,为了保住后路不失,加之也无力攻克大行城,所以程处默才会回师围攻卑沙城,扫除后方所有威胁。“杜如晦详细解释道。
“哦。“李世民心中了然了,怪不得程处默又改变计划了,这是一个计划的失败导致的接踵而至的改变。
要不是第一个先攻打安市城的计划被改变,也就不会出现现在无力攻打大行城的情况出现。如果没有变故,最应该出现的情况是安市城在程处默,苏定方两人的联合攻击下很快被攻克,然后苏定方率兵攻克辽水沿线城池,为程处默稳定后方,而程处默则照计划迅速攻克大行城,而那时候估计尉迟宝林也刚刚才拿下平壤城,而渊盖苏文面临的局面就是后有尉迟宝林的追击,前后拿下大行城的程处默的堵截。
这可以说是最好的局面了,可惜,大好的局面,因为带兵的苏定方和程处默的小小一改动变成了现在不上不下,前不了退不掉的尴尬局面。
“那武元庆那边进展如何?“李世民又问。
“武元庆那边暂且还不知道,不过依照计划应该还在扰乱百济熊津江,汉江沿线,迟滞百济对高句丽的援救。“杜如晦回答道。
“看来入冬前恐怕是拿不下高句丽了。“李世民轻叹一声,换了话题问道:“对于阿史那贺鲁进献贡品,请求册封为可汗,诸卿有何看法?“
第六百零六章 势如破竹()
“陛下,西突厥分南廷北廷,与我大唐而言大为有利,现欲谷设势大,且向来和我大唐不睦,前次攻灭西域之时虽将他所部吓退千里,但此人必不甘就此放弃西域,日后定会为我大唐西疆之患。而阿史那贺鲁势弱,且只有叶护之名,虽为南廷之首,却无可汗之名,我大唐理该扶持册封可汗与他,一来可为安抚,而来也可以让阿史那贺鲁牵制欲谷设。所以,臣赞成册封阿史那贺鲁为可汗。“第一宰相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第一个开口发表意见,切理由条理分明,一看就是早就考虑衡量过多时了。
“房相之言老成持重,臣也赞成。“长孙无忌第二个发言,表示赞成,只是一句老成持重说的让魏征,杜如晦等人纷纷侧目。
没错,房玄龄确实是年纪大了,六十多的人了,比起你长孙无忌四十多岁,大了十多岁,但你也没必要说这么直吧,赞成就赞成好了,说什么老成持重。
这里这么多大臣谁也不比谁小多少,最年轻的也四五十了,任谁也是老成持重的人吧,任谁也不会是轻佻不稳重的吧,你特意这点一下,是想告诉皇帝房玄龄老了,该让位了吗?
不过只是一句形容的话,房玄龄都面无表情的没说什么,其他大臣自然也不会说什么,只是心中都暗自想长孙无忌现在越来越不甘寂寞了,皇后娘娘这两年年纪也大点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压制这个哥哥了。
看来,未来朝堂里边还有的争得。
几位重臣都表示赞同,李世民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大家意见一致,李世民当下就下旨命左领军将军张大师持旌节就其已得名位立沙钵罗叶护为可汗,赐给鼓和大旗。
只是在李世民让张大师多带金银到西突厥那边的时候多买点好马的时候,魏征魏明镜又不干了。
因为大唐现在根本不缺马,草原都是大唐的了,要什么马没有,再者西域也属于大唐了,大宛良马,汗血宝马都送回来好多匹了好不好,用得着让册封使节去西突厥买马吗?
