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有一乡是专为高邑县万余转为齐民的贼寇俘虏而设的,现下他们已从沙河乡迁移而来,有了一季的好收获,在高邑县也没有耽误农时,虽说对于文丑使他们从沙河乡迁来,颇有怨言,但也没有出什么大的乱子,因为他们已经从文丑的治下看到了希望。
要说到沙河乡的好收成,那就有必要说说现下沙河乡的现状了。
沙河乡本是平棘县辖下之乡,共有三万黔首,约五六千户之多!但是由于文丑的缘故,所以沙河乡有秩王冲等一干乡吏,并没有第一时间将乡内的收成、现状上报到平棘县,而是选择了先行遣人前来询问了文丑的意思!这可是有些有趣了。
不说文丑已经调任乡外,再不是平棘县官吏,再者其身为高邑县县令,也不好插手平棘县内事啊!但是王冲偏偏先是遣人上报。
一来表明了王冲对于文丑的恭谨感激之情、二来也说明了文丑对于沙河乡的影响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消除的、三来也显现的出文丑对于沙河乡有秩王冲的了解很深、四来也表现出现下大汉帝国的下层统治阶级已经不再俱于大汉朝的威慑力了。
文丑对于王冲的行为自是非常满意,这样他就可以间接的掌管沙河乡了,王冲不过是他作为沙河乡的一个代理人而已,同样的情况也在桃林塞的姜宣身上体现。对于自己辛苦一年所打造的大本营、基础黔首社区,文丑自是不会轻易放手的,所以也就有了文丑在离任沙河乡有秩、桃林校尉时的一系列人事任命、调动。
而就眼下看来,文丑的眼光还是有独到之处的,最起码这两地目前还没有完全脱离他的手心。这也是文丑对于部分沙河乡人上位的条件所在,只是所说、所做非常隐晦而已。毕竟现下的帝国还是颇有影响力的,文丑自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文丑听过王冲所派遣之人的报告后,颇为隐晦的下达了酌情消减的上报之策,一来接着贯彻他在任时的藏富于民的政策、二来达到隐藏自身实力的目的、三来也要稍微表现出乡里治下颇有发展。
这对于王冲来说非常容易,因为得益于文丑去年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现下的沙河乡着实大变模样,不仅人口充实,而且家户殷实。
每户人家没有个万儿八千的余钱,都不好意思说是沙河乡民,再说此次麦收之事,那户人家不都有个四五百石的收成?整个沙河乡六十万余亩的田产,总的产量大概在二百五十万石之间!平均每亩约有四石的产量!这可是高产了,尤其是在这个冀州大地普遍减产的荒年,更是难能可贵。
这就得益于文丑年前令人挖掘的四季渠之功了。这也能看出文丑的高瞻远瞩了。按照文丑的想法,这一季的收成应该更好的,达到三百万石不在话下,但是天不遂人愿。
但这也是沙河乡目前所能达到的极限了,虽说经由文丑的建议,乡里的农具、耕作都更为细化、高效,但是精耕细作所能提高的产量也是有个极限的,而眼下沙河乡的田地、农户就达到了极致所在。
这两百五十万石的粮食,经由乡里抽取了四分之一,用以供给桃林塞军队所用。这是文丑在任时就定下的。再由乡里出资收购四分之一,作为乡里的存粮,以备不时之需,这是文丑离任时交代有秩王冲、商队领队陈铭的,是文丑作为练军的储备物资。剩余的粮食则由乡里黔首,作为私有财产保存。当然,不排除在非常时期,文丑会强制征用。
至此文丑所有的存粮达到了将近两百万石之巨。同时其手中的财资,又进一步的缩水,再次面临无钱可用的窘境了。不过文丑对于粮草的存储,还是那么的乐此不彼,纵使除去手中千万财资安排完高邑县流民之后,就再无财资可用。因为他知道,乱世,不期将至!
