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次次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幻初唐-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什么东西,除了不见天日的火药局和武元庆,李世民几个知情人外,旁人是绝对不会知晓的。

    武元庆首创的吃枪药,吃炸药等新名词也在小一辈中开始普及。

    “问这么多干嘛,不玩了就赶紧回去上课,过两天期末考试要是考不好,你看我怎么修理你们。“武元庆瞪眼喊。

    “切,不说就不说了,吼什么吼,显你嗓门大啊“杜荷小声嘀咕,边说边喊上其他人跑向教室。

    李泰和李恪站着没动地方。

    “哎,你们怎么不回去啊“武元庆问。

    “多日不见,甚是想念,姐夫就让我们和你多待会呗。“李泰笑嘻嘻的说。

    “滚,和你们有什么好待的。“武元庆笑骂。

    “哎呀呀,元庆啊,你看看你这多日不来,搞得这些家伙胆子都大了许多,都不怕你了,还敢和你开玩笑。要是长此以往,我怕你就要管不住他们了。“程处默笑话到。

    “怕我管不住,你倒是把你家处弼那小王八蛋领走啊。“武元庆翻着白眼说。

    “嘿嘿,算了,我家老爷子交代的,我可不敢忤逆。“程处默笑着摇头。

    “怎么还不走啊你们,欠我抽你们的吧。我可告诉你们,明年会试的时候我是准备让你们参加明算科的,要是因为现在放松不努力,到时候没考好,丢人的可是你们而不是我。“武元庆冷着脸看着李泰李恪哥俩。

    “我去,姐夫你怎么和我们想的一样啊。我们留下来就是准备和你商量这个事儿的,还怕你不同意呢,没想到姐夫你也是这么想的。“李泰,李恪两个眼睛瞪得溜圆,惊讶的不要不要的。

    “你们也这么想?“武元庆问,心想这特么也太巧合了。

    “当然,学了这么久算学。我们早就想和其他人比比了。学校就这么些人,考了这么多回试,大家谁强谁弱什么样都一清二楚的。长安里算术好的很多我们都比试过了,我们比他们强上不知多少。所以我们想借明年会试的机会和全国算术好的人比比,看看我们在全国来说是处于什么程度的。“李泰收起笑容,严肃的说着自己等人的想法。

    “嗯,你说的不错,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没有和全国的精英比过,咱们说咱们的算学最强,别人永远都不会心甘情愿的承认。“武元庆表示了肯定,然后摆摆手说:“行了,你们的想法我知道了,我的意思你们也明了了,那就别在这杵着了,赶紧回去努力吧。“

    看着李泰,李恪两个离去的背影,程处默皱了皱眉,不解的问:“你真准备让他们参加明年的会试啊,不怕他们没考好,砸了你的招牌吗?“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我相信他们的实力,其他人不敢说,但是李泰,李恪他们肯定考得差不了。不但他们参加,我家元爽,大丫,二丫也会参加。“武元庆笑着说。

    “什么,你脑子没事吧,大丫,二丫也参加,她们可是女孩子,怎么能参加考试呢,那可是选拔官员的考试,不收女子的。“程处默有些惊恐的问。女子考试为官,这也太惊世骇俗了。

    “你才脑子有病呢,我什么时候说让他们考试是为了当官了,他们只是参加考试,不会算在最后录取的人数里边的。再说了,你觉得他们的家世需要他们参加考试才能当上官吗?“武元庆没好气的翻着白眼鄙视。

    能来这个学堂的哪个不是背景深厚,父辈爵位没有一个是低于国公的,好几个他们老子都是李唐皇族的郡王,就连皇子都有四五个。

    皇子谁需要考试,人家年龄大点就都被封为亲王了,下边的郡王或者国公家的子弟,就算不是长子继承不了爵位,但是被封个官还是不成问题的,如果父辈圣眷正隆,就算老二,老三也能被封爵的。

    这些人想要参加考试,没谁是想通过考试当官的,那种官他们都看不起,之所以想考试只是想长长见识,顺便看看自己的水平如何。光在长安算学届牛逼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虚荣心了,他们想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彩,想让很多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是只能靠父辈的纨绔子弟的人看看,他们没有父辈的帮助也能很厉害。

    “就算像你说的那样,陛下也顶多会同意让男的参加考试,绝对不可能让你家大丫二丫参加的。元庆啊,我知道你家和其他人家不一样,在你家大丫二丫比元爽都受宠。可是你要知道那只是在你家,在外边就算她们是你武元庆的妹妹,吏部尚书的女儿,可该受的偏见,该有的避讳是一个都不会少的。“程处默紧锁眉头的说。

    “那又如何,我家大丫二丫想参加,我这个当哥哥的就一定会满足她们,大不了让我家大丫二丫女扮男装不就可以了吗,主考官是我爹,难道还怕谁敢搜身不成。“武元庆浑不在意的说。

    “可是,万一要是被人发现了告到陛下那里怎么办?“程处默问。

    是啊,明年会试是举朝都会关注的事情,想象武元庆说的那样蒙混过关真的很难。

    “凉拌,发现就发现了呗,能怎么的,陛下总不会把我们爷俩给砍了。“武元庆依然不以为意。

    武元庆觉得这又不算是多挑战这个社会的风俗礼教的底线。再说如果连妹妹们想参加个考试都办不到,那他爷俩这官还当的有什么劲。

    武元庆可是武元庆,不是海瑞那种为了名声仅仅因为一个别人给的糕饼就可以逼死女儿的畜生。

第三百三十九章 姗姗来迟() 
馆舍里聚集着几个很有意思,或许可能未来会有命运纠葛的人,武元庆常去那里逛逛,李义府和许敬宗,许敬宗和上官仪,这三个人的交集最有意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武元庆每次去都会到王玄策他们宿舍的缘故,反正许敬宗和这个宿舍里的人关系都很不错。武元庆最喜欢静静的看着他们或淡然,或激动的谈天说地,聊聊经史,说说朝政。

