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确定?”武元庆有些急切的追问。
“嗯,应该是吧,我听他们聊的时候是这么说的。”王玄策点点头说道。
哈哈,有人报考就好,有人报考就好。
各地归拢起来的考生档案还没有全部送达吏部,武元庆也就没问过老爹各科的报名情况。
方才听王玄策和赵恒两人所言,他还担心没人报考明算,明法这些科目呢,要真是没人报,那乐子可就大了。
好在王玄策给了一个还算好的消息。
第三百二十七章 送温暖()
武元庆,李承乾两人打了半碗饭,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和王玄策,赵恒两人又说了小半个时辰的话,一直到这两人准备回房看书方作罢。
随后两人在馆舍东转西转了半天才离开回城。
贞观四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过完八月中秋节后,北方各地开始忙着收秋这一项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
武家在晋阳的封地不知道收了多少粮食,不过武元庆在武功县封地的秋收情况确实非常直观的。
大棚的情况就不说了,种完春季那茬蔬菜后就歇工了,现在这时候方才开始种冬天的。
而其他的地却是只种的一茬,也就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的这茬。
其中玉米和土豆是重中之重,虽然具体收了多少还没有统计,不过土豆一亩地在二十石以上,玉米的亩产也达到了十二石的样子。
不过这两种虽然产量高,但由于种子的原因,实际产量却是算不上多的。
不过就算粟也就是小米,今年亩产也有将近三石的样子,糜子之类的产量也不少。
而在司农寺种的土豆和玉米,今年武元庆基本没管过,具体收了多少他也不知道,不过也他大伯在悉心照料,想来产量也少不了才是。
近一个月的时间收秋,粮食再多也足够收完了,接着就轮到大小地主们收租,佃户们交租了。
在这繁忙的使节,各地的通过乡试够资格参加会试的人却都忙着赶往京城长安。
时间到了十月份的时候,临近的考生很多都已到达,稍远一些的例如蜀中,鲁地的考生也有赶路赶得快的到达了。
立冬过后,长安的气温已经开始下降,到了小雪这天,天上很应景的飘起了雪花,初始还是小雪粒,没多大一会就变成了雪片子,很快长安就笼罩了在了一片白茫茫之中。
“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
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
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
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
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
是留在乌鲁木齐难舍的情结
你像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
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摇曳
忘不了把你搂在怀里的感觉
比藏在心中那份火热更暖一些
。。。
武元庆哼着歌,坐着马车里掀开帘子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个六辆马车组成的车队。
下雪必然伴着再一次的降温,武元庆这是准备到馆舍里给住在那里的考生送温暖的,这时候最好的温暖自然就是可以御寒的衣物了。
衣服都是朝廷从武家成衣店采购的成衣,没错,就是武家的成衣店,所谓的朝廷采购也就是吏部拨款,吏部尚书又是武士彠,这一手以权谋私武家玩的很溜。
不过不管是武士彠还是武元庆都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一来这事是经过皇帝同意的,二来就这么些衣物都是便宜货,武家基本是按成本出售,赚也赚不了几个子,朝中也没哪个大臣御史会在这种事情上做文章来找武家的不痛快。
武元庆是领队,不过到了馆舍那的时候他却不会主事,武元庆是准备把考生这个身份多装一会的,要是能装到明年考试的时候就更好了。
而就在武元庆坐着马车出城的时候,倭国使节御田锹正式上书李世民希望大唐皇帝能够同意让新罗归属倭国。
倭国人经过近一个多月在长安上蹿下跳的活动,终于觉得有了些许把我可以把这个问题摆在大唐皇帝的御案上了。
小小的倭国竟然敢图谋大唐的属国,李世民非常震怒,第一时间就要下旨斥责,但经过兵部尚书杜如晦的解释,李世民方才知道新罗竟然在这几年间一直都作为一个墙头草存在的,左右逢源,大唐倭国两家它都朝贡着呢。
这样一来,倭国人有这个想法倒也说不上是对大唐多大的不敬,毕竟算起来倭国的确算是新罗实际上的宗主国,只不过是和大唐并立而已。
和几位心腹商量了一番,房玄龄,杜如晦两人都表示坚决不同意,而长孙无忌的态度却比较模糊,没说反对但也没说同意。于是李世民准备第二天早朝的时候问问其他朝臣的想法再做决定。
而这时武元庆已经来到了城外的馆舍。在稍远的地方下车,嘎吱嘎吱的踩着雪花跟在车队后边往里走。
在馆舍门口一停下,武元庆就随手从马车上翻出一套衣服来拿在手里,装出一副刚刚领到衣服开心的样子,噔噔噔跑进去来到王玄策和赵恒所在的宿舍报喜来了。
“王兄,赵兄,朝廷下发的衣物到了,你们赶紧出去领取。”武元庆急促的敲着房门叫喊。