除去粮草的丰收以外,沙河乡的军备生产的绩效也是斐然,又有七八百具两当铠被铁匠打造而出!这就能够使得文丑手下再次产生一部劲旅来!这些两当铠的到来,可是解了文丑的燃眉之急啊,对于眼下高邑县的流寇、小贼的清剿可是大为有利的,可以大大降低文丑眼下还不太成熟的军卒的伤亡率。
而眼下乡里的铁器、铁矿也所剩无几了,最多再打造出四五百具铠甲出来。这还是将文丑这数次战役所得的铁器、刀具进行了回炉之后,兼之商队从邻近郡县所收购回来大量铁器的结果。如此文丑所拥的两当铠也能达到两千三四百具了。虽不是很好的铠甲护具,但是也远胜普通县卒,就是对于郡国兵来说,也能稍胜一筹。
至于其他刀兵的储存,文丑军所得倒也不少,武装起来六七千人的队伍,不成问题。四五千把环首刀,两三千杆矛枪,千余张弓弩,四五千具木盾,十万支箭矢,千余匹战马。这就是文丑奋斗一年之后所能掌握的军用物资。当然还包括近五千兵卒!其中有千六精锐。
这些物资,沙河乡、桃林塞人士正在有序的向着高邑县转移,以供高邑县的建设。毕竟高邑县才是文丑眼下的建设重点所在,也更有发展的潜力和回旋的余地,而沙河乡仅仅是文丑基础所在。
文丑送别沙河乡、桃林塞的使者之后,对着堂外的万里晴空,长舒了一口气,对于未来更为期许了。只要沙河乡、桃林塞等按照如下的境况发展、高邑县再按部就班的收拢流民,训练军民,则定能在不远的‘讨董大战’之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也使得其有一顶的话语权。
——来自以后世的文丑,对于太祖的‘枪杆子里出政权’可是非常认同、崇拜的。
文丑的闲暇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的主簿姜哲前来寻其讨论政事来了。这已是姜哲自上任以来的不知道多少次的前来聆听文丑的指示了。同样其对于文丑的性格、心思也在逐渐的熟悉、适应之中。
而对于姜哲的尽职尽责,文丑也是非常欣慰的。
;
第十一章 县中事务()
姜哲乃是乡三老姜承的次子,早已成家本应别居的,但是其家向来至孝,再者其家乃是迁徙而来,所以也就不曾分出他居。如今其追随文丑来到这高邑县任职,而其三弟姜宣也在居于桃林校尉一职,那么家中也就只有大兄侍奉在老父身侧了。
经过近月的相处,文丑发现姜哲其人,较之姜宣更为沉稳、睿智。所见、所言也更为严谨、流畅。这就可以看出其较之姜宣更为深厚的学识功底了,毕竟要长上七八岁的!只是有一点不是很好,或许是因为常年在其父身边抱书苦读,不曾出门历练之故,姜哲相较于年龄更小、可塑性更强的姜宣来说,略显死板、不知变通。
出仕以来虽说略有改观,但是改变不大,毕竟他的人生观、世界观等已经成型了。如此一来姜哲其人的成就就注定不如其弟的大了,或许他可以将文丑交代的事情办得很好,但是没有什么开创精神,属于‘萧规曹随’里的曹参般的人物。
同姜宣的不拘一格的穿着不同,姜哲是标准的儒士打扮:青布儒袍,博带高冠,黑履白袜,坐时笔挺如竹,行时稳健若风。无一不显示着此人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士子,可托负要事的良臣。
“智恒,今日又有什么事情难以决断呢?”文丑瞧见姜哲迈步而来,笑问道。——智恒,姜哲字也。
“文君好闲逸,倒是苦了我等下众!”姜哲一笑,接言道。
“哈哈,智恒,智士也,能者多劳嘛!再说鄙人也不过方伸了一下腰,这不君就寻来了吗?哪有闲逸一说!”文丑失笑道。