说是买好马,回来交配,提升大唐的马匹质量,实际上魏征很清楚,皇帝这是觉得大宛马,汗血宝马送来的太少了。
是男人就没有不喜欢好马的,将军们更喜欢,一个马上打下天下的皇帝更是喜欢,不但喜欢还能有能力弄来自己喜欢的马。
皇帝在长安皇宫中马房里叫的出名字的极品好马就有十多匹,全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千里马,去年西州那边又送来二十匹汗血宝马,以及稍次的大宛良马。
其实汗血宝马就是大宛马,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极品的大宛马才是汗血马,但除了汗血马大宛马还有其他的品种。
在以前皇帝可能得到一匹两匹的好马就很高兴了,但现在西域都是大唐的了,皇帝就不满足于只能得到大宛马了,好像得到更西处的西突厥那里的马。
据说那里的马,身高体长速度还要超过大宛良马,只是耐力有所不如。
但皇帝又不准备骑着马行军赶路,要的就是风驰电掣的短距离冲刺的那种感觉。
所以,李世民就惦记起从西突厥买那种好马回来了,当然说的理由是改良大唐马种。
要是平日让人去买马,大臣们也不会说什么,但让使节去买马大臣们就觉得不妥当了。
魏征劝谏道:“阿史那贺鲁可汗的位置还未册封,未确定,却先去买马,阿史那贺鲁还有他手下的人必然认为陛下的志趣只在买马,立可汗只是虚名。立了可汗,他们感戴的恩德必然浅薄;如果没有立可汗,他们的怨恨必然深。各国听说这件事,也会轻视我大唐。买马也许买不成,即使买成也并非好事。如果能使西突厥安定,那么西突厥,甚至更西国家的好马,不用买自然会送上门来。故,臣请陛下三思。”
魏征说完,其他大臣都出言赞成劝谏,皇帝一听也是这个理儿,想了想取消了买马的命令,不过皇帝并不打算放弃买马,只是不让使节帮着买马了,而是私下派人去做这件事。
就在左领军将军张大师持旌节带着使节团赶赴西突厥的时候,皇帝朝臣以为的还在熊津江,汉江之间搅和的武元庆,却已经从开城一路攻城略地杀到了平壤。
尉迟宝林拿下平壤后并没有焚城,不少逃散的高句丽百姓已经回到了平壤城里,甚至有三千多逃散的溃兵也回到了平壤城。
结果,武元庆杀到平壤城后,不费吹灰之力炸药炸开城门,直接一通冲杀,三千多逃得性命,刚刚重新编排好的溃兵被一万五千的唐军堵着城门团灭了。
然后将城中的高句丽百姓驱赶出城后,一把火将高句丽的国都烧成了飞灰。
接着,武元庆率领一万多将士和舰队汇合,重新由陆军变回了海军。
一万多的海军陆战队重新回到船上后,舰队驶出浿水,右转沿海岸线北上直扑鸭绿江江口,在那里第一个城池就是泊灼城。
两天后大唐舰队驶入了鸭绿江,正午时分兵临泊灼城,除派出部分船只接送尉迟宝林所部过江外,剩下的舰船全部开足火力对泊灼城狂轰滥炸。
当尉迟宝林所部渡江后,泊灼城面江这一面城墙上已经不见一个高句丽守城兵了。
三丈高的城墙也已经残破了许多,关键是没人了,要么被炮弹砸死了,要么就是被不要钱的满天落的炮弹给吓的逃离了城墙。
熟练的不能在熟练的水师派了十几个士卒下船跑到空无一人把手的城墙下钻到门洞里埋好炸药。
轰。
有一座城破了。
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尉迟宝林顾不上和武元庆打招呼,嗷叫一声一马当先的就带头杀向了泊灼城。
是日,泊灼城城破,近三万守军只逃掉不足五千人,其余或者被杀或者被俘,城中百姓这次再没机会往别的地方跑了。
因为还在高句丽手里的城池已经没几座了。
第六百零七章 进退维谷()
水师和尉迟宝林所部已经汇合一处,兵临大行城下的消息很快的程处默就收到了。
然而,程处默却没办法立即兵发大行城,和武元庆他们左右联合攻城。
因为他被卑沙城的守军牢牢的牵制在了卑沙城下。
卑沙城,当地的高句丽人称之为大黑山城,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就位于大黑山之中,在中、南两峰及相邻的山脊上修建,延绵进十里。修建于两百多年的东晋末年。
和中原一般的城墙修建用中间夯土两边砌砖石不同,卑沙城因为就修建在两山峰之间,沿着山势山脊修建的,所以取石料非常方便,所以它的城墙全部是用大石头垒砌。
别看城墙不是很高,但坚固程度却是顶级的,石墙随山势构筑,绵延约十里,远看非常的有压迫力。
峡谷就是城池中心,城内峡谷蜿蜒,城外四周悬崖绝壁,安营扎寨于城中,进可攻,退可守,其攻克的难度自然也是顶级的。
隋朝三征高句丽,只有第三次的时候,来护儿从莱州渡海直杀向卑沙城,才经过一番苦战才打退了卑沙城以及高句丽的数万援兵拿下了卑沙城,但也只是拿下,实际的杀敌数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