    除了经常到馆舍,剩下的时间武元庆要么到学堂给李泰他们上课,要么到吏部逛逛。

    后世的高考那都是提前几个月的时间就开始封闭起来出题的,但是在古代可不会这样,出的早的十来天半个月,出题晚的搞不好考试前几天才出好。

    这个当然和古代考试模式有关,也和考题的数量有关。

    不说隋唐时代不完善的考试了,就到了明清时期,出题都是很随性的,像童生试都是县里边的县令自主出题,很多时候都是现场想题目。考题也不是出在卷子上,说起来都没有卷子,只有答题纸。

    开考后,有兵卒或者小吏搬着一个题板,上边写着考题挨个让考生看,当然也会念出来给考生听。

    乡试也是如此,轮到到京师考的会试,往往才会有试卷,而试卷上的考题也往往只会有一到两个题,有填空之类的题也绝对少数。

    而殿试的时候,皇帝出题,更是随意,有时候提前准备,有时候也和童生试一样,皇帝临时出题。

    哪里会想武元庆没穿越那会,不管什么科目,填空,判断,选择,问答都会有一样,从头看到尾都要看半天,更别说做了。

    这样随意的出题在武元庆看来显得很不正规,也显得死板,而且出的题目太少,不能考察考生全面掌握知识的情况,。

    武元庆向李世民禀报了这个问题,一番商议后,李世民把解决问题的任务交给了吏部,给了武元庆一个顾问的身份,让他协助解决,适当增加出题量,增加考题的模式。

    不过就算增加也不能太多,不然不说考卷上放不放的下的问题,关键考生用毛笔答起来就费尽费时。

    至于说具体的考些什么,那是武士彠这个主考官,还有其他几个被任命为副主考官需要操心的。

    不过在明算科的出题问题上武元庆却有很大的发言权,因为他是其中一个出题官,还是负责出最后大题的。

    他跑吏部就是操心这些事的,到学堂则是敦促李泰他们学习,顺便教新知识,也算是临时抱佛脚,突击学习了,不过武元庆还是有基本公平意识的,没有泄露任何考试相关的消息,虽然就算泄露给这些人也不会影响最后考试的成绩。

    忙碌或散淡,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就到了年关,连着两年丰收,让长安内外百姓的收入多了起来,百姓们手里有了钱,也比往年舍得置办年货了,街市上来来往往的百姓手里或多或少会拿着点新买的东西。

    就在各级官员都等着放假过年的时候,从遥远的岭南来了一位封疆大吏,虽说大唐立国十多年了才第一次入朝觐见,但姗姗来迟也总归是来了。

    冯蛊,岭南的封疆大吏,这个说法或许很多人包括皇帝李世民都不会认同,在他们看来这位雄踞岭南十数年的男人更像是一方诸侯,岭南的土皇帝。

    岭南被冯蛊经营的针插不进水泼不透,大唐皇帝任命的官员要是没有他的支持也形同虚设,无怪乎朝中这么多人会如此想,如此看。

    作为名门之后,从冯蛊的爷爷奶奶辈儿起,冯家就是岭南最有权势的家族了。他爹是石龙太守冯仆,他爷爷奶奶更出名,是,高凉太守冯宝与谯国夫人冼夫人。

    冯宝知道的人或许也没那么多,但是谯国夫人冼夫人那绝对是家喻户晓的。

    说起历史上有名的女人,有名的巾帼英雄,这位冼夫人绝对是没法绕过去的一个存在。

    冼夫人,原名冼英,后世被人尊称为岭南圣母,是当时岭南的俚人,也就是少数民族的人,冼氏是俚人的大首领,冯宝正是因为娶了冼夫人,冯家才得以在俚獠等少数民族占优势的高凉地区站稳脚跟,推行政令。

    陈朝先主陈霸先,认定夫人为平定乱世之人,公元五五一年,冼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梁朝论平叛功,册封冼夫人为“保护侯夫人”。公元五五七年,陈霸先称帝,陈朝立。公元五五八年,冯宝卒,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岭南数郡共举冼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

    在后世,冼夫人在粤,闽,,海南等地那是如同神仙一样的人物,很多地方都有冼太庙,就连东南亚的马来,越南等地方都有不少冼太庙。

    都说虎父无犬子,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句话在冯蛊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冯蛊还小的时候就很有谋略,英勇善战,初以祖辈功勋荫庇任宋康县令,隋开皇十年的时候,岭南发生叛乱,夷人王仲宣起兵造反,冯盎配合奶奶冼夫人率军击败叛军,因功授任高州刺史,后平定潮州、成州等五州僚人叛乱,因功授任金紫光禄大夫、汉阳太守。再后来隋炀帝出征辽东,冯蛊跟随,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后来隋朝被隋炀帝给祸害的没了,冯蛊的官自然也算是丢了,但是冯家在岭南的根基和势力,以及影响力还在。

    冯盎回到岭南,聚众数万,自任首领,依附割据岭南的林士弘,先后击败广州、新州的贼帅高法澄、冼宝彻等人,占据广州、苍梧、朱崖之地,自领总管。因为治理有方,很快岭南的局势就稳定了,社会也变得安宁。

    这时候的冯蛊占据了八州之地,纵横两千里,已经算是割据一方的大军阀了,学秦末的赵佗那样宣布独立建立一个国家绝对是妥妥的事情。

    但是冯蛊并没有如此,武德五年,他上表归顺唐朝,没提任何要求,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