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紫宸殿中,李隆基重重拍了拍桌案上的那封加急战报,面色深沉地对殿下的众臣道:“朕此次诏你们入宫的目的想必你们多少也该知道,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用兵大意,不察敌情,在石堡城外遭遇吐谷浑和吐蕃的夹击,大败而归,陇右防御使褚诩战死,折军三万,吐蕃军已经趁势东进了。”
“哗啦!”
李隆基话音方落,紫宸殿中响起了一阵惊叹之声。
此次入宫前众人大多猜到是石堡之战有关,可大家最多猜测战局不利,未能拿下石堡城,可万万没想到竟是一场惨败,就连陇右防御使褚诩都战死沙场。
“启禀陛下,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贪功冒进,以致丧师辱国,理当严惩。”户部侍郎萧炅乃是李林甫的心腹,来此之前早就得了李林甫的明示,要趁机断太子一臂,他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不过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一向与左相李适之交好,李适之乃武臣出身,性情粗疏仗义,听得好友被人攻讦,李适之便出列道:“启禀陛下,皇甫惟明有战败之罪,理当惩处,但吐蕃狼子野心,觊觎我大唐西土久矣,此番石堡取胜,他们势必挥师东进,臣以为当务之急并非追究皇甫惟明的过失,而是应该让他戴罪立功,巩固边防,以免再失城池。”
李隆基虽然想要削减太子在边镇的势力,但事情的轻重还是分的清的,他听了李适之的话后道:“李爱卿说的有理,吐蕃军联合吐谷浑攻击十五万大军已经向陇右攻去,当务之急是击退吐蕃的攻势,惩处之事大可以后再论。”
李隆基的话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李林甫精明地很,绝不会为了区区一个皇甫惟明和李隆基过不去。
李林甫出列道:“陛下圣明,皇甫惟明损兵折将,守城兵力势必不足,眼下首要之事是调遣朝中大将,领兵前去增援陇右。”
李隆基对李林甫的话深以为然,回问道:“那依李卿之见,此次调派何人为宜?”
皇帝垂询,众人都以为李林甫想必会从和他交好的将领中挑出一人,但李林甫却说出了一个众人都未曾想过的名字。
“寿王,微臣举荐寿王为帅。”李林甫出人意料地回道。
李林甫的答案莫说是殿中的其他人,就连李瑁和李隆基都没有想到。
“寿王对于陇右军务并不熟悉,李卿何以举荐寿王为帅?”李隆基不解地问道。
李林甫回道:“寿王虽不熟悉陇右军务,但寿王曾在剑南大败吐蕃,对付吐蕃想必寿王颇有心得,定能旗开得胜。”
李林甫嘴上虽说地冠冕堂皇,但李瑁却不由地在心中腹诽了一句:“老狐狸”。
李林甫举荐李瑁增援陇右哪是为了战事,分明就是想借机激化寿王和太子之间的斗争。
李瑁若是去了陇右,无论战争的胜负,无论李瑁怎样惩处皇甫惟明,都会和陇右上下的官员还有和太子党产生冲突。到时寿王党和太子党斗地你死我活,李林甫只要在一旁见风使舵,便可坐收渔人之利。
这李林甫当真是老谋深算。
让李瑁和李亨相争,这非但符合李林甫的利益,也是李隆基希望看到的局面。
李隆基颇为意动地说道:“李卿之言有理,瑁儿你可愿为帅?”
李隆基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李瑁哪还有拒绝的可能?更何况李瑁挂帅虽然会加剧和李亨的冲突,但此战若是取胜,对他在朝中的威望和发展倒也大有裨益,反正他和李亨早已撕破了脸,就算再难看些也没什么大碍了。
李瑁出列朗声回道:“承蒙父皇信任,儿臣愿往!”
李隆基高声道“寿王李瑁听旨,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用兵不利,致石堡兵败,陇右告急,加寿王李瑁陇右道行军大总管之职,领秦、渭、原、陇四州驻军三万增援廓州,集军之后即刻启程。”
“儿臣领旨。”李瑁跪地拜道。
——————————
朝议散后,东宫太子李亨的书房中,太子党要员太子少保崔琳,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韦坚在屋中正襟危坐。
“十八郎此去陇右,其势汹汹,若是此番叫他立下大功,再得了陇右,恐怕他在朝中的势力就更上一层了,你们可有计策教我?”李亨心系陇右之事,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
已经年近七旬的崔琳抖着花白的胡须回道:“此事太子不必过分忧心,无论寿王胜负如何,陛下都不会将陇右交给他的。”
李亨面露疑色问道:“这又是为何?”
崔琳回道:“太子可还记得寿王所封的官职?”
李亨道:“孤自然记得,是陇右道行军大总管,陇右道行军大总管总掌陇右军务,职权不在节度使之下。”
崔琳抚须回道:“不错,正是这个官职下官才敢断定陛下绝不会将陇右交给寿王。陇右道行军大总管确实职权极大,但不过是临职,本朝已久不册封。若陛下有心将陇右军政交于寿王,何必多此一举,让他以陇右道行军大总管之职暂摄陇右军政,直接封他为检校节度不就行了吗?”
行军大总管不是常职,只是战时临时设置,一旦战争结束大总管的官职随即取消,权力自然也就没了,如此看来,李隆基却是没有将陇右军政交给李瑁的打算。
崔琳的话说完,李亨原本紧锁的眉头也稍稍有些开解。
“那依二位之见,眼下我们应该如何?”李亨接着问道。
这时李亨的妻兄韦坚回道:“寿王心怀叵测,利欲熏天,无论陛下心意如何,他都会将手伸向陇右,当务之急太子应该行文陇右,叫他们千万谨慎,不能与李瑁正面为难,给他借题发挥的机会。”
第123章 征前()
寿王府,后园。
“李林甫这只老狐狸,朝中大事到了他的手中竟也成了党同伐异的手段,为了挑起本王和太子的纷争,竟然力荐本王挂帅出征。”李瑁一想起朝堂上李林甫的手段,心里便有些烦闷。
倒是一旁的李泌玩笑道:“怎么,莫非殿下没有打败吐蕃的把握,心中忧虑?”