随着他的叫喊,面前的房门没打开呢,倒是其他家的人听到声音纷纷打开门一探究竟。
武元庆的话,加上他手里的衣物让这些瞬间知道这不是玩笑而是事实,哗啦全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到外边领衣物去了。
有不少人路过的时候还笑嘻嘻的拍一把武元庆的肩膀道一句谢。
“来了来了”里边传来王玄策的声音,随后门跟着打开。
“赶紧去领衣服啊”武元庆见这家伙不急不躁慢慢吞吞的,忍不住催促到。
“不用着急,朝廷下发的衣物肯定够所有人的,用不着争先。”赵恒从王玄策背后露出头笑呵呵的说道。
“赵兄这话我可就不敢苟同的,万一朝廷发的衣服是先到先得呢”又一个人从赵恒的背后露出头来撇嘴说道,这人长着一张娃娃脸,说娃娃脸也不对,其实这人年纪本来就小,在后世也就该还是个娃娃呢。
“呦,李兄今天没出去啊”武元庆笑着打招呼。
这个人是前天刚到的,原本是被分到另一个宿舍的,不过当时武元庆正好从舍管门口路过,听到这个人报姓名,籍贯。武元庆被震了一下,于是找机会让舍管把这人安排到了王玄策所在的宿舍,他准备以后好好观察一下这人。
为什么武元庆听到这人的名字会震呢,因为这人名字太响亮了,和他比起来王玄策算个屁。
关键这人名字响亮还不是因为好名声,而是他够奸臣。
三百二十八章 猫一样的人()
这个人叫李义府,十六岁,瀛州饶阳人,不过却是从剑南道永泰来的。
原本那个历史上李治当皇帝时期大唐的宰相,也是一代奸臣。这家伙在废王立武这件事上是出了大力的。
永徽六年,李义府得罪宰相长孙无忌,被贬为壁州司马。敕书尚未下达门下省,他便已秘密获知,并与中书舍人王德俭商量对策。王德俭道:“皇帝欲立武昭仪为皇后,但又害怕宰相不同意,所以尚未正式提出。你若能推助此事,定可转祸为福。”李义府遂代替王德俭值夜,趁机叩门上表,请求废黜王皇后,改立武昭仪即武则天。唐高宗大喜,召见李义府,并收回贬官敕书,将他留居原职。
同年十月,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不久,李义府被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广平县男。他与许敬宗、王德俭、崔义玄、袁公瑜、侯善业等人相互援引,狼狈为奸,贬杀忠臣。
李义府表面上随和有礼,与人说话,总是和言悦色,但内心褊狭嫉妒、阴狠残忍。在他位居要职后,凡是对他稍有触犯者,都会遭到陷害,世人称之为人猫或者李猫,甚至从他身上诞生了一个成语叫做笑里藏刀。
这么一个危险的人物来到了长安,由不得武元庆不重视起来。武元庆准备观察一下,看看这家伙是原本就很坏呢,还是后来才变坏的,要是后来才变坏的,那还可以抢救一下,要是原本就坏,那就要尽早除掉。
武元庆可不会遵守什么没干坏事之前不能定罪的法律准则,只要他认为这个人有威胁他就有能力也有胆量弄死他,谁让这是人治大于法治的封建社会是,谁让他有一个当国公和吏部尚书的爹,一个当皇帝的岳父,自己还是堂堂四品高官和三品国侯呢。
经过前天和昨天两天的观察,武元庆发现这个李义府就算现在还不是很坏,但也绝对算不上好人。
别看这家伙现在住在馆舍,吃饭也在馆舍,但这家伙实际上蛮有钱的,起码比起王玄策来说是有钱的。
可是别以为这家伙有钱还住在馆舍里,而不是住在城内的客栈里是节俭的表现。
这家伙一点都不节俭,只是把钱都花到青楼楚馆去了,前天到馆舍放下东西后这家伙第一时间就进了城,在平康坊的一个叫杏苑的青楼潇洒了几个时辰,城门快关的时候才出城。
昨天武元庆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在大街上又远远的看到了李义府,那时候他又换了另一家青楼。
这家伙才十六岁,虽然在这时候已经可以当爹了,但年纪也绝对算不得大,可是逛青楼的瘾却已然这么大了,这以后肯定成不了什么好东西。
所以武元庆才问问他今天怎么没出去。
“没有,今天太冷了,不想出去”李义府摇摇头说道。
“冷还不快去领衣服?”对于自己宿舍来了这么一个家伙,王玄策嘴上虽然没说,但心里却是很不满的,尤其是连着两天李义府回来的时候都一身酒气和脂粉气,所以对李义府说话的时候语气也很不好。
相比王玄策来说,赵恒倒是对这些没那么反感,不过毕竟他和王玄策在一起的时间更久,关系也更好,自然往往也就会偏向于王玄策说话:“是啊,李兄赶紧去领衣服穿上吧,不然要是着凉伤寒可就麻烦了。”
王玄策和赵恒都是背对着李义府所以没看到,可是武元庆却是看得清清楚楚的,这家伙在王玄策说话后,眼睛瞬间眯了起来看向王玄策,一道阴冷的寒光闪过,在察觉到武元庆在看后又一瞬间换回了笑嘻嘻的表情。
摇着头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说:“领衣服倒是不用了,我有过冬的衣物呢,就不和其他同年抢了。”
“行了,都别说了,有衣服也都去领一身吧,多穿点毕竟暖和。”武元庆开口道。
见王玄策还是不急不慌的武元庆只好再次说道:“王兄你也别不在意,虽然衣服足够不用担心领不上,但是要想领到完全合身的可就不一定了,去的早还有的挑,要是去的晚的话,那可真就是剩什么你穿什么了,要是剩的偏大的还好点,可要是小的你穿不上,那你可就活该受冻了。”
武元庆这么一说,王玄策就有点急了,要说起来他也带着过冬衣服的,但除了有钱的谁会嫌衣服多呢。
就算今年不穿,明年也可以穿的不是。
可如果选了一件不合适的还是小的,那相穿也穿不上,而要说找人改一下改成其他的款式,他还舍不得掏那个钱呢。
在武元庆的劝说下,王玄策和赵恒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