“文君所言正是,呵呵,话说文君可知前些时日我曾说过的县吏一事?”姜哲很快就转回到工作的正题上来了。
“有什么不妥吗?”文丑疑惑道。
“因为县里右姓豪族在此次的贼寇之灾中,蒙受损失巨大,而明君又不曾将其之财物‘归还’与他们,而是分发给了普通黔首。是故他们对于明君多有怨言。先前虽不曾敢言,但是暗地里却是风水云涌的!不可不防。”姜哲谨慎言道。
“此事又与县吏之事何干?莫非是他们对于鄙人之任职亦是不满?”文丑闻言皱眉思道。
“正是,本来他们对于财产之失已有怨恨在心,本还期望明君会在县吏、官职上给予一定的补偿的,但是没想到明君执政为公,任人唯贤!以致他们大多都没有什么吏职在身,更是怨愤了。”姜哲分析言道。
“嗯,按照智恒所言,这些豪族好似要有所行动一般?”文丑听出姜哲言中之意,皱眉道。
“正是,根据下吏来报,近几日来这些豪族确实来往甚密,就是以前为对头的家户,也都冰释前嫌了,怎么能够不疑呢!”姜哲言道。
——作为文丑的主簿,姜哲的权利是很大的,文丑基本上将所有的权利都下放到其属吏上去了,除去核心的兵力,任职等,而这些属吏的工作首先要想文丑的‘秘书’主簿姜哲汇报,然后经过姜哲的初步处理之后,大事、要事才上报的文丑这里。可以说,文丑对于姜哲的期望很大,是按照一地之宰的标准来要求他的。
“如此说来还真的要子正、子勇他们照看他们一二的!”文丑双目一眯,狠声道。虽说文丑向来不喜杀伐,但是若真的触到他的眉头,拨动他的底线,其狠起来,也是不弱于任何一个浴血战将的。对于敌人,文丑的决断只有‘杀、杀、杀’。
“文君之意,是要将其看守起来?”姜哲试探道。其本身是儒家士子,自然不喜杀戮。
“非也,只是使子正他们提放一二便是,只要这些豪族不做出太过违逆之事来,我等也不好和他们撕破面皮不是。不过话说回来,若是他们当真胆大包天,那也怨不得鄙人心狠手辣了。”文丑虽说愤怒,但却清醒的紧,言道。
“嗯,既然文君心中有数,那么想来这些人也成不了事,那在下就尽量使人劝解之。”姜哲闻听文丑之言,心下了然,接着言道。
“好,当然,智恒汝亦要便宜行事,若是不可挽回,自可任他们施为。我再遣一什精兵供尔驱使!安全之事,尽请放心。”文丑想了想,言道。眼下他不仅有从沙河乡、桃林塞带来的数百精兵,更有校尉卢亮早先投诚之兵,想来这些豪族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多谢文君,哲,必竭力施为,已报君德。”姜哲顺势拱手言道。
“哈哈,有智恒运筹,县里定然歌舞升平。”文丑上前牵了姜哲之手言道。尽显亲近之意。
“除此县吏事外,还有一事需要禀明文君。”姜哲接着言道。
“哦,何事?”
“现下县里麦收、粟种已过,粮秣、财资的存入、耗出,不得不向文君禀明。”姜哲正容道。虽说文丑对其非常的放心,也将一应大权都下放到了他的手中,但是他身为属吏的本分却不能忘却。
“好,既然智恒认为有此必要,那我文丑自然应得。”文丑笑道。同样文丑对于姜哲的敬业正直,很是欣赏。
虽说在其上任之时,文丑就曾言说了非大事、要事,皆可自断之言,但是姜哲还是不几日就将高邑县事,汇总概括为大大小小的数条,来向文丑报告。而且其分条非常清晰,井然,是故文丑也不会觉得有多么的麻烦,不过姜哲自家却是要耗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