李瑁摇了摇头道:“五年前吐蕃二十万大军来犯,本王尚且能败,更何况如今。只是本王一想到大唐朝政竟被李林甫这帮人把持,心中烦闷罢了。”
李泌微微起身,替李瑁倒上了一杯清茶,淡然道:“殿下不必忧心,正所谓不废不立,殿下想在这储位之争中胜出,李林甫之流还真少不了。眼下殿下最要紧的事情是处理好陇右之战,其他的大可放在一边。”
商讨陇右军政,本就是李瑁找来李泌的主要目的,李瑁见李泌提了起来,便问道:“皇甫惟明乃是军中宿将,当识大局,应该不会与本王为难,京军又有光弼和仁杰相助,对阵吐蕃本王倒不担忧,只是这陇右内务本王该如何处理,本王有些拿捏不准,还请长源教我。”
李泌自信地一笑,回道:“此去陇右殿下只要做好十个字便好:掌军不掌政,治兵不治民。如此足矣。”
“掌军不掌政,治兵不治民?”
李瑁在口中轻轻念叨着这十个字,不解地问道:“若是如此,本王岂非于陇右政局没有半点作为?”
李泌直白回道:“陇右不比剑南,殿下乃剑南首官,在剑南从事自然多多益善,可此次殿下所封不过乃是陇右道行军大总管,并非节度使,陇右政局本就与殿下无关,做的多了反而容易引起皇上的不悦。”
李瑁面露凝重之色道:“长源担心的是父皇,而不是太子?”
李泌点头回道:“殿下已是剑南节度使,此番如若再掌陇右,这大唐西南半壁可就都在殿下掌中了,殿下以为皇上会放心吗?”
李泌的话引起了李瑁的思考。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陇右和剑南不同,剑南和关中中间还隔着一个山南西道,有重镇梁州隔开,而陇右紧邻关中,若是陇右有异动,关中必受波及。
以李隆基的性子,就算李瑁身为皇子,怕是也在外人之列吧。
“难道本王此去陇右除了和吐蕃作战就再无作为了吗?”李瑁听了李泌的分析,心有不甘地问道。
李泌摇了摇头道:“李林甫想的漂亮,他想利用我们对付太子,难道我们就不能利用他吗?说破了天,李林甫此次举荐殿下为帅还是为了对付太子,陇右有李林甫的人,只要给他机会,他一定会出手的,这把刀,还不见得是谁借谁的。”
李林甫和太子为敌已久,早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李林甫自然不会错过。
有了李泌这番话,此去陇右,李瑁已经心里已经有了腹稿。
李瑁接着伸手取出了原本悬挂在腰间,象征着自己身份的寿王金牌,缓缓递到了李泌的手中,一脸郑重道:“本王此去陇右心中已有计较,只是这长安中情况本王还是有些放不下,此乃本王的腰牌,如有紧急情况,你便拿着这枚腰牌去见王妃,她会按照你的意思来安排。本王离京之后,凡本王一系的官员你尽可调遣,寿王府中的财物你随意取用。其他人本王不放心,这京中的大局只能交给你了。”
李泌从李瑁地手中接过尚带余温的腰牌,只觉得这枚三寸大小的腰牌竟似有千钧之重。
这枚腰牌意义非凡,作用极大,李瑁几乎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尽数交给了李泌。李泌少时曾与皇室中人打过交道,李隆基、李亨、李琮等人俱是多疑之人,唯有李瑁能有此胸襟。
“殿下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殿下但请放心,有李泌在,必保殿下身后无虞。”李泌捧着腰牌,一脸正色地回道。
————————
初秋的夜晚气候渐凉,屋中已经有了些许寒意。
敏慎殿的卧房,金丝楠木雕成的床榻上,锦缎织就的衾被中,盖着两副滚热的身体。
女子怀有身孕,头三个月关系着胎儿的安稳,最为重要。饶是李瑁正当壮年,兴致正高,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拥着杨玉环诱人的身体,不敢有丝毫乱动。
“幸好为夫要出征,否则这样忍上十个月,岂不是要憋坏了?”李瑁心痒难耐,只能开起玩笑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杨玉环看着李瑁的欲而不得的样子,不禁笑道:“所谓坐怀不乱真君子,秋郎你是一点没做到,如此看来秋郎倒不是君子了。”
李瑁在杨玉环的耳垂上轻轻啄了一口,一本正经地回道:“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女子想必是个丑女,柳下惠这才能够自制,若是那女子如娘子这般娇媚,想必他也是忍不住的。”
杨玉环听了李瑁的玩笑,噗嗤笑了出来:“柳下惠乃儒家和圣,地位尊崇,你竟这般开他玩笑,若是叫朝中那些老学究知道了,必不与你干休。”
李瑁混不在意地嬉笑道:“夫妻间床头私话,岂能叫外人得知?”
杨玉环听李瑁这么说着,神色渐渐暗淡了下来。
“秋郎这一去,少说又是数月,秋郎走后,也不知道还有谁能同我说话了。”
妻子有孕,李瑁身为男子却不能在一旁陪伴,他的心里难免觉得有些亏欠。
李瑁叹了口气,轻轻捋着杨玉环的头发,内疚道:“为夫身为皇子,生来便是要维护这大唐江山的。为夫答应你,只要陇右战事一结束,我便即刻凯旋,